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38章

执掌武唐-第438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瑾掀开车帘走了出去,冰冷刺骨的河风顿时扑面而至,周身上下也是感觉到了一丝凉意。

  他望了望四周,却根本不见人影,立即忍不住问道:“伊萝,四娘她在什么地方?”

  伊萝一指码头上停泊着的那艘精致画舫,微笑言道:“启禀驸马爷,公主殿下正在船上等着你呢。”

  陆瑾恍然醒悟,迈开脚步匆匆走了过去,顺着踏板上得画舫,便有一名公主府的侍女走了过来,轻笑言道:“请驸马爷跟随奴婢前来。”

  陆瑾轻轻颔首,跟着侍女一道沿着画舫船舱旁的过道来到一处木质楼梯前,其后又拾级而上,来到了二楼甲板上面。

  甲板长约三丈,宽两丈,站在上面视线极好,可以瞭望波澜壮观的洛河。

  甲板居中之位则设有一张红木案几,案几上面放置着一个热气腾腾的铜制燎炉,燎炉正煮制着热茶,阵阵茶香四溢开来,瞬间就弥漫了陆瑾的鼻端。

  十来天未见的太平公主正站在案几前默默等待。

  一头如云秀发绾成了一个坠马髻,紫色的宫装剪裁得体,更显曼妙身姿,娇靥生得是绰约如鲜花,眉目之间,别有动人风情。

  此刻,伊人黛眉紧蹙微微皱,神情有些凄然,也有些黯然,她低低呼唤道:“驸马,你还在生太平的气么?”

  见到太平公主凄凄然的站在那里,一副准备认错的样子,陆瑾心内便止不住为之一软,急忙上前解开了肩头系着的披风,迎风一甩便披在了太平公主身上,皱眉轻声责怪道:“这么冷的天居然穿得如此单薄,你就不怕着凉么?”

   听到陆瑾此话,太平公主便是忍不住暗暗一喜,也明白自己刚才故意装作楚楚动人的模样着实让陆瑾感觉到了心疼。

  

  

  


第七九九章 谢怀玉与武后的故事(上)

 在陆瑾面前,太平公主自然要发挥出身为女子的柔弱之势,再无半分骄纵任性之色,垂着眼泪哽咽言道:“是否太平不令伊萝前来等你,驸马你就不准备回府了?难道七郎这么狠心,想要抛下太平与你那还未出生的孩儿?”

  &;amp;nbp;陆瑾心内生出了沉沉重重的愧疚之感,他轻轻一叹,扶住太平公主落座在了案几前,这才解释道:“太平你如此对待上官婉儿,我不生气那自然是假的,不过我也已经想清楚了,现在你才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常言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没过几日,我便已经原谅你了……”

  &;amp;nbp;“那驸马你为何却不回府?”太平公主依旧是一副委屈的模样,“而且为了慕妃然,你居然还和那江流儿立下了生死之斗,倘若你出了什么事情,你让太平和孩儿怎么办?我们也只能跳入这洛河陪你一起死掉算了。”

  完之后,太平公主又是哽咽了数声,竟是将头埋在陆瑾的怀中嘤嘤哭泣了起来,直是哭得肝肠寸断,伤心不已,也让陆瑾升起了负罪感觉,手臂不由将太平公主抱得更紧了。

  太平公主哭声不绝,然而芳心中却是暗暗窃喜不已。

  她并非如普通女子一般柔弱不堪,遇事只知道哭泣,但想要挽回陆瑾的心,特别是他这种只吃软不吃硬的人物,哭泣便是最好的方法。

  往往哭了一通之后,陆瑾便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怜惜之心,也会大事化事化了。

  这也是太平公主在与陆瑾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摸索出来的办法。

  果然,陆瑾心内仅存的那丝不快也随着掠过的河风,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他轻轻的抚摸着太平公主如云似水的长发,柔声安慰道:“好了,别哭了,算我错了行不?”

