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682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682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间,罗科索夫斯基的作战集群必须死守斯大林格勒,为接下来的苏军反击争取有利条件。”

命令的下面,还有一段明显是朱可夫私人告诉给罗科索夫斯基的话:“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昨天夜里莫斯科遭到了大规模的轰炸,斯大林同志和我都怀疑德军油料短缺的消息是否正确。所以进攻计划暂缓,请您谅解。”

“呵呵。”罗科索夫斯基将那封电报丢在脚下,冷笑了两声,才开口叹息道:“连兵贵神速的道理都不懂,真是蠢到家了啊。”

第890章891泄密

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还有朱可夫愚蠢不愚蠢没有人知道,想来罗科索夫斯基的地下掩体里叹息了这么一句,如今这种光景也传不到千里之外的莫斯科去了。

不过就在罗科索夫斯基捏着电文大骂自己的顶头上司愚蠢至极的同时,在狼穴的加斯科尔还有莱因哈特两个人,也在对着自己的手下破口大骂着。阿卡多坐在一边笑着看自己的两个手下骂人,觉得这些将军们有的时候说脏话也很有意思,至少花样繁多,不用担心重复带来的无趣。

他饶有兴致的用手里的汤匙搅和着面前的咖啡,似乎没有兴趣打断加斯科尔还有莱因哈特的脏话论文。这两个人现在可是德军情报部门明面上的龙头,能让这两个人如此气急败坏的事情,可真的不多了。

这一边,加斯科尔正在指着自己的一个少将情报负责人大发雷霆:“竟然让苏联人的探子把手伸进军需处了,你可真是帝国反间谍的精英啊!你告诉我还要丢多少绝密情报,你才算是完成了任务?三年前,你这种玩忽职守的行为,枪毙都算是轻的!”

那一边,莱因哈特挥舞着手里的文件,对着一名穿着党卫军中将服装的老头儿讽刺道:“瞧瞧!瞧瞧你跟我保证的东西!中央集群几十万大军的油料补给报表都被人拿走了一部分,你还有脸和我保证?你是想要选个集中营亲自进去试试,看看我莱因哈特的手段如何了,是么?”

正在被加斯科尔教训的人,是国防军情报局反间谍行动特别调查部门的负责人,心黑手辣办事稳健,破获过许多敌军间谍案,在军方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老间谍头目了。在他手下死了的苏军间谍英美间谍甚至是叛变的德国间谍,早就已经不计其数了。

而另一个被莱因哈特?海德里希教训的人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党卫军特别行动队的大队长,在党卫军情报部门里算是无冕之王,是莱因哈特屁股下面位置的可能继任者之一,被人暗地里称作元首的猎犬,以情报工作无孔不入缜密周详著称。

要说这俩个人论起资历来即便不如古德里安那样的沙场老将,也应该算是德军情报部门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了。别说被人如此呵斥,就是平日里加斯科尔和莱因哈特,也轻易不会如此为难他们这样得力的手下。

不过这一次他们出现的问题实在太让人恼火了,元首亲自过问,那个神秘的第三个情报部门亲自介入,才算是在最后一步上堵住了窟窿。这让加斯科尔与莱因哈特佩服阿卡多手里情报资源的雄厚之余,也越发的对自己手下的散漫不满起来。

苏军的一个老牌间谍,卧底德军之内长达7年,最近这个秘密到极点的钉子才活跃起来,开始针对德军的后勤补给问题,进行情报收集和考证。

要说在苏德合作时期,双方借着合作的这个大环境,都往对方的阵营里安插了不少间谍。只不过苏军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偶尔为之,而德国是死不要脸的大规模渗透。双方抱着的最终目的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所以行动规模最终也非常自然的不在一个等级上。

苏联那边是按照常规的摸底等级在做正常的国际情报布置,德国这边在阿卡多的操作下,变成了针对未来战争的一次全面的战略情报工作部署。怀着有心算计无意,这要是还不一边倒,那德国的情报工作人员也真该吞枪自尽了。

但是就在这么一个一边倒的情况下,苏军的一枚棋子竟然摸到了德军比较核心的后勤补给军需处。而且这个间谍竟然搞到了很多可靠的佐证,证明德军的油料其实是出了问题的。

比如说,他给自己的联络人提供了一份列车时刻表,表明德军从上个月开始,从波兰开往斯摩棱斯克的油罐列车的数量就开始减少了,这不是在囤积进攻莫斯科的节奏,按照列车时刻表上的数据,德军手里的油料只够打一场防御反击,根本不够合围莫斯科与苏军纠缠。

另一份情报的佐证,是来自德军的武器弹药储备运输,除了人员的固定调换之外,德军运往前线弹药的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为了支持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大部分的火炮以及其弹药补给,都被分配给了南部战区。

更详细的还有毛瑟98k型步枪大部分流入乌克兰,表明德军正在积极武装乌克兰部队,这也标志着德军的动员能力出现了问题。还有一份情报,显示德军在3月份向前线补充了450辆新的坦克,以及1500辆坦克的维修配件。

反正林林总总的各种旁支情报,交错成了一本完整的德军军力分配以及发展信息。详细到什么程度呢?详细到如果这份情报放在德军将领的办公桌上,那么让他们代替朱可夫来打苏德战争,有超过一半的把握能够翻盘。

如此详细的泄密,如此可怕的一次情报危机,让阿卡多都觉得自己似乎安逸了太久了,有些不适应紧张而且危险的战争环境了。

万幸的是,德军的情报部门也不是完全傻x了,至少他们预感到了情况不妙,在最后关头,阿卡多手里的隐蔽情报部门亲自动手了,将已经把手里的情报发出去了一大半的苏联情报人员,打死在了电台旁边。

