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陈国我为王 >

第34章

陈国我为王-第34章

小说: 陈国我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祭祖台离帝都很近,往返大概只有三个时辰。帝都墙高城坚,想要收复它恐怕非一日之功。庆华帝考虑到路途遥远,可能消弱士兵的体力、士气,决定到时候把天麟军驻扎在帝都南面不远处。那里青山绿水,能顺带解决士兵饮水问题。这个决定是庆华帝通过自己对太子的性格而决定下来的,他相信,自己就算把军队驻扎城门之下,黄皓也不敢出兵。

    “皓儿,你若再安分几年,这帝位朕还能给别人么?”

    夙兴夜寐了十几年,纵然身怀武功,身体免不了的亏空。庆华帝知晓自己身体情况。若是他有朝一日他大限将至,正好望见满目疮痍的黄沙战场,指不定也会仰天黯然: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上苍意外的公平,赋予他惊世的文韬武略,赋予他平定天下的雄心,却也赋予他日渐衰老、力不从心的体魄。庆华帝不恨苍天戏人,他依旧透支着自己的身体,竭尽心血为后世子孙铺垫一统九州的大势。

    “启禀陛下,臣有急事禀告。”,宰相许明远的禀告打破了庆华帝的怅然。

    许明远衣冠不整,帽子斜了一大半。从额间留下来的汗水,和微张的嘴唇间呼出来的热气,无不表示他想说的事情真的紧急。庆华帝暂时放下内心对这位两朝元老的怀疑,问道:“宰相何事如此着急。”

    对许明远的怀疑,原先就有。而五名探子打探到的东西,更是在庆华帝心中添油加醋。庆华帝从来没有听说过,徐州还有一只白甲军队。那么这只白甲军,是如何能瞒过他的视线训练到今日异军突起的呢?

    怀疑归怀疑,在水落石出之前,许明远仍旧是自己的另一只手。用来掌握满朝文官的大手。

    老宰相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大事。。。。。。大事不妙,北方的蛮子又发兵了!”

    “什么?什么时候的事情?”庆华帝听闻如晴天霹雳的消息,浑身一颤,惊得从椅子上站起来。

    事关江山社稷,许明远顾不得此刻唇干口燥:“今早一快马直奔帝都,被我大衡将士拦下。马上之人死活不说自身是何人,直到下边的人从他身上搜出文书,才知其是北境的探子。下属连忙将文书呈上来。老臣定睛一看,竟是北境边关的告急文书。”

    “北境情况如何?”,庆华帝等不得许明远继续长篇大论,出口打断他的话。

    咽了咽口水,许明远答道:“北蛮来势汹涌,北境,北境恐怕已经沦落大半。”

    庆华帝苦笑,真乃屋漏偏逢雨。帝都乱成一锅粥,北方蛮子又来凑上一脚。他心中想到一个更不妙的情况,太子欲谋反之际,北蛮也碰巧进军,这真是巧合么?

    他坐回椅子上,面色阴沉下来。若是太子里通外敌,那大衡皇室就要滑天下之大稽。一家内斗,争权夺势都可以谅解,但里通外敌,那就是叛国了。而且,北蛮进犯的消息为何等到北境沦落大半才送到自己手上。看来,繁华强盛的大衡,已经开始脱离自己掌控了。

    还有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既然北蛮进军了,那么作为蛮人坚实盟友的南庆之人,会坐看北蛮与大衡的争锋么?庆华帝心中知道答案。

    傲睨天下者,可不能在关键时刻意志消沉。他恢复平日威严十足的模样,正声道:“爱卿莫要惊慌,先召集文武百官三品以上者聚集于此,还有,切莫让北蛮来袭的消息散播出去。”

    “老臣,领命。”,许明远弯腰行礼,急匆匆转身传达庆华帝旨意。转过身时,他不禁心中暗语:陛下虽说老迈,威势不减当年。看来,太子爷这次也就一场闹剧而已。

    这只老狐狸嗅觉敏锐,他也觉得太子造反的时机选的太过巧妙。与庆华帝不同的是,他开始怀疑起一个人——白谦。老太监作为庆华帝监管帝都的耳朵眼睛,这次表现得太过安静。发生这么多事,他手下的探子真的就一件事也没察觉么?

