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47章

执掌武唐-第347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状,武后眉头轻轻一蹙,露出了一个奇怪的表情,沉声唤道:“婉儿?”

  “啊?天后,婉儿在此。”上官婉儿下意识应得一句,恍然回过神来立即手忙脚乱的去拾掉落在地的毛笔。

  在她蹲下身子的一霎那,一阵钻心似的疼痛突然弥漫了她的胸腔,如同那剑刺刀剁直让人悲恸绝望,使得她瞬间天旋地转,脑海中一片空白,娇靥几近快要与铺在案几上的宣纸一般洁白无比,浑身上下更是软绵绵没了半分力道。

  上官婉儿用力扶住案几勉强稳定住身形,拾起毛笔收回视线专注于案,仿佛什么都没有生,然而那已经咬得白的嘴唇以及瑟瑟颤抖的娇躯,却暴露出她的心内已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武后微觉异样,但也没有往心里去,淡淡吩咐道:“婉儿,拟诏吧。”

  “诺,婉儿……遵命!”

  轻轻的一句话仿若用尽了上官婉儿所有的力气,她垂下眼帘注视着面前空白一片的宣纸,泪水瞬间盈满了眼眶,握着毛笔的纤手微微颤抖着,向来下笔千言的她罕见出现笔锋悬而不落之状。

  武后等待了半响,见到上官婉儿依旧未写一字的时候,不禁笑了起来:“怎么,一封赐婚诏书也要颇费思量?”

  “启禀天后……婉儿……从未写过赐婚诏书……故而……”

  说到这里,上官婉儿只觉心头一酸,连忙低下头去,两行清泪如同断线珍珠般陡然滑落,点点洒落在了案几上面,她再也无法说下去了。

  武后不以为杵,反倒想到了什么似的笑着言道:“还记得当年朕想招选一名伺候笔墨的侍女,掖庭令推荐你前来应选,朕当场出题考较策文,婉儿你文不加点,须臾而就,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朕看后大是喜悦,当即下令免你奴婢身份,让你掌管宫中诏命,没想到今日区区一封赐婚诏书,却将你这个大才女难倒了,呵呵……婉儿啊,你要朕如何说你才好。”

  武后此话充满了怜爱缅怀之意,也使得上官婉儿如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浑身冷冰冰一片,神智立即就清醒了过来。

  她心知倘若自己在这个样子,难保不会被心细如的天后看出端倪,当下也不再犹豫,咬紧银牙笔锋下坠,终于在宣纸上写下了第一行字:门下……

  单单两字,字体却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娟秀优美,竟如同蚯蚓般歪歪斜斜难看无比。

  上官婉儿恍若未觉字体已经走样,皓腕轻抬笔锋回收,眼神空洞动作僵硬,仿若一个提线木偶般接着写到:三色为矞,鸿喜云集,监察御史6瑾少年英杰,弸中肆外,调露二年以进士及第名列状元头魁,6卿筮仕四载,节操素励,才德彰显天下,清约闻达朝野,经明行修,忠正廉隅,屡破大案,匡正朝纲,实乃忠臣贤臣之典范。朕第四女太平,天后武氏所出,自幼为朕所钟爱,躬亲抚养,十余年间承欢膝下,未有一日不尽心竭力,太平公主行端仪雅,礼教克娴,品貌端庄,秀外慧中,值碧玉年华尚未婚配。今朕制授6瑾驸马都尉,下旨钦定尚太平公主,赐册赐服,垂记章典,择吉日大婚,一切礼仪交由礼部操办。布告中外,咸使闻之,各路州郡、宗室朝臣,以备资礼朝贺。

  颤抖的笔锋终是停了下来,上官婉儿呆呆地望着眼前触目惊心的文字,想及相约白头的爱郎即将要成为别人的夫婿,而赐婚诏书还是自己亲手拟就的时候,止不住心痛难忍,悲从中来,绝望到想要就这么立即死去。

第六三五章 只可惜流水已逝

  见上官婉儿已经搁笔似乎正在审阅检查,武后出言吩咐道:“婉儿,拟就妥了么?拿给朕看看。”

