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21章

执掌武唐-第221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想,苏味道决定直言了当,正容言道:“岳母,其实小婿觉得有一人,比刘昂更适合淮秀。”

  “哦,不知何人?”华阳夫人秀眉一挑,显然有些奇怪苏味道为何会干涉此事。

  

  苏味道轻轻地吁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正色道:“我觉得七郎便是最适合淮秀的夫婿。”

  轻轻的一句话,登时令华阳夫人一双美目瞪圆了,檀口张开半响合不拢来。

  看过的书友还喜欢

  

第三九八章 撮合姻缘(下)

 这时,裴淮秀步履轻捷地来到后院,刚绕至假山正要步入凉亭,突然听见苏味道此话,整个人如遭雷殛登时呆愣原地。

  过得好半响,华阳夫人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定定地看了苏味道半响,猛然失笑道:“淮秀与陆瑾?呵,这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苏味道言得一句,忽地正容道,“莫非岳母嫌弃七郎乃是寒门出身,配不上淮秀?”

  “非也!”裴淮秀摇了摇手,“你岳父非常看重陆瑾,认为他具有出将入相之才,况且七郎今番铁定考中进士,身份地位上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岳母你为何”

  “味道啊,如陆瑾这样文采出众的奇男儿,若无意外,今后铁定有一番作为,他的性子如何,想必你也非常清楚,然而你看看我们家淮秀,整日里却是大大咧咧,无所事事,而且经常在外面闯祸,与陆瑾谦谦君子之风完全是迥然不同,实在话,若陆瑾能够和淮秀走到一起自然非常不错,可是我却担心淮秀配不上陆瑾啊。”说完之后,华阳夫人一声沉重叹息。

  假山后面的裴淮秀自然将华阳夫人一席话听在了耳中,惊讶、羞怯、恼怒之感霎那间盈满了芳心,珠泪也在眼眶中来回打转,就这么不知站定多久,她突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身匆匆而去。

  回到陆瑾房中,裴淮秀早就已经擦干了珠泪,换作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

  听到她回来的响动,坐在榻边绣墩上的裴凌青惊讶言道:“咦,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裴淮秀笑容很是勉强,言道:“我刚才找了半天,却不知道祖母前去了何处。”

  “你这丫头,找不到你就不懂得四处问问么?好好的一个活人难道还能飞了不成?”说完此话,裴凌青霍然站起,言道,“算了,还是让我去,你就在这里守着七郎,明白了么?”

  裴淮秀轻轻颔首,待到裴凌青出门而去之后,她这才幽幽一声长叹,落座绣墩望着榻上昏睡不起的陆瑾,呆呆地陷入了沉思。

  熟睡中的陆瑾双目紧闭,呼吸缓慢而又轻微,脸上带着一分病态的苍白,与他平日的神采奕奕不可同日而语。

  认识他这么久,裴淮秀如此近距离的端详还是头一次,陆瑾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梁高挺,薄薄的嘴唇紧紧的抿在一起,容貌颓颓然如玉山之倾,实乃一个俊俏的郎君。

  看着看着,想及苏味道有意撮合自己与陆瑾,裴淮秀一张俏脸立即就止不住红了。

  然而,华阳夫人的话却犹如利刃一般深深地刺在了裴淮秀心头,她身为当朝礼部尚书孙女,出门河东裴氏身份最贵,华阳夫人居然还认为她配不上陆瑾,不禁令向来自视甚高的裴淮秀暗感恼怒和委屈。

  要知道在长安城内,有多少出身名门贵胄的郎君对她明里暗里表达过爱意,只要是她裴淮秀愿意,求亲的人一定会踏破裴府的门槛。

  可是,那些纨绔子弟能够比得上陆瑾么?他们有陆瑾这样勤奋好学文采出众么?有陆瑾这样奋发有为考取进士么?有陆瑾这样君子之风彬彬有礼么?

