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山海经传奇之决战昆仑 >

第1章

山海经传奇之决战昆仑-第1章

小说: 山海经传奇之决战昆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海经传奇之决战昆仑》

作者:一帆渡
 第1章 女娲乘坐月球飞碟来到地球

    地球在长达40多亿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多次显著降温、极端寒冷的冰川时期。特别是在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地质事件,通常称为大冰期。大冰期的时间尺度至少数百万年。

    地球最近一次的冰川期是第四纪冰河时期,波罗的海与北美五大湖即是在第四纪冰河期后形成的,这5个湖泊所组成的五大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水域,包括了世界地表淡水的21%,其中的苏必略湖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每一次的大冰期,地球上就会发生大量生物灭绝事件,地球一旦进入冰河时代,广大地区即被冰雪覆盖,陆地生物或冻死或找不到食物而饿死,许多物种比如剑齿象、巨貘等都消失不见了。

    整个第四纪大冰河时代,持续了二百多万年,如果第四纪冰河时代之前有人类的话,在这漫漫长河中相信也灭亡殆尽了,除非他是神仙。第四纪冰河时代以后,距今1万多年前,地球开始转暖,有些物种如大熊猫、水杉等在极少地区幸运的、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在地球气候转暖,植物、动物出现生机,气候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之后,众所周知的、创世神之一的上古女神、人类始祖女娲娘娘降临地球,准备造人。

    在女娲娘娘有造人计划时,其他神灵都答应会来帮忙。最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女娲娘娘经过了七十次的尝试和改变,最终创造了人类。相传女娲娘娘用黄土塑造人,但工作繁重,力有未逮,于是用绳子在泥潭中抽打,溅起的泥点就成了无数人类。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传说中女娲娘娘是用黄土制造出了人类,于是在地球上出现了大量黄皮肤的黄种人,即中国人,龙的传人。一万多年前的地球上最开始出现了大量黄皮肤的中国人。

    虽然中国人都知道女娲造人的远古传说,但在这世人所知的神话传说中,并没有记载女娲娘娘是怎么来到地球的,那么,女娲娘娘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呢?对于女娲娘娘是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开始造人,同样没有记载。第四纪冰河时代结束以后,即距今1万多年前,女娲娘娘是乘坐星体飞碟——月球,来到地球。月球是中空的、制造出来的,它是一个星球级别的巨大飞碟、宇宙飞船。

    当女娲娘娘的身影出现在地球上时,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抹清冽神韵: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女娲娘娘与众神乘坐月球飞碟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着陆的?为什么要把着陆点选择在这个地方?

    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下一章《山海经传奇之决战昆仑2:不周山的天梯,飞碟降临昆仑》。

 第2章 不周山的天梯,飞碟降临昆仑

    女娲娘娘与众神乘坐月球宇宙飞船来到地球轨道之后,商议将月球飞碟停泊在地球哪个地方最为合适。女娲娘娘开口说道:“把月球星体飞碟停留在地球昆仑山脉上空应该是最合适的,昆仑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横贯新疆、西藏,延伸至青海境内,由昆仑山脉、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所围绕的梨形大高原,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而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嫦娥仙子随后问道:“为什么选择停留在这个地方?”

    女娲娘娘微微笑了笑,然后说道:“你们想想看为什么,不妨各抒己见。”

    黄帝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我也赞成选择停泊在世界最高山峰附近,第四纪冰河时代以后,气候慢慢转暖,冰雪开始融化,高山、平原势必会产生大量的水涌向地势低处,引发水灾、洪荒,选择一处地球上的世界高地作为造人基地必然最佳……”

    天蓬元帅插嘴说道:“对对对,俺们可不想受水灾骚扰,而且第四纪冰河时代以后,虽然气候开始慢慢转暖,但仍然比较寒冷,而昆仑山脉周边山区有昆仑火山群,是高原上罕见的火山山区,有超过70座火山坐落在这个地方,这个火山山区相对比较温暖,还是挺舒服的,嫦娥,你说对吧?”

    嫦娥仙子白了天蓬元帅一眼,没有说话。

    西王母接着说道:“西欧、美洲等地现在仍是冰天雪地,中东地区仍需十多年才会冰雪融化,暂时还不适合生存,目前也只有亚洲地区是最合适的地方,我看行。”

    其他众神听完她们的分析,点头表示赞同。女娲娘娘见众神已无异议,便决定把月球飞碟停留在昆仑山脉上方。

    当昆仑山脉被选为降落之地之后,从此,在昆仑山演绎出了一段段非凡的传说,昆仑山最后也演变成为中华“龙脉之祖”、中国第一神山,成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在月球星体飞碟停留到昆仑山脉上空之后,飞碟伸出四根巨大的支架准备降落停留在地球上空,支架犹如天柱一般,插入地球深处,大地好像发生了地震似的。一段时间过后,大地恢复了平静,月球飞碟的宇航员打开了通往地球地面的天柱内部的“天梯”通道,其中的一根天柱位于昆仑山脉的不周山处。【注:不周山记载于《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山海经?大荒西经》又云:“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一般的凡夫俗子是到不了那里的,而且不周山的山形有缺口,缺口处不能相合,正好可以将天柱“天梯”通道放在缺口处,较好的隐蔽起来。

