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125章

执掌武唐-第125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陡然间,6瑾立即心生警惕,整个身子从地上弹起,将手中书卷飞快塞入了书架之内,抱着屋柱翻身而上,隐藏在了房梁上面。

  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开门的上官婉儿轻轻地咦了一声,颇为惊讶房门未锁,暗忖必定是粗心的吏员忘记锁门便离去,因此也浑不在意。

  她提了提长裙,跨过门槛步入书阁,美目视线环顾一周,举步朝着书架而来。

  6瑾高居房梁之上,自然将下面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当看见来者乃是一个年轻女子时,他的心陡然为之一动,暗忖:莫非她便是上官婉儿?

  这段时间,6瑾没少前来翰林院书阁,现原本漆黑一片的阁楼二层这几天夜晚都是灯光摇曳,显然有人正在屋内。

  他知道阁楼第二层乃是上官婉儿处理事务所在,不用问多半也是上官婉儿身在其中。

  对于上官婉儿,6瑾虽然从未见其真颜,然而却已是神交久矣,不仅因为上官婉儿对他多次的相助之恩,更为重要的是上官婉儿在宫娥里面口碑极好,居于上位却不卑下,彬彬有礼极有人望,宫娥们提及她的名字,总会交口称赞。

  还有一点,上官婉儿乃是内廷之中有名的才女,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如此一个品行端庄而又身负才学的女子,实在是凤毛麟角,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如今,这个可能是上官婉儿的年轻女子出现在6瑾眼前,如何不令他暗自好奇不已。

  上官婉儿却没有注意到房梁上藏着一个不之客,莲步摇曳生姿,手举烛台带着昏黄的光圈来到了书架旁边,整个娇靥清晰地呈现在了6瑾的眼前,看得6瑾心脏竟是不争气的一跳。

  如果说李令月是一朵骄傲绽放的带刺玫瑰,那么眼前这女子便是一朵生长在空山幽谷的美丽兰花,也只有兰花的娇柔妩媚,高洁典雅,才能将她身上那股卓尔不群的气质体现出来。

  女子身着淡黄色的绣花短襦,一袭洁白长裙及地拖曳,三千青丝撩了些许盘成髻,其余不受约束地散落肩头,更衬那修长如玉的脖颈,绝色艳丽的娇靥明珠生晕,美玉荧光,眉目如画,隐隐有着一股淡雅出尘的书卷气息,琼鼻高耸小巧,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微微抿起之时可见粉颊两朵梨涡,美而不娇,艳而不俗,风华绝代,当真是嫦娥仙子下凡尘。

  霎那间,6瑾又觉得此女模样似乎隐隐约约有些熟悉,似乎曾在哪里见过一般,然6瑾相信自己倘若真见过如此绝美容颜,绝对会过目不忘携刻心头,断然不会只有些许熟悉感觉。

  6瑾的感觉的确不错,他与上官婉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照面了两次。

  第一次,乃是在翰林院与东瀛使臣对弈棋局之时,不过当时围观者甚多,上官婉儿又站在一个不甚起眼的角落,以至于忙于对弈的6瑾只是目光匆匆一扫,难以有着深刻记忆。

  而第二次则是在芙蓉园的杏园内,6瑾与裴炎大起争执的时候,上官婉儿就站在不远之处,可惜当时婉儿身着男装,加之时间太过短暂,且两人根本就没有交谈,因此也只是短暂一瞥,犹如惊鸿过影转瞬即逝。

  如今,在这样隐蔽的环境下单独照面,以往那模模糊糊的记忆片段顿如潮水一般涌来,才让6瑾生出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第二二九章 岁月长长 春风年年(中)

 上官婉儿却没有陆瑾这样的心思,毕竟她根本没有想到屋内还藏着一人,将烛台放在书架边缘,她伸出纤手朝着摞满书卷的隔层内一阵摩挲,从中取出了一卷书卷来。

  就着油灯光芒,上官婉儿美目视线落在了书卷标注的“玉台新咏”四个大字上面,看着看着,俏脸飘出了一丝淡淡的红晕。

  这乃是太平公主委托兰台监武承嗣取来的,为真正的原本孤本,书内载录了从周朝开始到南朝之时的一些艳歌艳诗,如描写婚姻变故的,也有相思远行丈夫的,更有令人怦然心动的爱慕表白……

