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517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517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对面的美国坦克上,那门76毫米口径大炮突然喷出了火焰,显然这一次对方留下的坦克里是有人的,美国人想要在这里打一场狙击战,用来延缓德国人追击自己的速度。

那枚美国的穿甲弹瞬间就锤在了德国坦克车体前装甲板上,擦出了一片火星之后发生了跳弹,被弹开的炮弹与前装甲形成了一个诡异的角度飞出,正好打飞了豹式坦克车体前面的行车照明灯。而倒霉的是这个被炮弹击飞的照明灯正好飞向了在后面坐着的步兵,将一名步兵的脑袋砸得稀碎。

鲜血溅了周围的士兵一身,一个被吓了一跳的士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他身边的士兵却大叫着向车下跳去。这个时候第二辆美国坦克也开了火,这枚炮弹同样击中了打头的豹式坦克,不过这辆豹式坦克的前装甲依旧没有被击穿,炮弹在上面留下了一个深坑就不知所踪了。

“轰!”德国装甲兵也绝对没有站着挨打,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打出了自己的炮弹,还击的75毫米口径大炮配合上穿甲弹的威力显然要比谢尔曼坦克上的76毫米口径大炮强上一些,而美国坦克的装甲也确实赶不上豹式坦克。

于是这一发炮弹干净利落了击中了两辆美国坦克其中的一辆,然后又轻而易举的击穿了这辆坦克的装甲,带着四处飞溅的钢铁洪流在整个坦克的舱室内乱窜,将里面的士兵打成了真真正正的筛子。装甲被击穿的时候外面只有一个穿甲弹留下的小弹孔,但是在里面炮弹会造成装甲碎裂,差不多一瞬间就有几十块之多的碎片打在运气不好的人身上。

“轰!”对面的美国坦克立刻发生了爆炸,结束了里面美国士兵的痛苦,巨大的浓烟和周围的沙子别爆炸的冲击波掀起,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被遮挡了起来。

剩下的那辆美国坦克开动起来,驶下了路基,避开黑烟想要再瞄准德国坦克开火,而德国坦克后面不远处,已经有一辆豹式坦克看到前面开火了,也是第一时间内驶下了路基,正好看见这辆美国坦克,于是二话没说就开了一炮。

这一炮正好打在美国坦克的炮塔上,同样轻而易举的击穿了谢尔曼坦克的炮塔装甲,紧跟着这辆谢尔曼坦克也爆炸起来,战斗虽然血腥但是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内就宣告结束了。德军这边阵亡了一名步兵,打头的豹式坦克前方装甲被打出了两个浅坑,看起来需要修理更换,而美国那边损失了两辆坦克,成功延缓了德军的追击速度。

“2号车,继续追击,前线交给你指挥了。我在这里等后面的营部修理组。”头车车长郁闷的用无线电说道:“追上美国混蛋,替我多问候他们几发穿甲弹!”

第672章672绝路

耳机里传来了2号车车长的声音:“遵命,2号车明白!”于是这个德军装甲分队继续前进,速度快到甚至都无法派出前凸的侦察部队去检查敌情。

最后一辆经过被两枚炮弹击中的豹式坦克的装甲车停了下来,上面的的士兵不多,可是却堆着一堆奇怪的零件,而这辆原本打头的坦克车长还有其他成员,已经把坦克发动机的舱盖打开,将里面的空气滤网取了出来,抬到了那辆运输零件的装甲车上。随后交给后面这辆装甲车的东西,还有整整两桶珍贵的汽油。

“沙漠里长距离行驶,坦克最容易更坏的地方就两个,一个履带磨损,另一个就是发动机的滤网不容易清洗。留着备用吧!”原本的指挥官,1号坦克车长豁达的对装甲车上的士兵挥了挥手,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坦克:“放心吧,附近应该没有大规模的美国溃兵,而且营部就在后面不远。”

“那我们就先走了,放心好了,我们一定替你多干掉几辆美国坦克!嘿嘿。”那名驾驶装甲车的士兵笑着敬了一个传统军礼,然后就驾驶着装甲车去追自己的大部队去了。

果然没过多久,营部的汽车还有装甲车就跟了上来,站在缴获的涂着铁十字的吉普车上,德国的营长看了看自己属下停在路边的坦克车,然后无奈的叫来了维修组的负责军官:“还有沙漠专用的空气滤网么?换上之后让这辆坦克跟着营部一起赶路,油料车在路边给他们加油,别耽误其他车辆赶路!”

当天傍晚的时候,德军装甲部队前锋再一次和巴顿部队交火,双方投入了上千人的作战兵力,最终德军取得了胜利,巴顿只能丢下了一个原本就损失惨重的美国师,作为殿后的部队再一次丢给了咬住不放的德军前锋。

而这个交战的地方,已经是开罗附近地区了,自从英国在实际上控制埃及之后,这里还真的就没有其他的部队踏足过了。但是现在这里成为了战斗的最前线,战场上横七竖八躺满了至少500具双方士兵的尸体。

巴顿最终还是错误的判断了达曼胡尔争夺战的形势,他自以为可以夺取达曼胡尔全歼德国伞兵,却只在那里消耗掉了2900名德国伞兵;他还没想到德国装甲部队敢在亚历山大港还没有被占领的情况下,如此疯狂的追击他的部队。

结果现在他已经不能毫发无伤的逃回苏伊士了,为了保住手里那点儿还算精锐的部队,他不得不再一次丢掉一部分士兵,带着第8装甲师和一些机械化步兵仓皇后撤。

至于他手里大部分的步兵,要么已经被无情的丢在亚历山大侧翼,早就成了德国人的俘虏,要么就被抛下,挣扎着前往开罗,这部分人以英国殖民地军队居多,他们奉命死守开罗,为反击争取时间。但是无论如何,巴顿手里能够回到苏伊士运河的部队,不会超过3万人了,而他们的对面,得意北非军团人数超过50万,前线兵力就多达31万人。

