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92章

执掌武唐-第92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前车之鉴,李贤在暗地里远离母后的同时,更是如履薄冰胆颤心惊,完全没有昔日雄姿英发的俊朗模样,而且昨天,他听到有宫娥在背地里议论一件宫闱密事,更是惊得他一阵心惊R跳,以至于今日精神甚为恍惚。

  武后正在凝神观看歌舞当儿,不经意地一瞥,正好将李贤那郁郁寡欢的模样尽收眼底,眉头微微紧蹙的同时,对着身边侍立的上官婉儿吩咐道:“婉儿,太子看起来心事重重,你替朕前去敬他一杯酒,随便问他有何烦心之事。”

  “诺。”上官婉儿轻轻颔首,转身从宫娥手中接过一只白玉酒壶,犹如美丽的蝴蝶般轻飘飘走到李贤的案前。


第一六八章 遣唐使臣(下)

 李贤正在恍惚当儿,突闻一阵香风扑面而来,定睛一看,便见一个绝色佳人正俏然立在自己案前,正是母后身边的亲信女官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恬静一笑,一撩裙摆跪在了长案一侧,提起酒壶为案上酒杯斟满美酒,随后端起酒杯递到李贤眼前,淡淡言道:“时才天后见太子殿下似乎闷闷不乐,特令婉儿前来敬殿下美酒,殿下请酒!”

  李贤愣了愣,望着那张美艳似花的俏脸,恍恍惚惚接过,刚凑到嘴边,突然回过神来,咧嘴笑道:“多谢上官侍诏。本太子自当饮尽。”说罢仰头喝完。

  上官婉儿微笑颔首,轻声言道:“天后很关心太子殿下,不知殿下是否有什么心事,需要婉儿禀告给天后知晓?”

  李贤摇头笑道:“只是区区小事而已,母后倒是挂心了,还请侍诏替本太子谢谢母后。”

  上官婉儿很敏锐地感觉李贤此话似乎言不由衷,微微一笑,点头道:“好,那婉儿就如此回禀天后。”

  说罢,上官婉儿起身而去,回到了武后身旁,凑到她耳边一阵低语。

  武后沉默半响,心里面却划过了一丝淡淡的凄楚,因为她突然发现李贤自从成为太子后,与自己的母子感情似乎越来越淡了,即便例行的请安,两母子几乎都是相对无言没有多少话说,而今年李贤受命编撰汉书,在书中对吕后干政大肆批判,其目的不正是借古讽今,指责自己干涉朝政么?

  心念及此,武后又觉心酸又觉委屈,还有深深的无可奈何,然而,这样的情绪也只在她心底维持了须臾时间,便立即消失不见,俏脸上也恢复了与往常一般的坚毅之色。

  这时,音乐停息歌舞结束,台上的大戟武士也走下高台鱼贯而出,乘着这个空档,倭国使团中突然站起一人,脑袋光光面容古朴,穿着一件灰白色的僧袍,乃一个大概五六十岁的和尚,对着高宗单手一个佛礼,高声言道:“阿弥陀佛,老衲乃倭国国师、法国寺主持日照,参见唐皇殿下万岁万万岁。

  ”

  高宗皇帝虽是信奉道教,然一直对佛门弟子颇为礼遇,且对方还是倭国国师,不禁笑言道:“大师有礼。”

  日照又是深深一躬,这才言道:“老衲这次忝为遣唐使团副使,临行之前,天皇陛下曾有一个心愿,嘱托老衲禀告唐皇殿下,想请唐皇陛下务必成全。”

  高宗眉头微不可觉地皱了一下,微笑言道:“大师但说无妨。”

  日照朗声一句佛号,这才沉声言道:“敝国天皇陛下十分痴迷于围棋,乃是国中有名的围棋高手,他曾听闻中原有一本绝世棋谱名为,很想在此生之年目睹一二,还请唐皇陛下看在天皇陛下一片诚心的份上,成全天皇陛下心愿。”

  高宗皇帝听得缓缓颔首,然心里却止不住了疑惑,望向周边臣僚发问道:“不知乃是何人所撰?”