  “不!千错万错都是令月的错。”太平公主却是哭声依旧。

  陆瑾轻轻一笑,就这么把太平公主紧紧的搂在了怀中,望着西方天际行将落下的夕阳,第一次感觉到能够尚太平公主为妻,是一件多么幸运幸福之事。

  倦鸟归巢,晚霞迷离,陆瑾淡淡的口气如同从天边传来,传入了太平公主的耳中,苍远而又坚定:“”太平,今后我们要一起幸福的过日子,不要在因为这些事情而争吵不休。”

  &;amp;nbp;太平公主止住了哭声,用力的点了点头后,终是破涕为笑了:“驸马,太平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幸福的。”

  稍事收拾情绪,陆瑾和太平公主携手走入了画舫之内。

  此刻明月已升挂在洛阳上空,整条洛水波光粼粼银辉舞动,流淌着温柔缠绵之色。

  冬天夜晚寒冷刺骨,画舫中却是燎炉通红温暖如春,煌煌灯烛的照耀下,陆瑾和太平公主坐在案几前,肩并肩,身贴身,煞是郎情妾意。

  饮罢一盏香醇甘甜的醪糟米酒,陆瑾微微露出了惬意之色。

  这坛米酒刚被仆役放在河中冰镇数个时辰,此罢饮来虽则略显寒凉,但那股冰凉冷冽的感觉却直透人的心脾,生出无以伦比的痛快滋味。

  太平公主有孕在身,腹也是微微隆起,自然不能陪同陆瑾饮酒,况且今日她邀约陆瑾前来,也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须得向他述,此事关系重大,为求思路清晰,她不能有半分迷醉。

  略微斟酌了一番,太平公主忽地正容言道:“七郎,其实太平今日之所以邀约你到此相见,除了想要向你致歉之外,更有一件大事想要告诉你。”

  &;amp;nbp;“大事?”陆瑾愣怔了一下,忽地又是笑道,“什么事情居然让令月你也这般关心?”

  &;amp;nbp;太平公主脸上没有丝毫的笑意,一字一句言道:“是关乎谢怀玉的事情。”

  &;amp;nbp;轻轻的一句话,顿时让陆瑾的笑容僵硬在了脸上,他不知不觉的放下了手中酒杯,眼眸中射出了犀利的光芒,不敢相信的问道:“谢怀玉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消息来源可否准确?”

  &;amp;nbp;太平公主颔首言道:“情况是太平令人暗中调查了许久,最后向母后求证之后,所得到的,应该正实可靠,我相信母后也不会骗我。”

  &;amp;nbp;“你去找了天后?”陆瑾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他知道天后是最了解谢怀玉情况之人,否者当初他也不会想要挟持天后逼迫她出正相。

  然而天后与谢怀玉毕竟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却是陆瑾最难以忍受的地方,有时候他真的害怕最后的真相是谢怀玉的确为天后的面首,到时候令他陆瑾情何以堪?也令一直痴痴等待谢怀玉归来的阿娘如何能够瞑目?

  故而,陆瑾一直不敢继续调查,揭开事情的真相。

  没想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太平公主居然都已经调查明白了,而且还询问了武后,这如何不令陆瑾又惊又慌,深怕太平公主会出那个他一直深深担忧害怕的真相。

  “其实七郎,谢怀玉并非是母后的面首,他们之间也没有发生过男女之情,这一切都是别人的阴谋陷害而已。”

  &;amp;nbp;正在陆瑾有些忐忑不安之际,太平公主这一句顿时令他身子止不住微微一僵,连忙问道:“遭人陷害?这究竟是何意?”