  不,他们一个也比不上,那些纨绔子弟,只会依靠父辈门荫,依靠家中权势成为人上之人,他们的一生,注定不需要经过太多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那气势凌人的刘昂正是其中的一员,若是没有刘家和刘仁轨的支撑,他什么都不是,连街头市井的泼皮无赖都要比他强。

  这样的人物,与陆瑾当真是有着霄壤之别。

  想到这里,裴淮秀不禁念及自身,的确,祖母刚才说得一点也不错,她刁蛮任性藐视礼数,经常在外面闯祸,除了家世和容貌,她还有什么地方能够配上陆瑾?

  又是一声沉重的叹息,裴淮秀心内五味陈杂,彷徨而又迷茫,便在这个时候她突然看到昏睡中的陆瑾动了一下,紧接着便缓缓睁开了眼睛。

  ”呀,七郎你醒了么?”裴淮秀惊喜地说得一句,急忙站起身来俯身端详。

  陆瑾茫然半响,瞳孔渐渐有了焦距,在裴淮秀的帮衬下坐了起来,虚弱问道:“我睡了多久?”

  “没多久,一天而已。”裴淮秀笑了笑,“刚才祖母已经延请名医替你诊治了一番,说你这是心力交瘁疲劳不堪,染上风寒所致,休息一下应该没有什么大碍。”

  陆瑾点点头,前段时间他白日忙于撰书,夜晚又准备殿试,的确是太过劳累了,殿试结束后整个人心头一松,竟是不知不觉风寒缠身,好在有裴府一干人等照料,若是如以前那般一个人居住,遇到这种事情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心念及此,陆瑾感激笑道:“裴娘子,刚才是你一直守在榻边照顾我吧,多谢了。”

  裴淮秀俏脸不由自主的红如晚霞,双手绞着衣角呐呐低声道:“七郎乃我的好友,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见到平日里英姿飒爽的裴淮秀罕见露出女儿之态,陆瑾心内暗觉奇怪,正好此时裴凌青端着熬制好的中药进来,倒也打断了他的思绪。

  这场大病来得快,去得也是非常的快,待到翌日一早,陆瑾便恢复正常又是生龙活虎了。

  四更三刻准时起床,陆瑾来到院中练罢一会儿剑术,待到浑身上下汗津津之后,这才收剑而立长吁出声。

  回到房中穿衣着装,一身浅青色官服穿在身上倍显英武,陆瑾站在铜镜前正了正头上带着的幞头,这才大步匆匆的出门而去。

  到得翰林院正值亥时,因为孝经一书前不久已经校对完毕,所以他现在并没有什么具体公事,只单单挂着一个棋待诏的身份而已。

  不过陆瑾也明白他这棋待诏只怕当不长久,待到进士放榜之后朝廷受官,说不定他便会离开这呆了几近一年的翰林院。

  来到上官婉儿的公事房前,陆瑾却惊讶发现上官婉儿并不在其中,仔细想想或许是上官婉儿也念及近日无事,便留在了武后身旁,没有前来翰林院。

  不见伊人,陆瑾微感失望,只得怏怏返回。  

第三九九章 信使报捷(上)

三日之后,天皇天后钦点的进士名单终于送到了吏部尚书骞味道的案头。

  历来公布进士名单,均是吏部较为重要之事,盖因一个个报喜捷报均是由身着红衣骑着白马的吏部官员送出,到得这一天,都会引起举城轰动。

  学而优则仕,乃儒家士子十年寒窗苦读的梦想,长安城内早就集聚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举子们,虽然他们很多人都与榜单无缘,在省试时便已经名落孙山,然而看到同年举子高中进士,也未尝不是一种奋发激励。

  毕竟进士科不同于明经科,绝大多数的举子都是每年来考每年未中,成为了结果的看客,面对这样的场景,许多人都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殿试捷报是在三月二十一日这天正式送出的。

  天刚蒙蒙亮,春日尚躲在云朵里懒懒散散不肯出来,天津桥头早就已经围满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们,轻摇折扇的翩翩公子、束发白衣的科举士子、明目皓齿的婀娜丽人、牵儿抱女的寻常夫妇,更有许多瞅准商机当街叫卖的各色商贾,除了天街正中一条三丈宽的甬道,其余之处围得是水泄不通。

