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隋唐大魔王 >

第122章

隋唐大魔王-第122章

小说: 隋唐大魔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护儿把周绍基扶了起来道:“贤侄,且止悲声,你父亲走的时候有什么交代?”

    周绍基哭道:“父亲昨日吐血数次,就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他把我们兄弟叫到跟前,说他大行之后;有弟弟扶他的灵椁回乡安丧;让我掌管水军随着大总管为国效力。

    父亲一直念念不忘为国效力,今晨临终之前他大呼:“我再临沧海,却不能涉海,时不我与,我将辞别人世。我的大志未能实现,这是我的命,我怎么办啊!说完就,就与世长辞了!”

    众人闻言不胜唏嘘,来护儿一边安排为周法尚发丧,一边派使者飞报隋炀帝。隋炀帝闻报也十分悲伤,下旨追赠周法尚武卫大将军、谯国公,谥号僖。然后命令来护儿继续起兵。

    经过两次大战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高句丽又何尝不是难以支持;听说隋炀帝百万大军已经到了辽东,来护儿的水军也已经出海直逼平壤。高句丽的国王高元闻报大惊,再次召集文武百官前来议事。

    因为乙支文德重伤不治与世长辞,高元如愿以偿的废除了莫离支这个官位;恢复宰相和大对卢职位;渊太祚受到崇信一人身兼两职,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闻听隋朝又发大军来征讨,高句丽的群臣面如土色,现在的高句丽十室九空,就连他们这些官员都是勉强度日,数月不知肉味;更不要说普通百姓了;高句丽现在是风雨飘摇,不要说百万大军,就是十万大军也能灭掉。

    看到群臣没有办法,高元只好再次将求助的目光集中在了渊太祚的身上。渊太祚眉头一皱上前两步道:“陛下不用着急,大家也不用担心;咱们高句丽已经国力匮乏,他们隋朝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一次隋主如果只派了一员大将统兵十万,不!哪怕是五万我们都没有幸免的可能!可是他再次征兵百万,这就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

    陛下,我们只要奉上降书顺表,给他一个投降的承诺;让隋主挽回了面子;他一定会再次撤兵!我听说中原大乱,军阀割据;这一次回去了,我们再反悔;他就再也没有力量发动第四次征伐了!

    相反我们可以利用中原割据,大家都在争夺皇位这一段时间,努力发展,也未尝没有反攻中原的一天!”

    高元一听大喜道:“宰相之言甚好!不过只是降书顺表就能让隋朝相信吗?”

    渊太祚笑道:“这个恐怕有些困难,不过如果加上一颗人头,想必隋主就会相信了!”

    “谁的人头?”高元追问。

    “隋朝随杨玄感叛乱逃过来原兵部侍郎斛斯政!咱们可以将斛斯政送给隋主,表现出诚意!”

    高元微微一犹豫,不过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还是一点头道:“好!此时就交给丞相全权处理吧!”

    杨广接到了高句丽的降书顺表,龙颜大悦,看看像烂泥一样瘫坐在地斛斯政。杨广命令将他打囚车装木笼,回到洛阳以后要千刀万剐;接着大军高奏凯歌班师回国。

    来护儿已经打到了平壤城下,眼瞅着就能攻破平壤,活捉高元,却接到了退军的命令,并且让他带领大军到洛阳会师。

    来护儿召集诸将道:“大军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句丽,这次回军,以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如今高句丽疲惫不堪,我们这么多的军队,不日便可战胜。我打算直接包围平壤,俘获高元,然后凯旋而归。”于是就要上表皇帝,请求出征,不肯奉诏返回。

    长史崔君肃极力劝谏;来护儿怒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宁可俘获高元返回而受到责罚,也不能放弃这次成功的机会。”

    崔君肃又对众将道:“我们要是随元帅违抗诏命,必定会被人奏明皇帝。大家家小都在国内,恐受连累!”众将非常恐惧,都劝说来护儿。来护儿无奈,只得班师。

    在回师的船上水军总管周绍基和来整坐在穿舱内喝闷酒,来整叹了一口气道:“绍基,这几天你意志消沉,怎么今天想起请我喝酒了?”

    周绍基向外看了一眼道:“来整,这次陛下将伯父调回洛阳,你怎么看?”来整气愤的哼了一声道:“还能怎么看?兔死狗烹!他以为高句丽战事结束在也用不到我们了,想收了我们爷们的兵权呗!”

    周绍基摇了摇头道:“是啊!我估计如果不是我父亲去世了,也难逃这个后果吧!不知道伯父是怎么打算的?”

    来整摇摇头道:“还能怎么着?我父亲忠心耿耿,已经准备带兵去洛阳。我们十二个兄弟,只留下最小的来济和来恒在登州,其他兄弟都要道洛阳。这一去估计就是任命一个闲职,再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了。”

    周绍基微微一笑道:“来济和来恒年纪还小,山东有这么乱;你们兄弟还是留下一位照顾幼弟吧!”

    来整微微一愣,如有所思道:“绍基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周绍基笑道:“我只是可惜来兄这一身本事,人们都说: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来兄就这么被埋没了岂不可惜!”

    来整道:“我倒是想留下,不过就怕朝廷不能容我?到是一无钱,二无粮;当如之奈何?”

    周绍基哈哈大笑道:“来兄不必担心,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如何?”

    来整嘿嘿一笑道:“你的酒果然不是那么好吃的!不过我可以试一试。还有如果你背后那位不如来某的法眼,休怪我不顾兄弟义气!”