    当然,老狐狸不会把自己的疑虑在庆华帝面前挑明。他有自知之明,两朝元老是自己资历的体现,也是自己的忧心所在。当初的自己,对庆华太子伸出了援手,但始终是为另外一位君王服务过的。虽然自己的选择是大势所趋,说来终究还是背叛了先帝。没有一位君王喜欢自己的臣子不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是现在的正确做法,许明远不想惹得一身骚。他按部就班的把庆华帝吩咐的命令办好,带着一堆目瞪口呆的文官武将围在庆华帝身前。

    “这下可怎么办,本来这边就局势混乱,现在是雪上加霜啊!”

    “我天麟将士战无不胜,怕甚?不管来了多少敌人,最终胜利属于大衡,光荣也属于大衡。即便是庆国也跟着一起上,大衡也无所畏惧!”

    “呸,你这乌鸦嘴。上一年大衡连遭天灾,虽然仗着国力强盛安然度过,但也造成国库空虚的后果。此刻要是出征,粮草兵饷都是大问题。”

    “陛下英明神武,吾等何惧?还是先听听陛下的旨意,再做发言为妙。”

    群臣议论纷纷,不过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大衡可以轻易度过此劫,支持的人大多是武将,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达到盲目相信庆华帝的地步;另一派自然是由文官组成的,他们从粮钱时间等等的不充足解释着此战的不易。

    以上这些人的争论那是家常便饭,文武之争总是能在任何话题体现出来。庆华帝乐得如此,要是文武百官和和睦睦的抱成一团,那他这个帝王就危险了。

 第六十六章 大衡谁继?

    第六十六章大衡谁继?

    天生万物,相似者无几,相同者更是前所未闻。俗语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衡文武官员人数众多,其中免不了几朵奇葩。

    只见一个白发霜眉,身躯佝偻的老爷爷,忽然跪到地上放声大哭,鬼哭狼嚎,哭嚎之音吓得其他相比之下还算镇定的人,这下子也不镇定起来了。他们也眼圈泛红,黯然垂泪。哭,不是为江山社稷而深感哀伤,实在是老爷爷的哭声太辣耳朵了啊!

    老爷爷真不愧是三朝打酱油的元老,诸人纷纷在心中对他表达敬佩之情。那眼泪,说来就来,来去自如而且还是喷涌而出的。若不是此刻不在帝宫正殿,没那么多柱子给老爷爷以死明志,说不定老爷爷还没把自己哭闹的缘由说个明白,就先往柱子上使劲撞得头破血流了。

    看他“变本加厉”,开始不把自己当人看,脑袋瓜子不要老命的往地上碰。群臣实在不忍心看到他血沫横飞的可怕场景,昨天那个圆滚滚的头颅留给他们的阴影还没磨灭,再来一次,他们估计得再吐一会儿。为了自己,哦不,为了老爷爷的身体着想,诸人出言相劝。

    “老谭,何必如此,何必如此,有何事直言。陛下明察秋毫,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老谭你这脾气得改一改!”

    “是啊,有何事告诉陛下,陛下绝对会主持公道的。”

    毕竟是三朝元老,虽然一辈子也就混吃混喝,不是啥有利于江山社稷的大功臣。该给的面子还是得给,总不能够寒了那些老臣的心。

    庆华帝最看不起这些身无长技又喜欢彰显风骨的文官,他们就只会以头颅上的鲜血逼得庆华帝无可奈何。在庆华帝看来,以死明志还不如把血流在战场上,还多少算是为国捐躯了。哭闹打滚、以死相逼的行径,除了能为他们自身博得名气与逼得庆华帝下不了台,就没多大效果了。

