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58章

执掌武唐-第358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样市侩之人,我们何须理她!”

  一席话听得上官婉儿心内烦闷更甚。

  她知道,姨母并非是因为忏悔昔日之错而来相见,乃是因为摄于她上官婉儿的权势地位,有求于人,故而才其声必哀。

  而阿娘也是凭借这一点,凭借她这个在天后身畔任事的女儿,才能露出这样骄傲满足的表情,待到她跟随6瑾离去之后,只怕阿娘所有的骄傲满足便会随之轰然崩塌。

  到时候阿娘将要如何生活上官婉儿实在不敢去想,她更加不敢去想天后是否会因为她的缘故从而迁怒阿娘,她只知道现在她的心内充满了对阿娘的深深歉意和无比愧疚。

  一想到阿娘独自一人在掖庭宫浆衣做饭将她含辛茹苦的拉扯长大,而她却要辜负阿娘的时候,上官婉儿登时心如刀绞!

  “咦?这不是你最喜欢吃的醉虾么?怎么不吃了?”看到女儿久久怔,郑氏不禁好奇一问。

  “哦,只是突然想到一些公事而已。”上官婉儿恍然回过神来,手忙脚乱的从盘中拿起一只醉虾剥开,将虾仁放在小嘴中慢慢咀嚼,却是食不甘味。

  便在这个时候,府门外马蹄声大作,像是有一大队骑兵呼啸驰过,沉重而又急促之声震得地面似乎都动起来一般。

  上官婉儿久居中枢,自然明白若非都城内生重大事情,断然不会有骑兵深夜上街驰马,不用问一定是生了什么大事。

  便在她惊疑不定当儿,一阵沉闷如雷的鼓声也在黑夜中陡然炸响,悠长低沉的声音忽然就撕破了长安城宁静的夜晚。

  上官婉儿神情大变,霍然站起正容言道:“阿娘,似乎宫内生了什么大事,女儿要立即回宫前去天后身边待命。”

  郑氏心知此乃上官婉儿的份内职责,急忙点头道:“好,我让府中的马车送你,快去吧。”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神情说不出的严峻。

  不消片刻,一辆垂着车帘的马车已是飞出了府门,沿着长街朝着皇宫飞驰而去。

  很快,行进而过的金吾卫骑兵立即就现了这辆夜晚行驶的马车,登时手持刀剑围了上来,一片火把照得周边如同白昼。

  “什么人,还不快快下马接受检查!”

  闻言,上官婉儿也不避嫌,从马车中走出正容言道:“奴乃天后侍诏上官婉儿,不知朝中生了什么事情,为何深夜击鼓?”

  领军小校一听来者身份,顿时翻下马背恭敬行礼,亢声言道:“启禀侍诏,据说刚才宫内混入刺客刺杀天后,现在金吾卫正奉命全城搜捕刺客。”

  话音刚落,上官婉儿心头登时一紧,急问道:“竟有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天后没事吧?”

  “天后并无大碍,请侍诏安心。”小校言得一句,瞧见上官婉儿独自一车孤零零回宫,急忙抱拳言道,“现在外面也不太安全,侍诏,不如就让末将护送你回宫。”

  “那好,有劳将军。”上官婉儿断然一句,转身走入马车当中。

  领军小校翻上马背,对着周围骑士一挥手臂,护送着马车朝着正北方的含元宫去了。

  ※※※

  东市的夜晚宁静而又祥和,烟波浩淼的放生池倒影着天空中圆润的明月,夜风轻轻拂过池畔略见枯黄的衰草,荡漾出了一片秋色。

  紧咬着牙关好不容易逃到这里,蒙面黑衣人再也无法忍受深深的疲乏,他痛苦的闷哼一声单膝跪地,手中之剑也离开了太平公主的脖颈。

  “你没事吧?”太平公主一声惊呼,连忙蹲下身来望着黑衣人露在面罩外的双目,俏脸布满了担忧之色。

  黑衣人急促喘息了数下,抬起头来望着她冷冰冰的言道:“你知道了?”

