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52章

执掌武唐-第352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察御史、开国县男武懿宗己字区第二十三席。”

  “监察御史、驸马都尉6瑾丙字区第七席。”

  ……

  “驸马都尉6瑾……”

  那青年官员默默念叨了一句,看着周边同僚们投来的异样眼神,心知现在许多人都羡慕他的一步登天,能够成为公主驸马。

  想到这里,青年官员的嘴角嘲讽笑容不禁更是深刻,一甩大袖跟随领路内侍朝着丙字区而去。

  这次典礼坐席与往日一样,显然都是按照官职大小划区而坐,驸马都尉官阶从五品下,青年官员坐席所在的丙字区正是五品官之坐。

  此地离城楼望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隔着大概十来丈的距离,一排排红木案几沿着城墙甬道排列,显得极为规整。

  青年官员来到属于自己的案几前站定,他显然有些不习惯穿上这套繁缛的官员礼服,皱着眉头理了理衣襟,方才撩起围裳肃然挺坐,目光望向城楼下的广场,透露着冷然之色。

  甬道内的过往大臣络绎不绝,一个身材五短微胖的中年官员摇着罗圈腿堪堪经过,待看到青年官员之时双目不禁一亮,嘿嘿一笑出言招呼道:“七郎,多久回来的?”

  青年官员闻言一怔,当看清招呼者之时,终于露出了今日第一丝开心的笑容,起身微笑言道:“原来是苏馆主,在下昨日方才返回长安,还未来得及向圣人复命,便被告知前来参加这场庆典。”

  中年官员正是内文学馆馆主苏味道,他上下瞄得青年官员一眼,笑容不禁更盛,感叹道:“昔日本官便觉七郎你非池中之物,不意果然是乘龙入云竟被皇室看中,一朝选为公主驸马,实乃贵不可言啊!”

  的确,太平公主乃是天皇天后唯一的爱女,能够成为太平公主的驸马,自然而然是跟着水涨船高,先不论显赫的外戚身份,光是从五品的官阶,便是许多朝臣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地位。

  青年官员神情微微一黯,然而很快又恢复了常态,淡淡笑道:“驸马都尉何足挂齿,倒是苏馆主你身为裴相的爱婿,眼下裴相挟战功回京,这才是真正的贵不可言。”

  “哈哈,就你小子会说话。”苏味道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笑罢之后突又收敛了笑容,轻叹一声言道,“不管如何,咱们裴府都是你半个家,七郎啊,目前岳父已经归来,若有空闲,不妨前来一叙。”

  “好,一定。”青年官员认真的点了点头,目送着苏味道渐渐远去。

  此人正是新晋的太平公主驸马6瑾。

  那日6瑾突兀接到任知古带来的圣旨,得知他即将要成为太平公主驸马的消息,当真如晴天霹雳呆立当场,若非6望之及时开导,说不定他还真会干出抗旨不尊的事情。

  虽见6瑾已经接旨应命,然而任知古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返回长安的路途上不管什么时候,6瑾身边总是跟着四个膀大腰圆的缇骑卫士,名为保护,实际自然是怕他跑了。

第六四四章 凯旋大典(中)

  昨日终是返回长安,6瑾本想立即前去皇宫向圣人复命,顺便禀告他不愿尚太平公主之意,只可惜当他来到皇宫,才得知圣人事务繁忙,没有空闲见他,而且还被礼部官员告知今日前来丹凤门城楼参加平叛大军凯旋大典,万般无奈之下,6瑾也只能暂时压抑住心头的冲动,待典礼完毕再向圣人细禀。

  时间慢慢流逝,阳光不知不觉刺破了朦胧云雾,灿烂的洒向城楼,天空中挂着几片棉花似的云朵,不用问今日也是晴空万里的大好天气,只是可惜6瑾的心头却依旧阴霾一片,阳光照耀在他的身上,却照不进心里。

  辰时方至,一声嘹亮的“天皇天后驾到”陡然响彻行云。

  众臣整齐划一的霍然站起,对着已是登上城楼望台的高宗李治与天后武媚,拱手作礼道:“臣等见过天皇天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高宗双手一抬,冕冠上垂下的流苏轻轻颤抖着,神情威严而又肃穆。