  陆瑾并没有前去天津桥头等候消息,因为按照惯例,报捷信使都会从皇城过得天津桥后走上天街,然后再前往中举进士居住之处,裴府正好位于尚善坊靠近天街之处,且府门正对天街而开,有什么消息均会第一时间知晓。

  华阳夫人明白以陆瑾的文才,高中进士应该不是太难,因而今日裴府上上下下全都没有外出,均留在府中等候消息,即便是在国子监就学的裴光庭、裴庆远两兄弟,也留在了正堂之内。

  众人聚在一起,免不了七嘴八舌地议论不休,说的自然是今年科举,不过待到陆瑾出现的那一霎那,关于科举的议论立即就戛然而止,换作其他话题,毕竟裴府上下都不想给陆瑾太多的压力。

  陆瑾很敏锐地注意到了正堂的气氛一瞬间似乎有些冷场和尴尬,他仿佛没事人般从容一笑,落座案前笑着提议道:“苏郎君,今日如此空闲,我们不如对弈乎?”

  轻轻的一句话,顿时令裴府之人面面相觑大觉惊讶,在如此紧张关键的时候,陆瑾居然还有心思提出对弈,这是何等洒脱与镇定。

  苏味道略微惊讶了一下,猛然放声大笑道:“好,好,七郎如此提议正合吾意,能够与堂堂棋待诏对弈,实在是不亦乐乎,来,我们手谈一番。”

  话音落点,立即有仆役前来备置棋枰,苏味道与陆瑾两人对坐棋枰两端,裴庆远、裴光庭、裴淮秀则落座在旁观看,棋局正式开始。

  这段时间,裴淮秀对陆瑾多了一份不明不白的心思,并非是那种突如其来的男女之情,而是得知苏味道撮合她与陆瑾的亲事之后,那种再也无法将陆瑾当作寻常人对待的心境,因为眼前这位男儿,说不定有微乎其微的可能成为她的夫婿。

  其实说起来,陆瑾的人品还是非常不错,彬彬有礼,待人和煦,即便面对的是裴府下人,他也是让人大感如沐春风,使得裴府许多丫鬟婢女,都暗地里对他非常有好感。

  如果他能够成为自己的夫婿,倒也还算不错。

  心念及此,裴淮秀眼眸含春,俏脸红得犹如天边的晚霞,看着那手捻棋子在棋枰上挥洒自如的陆瑾,心内更是异样之情大是波动。

  然而想得一想,裴淮秀又不禁暗地里哑然失笑,此事八字都还没的一撇,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而且陆瑾看不看得上她还是一个问题,就如祖母所说,她的确有些配不上陆瑾。

  想着想着,裴淮秀不禁暗地里一声叹息,心内第一次飘出了几分少女情愁。

  此刻的天津桥热闹更甚,按照以往惯例,晨曦初露时分,便是报捷信使手持捷报走出端门之时,想必今年也应该如此。

  果然,待到清晨第一缕阳光穿破云层照在端门雄阔的城楼上时,吏部派出的第一个报捷信使出现了。

  这位信使头戴幞头身着红袍,胯下白马更是高大矫健,他策马慢行经过天津桥头,刚来到人群之前,立即捧起手中写着捷报的黄绢纸亢声言道:“圣人钦点陈州南顿县举子王大奎为进士三甲第十六名,赐“同进士出身”,本使手持宝玺捷报,特来道贺。

  话音刚落,人群中陡然响起了阵阵哗然之声,立即是一片轰动了。

  往年信使宣呼捷报,话语中只能说圣人赐予,毕竟省试之后圣人只会大概浏览中举进士名单,而确定进士中举之人也是知贡举以及政事堂的宰相。

  然而今年情况却是大不相同,设立殿试之后,所有的进士均由圣人御笔钦点,因而信使才会高声言及此话,借此区别两者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