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125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125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句实话海军水面力量能不能赢实在是让人心里没底,没准还要靠德国潜艇才能稳住漫长的海岸线。因为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目前为止还有待检验。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可不是把陆地飞机搬上航母就完事的。

德国为海军斯图卡开发了专用的对舰航空炸弹,装备延时引信,不过实际作用还没有得到检验。斯图卡作为陆地俯冲轰炸机可以算是不错的设计,可是海上俯冲攻击军舰却是危险疯狂的举动,所以阿卡多本就没指望斯图卡有多少战斗力;鱼雷却是由多功能的fw…190战斗机投放的,因此还要定期给海军战斗机飞行员们培训如何投放鱼雷攻击军舰。这么一来海军航空兵对海上目标的攻击能力就只能按照一般来预估,战果大小就不好提前规划了。

海军说完了就要去看看空军,对邓尼茨交代了潜艇部队训练的任务之后,阿卡多又赶往路德维希,那里是法本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

因为否决了克虏伯的列车炮项目,阿卡多急需给他的陆军寻找一种可以跟得上节奏的武器,用来对付法国还有苏联的要塞防御体系,如果他没有合适的武器使用,那么这些要塞就有可能成为德军无法逾越的超级防线。

在设计多拉炮王的骗局之时,阿卡多就想起了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坚固要塞,德国人动用了列车炮才勉勉强强打下了那里,现在列车炮没了,那里无疑就成了德**队的坟地。

阿卡多前世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迷,如果你跟他说t34坦克或者卑斯麦号战列舰,他肯定能和你侃上一天……而如果你要是和他说kwk30l/55ausf。a…f他绝对猜不到那是德国某款20毫米口径的炮弹代号。

他对于攻击敌军要塞的武器的理解上还停留在二战时候的列车炮还有海湾战争之后的钻地武器上:现在让德国空军研制钻地武器看上去不太可能,而劳民伤财的铁道炮阿卡多也已经否定了。所以他只好在办公室里凝思苦想,绞尽脑汁的为要塞攻防战提供思路。

最后他和他的技术顾问们想到了两种替代方案:一是用重量大的炸弹来应摧毁这些要塞,因此他下令德国设计师为未来的空军重型轰炸机研制重达3吨的超级航空炸弹;二是用火焰燃烧的手段来解决要塞内的敌人,他打算用后世的凝固汽油弹来清空要塞内的人员。

经过空军专业人员的讨论,最后还是决定优先研发凝固汽油弹更加稳妥一些。因为毕竟德国的四发重型战略轰炸机现在还在秘密试飞阶段,急着为一种尚不成熟的武器研制更不成熟的特殊武器显然得不偿失。

而最近,德国化工企业的龙头法本公司根据元首提供的一点线索终于研制成功了新型的燃烧炸弹,这种新式武器已经被元首命名为凝固汽油弹。这种武器使用聚苯乙烯等原料加上汽油来生产,威力可以称得上巨大。

凝固汽油弹爆炸后飞溅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像猪油膏一样,粘稠耐烧。如果人用手去拍打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滚动灭火会弄得全身是火。而且一旦在人身上着火较多,边上的人要尽量远离着着火者,因为着火者的奋力挣扎很容易把燃烧油块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杀伤效应。

实验室的一位化学博士对阿卡多建议道:“如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建议最好还是用枪结束着着火者的生命。因为凝固汽油弹的受害者,可以说死是最大的解脱。”

德国研制的凝固汽油弹还在里面加入了白磷,在人体表皮燃烧后会残留大量剧毒的化学物质,通过烧伤创面的开放性创口进入血液,造成伤员血液中毒。烧伤面一般呈酱紫色,或者蓝黑色。

燃烧汽油弹另外一个实用但危险的效果,是它会“急速消耗附近空气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而造成生物窒息,通常用在炸弹中时会发生如此效应。

事实上德国获得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这种武器配合上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简直就可以说是固定目标的噩梦,有了这种攻击要塞的超级武器,阿卡多的将军们对突破敌军要塞防线充满了信心——现在德国已经磨好了锋利的尖刀,随时可以捅向自己的邻居们了。

第160章160选择题

如果你有一张欧洲的地图,你就会发现元首阿卡多领导下的德国已经如同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巨人,把波兰这个可怜的邻居包围了两面还多一些。而另一边德国却又拥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四个邻居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后背。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挖掘机……好吧我们不开玩笑了。接着说正事。

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了德**方高层的面前,战争即将到来,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优势还有时间,他们打击了容克贵族还有垄断财阀,把工业产值提升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数值……可是他们最后要做一个艰难的选择:究竟应该先打哪一面。

德国因为地理问题,一直面临着两线作战的悲催局面。它的东面有刚刚被英国法国扶持起来的波兰,而在西面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碰巧法国又和波兰是盟友,打了一个另一个就会立刻挑出来帮忙——没有比这个更让德国人恼火的了。

这样一个局面促使了德国国防军内部的意见分裂,大家分成了两派争执不下,也让阿卡多颇为烦恼。

很多将领,包括曼斯泰因、龙德施泰特等人,都赞成先对法国进行攻击,集中优势兵力,一口气越过德法边境干掉法兰西邻居,然后指挥装甲部队在法国境内横冲直撞,获得战争的胜利。这个计划可以说还算完美。而且对于德国人来说,打败法国一雪前耻有着很高的诱惑力。

