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23章

执掌武唐-第223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来自宫廷的内侍又仔细地教导进士们面圣基本礼仪,陆瑾久居皇宫,对于这一切自然是早就知晓,行为举止均是极为规范,引来了宫廷内侍的阵阵称赞。

  卯时末刻,骞味道带着所有进士站在了殿门外面的广场上,吩咐大家保持肃静之后,静静等待了起来。

  陆瑾知道朝廷举行的朝会均是卯时准时开始,不用问现在乾元殿内的君臣正在议事当中,召见及第进士只是今天的一个内容罢了。

  

  就这么等候了片刻,一名手持佛尘的老内侍从殿内碎步而出,站在殿门前尖声宣呼道:“圣人有旨,宣新科进士上殿觐见。”

  一语落点,进士们全都止不住浑身一震,不少人想及能够面见圣人天颜,不由露出了激动不已的神色。

  骞味道早就有所准备,转头对着领头的陆瑾、崔琳、未然三人使得一个眼神,早就已经排成三列的二十五名进士统一迈步,手捧木笏向着殿内走去。

  陆瑾位于第一排正中之位,右面为一甲第二名崔琳,左边则为一甲第三名未然,因一甲为重,故此排在最前一列。

  刚踏入大殿,垂着头的陆瑾立即感到一股威严肃穆的气氛扑面袭来,目光所及的白玉地砖光可鉴人,地面倒影着模模糊糊的殿堂,显得有几分光怪陆离。

  就这么大概走了三十来步,走在前面的骞味道突然站定,拱手言道:“臣吏部尚书骞味道,带领新科二十五名进士,参见圣人。”说罢,深深一个长躬。

  陆瑾等进士也是紧随其后长躬作礼道:“臣等见过圣人。”

  “众卿不必多礼,平身吧。”高宗颔首一笑,右手一抬算作虚扶。

  帝座之后的垂帘内,武后正面无表情地坐在案后,上官婉儿则侍立武后身旁,当看见陆瑾出现的那一霎那,原本恬静安然的上官婉儿瞳孔陡然一阵收缩,呼吸渐渐急促了起来,俏脸上也泛出了几分激动难耐的红潮。

  然武后就在身旁,她岂敢露出这般异样之态?急忙屏住呼吸稳定心神,强令自己安静下来。

  望了望站定的红衣进士,一股说不出的感受弥漫了高宗之心,眼前这些学问之士,均是由他经过殿试之后亲自挑选而出,可谓当之无愧的“天子门生”,与以往那些省试而出的进士有着霄壤之别。

  

  而且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自隋文帝试行科举以来,还从来没有过年仅十六岁就进士及第之人,而且还是位列一甲成为状元,这个奇迹的缔造者正是在时务策中带给他强烈震撼的陆瑾,而钦点陆瑾为状元,也是高宗本意。

  看过的书友还喜欢

  

第四〇二章 进士及第(下)

 

  推荐阅读:   高宗捋须沉声言道:“诸位爱卿历经乡试、州试、省试、殿试,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备考,终于脱颖而出入我天子殿堂,实乃尤为不易,朕也相信你们个个都是国之栋梁之才,为官入仕必定能为我大唐作出贡献,朕实在倍感欣慰。”

  说到这里,高宗微微一笑,言道:“以往进士,通过省试之后都需守选等候朝廷任命官职,朕左右思之,觉得今年以后还是应该略加变通,除了二甲三甲进士依旧守选暂不授官之外,一甲三名进士现在就当殿授予官职,以显朝廷选贤用能之风”言罢,大手一挥,对着旁边站立的内侍吩咐道:“宣读圣旨。”