  “我知道什么?”太平公主睁着无辜的大眼,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你知道了!”

  话虽与刚才一样,然而这次黑衣人却用上了肯定的语气,他深深的盯着太平公主,淡淡言道:“你知道我是谁,对么?”

  太平公主沉默以对,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黑衣人自嘲的笑了笑,言道:“刚才我困兽犹斗拼死突围,原本就是抱着战死当场之心,但是你却恰到好处的离开羽林卫的保护,仿若傻子般站在那里任由我挟持,逃亡之路你虽然很紧张,但是却一点也不害怕,我想你的紧张更应该是担心我被追兵捉住,而不是紧张自己的安危。”

  说到这里,黑衣人自嘲更甚,以剑拄地站了起来,冷冷问道:“我说的对么?尊敬的太平公主殿下。”

  太平公主目光直勾勾的望着他,没有闪避,没有退缩,头顶明月撒下的银辉映照着她那双会说话的眸子,动人而又迷离。

  

  :。:


第六五五章 月下池畔她的眼(下)

?“你……究竟是如何看出我真实身份的?”黑衣人轻轻一叹,显然甚为不解。

  太平公主嘴角溢出一丝不可察觉的苦笑波纹,暗自叹息道:呆子!你可是我的爱郎,你的模样早就已经深深携刻在我的心中,即便沧海桑田海枯石烂,也无法忘却,待刚才见到你第一眼,看到你的双目,我便已经知道了……”

  这些羞涩的话太平公主自然不会对黑衣人如实说来,她沉着脸半响,忽地说出了一句让黑衣人目瞪口呆的话:“本宫猜的!”

  黑衣人摇头苦笑,似乎甚为佩服太平公主惊人的直觉,他轻轻揭开了面纱,露出了那张令太平公主朝思暮想的脸庞来。

  太平公主眼眸中神光乍现,继而又飞掠去,她轻轻一叹低语言道:“一年不见,七郎可好?”

  6瑾微微一怔,他与太平已经一年未见了么?

  上次两人见面是在什么时候,他已经完全记不得了,但自从他奉命前去江南道之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现在想想似乎的确如此。

  便在他有些愣怔之际,太平公主似乎想到了什么,那双英气的柳眉猛然一挑,有些焦急的疾声言道:“刚才你好像受伤了,快,解下衣袖让本宫看看。”话音刚落,已是亲自动手来解6瑾的衣袖。

  6瑾大窘,自己好歹也算堂堂正正的刺客,在皇宫中杀得几个来回血染征甲,如今居然要靠着太平公主这人质来关心伤势,这……实在是何其荒诞绝伦!

  上官婉儿却没有在意6瑾有些受伤的心灵,她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被他的伤口吸引而去,见他依旧傻乎乎的愣怔那里,不满蹙眉道:“快,脱下衣服!”

  6瑾似乎有些震惊于太平公主此话,面颊微微泛红,后退一步逃离太平公主的魔爪,窘迫言道:“微臣并无大碍,有劳公主殿下关心。”

  太平公主嘴角漾出一丝冷笑:“本宫让你脱就脱,倘若你不脱,本宫立即告诉母后行刺之人是你!”

  一席话落点,6瑾瞬间愣怔住了。

  沉吟半响,他的嗓音说不出的暗哑低沉:“殿下……你为何要替我隐瞒?你应该清楚刚才我干了什么!”

  “本宫知道!”

  “那你为何还要……”

  “即便如此,那又如何!”太平公主极其武断的打断了6瑾的话,她娇靥坚定而又肃然,望着6瑾疑惑不解的神情,一字一句的说道:“太平只知道你是我的驸马!”

  轻轻的一句话,让6瑾呆如木鸡,他心头反复咀嚼着‘驸马’这个词汇,霎那间竟有些无地自容。

  说完这句大胆之话,太平公主娇靥上燃烧着鲜艳的红晕,如同一个熟透了的苹果。

  她低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轻轻颤抖了数下,忽地抬起玉手一拢垂在额头的乱,眼神看似有些慌张,对着6瑾凶巴巴的言道:“说了这么多,你究竟脱不脱衣服?”