  今日高宗头上戴着一顶垂白珠十二旒的金饰衮冕,穿着一领绣有十二章纹的对襟玄衣,正是大唐天子出席庆功典礼的衮冕礼服。

  站在一旁的武后头梳两博鬓,头上戴着一顶十二龙九凤冠,全冠共有宝石一百二十一块,珍珠三千五百八十八颗,居中金凤栩栩如生展翅欲飞,凤眼嵌小红宝石十八块,端的是光彩夺目耀人眼球。

  而武后身上,则是穿着一件深青色袆衣,衣上绣饰花十二树,文为翚翟之形,玉带绕腰,双佩环接,更显曼妙婀娜之姿,无论从容貌上还是身姿上来看,仿若还在三十出头,完全看不出她已是快到六十的老妇。

  6瑾目光冷淡,只在天皇天后身上停留了短短一瞬就飞快转移,视线左右巡睃几圈,终于在离武后不远处看到了那个梦牵梦绕的丽人儿,眼眸视线陡然就转为了炙热,心潮亦是奔涌不止。

  许久未见,上官婉儿像是消瘦了不少,原本就很单薄的娇躯看起来更是娇弱不堪了。

  她头梳双环望仙鬓,鬓上珠翠如星,佩着一枚牡丹头饰,头饰垂下的细小流苏堪堪垂在眉梢上面,备显妩媚动人,身上穿着的浅青色红襟女官衣裳使得她看起来肃穆中透露着淡淡的典雅,恰如一株幽幽盛开的兰花。

  上官婉儿玉容冷冰,绝色动人,犹如冰雕般一动不动矗立原地,然而很快,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睫毛颤了颤荡漾出了一泓秋水,原本有些木然的眸子彷如注入了生机般瞬间灵动了起来,她抬目小心翼翼的悄悄寻找,眼波流转,恰与那道落在她身上的炙热视线相遇碰撞。

  霎那间,天地万物天子群臣通通看不到了,喧嚣鼎沸吵杂热闹之声通通听不到了,他的眼中只有她,她的眼中亦只他,视线交融激荡出了无以伦比的灿烂之光,恍若滔天巨浪般将他们两人瞬间席卷。

  上官婉儿痴痴凝望,神情哀怨,那双会说话的眸子中隐藏着说不出的委屈幸酸。

  6瑾面色涨红,牙关紧咬,攥成拳头的双手用力之下轻轻颤抖,显示出了他心内的情绪波澜。

  沉溺在相思之情中的6瑾和上官婉儿却没现,他们微不可觉的小动作已经落在了有心人的眼中。

  今日,太平公主亦是盛装出席,美艳动人得如同洛阳城内最美丽的那朵牡丹,她知道6瑾已经返回长安的消息,故而在登上望台的那一霎那,眼眸视线便不由之主的朝着五品官所坐的区域望了过去。

  五品官多为老态龙钟的朝臣,她的6驸马那么年轻,那么英俊,那么特别,自然一眼就能看见。

  望着峨冠博带的爱郎,太平公主唇角不知不觉牵出了一丝甜蜜的微笑。

  然而很快,她又蹙起了眉头,暗忖爱郎却是瘦了黑了,舟车劳顿之下似乎精神有些萎靡,不似昔日英挺。

  正待太平公主暗暗心疼之时,她突然现神情本有些萎顿的6瑾眼眸中突然神光大作,犹如一棵快要枯死的大树陡逢甘露,吸足雨水瞬间拔地而起,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太平公主大是奇怪,顺着6瑾的目光望去,却见站在母后旁边的上官婉儿眼眶泛红,神情哀怨,楚楚动人,目光亦是看着6瑾一动不动。