  诗篇之中表现了女性情思,描绘女性柔美,吐露女性心声,同时也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欣赏、爱慕,刻画了男女之间的爱恋与相思,实乃不可多得的****诗篇。

  上官婉儿品读此书,并非是情窦初开耐不住深宫寂寞,而是因为此书多是五言四句的短歌句,对于唐代五言绝句的形成有着一定推动作用,她曾听阿娘说过,昔日祖父再世时,就对这本赞叹不已,上官婉儿诗风已是大成,自然想要寻来此书一观。

  上官婉儿一手持着卷轴,另一只手将书卷轻轻摊开缓缓滑动,就着灯光仔细品读了起来,良久都没有移开脚步。

  陆瑾也不知这女子将会在书阁内待上多久,心内暗自着急,只得对其绝美容颜干瞪着眼。

  上官婉儿看着看着,美目渐渐湿润了,持卷轻叹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个举身赴清池投水而死,一个自挂东南枝自缢而亡,可悲!可叹!为何老天爷总要折磨这些相爱的人儿?”

  喃喃之声如同轻轻梦呓,更是一股迷茫质疑,在安静的书阁内被陆瑾听得是清清楚楚,陡然之间,陆瑾恍然醒悟,原来她是在看所载的那篇。

  心念及此,陆瑾心头腾升出了一股奇怪的感觉,这篇所记载的是东汉末年刘兰芝与焦仲卿凄美的爱情故事,其悲惨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自己所写的那本,亦是男女主人公深受压迫双双而亡,然而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好歹也化成蝴蝶,双双蹁跹世间,刘兰芝与焦仲卿却没有这样的幸运,一人投水而死,一人上吊而亡,结局着实可悲让人不禁心生戚戚。

  而这绝色女子所念诵的那一段,正是最为精彩的那一段,也是刘兰芝投水自尽前的爱情誓言,意思是:君是磐石稳固不可撼动,妾是蒲苇柔软如丝不易折断,形容两人坚贞的感情,天荒地老,不离不弃、长长久久。

  寒夜孤灯,辗转反侧,莫非这位疑是上官婉儿的绝色女子,正被心中情丝牵绊得难以入眠,或许在她的心头,也有一个让她着迷沉醉的郎君,睹书思人,才这样惆怅不已……

  想到如此绝美的人儿芳心说不定已经暗许他人,陆瑾只觉有种淡淡的郁结之情和失落之感逐渐填塞胸腔,让人不知不觉中竟是有些遗憾感伤,一时之间,他不禁有些痴了。

  此刻,陆瑾却没有注意到,因为他伏身房梁的关系,半个身子都探在外面,原本匆匆塞入怀中的萤火虫锦袋已是不知不觉中探了出来,一点一点地向着外面滑动着。

  及至片刻,锦袋终于不堪重力滑动而出,朝着地面飞速下坠,而落点正是上官婉儿的头顶。

  陆瑾悴然不防,登时被吓得神色大变,电光石火间手臂长伸竭力一捞,然而锦袋还是以毫厘之差躲了过去,继续下坠。

  “啪”

  一声轻响,锦袋准确地落在了上官婉儿的头顶,顺着秀发下滑之际,系口之绳又缠上了云鬓外的那只金步摇,使得整个锦袋垂悬在了上官娃儿的耳垂边缘。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顿将上官婉儿从沉思中打断,她纤手伸出慌忙扯下悬在面颊旁边的异物,细细一看却是一个有着隐隐荧光的锦袋,当即便愣怔在了原地。