  上官婉儿木然的点了点头,悄然拭去了玉脸上的珠泪,霍然站起步履沉重的行至武后案前,躬身将手中拿着的宣纸递给了她。

  武后接过宣纸缓缓展看,凤目刚扫视一圈,眉头立即忍不住蹙了起来。

  因为她发现上官婉儿今日所写之字似乎甚为难看,与往日大相庭径。

  武后抬头乜了上官婉儿一眼,目光透出几分犀利之色,似审视又似探询,然而当她看到上官婉儿垂着螓首一言不发的时候,忍不住暗暗猜测道:婉儿与太平向来感情甚笃,莫非是因为太平快要下嫁离宫,故而她有些伤感?

  心念及此,武后倒也释然,心内不知不觉对上官婉儿起了几分怜爱之心,并没有出言指责,而是耐下性子将目光落在了宣纸上面。

  大殿久久沉默着,上官婉儿痴痴地盯着脚下方砖细密的纹路,思绪轻飘飘如同在九霄云外。

  不知过了多久,武后长吁一声放下手中宣纸,一字未改,笑言道:“不错,此诏甚为妥当,婉儿,立即将诏书送去门下省,交由门下侍中裴炎审查。另外召陆瑾立即返回京师。”

  上官婉儿微不可觉的点了点头,平静如常的接过宣纸,向着武后盈盈一礼,这才转身去了。

  出得延英殿,上官婉儿犹如一具行尸走肉踽踽独行在宫道之上,沿途经过的侍卫、内侍见她失魂落魄的模样,投来的视线均布满了惊讶之色。

  上官婉儿木然未觉,就这么不知走了多久,走了多远,才从那片悲恸麻木中蓦然醒来,才发现竟是不知不觉来到了门下省之外。

  她站定茫然四顾,见那秋风掠过道旁大树,黄叶沙沙过地,眼眶却干涩得没有一丝泪水,心海空虚得没有了任何着落,只觉天地间一片萧疏悲凉,日月黯淡无光,人生再也没有半点希望。

  ※※※

  一辆黄牛驾拉的囚车在两名皂隶的护持下,哐啷哐啷的驶出江宁县城门,沿着夯土官道向着西北而去。

  囚车中所坐的那名年轻囚犯神情哀愁,他回首朝着身后的城池念念不忘的看了一眼,这才不舍的收回视线,踏上那未知的命运。

  城墙上面,一抹黑色的身影临风而立,呼啸掠过的秋风卷起了他的衣袂,带飞了他的乱发,而他依旧如同铜铸铁浇般屹立不动。

  “岁月长长,秋风年年,只可惜流水已逝,心境非昨,让人直是情何以堪……”

  梦呓般的喃喃一句,紧接着黑衣人发出了甚为感概的长叹,他摇头失笑,转身走下了城墙。

  黑衣人刚走得没几步,前行的脚步又是嘎然而止,他挑了挑眉头,目光落向了石阶尽头。

  一个笑容可掬的肥胖官员正腆胸迭肚的站在那里,见到黑衣人走来,他立即跨前一步唱了一个肥诺,亢声作礼道:“下官江宁县令王西桐,见过陆御史。”

  黑衣人缓缓颔首,脚步稳健的走下台阶来到肥胖官员身旁,面上浮现出了一丝礼节性的微笑,问道:“不知王明府为何会在此地?”

  王西桐神态恭谦的笑道:“不瞒陆御史,今日下官正在巡查城防,无意听到属下禀告陆御史你正在城墙之上,故而在此等候拜见。”

  “原来如此,王明府有心了。”陆瑾淡淡一笑,目光从容笃定。

  王西桐讪笑一阵,感觉到气氛似乎逐渐冷场,急忙出言道:“对了,不知陆御史前来城楼作甚?”