  太平公主心头疑云豁然大明,一股怒火顿时腾起,玉容转寒凤目生厉,高耸饱满的****在急促呼吸带动下,剧烈的起伏起来。

  不知望了多久,上官婉儿视线一敛,又飞快扫了西北方一眼,立即垂下了螓。

  6瑾立即意识到上官婉儿最后看去的方向乃是翰林院所在,了然颔,将视线转向了他处。

  太平公主强抑滔天怒火,洁白如玉的贝齿死死的咬着朱唇,直至朱唇转白裂口,一缕鲜血如同鲜花盛开哧地泛出,口齿中瞬间一片血腥。

  待到天皇天后率领群臣坐定,丹凤门城楼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鼓声,如雷似潮延绵不绝,身着绛衣的礼仪手两人一组,一人用肩膀托起长号,另一人则鼓动腮帮子用力吹动,呜呜咽咽之声夹在滔天鼓声中响彻整个长安城,直上霄汉。

  鼓声落点,长长的朱雀大道又是喧哗沸腾了起来,坐在城楼上的君臣视线极好,可见一队军马隐隐出现在了大道尽头,朝着城楼缓缓行来。

  今天跟随裴行俭入城的全为平叛战事中有功的将士,足足有千人之多,另外被唐军生擒的东~突厥可汗也坐在囚车中,一道随同入城。

  裴行俭须花白精瘦矍铄,一领火焰般斗篷罩着紧身棕色皮甲,腰间悬着一把三尺长剑,面对夹道欢迎的黔百姓,他策马慢行连连摇手,古铜色的老脸上挂着喜悦的微笑。

  毕竟他率军远征,征伐叛乱,目的便是为了保护这一片安宁啊!

  马队沿着朱雀大道徐徐而行,行至兴道坊时拐至东面,又经过务本、平康二坊驶往北面,终是来到了丹凤门之外。

第六四五章 凯旋大典(下)

  城楼外的广场上甲士林立,矛戈生威,裴行俭飞马而入动作矫捷,待行至城楼之下时,他立即翻下马背对着城楼望台深深一躬,苍老高亢的嗓音清晰响彻在每个人的耳畔:“臣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中书侍郎、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开国县男裴行俭率王师凯旋回朝,拜见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裴行俭高亢的尾音落点,跟在他身后的千名有功将士同时翻下马背,整齐划一的拱手大拜道:“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宗从御案后站起身来,向来嬴弱不堪的他深深吸了一口粗气,罕见高声言道:“众将士不必多礼,诸君远征域外勇猛杀敌,为大唐扫平叛乱,为社稷清除逆贼,实在战功卓著,劳苦功高,朕心甚慰,庆典之后兵部将根据战功名册,对有功将士一一封赏,今日至此,请诸位将士列席入座,共同参加凯旋大典。”

  “谢圣人!”

  又是一阵震耳欲聋之声,千余将士在裴行俭的带领下坐在了城楼右下广场上,整个过程无人喧哗,无人乱动,可见训练有素。

  紧接着,便是中书令薛元宣读凯旋颂词。

  此词乃是薛元亲自拟就,他本文才大家,此词辞藻华丽,炳炳烺烺,端的是绝妙无比,只可惜听在等着与上官婉儿见面的6瑾耳中却是说不出的冗长乏味,正希望能够快一些结束。

  其后,又是各州郡献来的歌功颂德奏书,读了足足大半个时辰方才停歇。

  最后,庆典压轴的重头戏终于上演,身着囚犯服饰的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二人战战兢兢的来到广场上,向大唐天子禀告其叛逆罪过。

  而高宗也是历数两人二十一条大罪,吓得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连连磕头求饶,模样好不凄凉。

  庆典之后,则是大宴,高宗也在宴席上宣布长安城大酺三日,同时放开宵禁,允许百姓彻夜狂欢庆祝。

  城楼上美酒飘香阵阵,水6八珍各色佳肴被内侍捧来放在了每位大臣的案头,大宴正式开始了。

  高宗君臣开爵饮罢三杯,大气磅礴的盛世歌舞亦是在城楼下的广场上演,当先便是唐时最富盛名的。

  高祖武德三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太宗文皇帝临危授命,奉旨讨伐叛将刘武周,解唐之危,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士卒利用军中旧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遂有“秦王破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