  须臾之间,上官婉儿处于惯性抬头惊讶一望,便见一个黑蒙蒙的影子犹如夜枭般向着自己扑来,一双露在面罩外的眸子寒光摄人,如同一柄陡然出鞘的无双利剑。

  上官婉儿美目陡然大睁,透骨般的寒凉电流般迅速游遍全身,轻轻张开的檀口刚要一声惊呼,却被突如其来的大手死死捂住,而那声尖叫也化作了一句嘤咛闷声,消失在了口中。

  “娘子不要挣扎,在下并没有恶意。”

  一句低沉浑厚的男声响彻在上官婉儿耳边,看着鬼魅般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黑衣人,以及面罩外露着的那对熠熠生光的眼睛,上官婉儿心内阵阵发紧,巨大的恐惧感笼罩身心,整个身子软绵绵没有了力道,若非依靠在书架上面,她非跌坐在地不可。

  看到眼前女子惊恐大睁的美目,陆瑾心内生出了不好办的感觉。

  时才锦袋突然掉落虽是意外,然而他也想过自己这般多次夜闯翰林院,终归会有被发现的那一天。

  因此陆瑾早在心中计议,倘若真的不甚被别人发觉,大不了离开皇宫一走了之便是。

  然而这段时间他以北门学士为线索,追查阿爷下落刚到了关键之期,就这么遗憾放弃,也真是太可惜了。

  在不甘之心作祟下,陆瑾第一时间竟没有选择飞速而逃,而是挟持住这位女子,看看能有另外的办法,与对方达成一个协议。

  陆瑾知道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然对方倘若真是上官婉儿,他还是有着几分把握。

  紧张的气氛僵持片刻,陆瑾斟酌了一番言辞,轻声言道:“娘子,此乃翰林院书斋,一无珍宝,二无金银,满屋皆为藏书,在下至此,并非是起了歹心行那偷盗之举,也没有害人之心,而是为了调查一件事情,若是娘子保证不会高声呼救,在下现在就松开捂住你嘴唇的手,不知你是否同意?”

  上官婉儿芳心狂跳,长长的睫毛颤了颤,用力点了点头。


第二三零章 岁月长长 春风年年(下)

 望着女子那对惊恐的眼眸,陆瑾犹豫了一下,终是松开了手,后退一步抱拳道:“时才迫不得已,在下得罪了。”

  上官婉儿右手轻抚酥~胸,面色苍白显然被吓得不轻,然而见这黑衣人并没有痛下杀手之时,这才艰难出声问道:“你……你是谁?”

  陆瑾眉头一皱,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于是缄口不言。

  上官婉儿突然也意识到自己问这个问题很是愚蠢,倘若她知晓对方身份,对方为求保密,自然会毫不留情地杀掉自己掩口,不知道他的身份,才是自己活命的唯一机会。

  书架上的烛台摇曳着淡淡的光芒,上官婉儿急促喘息半响,终于稳定了心神,看着眼前黑衣人高高瘦瘦的身形,问道:“此乃宫禁重地,阁下能够来到此地,想必也冒了极大的风险,诚如时才之言,这书阁内除了满满的藏书之外,别无他物,不知阁下调查何事?倘若需要小女子相助,但言无妨。”

  闻言,陆瑾立即在心底暗赞了一声,这寥寥数句话,说得便非常有水平,无疑于飞快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他不由对上官婉儿的镇定从容大是敬佩。

  沉吟片时,陆瑾沉声问道:“在下想要调查之事,为一个名为谢怀玉的男子,他大概于龙朔三年在翰林院供职,可能是北门学士,不知娘子能否替我查阅一下?”

  听到此人冒险前来,竟是只为了调查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至少上官婉儿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谢怀玉”此名,心念为闪间,她开口言道:“这样,奴可为郎君查阅龙朔三年进入翰林院人员之名,至于是否有谢怀玉其人,奴却不敢保证,不知阁下之意如何?”

  陆瑾欣然点头道:“娘子倘若能够相助,那自是最好。”

  上官婉儿微微颔首:“不过龙朔三年人员名册却在另外一排书架,还请阁下跟随奴移步。”

  说完之后,上官婉儿仿若没事人般拿起搁在书架上的烛台,对着陆瑾点头示意,举步朝着靠近墙边的那排书架而去。

  陆瑾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