  话音刚落,进士们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历来科举及第之后,守选都是必经之路,出身寒门的进士几乎都是等上了三五七年,吏部才有合适的空位置任命官职,很多人等待授官当真称得上是望眼欲穿,然而不意今日圣人却当殿授予一甲三名进士官身,如何不令众进士又是惊讶又是羡慕。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幸运变故,陆瑾心头也是一阵急促跳动,抬眼微微一瞄,便看见侍立在高宗身旁的老内侍突然上前一步,展开手中黄绸圣旨尖声念诵道:“门下:云‘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强国之道首在任贤选才,新科进士陆瑾、崔琳、未然年轻奋发,勤学苦读,均以弱冠之年荣登进士及第,朕心甚慰。现敕授陆瑾为正八品上监察御史,敕授崔琳为正九品上兰台校书郎,敕授未然为从九品上弘文馆校书郎。诏书为右,符到奉行。调露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尖锐的嗓音尚在殿内回荡,这次不仅是众进士,就连分列两班的朝臣也止不住惊讶了。

  历来授予进士官职,即便是状元,从未超出过正九品,而且多授予教书一类的轻松职务,没想到新科状元陆瑾却是打破了既往惯例,一举成为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这是何等惊人的擢升,而且更令人惊奇不已的是,这位状元郎今年不过才十六岁,十六岁的监察御史,当真令所有人臣子为之侧目。

  盖因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职权,虽然官阶不高,但却职轻权重,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即便是位高显赫的宰相,监察御史只要掌握了其违法行为,也可以当殿弹劾。

  

  而且更让地方官员胆战心惊的是监察御史负有巡视州郡权力,那些贪官污吏几乎都是闻监察御史而为之色变,而到后世明清之时,民间更将监察御史唤作‘八府巡抚’,被视为既清廉正义又权势惊人的大官。

  听到圣人圣旨敕授自己为监察御史的那一霎那,饶是陆瑾的镇定从容,也忍不住热血奔涌,心头狂跳。

  原本他还以为圣人即便是当殿授官,也会将他送到兰台或者弘文馆教书磨练,毕竟以往进士几乎都是如此,然而没想到封赏却是这般丰厚,居然一步登天成为了人人羡慕位高权重的监察御史,如何不令他又惊又喜。

  转瞬间,陆瑾立即明白了圣人的用意,只怕这是对他救驾太平公主,以及撰写的额外封赏,而且他本是从九品上的棋待诏,如此看来也不算太过惊人离谱。

  不容多想,陆瑾立即深深一躬:“臣陆瑾,拜谢圣人圣恩。”

  高宗捋须勉励笑道:“陆卿为人谨慎谦逊,刚正不阿,正是监察御史的合适人选,朕将你放到这个位置,自然是希望你能够有一番不俗作为,还望你今后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力,监察不法,也不枉费朕对你的一番希望。”

  陆瑾拱手言道:“臣遵旨,今后必定敬忠职守,宵衣旰食,以报圣恩。”

  高宗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陆卿,你身为状元,可为进士之首,就由你带领着众进士御街夸官接受万民祝贺,其后题名奉塔,春园探花,黄昏之时,再去温柔坊饮宴吧。”

  高宗话音刚落,殿内立即发出了一阵会心轻笑,陆瑾却是听得不明不白,只得立即沉声应命。

  觐见结束后,正值辰时二刻,陆瑾带领着二十四名新科进士走出了乾元殿,下得台阶站在了宽阔的皇宫广场上。

  

  刚一站定,未然立即对着陆瑾拱手笑道:“时才得见天颜,在下激动的几乎是话都说不出来了,还是状元郎你镇定自若,即便面对圣人,回答也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实在令在下佩服不已。”

  “未郎君客气。”陆瑾对着他友好地笑了笑,却见这未然笑容和蔼,意态自若,不禁让陆瑾大生亲切,言道,“其实刚才在下也如大家一般,心内非常激动,然而面对圣人垂询,总不能哑口无言吧,于是乎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未然爽朗一笑,正欲出言,旁边的崔琳却是淡淡笑言道:“陆学士学富五车,文采出众,乃是天后钦点的北门学士,只怕学士你也时常觐见天颜,对于这一切更是非常熟悉,何来硬着头皮之说?”