  众丞相面面相觑相互目询,却又不甚了了,全都轻轻摇头。

  上官婉儿美目一闪,出列拱手言道:“启禀圣人,相传这乃是由东晋丞相谢安所撰,其时前秦皇帝苻坚挥师百万进攻东晋,谢安成算在胸,一面与客人下棋,一面部署作战,最终以弱胜强,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而当时他与那位客人所下之局,因取‘草木皆兵’之意,便称之为,相传此谱隐含排兵布阵之法,其价值丝毫不亚于一本兵书,乃围棋经典书籍。”

  日照法师笑着赞叹道:“这位小娘子说得不错,的确是东晋丞相谢安所撰。”

  高宗点点头,捋须问道:“上官侍诏可知此书现在藏于何处?”

  上官婉儿犹豫了一下,方才回答道:“此书目前保存在翰林院棋馆内,婉儿昔日曾有幸目睹过一次。”

  闻言,高宗皇帝大手一挥:“既然如此,宣棋待诏吴成天觐见,令他将那本一并带来。

  ”

  话音落点,日照法师不由精神一振,与粟田真人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欣喜之色。

  翰林院离麟德殿不过寥寥数步,没过多久,棋待诏吴成天便捧着一个木匣快步而至,行至殿中当头一躬,亢声言道:“臣棋待诏吴成天,见过圣人。”

  “吴待诏请起。”高宗皇帝虚手一扶,淡淡言道,“时才倭国国使言及倭国天皇生平有一心愿,说是想要一睹记载围棋的,听闻现存于翰林院棋馆之内,不知可有此事?”

  吴成天点点头,双手捧起木匣沉声禀告道:“启禀圣人,正在此匣之中。”

  一名内侍快步上前接过吴成天手中木匣,然后又一溜碎步地来到高宗御案之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木匣。

  高宗朝着木匣内一望,便见其中躺着一卷竹简,上面撰写着“草木谱”三个龙凤凤舞的草书大字,伸出手来拿起展开一读,不禁微笑言道:“果然是。”

  日照法师面露激动红晕,作礼言道:“唐皇陛下若能将赐给敝国,敝国上下一定会铭感陛下大恩。”说完深深一躬。

  吴成天这才渐渐明白,一双老眼登时圆瞪,望着日照法师惊讶开口道:“什么,难道你们竟想将带走?”

  日照法师点头道:“不错,敝国天皇陛下痴迷棋艺,一直对念念不忘,说是倘若能有幸目睹,虽死无憾,还请这位先生割爱相让。”

  大唐朝廷向来对四夷诸国颇为优待仁厚,为展示上国礼仪之邦,许多小国特使归国后几乎都是满载而归,倭国索要区区一本棋谱的确算不得什么。

  不过,吴成天乃是痴迷棋艺之人,深知这本棋谱的重要性,脸色变幻数下,拱手亢声言道:“启禀圣人,这本乃我华夏瑰宝,也是围棋中的至上宝典,岂能轻易与人?倘若被棋手们知道圣人要将此书送给倭国国,必定会非常的痛心疾首,还请圣人万勿同意。

  ”


第一六九章 倭国棋艺(上)

 吴成天不善言辞,这一番话完全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让原本浑不在意的高宗顿时生出了难办的感觉。

  下棋为当世一项非常高雅的事情,能够专注棋道并有所成就之人,无一不是达官贵族、名门士子,以及隐士闲人,毕竟寻常百姓求取温饱还来不及,自然没多少闲工夫下棋为乐,因此全国棋手可以说是朝野的精英力量,若是真的惹来众棋手不满,难保他这个皇帝不会遭到非议。

  正在沉吟间,日照法师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地笑道:“****上国地大物博,合乎如此在乎一本棋谱?要不这样,敝国愿意用黄金百镒,交换,不知这位先生意下如何?”

  吴成天冷哼一声,**地开口道:“在吾等棋手中乃无价之宝,岂能用金银进行交换?还请这位大师自重。”

  此言落点,日照法师颜面顿时有些挂不住了,绷着脸言道:“敝国真心相求,难道****上国连这么一个小小要求也舍不得答应了?如此一来,如何能够服众?”