当然,现在巴顿虽然难过,却还有撤退之后东山再起的本钱,比他更加郁闷的是困守亚历山大港的蒙哥马利,现在他正背着手站在亚历山大港那萧瑟的码头上,静静的看着波涛来来回回冲刷着港口那厚重的水泥码头。

对于这个今年只有51岁的中年将领来说,蒙哥马利略显苍老,他的头发已经灰白,脸色也并不怎么好看。在这位已经统帅部队在北非和隆美尔你争我夺了半年时间的将军心里,最难过的不是奉献一生的大英帝国丢掉了至关重要的北非,而是大英帝国已经丢掉了全部家底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绝望。

如今已经是10月末,再过几天就是蒙哥马利的51岁生日,当年他27岁的时候,德国签署了《凡尔塞和约》,大英帝国依旧傲视天下,现在24年过去了,德军横扫欧洲战无不胜,而曾经的大英帝国却已经成了流亡海外的一个皇帝陛下。

英国人在北非耗尽了最后一丝骨血,囤积在北非的物资事实上是英国最后一块大规模的海外家底了,蒙哥马利手里的20万英军,也是英国现在最后一支拥有本土部队做家底的大规模精锐了。现在英国人最后一点儿底气,就是蒙巴顿将军在印度了那3万英军主力了。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我们败了,干净利落的被德国人击败了。”蒙哥马利苦笑着自言自语,等待他的结局并不如何乐观,要么被德国人俘虏成为集中营的座上宾,要么逃回冰岛被那些官老爷们绞死以儆效尤,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再和今天一样,率领大军与对手在沙场上决一死战了。

他看了看远方的海面,然后转过身来,让那些浓烟滚滚的阵地映入自己的眼帘——意大利人听说侧翼的德军大获全胜,战斗竟然提升了一个档次,现在他们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似乎真的找回了当年罗马军团能征善战的影子。

不过在蒙哥马利的眼里,却多了几分被弱小的对手愚弄的感伤。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角落里,是坚信着只要德国人不来,那么意大利人丢了整个北非也不足为奇的想法的。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不知不觉中,他就加上了一个奇怪的假设“德国人不来”。

已经两天的时间了,当他在那一天的上午看见德军轰炸机还有运输机铺天盖地,从海面不远处飞过亚历山大港的时候,他就知道在北非的战斗已经完了,他们耗尽了自己的优势,从那个时候开始,形势已经尽在德国人掌握。

从德国人击溃了英国本土舰队,登陆英国时候开始,从西班牙和德国部队开进直布罗陀的时候开始,从德军不惜代价攻占了马耳他,奇袭了克里特的时候开始,北非的运输线就只能绕过好望角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英国还有在北非的美国人其实一直都在吃自己的老本,为了维持英美在中东的根本利益,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都在中东附近布置了大量兵力,甚至建设了兵工厂来降低军队驻扎成本——结果这些东西现在都被德国人消耗光了,也许美国人可能还会有一点补充,可是失去本土的英军,确实是消耗光了。

他的身后,停放着摆成方阵,已经废弃的玛蒂尔达坦克。这些坦克已经本土的陷落,已经无法及时维修了,大多数都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故障,停放在这里等待开罗等地运来的配件。再远的地方,已经有士兵正在把修理不好的坦克还有装甲车推下码头,沉入海底,用来给即将占领这里的德国人制造一些麻烦。

“将军!舰队旗舰来电,说他们要带走愿意离开的英**队,问您什么时候登船,舰队要前往印度,然后在那里划归为印度洋舰队继续作战。”一名参谋从远处走来,他的声音有些干涩,看起来这几十个小时的折磨对于每一个亚历山大港内的英国人都终身难忘。

“我,就不上船了,毕竟要有人留下来为这场战争负责,我想,我是最好的人选。”蒙哥马利苦笑了一声,开口说道:“你告诉那些准备去印度的英**官,不要听美国人说什么坚守苏伊士之类的蠢话了,本土丢了,我们即便是坚守苏伊士也改变不了什么了,守住印度这个听话的地方才是正经!”

“可是将军,那我们在中东的利益怎么办?让出油田我们就真的完蛋了……”参谋说了这句就不知道再说点什么才好了,现在大英帝国即将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哪个不重要呢?

虽然现在巴尔干地区反对德意土瓜分的敌对活动非常频繁,土耳其和意大利都陷入到了无休止的游击战争之中,可是当北非这里尘埃落定,巴尔干也就彻底被这几个国家包围,没有了外面势力的支援,想必这里的抵抗运动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北非易手,埃及丢失,苏伊士运河成了前线,这种情况下大英帝国的流亡政府对中东和印度的控制力还要持续下降,等到有一天德国人真的染指中东的时候,想必附近的英国势力也就会立刻随之灰飞烟灭,到时候英国流亡政府能依靠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可怜兮兮的加拿大了,别说反攻英国本土了,会不会被美国卖给德国都很难说。

“你担心的事情,都是我战死在这里之后的事情了,我也就管不着了。”蒙哥马利挤出了一个微笑来,伸出手来拍了拍参谋的肩膀:“路上也不太平,德国潜艇在苏伊士运河附近布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到了印度,记得要替我向蒙巴顿将军问好,帮我感谢他对于北非战场不惜余力的支持!”

第673章673敲诈

到底有多少艘船只从亚历山大港逃走呢?这个问题谁也不知道,总之当阿卡多知道意大利的海军因为害怕损失还有缺少油料,最终没有按照约定前往亚历山大港外围,围歼满载着英国士兵的船只的时候,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