可是这样一来无疑会掀起世界大战,波兰是法国的盟友,必然会对德国宣战,这样德国会在第一时间里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而且直接攻击法国会给德国海军带来压力,一旦世界大战在1935年爆发,没有做好准备的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很可能在北海全军覆没。

所以海军建议元首在1937年发动战争,这样海军就可以拉扯起至少5艘航母的庞大舰队,如此一来在北海与英国皇家海军决战就更有把握,而且潜艇部队的数量也会足以绞杀掉英国脆弱的海上运输线路——当然这一切都是海军自己给自己画的一张大饼。

现实是空军总指挥凯瑟琳将军对德国海军的乐观估计并不看好,事实证明英国已经开始提防起德国的海军扩张计划,一旦德国海军有失去控制的苗头,那么英国海军肯定会提前下手,到了那个时候,被英国皇家海军堵在港口里的德国海军肯定只有全军覆没一个下场。

所以凯瑟琳比较支持曼斯泰因还有龙德施泰特等人动用全力,抢在英国人反应过来之前打败法国的计划。他给陆军的将领们保证:空军足以应付法国空军,开战72小时之内他就有把握击垮法国的前线空军,掌握制空权。而且他还承诺如果在1936年开战,他能为陆军提供300架do…217轰炸机和670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作为支援,如此看来法**队完全不是对手。

一上来就干掉法国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这样一来钢铁轴心的三个国家德国意大利还有西班牙就连成了一片,对于地中海的控制也可以更加牢靠,意大利海军失去了法国舰队作为对手,可以封锁直布罗陀海峡,对压制英国也有一定好处。

遗憾的是波兰一定不会在德国入侵法国的时候闲着,它一定会在背后狠狠给德国来上一刀——下场非常悲惨,德国刚刚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等重工业地区会被战争破坏,来自罗马尼亚的石油路线会被影响,德国的战争能力会在几个月内崩溃。所以这个计划要求国防军必须在两三个月内打垮法国,迫使英国退出战争。这就让这个计划多了一丝赌博的味道。

因此这个计划得不到另一群人的支持:包括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参谋长博克、鲁兹、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人在内的将领认为,德国应该集中部队攻击波兰,在英国和法国反应过来之前结束在东线的战斗。

这个计划比起攻击法国有两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德国与法国边境线上有一个伪造的齐格菲防线,法国人试探这条防线需要时间,这也给攻击波兰的德国部队争取到了时间。另一个好处是英国和法国一直在诱导德国东进,德国进攻波兰可以说是英法乐于看到的结果,所以法国很大可能不会立刻对德国发起攻击。

不过谁也不会看好英国和法国会对德国攻击波兰坐视不理,因为波兰和英国还有法国都有同盟协议,明确约定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互相帮助。德国外交部提醒元首一旦德国攻击波兰,就不要对英国法国袖手旁观过于自信。

但是这个计划却受到了德国海军的支持,因为德国海军希望在开战之初规避英国皇家海军,所以雷德尔和邓尼茨两个人更喜欢一个不强烈刺激英国的作战方案。空军也对打击波兰兴趣缺缺,因为和法国比起来,波兰空军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差了一筹,对付这样一个敌人显然没有打败宿敌法国让人觉得刺激。但是空军并没有反对攻击波兰——因为打哪一边移动能力最高的空军都可以随时投入战场。

德国为这场战争准备了大量的石油和军火,法本公司还有克虏伯公司都悄悄提高了军工品的产量,白岚花集团旗下的奔驰公司还有宝马公司甚至进行了局部的战争动员,开始日夜不停的生产飞机还有汽车。

海军船坞也正在加班加点,希望可以在战争开始之前抢着生产出另外两艘航空母舰,用来充实德国海军公海舰队,以报十几年前德国公海舰队自沉覆没的一箭之仇。

德国总参谋部经过周密的讨论,得出了一个比较中肯的作战计划时间表,阿卡多看了之后却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德军总参谋部拟定的计划中,确定德国将在1937年年初发动战争,阿卡多却对这个时间充满了恐惧。

第二次世界大战看起来就要提前了,现在阿卡多对于战争爆发之后的判断也并不准确了,来自上一世记忆中的各种历史转折点再也不能给他提供帮助,他甚至已经不敢肯定英国和法国还会不会在德国攻击波兰的时候作壁上观,所以现在他只能客观的分析两种计划到底孰优孰劣。

那个叫温斯顿?丘吉尔的倔强英国老头现在还在英国政坛的角落里苦苦挣扎;丘吉尔的前任绥靖政策的巅峰执行者张伯伦先生都还没有上台,这个时候英国的乔治国王会如何做出选择只有上帝才会知道。

一旦攻击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作战不能吸引法国和英**队进入历史上那个著名的包围圈,德国的作战计划就会彻底失败,那么他这个元首也就当到头了……

当然,理论上阿卡多是比较支持先干掉波兰这个方案的,因为他更希望进攻波兰的战争能把英国还有法**队吸引过来,好让他完成合围歼灭这个宏大的计划。而这么做还可以为德国海军赢得一些时间。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谁都不知道:因为历史上德国就是在入侵波兰之后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

不过进攻法国也确实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只要能够阻止波兰在背后捅刀,先干掉法国,然后抢在苏联缓过神来之前入侵波兰显得更划算一些:先波兰再法国再苏联,对比先法国再波兰再苏联,后一个计划明显省去了一个调动军队的步骤。

另一个让阿卡多比较难以选择的是开战的时间,一部分将领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