    庆华帝假意关心的说道:“爱卿因何如此。”

    话音落下,他还从亲自扶起这个不停往石质地板上磕头的老臣,给足了他面子,也给了群臣面子。

    庆华帝都亲自下场发问了,还关切的扶起了自己,白发老爷爷也就把自己哭闹的缘由一五一十的讲出来。虽然没人关心他这个官场“常哭”者,他还是真正意义上拼了老命的把事情讲的清清楚楚。

    “今我大衡风雨摇坠,甚至于有大楼将侵之际的灾象重生。祭祖大典之时五雷轰鸣此为其一,太子密谋造反夺得帝都为其二,北蛮时隔多年再启战端为其三。区区两日之内,便掀起汹涌波涛。之后又如何?”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臣想起,陛下只有黄皓太子一子嗣,不禁潸然泪下。太子密谋造反之事八九不离十,如今又极有可能里通外敌,死罪难逃。若处死太子,在陛下百年之后,泱泱大衡,谁能担此重负?莫非,莫非我大衡,真的就此后继无人?”

    。。。。。。

    老爷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着他的心事,这回不止他独自伤悲,还有另外几人也被他的言语说的泪流满面。流泪几人,都是政治觉悟低的。

    老爷爷所说之事其实就隔着一层纱,该明白的心里都明白的很,但没人明说。

    庆华帝明显不想说起这些。

    老爷爷是场闹剧,很快的就能结束。但是,若是杀了黄皓这逆子,大衡的江山由谁来继承?

    气氛,再一次凝重起来。

 第六十七章 攘外先安内

    第六十七章攘外先安内

    大衡能屹立百年,绝不是只凭运气。

    烦心事抛一旁,爱哭闹的老爷爷也被抛到一旁。大衡正临狂风暴雨,那老货还说些使得人心溃散的昏话,甚至把血淋淋的问题摆到台面上来。罪不可赦。

    鉴于他对三朝衡帝都以死相逼过的伟大功绩,庆华帝也不好在群臣面前对他发怒。最终只是用斥责的语气说了一句“此事朕只有定论”,便将他扯出来的烦心话题扔到一边。

    眼下,如何在狂风暴雨中保住大衡这艘大船,才是在场众人最想解决的问题。虽然这艘船的主人是庆华帝,但他们作为船上的舵手,一旦翻船,何去何从?

    “对于北蛮进犯,太子叛乱两件事,诸位爱卿可有见解?”

    大衡无继承者,那是后话,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度过眼前的危机。庆华帝分得清轻重缓急,他凝重的问道。

    只可惜,硕大大衡,过了良久还是无人敢出来率先说话。武将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心中盘算着等陛下宣布出征时候讨个好位置,提刀纵马冲锋陷阵,多砍几个圆鼓鼓的蛮人脑袋。而这种畅谈对策的机会,他们一群莽汉凑什么热闹,机会要留给需要的人嘛。他们一个个冷眼旁观着文官扭扭捏捏,迟迟无人敢领头。

    见此,庆华帝与宰相许明远几乎同时在心中叹气。

    许明远叹气的理由很简单,再过一会儿还是没人出声的话,他这个百官之首又得发挥带头作用了。

    庆华帝的叹气则是理由丰富,情绪丰满。他多年以来威严太盛,虽然每次惩戒官员都是有理有据,绝无存在出格的例子,但仍旧让这群胆小的文官吓破了胆子。还有他也对文官充满了失望,除了许明远的能力还算可以,就没有能真正独当一面的人才。若非如此,这些年来他又怎么会夙兴夜寐,人过半百,便如同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老人家。

    果不其然,还是无人站出来。

    许明远不愿意趟这趟浑水,可惜众目睽睽之下,他就是有再多不愿,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向前踏出一步。

    还是熟悉的身影,还是熟悉的许明远,君臣都万分无奈。

    “许爱卿站出身来,可是有话想说?”,庆华帝眼睛里满满都是期待,许明远的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