  6瑾尴尬窘迫,涨红着脸半响,终是无奈点头道:“好,我脱!”

  6瑾伤在右臂,是为刚才大意之下被蔗蔗射来的暗器所伤,经过池水的浸泡,流血不止的伤口已是微微肿,显然伤得不轻。

  太平公主看得心头大疼,仿佛受伤的人乃是自己,然可惜现在却没有止血的药物,若不止住流血之势,只怕会非常麻烦。

  她略一思忖已是有了主意,拿起6瑾搁在草地上的宝剑,撩起衣裙长剑一扫,剑锋掠过裙摆出嗤啦一声细响,手中已是多出一条裙摆割下来的锦帛。

  太平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双手持着那段锦帛将之捆扎在了6瑾的伤口上,神情说不出专注的认真。

  终于,鲜血止住了,伤口也似乎不那么疼了,只是6瑾望着太平公主包扎伤势最后所扎那个漂亮的蝴蝶结时,眉头隐隐有些跳动。

  长吁一口气,太平公主抬起衣袖抹去额头点点细汗,笑道:“好了,天气寒凉,快穿上衣服吧。”

  6瑾默默然的穿上那间丢弃在地的黑色夜行服,似乎感觉到太平公主的视线一直落在他的身上,忍不住开口解释道:“殿下,其实刚才我并没有行刺天后之意,我只想问天后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只有她知道,也只有这样她才会告诉我。”

  太平公主轻轻颔道:“本宫相信你的话,若你想要行刺母后,以你的身份多的是机会,实在用不了如此冒险,不过此举太过大逆不道,七郎以后还是不要如此莽撞,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告诉太平,太平帮你想办法。”

  6瑾默然无语的点了点头,一时之间却不知说什么才好。

  便在此时,一片飞移动的火把突然朝着放生池飘来,马蹄如雷呼叱连连,不用问乃是追兵到了。

  太平公主美目一扫快要奔驰而来的骑兵,对着6瑾沉声言道:“你快走,这里交给我便是。”

  6瑾心知现在不是道谢的时候,他点了点头,转身欲走。

  “哎,等等。”太平公主忽然又叫住了他,疾步行至递给他一物,娥眉一敛有些埋怨的言道,“你的剑忘了!”

  6瑾大是尴尬,红着脸一把夺过太平公主手中的宝剑,如同鬼魅般轻悦而出,消失在了沉沉黑夜当中。

  太平公主依旧望着6瑾离去的方向痴立原地,任由夜风带飞她的长而不知觉,俏脸露出了一丝动人的微笑。

  在金吾卫严密的护卫下返回皇宫,时间已经快到亥时了。

  太平公主瞧见如临大敌,火把漫天的内廷,想及此事乃是她未来的驸马所为,不禁露出了一丝哭笑不得的笑容。

  时才之所以她要不顾一切的帮助6瑾脱困,除了对他深深的爱意外,更重要的是她相信6瑾对母后并没有恶意。

  他这么做肯定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她太平公主的驸马也绝对不会是一个头脑热的游侠儿。

  心存这份心思,所以太平公主并没有半分责怪6瑾的意思,而是准备将这个大逆不道的秘密悄然隐藏在心中,毕竟此事也只有天知地知他知她知而已。

  

  :。:


第六五六章 自古深情动人心

  来紫宸殿内,高宗武后均在焦急的等待当中,当看到女儿终是平安归来的时候,两圣这才落下了一直悬着的心儿。

  得知内廷中竟混入刺客行刺天后,且还挟持太平公主,高宗早就憋足了一肚子的怒火,登时一顿滔天霹雳将负责宫禁治安的左右羽林军大将军骂得狗血淋头,而随之匆匆赶来的丞相们和京兆尹也不能幸免,全都跪在地上承受着高宗的滔天怒火。

  终是将一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