  高宗皇帝眉头轻轻抽搐,显然很是犯难,毕竟倭国国远道而来,别的要求未提,却单单请求这么一本棋谱,若是自己不答应下来,的确显得太小家子气了,然而吴成天等一干棋手坚决不肯想让,让他很是左右为难。

  高宗皇帝向来没什么主见,毫无办法之下,不禁低声问一旁的武后道:“媚娘此意如何?”

  武后成竹在胸,淡淡笑言道:“陛下,国之愧宝自然不能轻易舍弃,然而倭国满腔愿望又不能不顾,自然也要照料一二,臣妾觉得不如这样……”说罢,微微侧身凑到高宗身边低语起来。

  上官婉儿站在高宗和武后身后,自然将他们悄声议论尽收耳边,闻言,细细一琢磨,不禁由衷敬佩武后所想到的高明办法。

  高宗皇帝顿了顿,对着殿内正色言道:“乃围棋界的至上书籍,轻易与人的确十分不妥,然则,倭国与大唐向来交好,朕倘若不允,只怕又会破坏两国邦交,要不这样,常言天下宝物有道者居之,不如就请倭国使臣与吴待诏对弈棋局,以此来定归属,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此话无异于两全齐美之道,吴成天对自己的棋艺非常有信心,自信倭国人根本不会是自己的对手,点头言道:“臣觉得圣人之法甚为妥当,自当遵旨。

  ”

  日照法师也是欣然点头道:“外臣谨遵唐皇陛下旨意,以对弈定棋谱归属。”

  高宗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么移驾翰林院,朕亲自来当两位的评判。”

  棋馆位于翰林院第三进东院,有山有水有竹,一排砖石大屋开门五间,小桥流水环绕左右,端的是十分雅致。

  高宗武后御驾临此,整个翰林院自然大大的S动起来,不仅刘祎之、范履冰、元万顷三位学士亲自出院迎接,许多直学士也闻讯而来,齐刷刷地跪倒了一片。

  礼毕之后,高宗与武后并肩而行,行入棋馆正堂落座,太子李贤、诸位丞相,还有刘祎之、范履冰、元万顷三人落座左厢案几,而倭国几名使臣则落座在对面之案,上官婉儿依旧俏生生地立在武后身旁,望向自信满满的倭国使臣,美目中飘过了一丝淡淡的担忧之色。

  高宗简要地开宗明义后,末了笑言道:“倭国对棋馆这本志在必得,而吴待诏却认为此书珍贵至极,不能相让,故此朕决定让倭国使臣与诸位棋待诏对弈,以此决定棋谱归属,下面,朕简单说一下规则。”

  顿了顿,高宗接着说道:“依照朕看来,对弈一局看不出双方的真正水平,不如就对弈三局,三局为胜,不知双方意下如何?”

  吴成天拱手言道:“对弈三局甚为合理,臣无异议。”

  日照法师也是点头言道:“三局就三局,不管下多少局,外臣相信取得最后胜利的必定是我们。

  ”

  “哼,真是大言不惭!”吴成天冷冷挥袖,对这个傲慢的倭国和尚说不出的反感。

  片刻之后,两名吏员合力抬来了一张红木棋案放在正堂中央,又搬来了一张巨大的棋枰悬挂在南面墙壁上,以方便高宗武后观棋。

  此番对弈关系到了的归属,吴成天自然不敢大意,与其余两位棋待诏商议了半响,决定还是由棋艺最高的自己对弈强敌。

  而倭国方面,日照法师当仁不让地率先落座在了棋案之前,当看见对弈之人乃是吴成天时,嘴角不禁掠出了一丝微不可觉的Y冷笑意。

  两人选择了所执棋色后,对弈在一片寂静肃然的气氛中正式开始了。

  第一手,吴成天轻轻捻起了一枚白色棋子,想也不想便拍在了右下角星位之上。

  对案的日照法师微微一笑,所执黑子紧贴吴成天白子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