    熠熠仙客飞云远,湛湛神辉满室齐。冰河世纪才终了,便乘飞龙下天梯。

    女娲娘娘与众位神仙乘坐各自的飞龙坐骑,通过“天梯”通道到达不周山,踏上了地球,开始了地球之旅。

    当巨大的月球飞碟停留在昆仑山上空之后遮挡了太阳光,阴暗的昆仑需要阳光雨露,神就是外星人,神将制造什么为昆仑提供明亮的阳光?

    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下一章《山海经传奇之决战昆仑3:外星人造小太阳——烛龙》。

 第3章 外星人造小太阳:烛龙

    随着时光流逝,众神建造的黄帝大本营——昆仑之丘已经峻工,海内的昆仑山,屹立在西北方,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山顶有一棵大树,高达五寻,粗细需五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道门,而每道门都有称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是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

    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记载:“昆仑之(山虚),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外绝以弱水之深,又环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则其鸟兽之毛也。”昆仑山上的大丘,是大地的头。这是天帝设在下界的都城,所以它的外围用深深的弱水来隔绝,又用火山包围着。那火山附近有鸟兽草木,都在火山附近繁殖生长,所以那里出产一种火浣布,它不是用这火山上的草木外皮纤维织成,就是用那山上的鸟兽之毛织成。《搜神记》中所记载的炎火指的是火山,鸟兽草木在火山周围温暖的环境滋养下生长繁殖。

    在月球飞碟没有来到地球附近之前,太阳光可以照射半个地球表面,当月球飞船来到地球附近,并停留在昆仑山脉上空之后,由于受到月球的遮挡,昆仑山脉能照射到太阳光的范围迅速减小,因地球直径也只是月球直径的约3。7倍而已,当月球星体飞碟停留在昆仑山上方时,无疑是一个望不到边的庞然大物,站在昆仑山上仰首望去是一片灰暗的“天”——月球地表。

    女娲娘娘与众神驾驭飞龙在昆仑山附近浏览考察,准备在昆仑山建造一个地球上的造人基地,进行造人等生物实验和地球资源勘察。经过连续多日的实地考察,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想法,首先,月球飞船停驻在昆仑山脉上空约千里高处后,昆仑山的生态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因为在昆仑山上仰首望天时,看到的只是月球的地表面,是看不到太阳的,也就是说,远古昆仑山上的动植物是根本看不到真正的太阳的!昆仑山在月球飞碟的遮挡下已变得一片阴暗。为了尽可能不影响昆仑山脉的自然生态,有必要制造一个功能与太阳相似的“人造小太阳”——烛龙,为月球飞碟下面的阴暗区域提供阳光照明,当真正的太阳落山之后,就关闭“人造小太阳”,进入黑暗的夜晚,当真正的太阳在早晨升起,照耀地球时,就打开“人造小太阳”,昆仑山脉也就进入了白天。这个“人造小太阳”——烛龙最后选定在章尾山进行建造,烛龙记载于《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在西北海之外,赤水的北岸,有座章尾山。有一个神一般的存在物,面孔像人,身子像蛇,而且全身是火红色,目光如炬,它闭上眼睛天就昏暗变黑了,睁开眼睛就有了光亮,他不吃饭也不睡觉也不呼吸,立于风雨中。他能照耀阴暗的地方,所以把他称作烛龙。

    烛龙不吃饭,也不睡觉,也不呼吸,立于风雨中,是没有动物生命特征的静止的机器设施。烛龙是月球停留到昆仑山之后用于给昆仑山脉照明的外星大型“探照灯”、“外星人造小太阳”,像蛇一样的火红的身子是输送燃料的管道,一开一关就是白天与黑夜的更替。由于远古人类没有见过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能力又这么强大,感觉不可思议,不是超能力又会是什么?于是把它当作神一般的存在,将它拟人化了,不对,是拟神化了。女娲娘娘时期远古新生人类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假太阳,是众神用外星高科技制造的“小太阳”。

    昆仑山脉有春夏秋冬、风雨雷电,为了保持原先的自然生态,女娲娘娘、黄帝等众神除了制造“人造小太阳”外,也打算创建一个模拟风、雨、雪、雷、电的生态系统,并增加温度调节功能,模拟春夏秋冬四季,这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模拟系统就是“烛阴”,如此一来,昆仑山脉的自然气候、生态就与月球飞碟没有来到地球之前的生态十分接近了。烛阴与烛龙并不是同一物,而且目光如炬的烛龙只是烛阴的一部分,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綮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这一段记载与对烛龙的介绍相似,但有所差异,在隐秘的山中有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它的名字叫烛阴,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它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