  &;amp;nbp;太平公主轻轻一叹,苦笑言道:“整件事情的经过,还得从龙朔三年起。”

  &;amp;nbp;在太平公主沉重缓慢的嗓音中,一件二十年前封尘依旧的往事清晰的展现在了陆瑾的眼前,使得他整个人都为之愣怔住了。

  龙朔三年,高宗李治偏头症发作头疼欲裂,双目视力也是急剧下降,竟是目不能视。

  当时高宗和武后刚斗倒长孙无忌所代表的关陇门阀不久,整个大唐正处于权力巨大真空时期。

  而且在东面,大唐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正如火似荼,每日所处理的军情极多;西面疆场因松赞干布逝世,强大的吐蕃又开始对大唐的属国吐谷浑虎视眈眈。

  总之,这是一个多事之秋。

  在高宗无法处理政事的情况下,皇后武媚受命开始处理政务,负责一应大国政。

  


第八百章 谢怀玉与武后的故事(下)

  但刚刚执掌政事的武后毕竟没多大威望,朝臣之中许多高官重臣对女子当政也并不服膺,致使武后处理起国事来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武后在心内也明白那些豪门世家的官员打心眼瞧不起出身商贾,且身为女子的自己,故而无奈之下为寻得政事助手,武后在大开科举选士的同时,也在民间四处搜刮人才,谢怀玉正是这个时候进入了武后的视线。

  谢怀玉本是龙朔三年科举落榜士子,其实他的落榜是有很深的原因的。

  在那个时候,科举虽然已经实行,但及第进士的名额几乎都被朝廷的达官贵族,以及如七宗五姓等名门世家把持着,往往一场科举二十来个进士及第的资格,留给那些毫无背景关系士子的名额绝对不会超过三个,即便龙朔三年知贡举乃是以正直著称的儒家名士孔志亮,也不能例外。

  故而,谢怀玉有进士之才,却没有进士之名,在显贵世家子弟的排挤之下,毫无悬念的落榜了。

  落榜之后的谢怀玉觉得无颜回家,故而一直在长安城饮酒买醉,每天都是醉的不醒人事,然而他却不知道一场天大的好运气已是不知不觉降临在了他的头上。

  其时武后本就在为民间挑选人才而费心,那日无意间浏览了今科士子们所写的策文,顿时对谢怀玉之才惊为天人,也深深厌恶科举排挤寒门士子的恶习。

  但现在木已成舟,进士及第皇榜也已经昭告天下,武后自然不能更改皇榜失信于天下,一来因为爱惜谢怀玉之才,二来也因有些忿忿不平他的遭遇,便令姐姐韩国夫人武顺找到了谢怀玉,将他接来韩国夫人府亲自考校其才。

  那时候谢怀玉还不知道,眼前的美貌妇人便是大唐皇后。

  面对武后所提出的时政策论,谢怀玉可以说是对答入流,更有自己一番犀利的见解,不禁令武后暗暗感叹找到了逞心如意的人才,绝对可以成为她处理政事的左右臂膀。

  但谢怀玉毕竟是年轻男子,若要辅助于她,就需要经常在一起,孤男寡女在一起的时候也是非常之多,自然十分不方便,也容易遭人闲话,故而武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让谢怀玉做了假道士,并以玉怀道人之名进入翰林院,辅佐政事。

  而谢怀玉不愧为王佐之才,处理政事井井有条,十分老练,长期以来也让武后对他十分的倚重。

  时日就这么过去一年,到得麟德元年,谢怀玉在武后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高,而那时候因为武后身怀太平公主,出入内廷多有不便,就时常将谢怀玉召来寝宫处理国政。

  于是乎,闲言碎语开始在内廷内悄悄弥漫。

  武后尽管隐隐知道有所流言,但出于对自己权势的自信,以及谢怀玉乃是道士身份,也就没有理会。

  但是没想到某一天,针对武后的杀招却突然出现了。

  内廷宦官王伏胜向病榻上的高宗告发武后召假道人入宫***宫闱,并找出了证据证明玉怀道人真正的身份,韩国夫人武顺更是给了武后最狠的一刀,向高宗诉说谢怀玉乃是武后请她在民间找来的面首,而武后腹中怀着的太平公主,也是武后与谢怀玉苟且之物。

   高宗当场就大发雷霆,密诏中书侍郎上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