全仰仗这次行动的成功,德国情报部门避免了一次万劫不复的损失。但是一部分情报确实被苏联人获取了,包括东线中央战区的德军,缺少油料的事实。朱可夫南下支援罗科索夫斯基的作战计划,就是按照这份珍贵的情报拟定出来的。

为了掩盖这次失误,或者说进一步迷惑已经风声鹤唳的朱可夫与斯大林,阿卡多不得不下令部署在前线的80架屠夫轰炸机,执行轰炸莫斯科的危险任务,以此来敲碎斯大林那脆弱的心脏。

如果不是德**队之前好几次成功的利用情报欺骗了苏联高级指挥官们的判断;如果不是之前的无数次虚虚实实的计谋较量德军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想必斯大林和朱可夫也不会如此谨慎小心,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就否定了自己的判断。

“今天叫你们来,不是让你们在我面前唱戏的。”阿卡多终于还是开口了,当两个情报部门的主管:一个被国防军情报局的上将魁首骂了个狗血淋头,一个被党卫军总瓢把子给训斥成了缩进壳里的王八之后。

他站起身来,走到加斯科尔还有莱因哈特的身边,伸出手来,捏着一摞不太厚的文件,拍在了两个人的肩膀上,一人一下:“我知道你们不舍得把这么能干的手下真的打死或者送到集中营去,我花费了如此庞大的心血也不是要培养两个吃子弹的蠢货。”

“今天,我打了你们两个人肩膀……一人一下!”阿卡多看着两个第三帝国的大佬,语气平和的说道:“记住今天的这个耻辱!要用你们的荣誉,用你们的尊严,去洗刷掉今天失败带来的耻辱!”

“是!”加斯科尔满脸通红,立正敬礼。莱因哈特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敬了一个举手礼。这两个大佬都已经如此这般了,身后的那两个矮上一节的高官,自然更加悲愤欲死了。

阿卡多走到另外两人身边,眯起了眼睛来,语气也变得更加严厉了一些:“我被迫起飞了80架屠夫轰炸机!烧掉了伦德施泰特元帅视为生命的那么多燃料!被敌人击落了整整12架!损失了上百名飞行员!都是因为你们失败了……”

“元首……”两个人恨不得跪下来说话了,这一次的情报泄密问题,德军的情报部门差不多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内部自检的程序走了三遍,不同部门之间甚至还互相调查了一下,揪出了不少蛀虫还有危险人物,甚至有一个英国间谍最近才刚刚被国防军晋升为少校。

阿卡多也不为难他们,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们长篇大论的哭号:“好了!你们的难处我明白,谍报工作的艰难与辛苦我也非常清楚!别忘了你们现在依赖为耳目的体系,是我一手创建的。但是不要懈怠!不然我们这些人将来就是被清算的最惨的那一批人!苏联人、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哪个赢了,我们都要被绞死!所以……不要输!一直赢下去!只有德国赢了,我们才不用下地狱,懂了么?”

“是!元首阿卡多?鲁道夫万岁!”四个人立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阿卡多挥了挥手,结束了这次检讨会议:“去做该做的事情……而且,要做好!安娜,帮我准备好行程,去一趟机场,慰问检阅轰炸机部队。”

他无奈的笑了笑,手下人惹出来的麻烦,还得他亲自去擦屁股啊。

第891章892共识

战争,让每一个决策者焦头烂额。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手什么时候精明的如同诸葛孔明,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蠢得连道理都不讲。所以阿卡多在给自己的手下擦屁股,斯大林焦头烂额的睡不着觉,而日本大本营里的东条英机等人也在忙碌到崩溃。

“美国人真的有这么多的物资,还把这些物资免费给了苏联人?”一名日军将领不屑一顾的敲打着自己面前的文件,对东条英机提出的第二次北上作战方针大加抨击:“我看你手里的这些情报的来源非常不可靠,完全是你自己一个人杜撰出来的!”

另一面其他的将领也在交头接耳,毕竟这对于一个已经有些穷途末路意味的国家来说,再一次调整自己的战略进攻方向,和自杀也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了。他们不是觉得苏军那边无法战胜,而是觉得调整战略进攻方向需要准备的时间太长,变数也实在太大了。

自从“诺门坎事件”结束之后,日本方面——尤其是陆军方面,早就已经绝了北上的心思,所以才纠集部队,打出了南下的一系列辉煌的胜利。这被很多陆军将领自诩为“空前伟大的计谋”,现在要放弃南下的战略,继续北上,让很多人都觉得脸上被抽的火辣辣的疼。

不仅仅是面子上过不去而已,事实上很多日军内部“技术流”官僚,都觉得北上招惹苏联并非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诺门坎事件的结局证明了,日本陆军装甲部队与苏军装甲部队存在明显的差距,双方再一次爆发冲突,日军很可能再败一次。

“苏联手中的装甲部队主力,也就是t…26坦克的先进性毋庸置疑,诸君。”一名主管大日本帝国装甲武器的将官无奈的说道:“挑战这种级别的对手,需要非常谨慎才行。”

但是这方面的问题,显然日本陆军航空兵方面乐观了许多,因为上一次他们并没有吃多少大亏,所以心态方面要比陆地上的部队好上不少:“击溃远东苏军的空军应该不在话下,可关键是如何实现占领。”

抛开这些表面的问题不谈,仅仅是暗地里需要调整的东西,就已经多如牛毛,让人毛骨悚然了:日本因为南下战略,整体上的物资储备部署就偏向于南方,如果在北部开战,那么这些物资大部分都需要转运到中国东北地区去,这对于日本来说,根本就属于天方夜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