  话音落点,众进士不禁发出了轻轻的哄嗡骚动。

  说起来今天还是进士们头次单独相聚一起,许多人彼此之间都谈不上认识,况且陆瑾历来是一个独行侠,从来没有参加过洛阳城举子之间诗文雅会,因而更加没人认识他。

  许多人只是记得在殿试那天,眼前这位状元郎可是受到了天后的当场鼓励,因而多多少少对他还有点印象,如今听崔琳这么一说,才知道陆瑾原来乃是大名鼎鼎的北门学士,自然令所有人为之震惊。

  常言熟人之间好办事,想来陆瑾与天皇天后之间必定是十分熟悉,说不定他这个状元郎乃是天皇天后有意偏袒钦点,才令他获此殊荣。

  一时之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少进士心头都止不住盘旋着这个问题,看向陆瑾的目光也渐渐露出了些许怀疑之色。

  看过的书友还喜欢

  

第四零三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上)

 陆瑾面容不改,对着崔琳拱手笑道:“这位崔郎君莫非出生博陵崔氏?”

  “对,在下崔琳,乃崔氏大房子弟。”崔琳眼波一闪,流淌着笑意的唇角不自觉的露出了一分傲然,那是世家子弟面对寒门士子特有的轻视。

  陆瑾自然感觉到此人似乎有些不怀好意,淡淡笑道:“博陵崔氏乃千年望族,没想到崔郎君却听说过在下之名,实在令在下大感意外。”

  崔琳悠然一笑,语气中不免带上了几分矜持傲慢:“其实说起来,原本我也不知道状元郎之名,不过十七郎君对你一直推崇备至,甚至在年初家宴上,也认为你必定会高中进士,当时在下忍不住好奇询问十七郎君为何如此判断,十七郎君却言及阁下可是天后心腹,取得进士自然是轻而易举,状元郎,不知我说得对么?”

  此话绵里藏针暗含讥讽,暗示陆瑾是依靠天后才能获得科举状元,毕竟崔琳可是科举第二名,若非陆瑾,说不定状元之位便是他的了。

  陆瑾仿佛没听明白话语中的讽刺,笑了笑言道:“没想到在下与崔十七郎君不过数面之缘,他却将在下之名挂在嘴边,甚至还在崔氏家宴上提及,倒是让人有些惊奇了。”

  崔琳冷笑道:“十七郎君相识满天下,这也并不奇怪。”

  “呵呵,既然是相识满天下,为何十七郎君别人之名不提,却只提及在下之名?难道崔郎君就不觉得奇怪么?”陆瑾嘴角含笑,然而话语却陡然凌厉了起来,“不管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还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下这个状元,乃是圣人钦点,不容外人质疑,倘若阁下有所疑问,怀疑圣人识人用人眼光,不如前去求见圣人,相信圣人一定会给你解释一二。”

  陆瑾此言丝毫不留情面,质疑他状元身份,自然也带有质疑圣人眼光的嫌疑,可谓一语击中崔琳的要害,崔琳顿感语塞,国字脸上飘出了几分涨红,即便他再有胆量,也不敢前去询问圣人。

  陆瑾冷冷地看了崔琳一眼,突然对着众进士抱拳正容道:“诸位郎君,这次在下能够侥幸获得状元,且还能得到圣人当殿授官,有着极大的运气在里面,我相信诸位的文学才华,也必定不会差在下多少,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各不相识,因科举走到了一起,为的便是能够学而优则仕,入朝为官,不管以后身居何职,我相信彼此之间的同科情谊也不会改变,能够与诸君相识,陆瑾更觉幸何如之。”言罢,深深一躬。

  陆瑾此话既坦诚又谦逊,立即让原本还有些愤愤不平的进士大感受用,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当先抱拳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