  陆瑾淡淡言道:“非是什么大事,只是听闻今日将押解流人谢太辰前往松洲,故而本官前来这里看看。”

  闻言,王西桐这才放下心来。

  时才他本在县衙内与老友悠闲手谈,沉溺于黑白子厮杀,正待兴致盎然当儿,不意听闻属下禀告监察御史陆瑾突然前来城楼视察。

  霎那间,王西桐顿时慌了神,霍然站起之时连棋枰也不甚打翻在地,抓起官帽便朝着城墙飞赶。

  这段时间陆瑾在江南道可谓掀起极大的波澜,特别是裴向天、谢景良、谢太辰三人血淋淋的教训,更使得江南道的大小官员们望而畏之,思而惧之,深怕陆御史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

  而陆瑾所在的江宁县,县令王西桐更是觉得一尊得罪不起的菩萨占据了他的这间小庙,使得他竟日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今日咋听陆瑾前去城墙视察,王西桐自然而然慌了神,深怕陆御史找他的麻烦。

  如今看来,这一切却是多虑了。

  想到这里,王西桐老脸上罕见的飘出了一丝红色,有些羞愧自己竟是在如此一个少年郎君前心慌意乱。

  略一沉吟,他想起一事,犹豫片刻终是开口道:“陆御史,下官还有一事,想要向你禀告。”

  “王明府但说无妨。”陆瑾口气依旧是淡淡的,似乎根本不为所动。

  “是这样,润州陈使君听闻陆御史你身在江宁,故而想亲自前来拜访一番,也不知陆御史是否有所空闲,与陈使君一见?”

  在唐时,使君之称乃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与尊称县令为明府如同一辙,王西桐口中的陈使君,正是润州刺史陈明君。

  陆瑾蓦然一怔,显然有些意外,继而笑道:“陈使君守牧一方,名重润州,要拜访也应该是本官前去,何能有劳陈使君亲至?更何况三日之后本官就将返回长安,故而陈使君的好意本官也只能心领了。”

  “哦?陆御史三日之后就要回京了么?”王西桐很敏锐的捕捉到了这样一个讯息,绿豆般的眼眸中陡然掠过一丝喜色。

  很快,他发觉自己的语调起伏过大,似乎透出喜悦之意,连忙绷着脸故作依依不舍状,喟叹道:“啊呀,陆御史这么快就要走了,下官真是不舍,不如请陆御史再多留些时日如何?以便下官能够略尽地主之谊。”

  陆瑾离王西桐极近,既然而然将他那一闪即逝的喜悦尽收眼底,不禁暗暗好笑。  

第六三六章 烫手请柬

  想想也是,只怕现在整个江南道的官员都盼望他6瑾能够结束巡狩,早日回京,毕竟他在江南道多留一日,江南道官员们的官帽都有些轻飘飘之感,早日归去,这样才能客走主安。

  说起来,离开京师已经大半年,6瑾不由自主的起了几分思念之心,特别是那个时常出现在美梦中的玉人儿,更让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常言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此高尚之情,他却是做不到,他只感受到一入相思门,方知相思苦,最难受的便是相思之情。

  想到这里,6瑾归心似箭,笑着言道:“本官去意已决,王明府就不用相留了。”

  王西桐心内暗爽不已,面上却装作一幅沉痛之态,连连邀请6瑾以后多来江宁县走走看看。

  6瑾含笑道好,在王西桐恋恋不舍的目光中走下台阶,快要转过城墙垛口的那一霎那,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停下脚步,抬手捋平胸襟前的些许褶皱,沉声唤道:“王明府……”

  “啊?”王西桐惊讶得嗓音陡然一个高拔,连忙躬身作礼道,“不知6御史还有什么吩咐?”

  “本官似乎听人言及,王明府你在江宁县县令任上已经十年了吧?”

  “对……6御史说的不错,下官乃是咸亨元年开始担任江宁县令。”

  “唔,咸亨元年,足足十一年,可不短啊!”

  听罢6瑾这一声喟叹,王西桐心内止不住掠过一丝苦涩。

  回想昔日来到江宁县执掌一隅的时候,他也是心存大志,想要报国安民,在县令任上作出一番大事业,大作为。

  然而可惜的是朝中无人撑腰,宦海沉浮不定,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