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超级运动专家 >

第232章

超级运动专家-第232章

小说: 超级运动专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人看着这一幕。

    这个年轻的中国人才只有二十出头,可今天过后,没人会质疑他在世界医学界的名气。

    只能……真是天才啊!

    张成奇也在发出感叹,他没想到这个飞机上有一面之缘的年轻人,居然能够出色到这种地步,能在大会上做医学演讲,已经是相当出色的成就了,而能够第三个位置上台,绝对是世界最最顶尖专家的待遇。

    今天之后,国内所有的医学专家,或许都要在他面前自惭形愧了吧!有意思的是,他其实是个运动科学研究人员。

    胡天翔、孙志生和景林的面色都很复杂,他们之前发出各种质疑,主要是有些羡慕嫉妒恨,现在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笑。

    相比那个年轻人,他们就像是丑一样。

    他们已经不嫉妒了。

    这就好比很多人会对比自己有钱一点的人产生嫉妒心里,但没人会嫉妒比尔…盖茨,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完全没有嫉妒的必要。

    三人就是这一感受。

    在最后排就坐的各大企业代表中,凯文…泰尔曼已经乐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沈洋发表的是‘肌肉协调运动对神经恢复的反哺作用’,可基础却是‘协调运动恢复理论’,想要弄懂‘肌肉协调运动对神经恢复的反哺作用’,就必须要了解‘协调运动恢复理论’。

    今天过后肯定会有很多专业人员去研究‘协调运动恢复理论’,而‘康复者’就是依照‘协调运动恢复理论’制造出来的。

    或许没有相关需求的医学专家们,都希望能买一台‘康复者’回去做研究,更别有需求的人了。

    沈洋没有提及一句‘康复者’,可毫无疑问的是,接下来公司都不用做什么广告宣传,也很容易完成预期目标。

    现在沈洋就成为了主角。

    等到了展览会那天,只要宣传‘康复者’是以‘协调运动恢复理论’为基础制造的,就会达成很多的订单。

    一亿美元订单目标?

    意思!

    凯文…泰尔曼觉得,目标也该换一换了,一亿美元太少了,他们的目标应该是五亿美元、十亿美元才对!

    大会停滞了有半个多时,每个人都在讨论沈洋的理论,很多人都在不断着,有很多人下决定,要和这个年轻中国人交流一番。

    其中就有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罗伯特…布隆伯格。

    其他专家、教授们,考虑的是和沈洋交流学术,他们对于‘肌肉协调运动对神经恢复反捕作用’感兴趣,罗伯特…布隆伯格考虑的更多一些,他希望在考虑让沈洋加入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

    任何学会都希望能够吸引人才加入,这样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加深影响力。

    罗伯特…布隆伯格是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的主席,他必须考虑整个学会的发展。

    布隆伯格只是有想法的人之一而已,会场里所有人都听了研究讲演,有类似想法的有不少。

    有一些老教授甚至考虑让沈洋加入他们国家的科学院。

    很多人都这么想,大会的气氛可想而知,当第四个演讲者上台的时候,台下根本没几个人在认真的听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荣誉会员

    会场里的很多人还在讨论着沈洋的研究,对接下来的演讲都没了兴致。

    这些顶尖专家们,可没什么纪律性可言,他们甚至不屑于去表达礼貌……当其他演讲者上台的时候,台下的讨论声依旧很火热,安全无法真正安静下来。

    这也让接下来的演讲者变得很尴尬,他们只能草草的说上几句,就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之后大会负责人不得不暂停交流会,让大家自由去做讨论,否则大会根本进行不下去。

    沈洋顿时成为了中心人物。

    不少前排的专家们都走过来,询问没弄明白的研究问题,沈洋微笑着一一解答,那副从容的样子,也让人知道他的理论研究,已经不仅仅有个开端,而是进入了理论成熟阶段。

    沈洋完全不吝啬自己的知识,似乎是要把理论研究的所有东西都说出来,让一个个专家、教授们都充满好感。

    上午的大会就这样结束了。

    大会为来宾安排了制式午餐,但还是有很多人会出去吃,下午的会议要在两点开始,他们也有充分的时间。

    沈洋本打算呆在会场里,却收到了一个个邀请,他根本推不过,只能同意了一个邀请。

    作为主办方学会主席,也是世界最顶尖的医学研究人员,罗伯特…布隆伯格的邀请就很难拒绝的,他们去了一家意大利餐馆。

    “你的演讲很精彩!”两人才刚刚就做,罗伯特…布隆伯格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当时我看到他们安排你第三个出场,还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样说很抱歉,但你实在太年轻了。”

    “谢谢。”沈洋礼貌的说了一句,他搞不太明白布隆伯格的意思,他本以为对方是和自己做学术上的讨论,没想到直接谈的却是夸奖,眼前这家伙像是政客多于医学研究人员。

    服务员走了过来,布隆伯格没有继续说,而是拿起了菜单,点了一份披萨,沈洋则要了一份牛排。

    等服务员拿着菜单离开后,布隆伯格才说道,“你对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知道多少?”

    沈洋沉默了一下,旋即道,“和名字一样?”