    周绍基微笑点头,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无颜苟活

    隋炀帝这一趟从3月出发,历时半年多直到10月才回到了东都;此时天下之乱,杨广的命令已经出不了河南;就连他的东征大军的辎重大队都被邯郸杨公卿抢劫了一翻;被夺去上好的皇家骏马三十多匹。

    杨广闻言大怒命令老将杨义臣和涿州留守薛世雄前去剿匪;同时他又对张须陀和瓦岗军的战况很不满意。年初就已经将瓦岗山的军队压制在了城寨内,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剿灭?他已经将自己抽调走军中精锐的事情选择性的遗忘了。

    翟让多次被张须陀打败,听闻其率兵来剿,大为恐惧,准备远远躲避他。

    李道:“张须陀虽然勇猛却没有谋略,其部队又多次打胜仗,士兵们既骄狂又凶狠,我们可打一仗就擒获他们。您只管排列阵势等候他,我保证为您打败他们。”

    翟让也知道一味退让不是办法,不得已率领士兵准备打仗。翟让率领五万歩卒,以黄君汉、王儒信、孟海公、孟让、郝孝德等为大将,列阵迎敌。

    李密分派徐世绩、单雄信、王轩等人带千余骑兵数千人精锐步兵埋伏于大海寺北树林内。

    616年12月1日,张须陀军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接战,两军在荥阳东北一场大战;虽然瓦岗军人数占优;不过隋军在张须陀的带领下气势凶猛;作战勇敢。特别是阚棱带领的陌刀部队,挡者披靡,杀的瓦岗军连连后退。

    阚棱趁势直取中军,翟让连忙带领亲卫前来阻截;可是他的钢叉只一下就被阚棱挥为两段,多亏了大傻子在身边保护才逃回了性命。

    张须陀一看翟让中军大乱,趁势发动猛攻攻击。瓦岗大将黄君汉接过指挥权,丢卒保帅;亲自带人断后,让翟让等人整军后撤。

    张须陀趁机掩杀,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此时的隋军经过一天的战斗,在加上十几里的追击已经是强弩之末。

    李密让过阚棱的先锋部队,大喝一声发动了攻击;瓦岗叛军伏兵骤起,李密与徐世绩、单雄信、王伯当将隋军合围。王轩带着一部分人挡住了想要回援的阚棱。

    张须陀力战得以突围,但见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营救,如此四次,皆徒劳无功,其部下都败散。

    阚棱看到王轩就是一阵苦笑,他率领解象和手下五千精锐士卒,没有交战直接投北方而去;王轩也没有追赶回来帮忙围歼张须陀。

    张须陀引领者败兵杀出了一条血路,再次整顿人马发现身边已经不足两千人。张须陀泪流满面带领着队伍准备回荥阳,再次招兵来战。

    结果他们刚走了不到几里地,山林中杀声四起。瓦岗军大喊着:“休要走了张须陀!”然后再次将他们包围。

    张须陀仰天道:“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于是下马与敌军殊死搏斗。眼见着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张须陀在劫难逃,突然身后飞来一支军马,正是退出去的阚棱回军来救。

    瓦岗军一时不备,被他杀进包围中,一把陌刀将围攻张须陀的李密、翟让、单雄信、王保当等人杀退。

    张须陀已经浑身是血,他大喊一声:“正德!带着儿郎们走!不要以我为念!”阚棱恢挥舞着陌刀和单雄信等人大战,闻言喝道:“大帅休出此言!今日有棱一口气在,一定保着大帅突围!”

    张须陀长叹了一口气:“须陀有负圣恩,损兵折将,还有什么面目再存在世上?”说着拔出腰刀自尽而亡,时年五十二岁;所部官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阚棱一见也停止了战斗,抱住张须陀的尸体,痛哭失声。两军陷入了短暂的呆滞中。

    阚棱用战袍把张须陀的尸体包好,大喝一声:“走!撤退!”然后带着士兵缓缓而退。李密还想追赶,翟让叹了一口气道:“此乃真义士也,不必追赶了。”

    李密一愣有些不满的摇了摇头,不过翟让毕竟是主将,他也没有多说,就再次进言道:“大当家的,咱们战胜了张须陀,手下军队士气正旺,何不出兵虎牢;只要拿下了虎牢关,就能威胁洛阳,昏君杨广就再也没有能力威胁咱们瓦岗了!”

    翟让深以为然,他让黄君汉和王儒信带领一部分军队回去看守瓦岗寨,自己和李密带领着剩下的军队,大约40000人直扑洛阳五关的第一关虎牢关。

    虎牢关的总兵裴仁基乃是一员虎将,曾经是杨坚和汉王杨凉的侍卫首领,在征战南蛮和突厥。吐谷浑的战斗中,都立下过大功。是以被杨广任命为洛阳第一关虎牢关的总兵。

    听说瓦岗军来犯,裴仁基就预感到张须陀凶多吉少,他连忙让人关闭城门,收起吊桥,带着手下众将道城楼观看。

    只见城外黑压压的来了大约40000人马,他们排成方阵等待着交兵。有几位大将在阵前讨敌骂阵。

    裴仁基看到敌人人多势众,又气势正盛,就想闭门不出据城死守,这一下子可惹恼了三公子裴元庆。这裴元庆人称裴老虎,虽然才十五岁,不过双臂一晃万斤之力,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裴元庆迈步出来道:“父亲何必张敌人的锐气,灭我们自己的威风;孩儿不才愿讨一支将令,出城将这一群贼人杀一个人仰马翻。”

    裴仁基一听就有些不高兴道:“小小年纪狂傲高自大!你看看那些瓦岗军何等雄壮!”

    裴元庆哂笑道:“在孩儿看来,不过是土鸡瓦狗!”

    裴仁基道:“你看看他们的将领,一个个高大的威武,瘦小的精神,哪一个是好惹的?”

    裴元庆笑道:“只不过是插标卖首之辈,孩儿愿立军令状,如果不能取胜提头来见!”

    裴仁基见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