    布隆伯格一愣,苦笑道,“这么说也对,我们就是研究康复医学的学会,不过我们会关心全世界的康复医学发展,并努力改善第三世界国家的残疾人生活。”

    “你们的工作做的不好。”沈洋摇头道,“反正我没看到,我们国家的贫困残疾人得到了什么世界学会的救助。”

    布隆伯格苦笑道,“我们不可能帮助所有残疾人,而华夏可不是贫穷的国家,我所说的第三世界,是非洲那些穷苦的吃不上饭的残疾人,而且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一些科技水平落后的医院,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

    “这可需要不少资金,而且对真正的贫困残疾人不能够直接有帮助。据我所知,那些真正贫困的人,甚至没有钱去医院就医。”

    布隆伯格摇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是政府的事情,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样了。”

    “你这么说也对。”沈洋笑道,“我当然不是质疑你们的工作,可是,布隆伯格先生,你找我到底要谈什么?”

    “我希望你能加入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布隆伯格直白的说道。

    “加入学会?”沈洋想了下,开口问道,“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

    “是啊?我要加入一个学会,没有好处还只有工作……”

    “不,没有工作,只是挂名。”布隆伯格道,“我们不会给会员安排工作。如果有工作肯定就会有酬劳。”

    “但我还是不知道,加入学会能有什么好处。”

    布隆伯格苦笑道,“沈,我觉得你是个商人多过医学研究人员。”

    “多谢夸奖。我们还是谈重点吧。”

    “难道你不觉得,加入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成为学会的荣誉会员,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吗?”布隆伯格无奈的表情有些夸张。

    沈洋放下水杯,抿了下嘴,“我并不这么认为,事实上,在华夏都没几个人知道你们的协会,那又有什么荣誉可言呢?”

    “……”

    布隆伯格有些语塞,他知道沈洋说的是事实。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美国和欧洲,在亚洲国家连会员都没几个,他们的很多工作也不会在亚洲国家展开。

    亚洲很多地区国家中,知道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的人,也只能是那些医学专业顶尖的教授、学者,连普通的医学工作者,都可能没听过。

    布隆伯格觉得自己的说服工作有些困难了。

    眼前的年轻人并不是不经世事的小白,对方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这件事情上来说,要么就有利益,要么就有名誉,但利益和名誉都没有,对方就没有选择加入的理由。

    当布隆伯格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的时候,沈洋反倒笑道,“不过……我答应了。”

    “答应了?”

    这个转折让布隆伯格非常惊讶,“可是,为什么?”

    “布隆伯格先生。”沈洋笑道,“确实,对我来说,加入你们的学会没有任何好处,可也没有坏处,不是吗?如果因为我的加入,或者更多中国人的加入,能让学会增加在华夏工作的倾向,我想我的加入也是有利的。”

    布隆伯格恍然的笑了。

    世界上任何学会都是有倾向性的,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也一样,虽然学会的定义是世界性的,但他们本来就是欧洲、美国的学会,学会会员大部分都来自欧美,工作自然倾向于欧美。

    若是未来能有很多华夏会员,为了照顾会员的利益,他们也肯定会把工作倾向于华夏。

    接下来双方谈的就很轻松了。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有四个会员等级,一个是正式会员,正式会员一般是有兴趣于并参与对残损和残疾人医疗工作的各科有执业资格的医师。

    另外也有准会员,也就是次级会员,是有卫生专业学会且有兴趣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并从事残疾医护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参加,比如各类的康复治疗师。

    还有名誉会员,名誉会员是授予学会外对有残损和残疾人们的医疗康复有突出贡献的个人。

    如果沈洋不答应加入协会,布隆伯格就会考虑未来让他成为名誉会员。

    最高一级则是荣誉会员,布隆伯格答应直接授予沈洋荣誉会员,此资格授予对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专业有杰出贡献的正式会员。

    沈洋直接成为‘荣誉会员’,也就代表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认可他的学术研究,认为他对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发展有了杰出贡献。

    一个‘荣誉会员’的名头,确实也算的上是荣誉了。

    当天下去,大会继续召开。

    经过一个上午时间,那些不是一心做学术交流的人,已经难以忍受会场的乏味了,所以到下午参会的人少了近三分之一,后排也只是企业代表们看看有没有可以合作的商机,媒体记者们则看看有没有可报道的素材。

    沈洋占满了两个方面。

    ‘协调运动恢复理论’已经被证实成熟,并可以利用制造医疗器械,而本次他的研究是以‘协调运动恢复理论’为基础的,相应肯定能够研发制造器械。

    在媒体方面来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中国人能登上世界医学大会舞台,并且做出一篇让全场哗然的学术演讲,肯定是非常值得报道了。

    不少企业代表们,都希望能和沈洋谈谈合作,不少媒体记者,也都能采访到沈洋,可惜沈洋并没有离开会场的意思。

    沈洋听的很认真。

    整个会场认真听取学术演讲的人不多,沈洋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仅在听,而且是在认真的听。

    参与这种世界级医学会议的机会可不多,每一个演讲内容都是最顶尖的医学研究,这些和自己的研究或无关、或有关,但每一项都值得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