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水浒之我叫宋清 >

第149章

水浒之我叫宋清-第149章

小说: 水浒之我叫宋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清深以为然,梁山的老牌马军都是经过数年的苦练,常年泡在马背上,甚至有时候吃喝拉撒都在上面,这才培养出来一群精兵。
  
        可是梁山的马军预备军早就用完了,甚至扩军都是新招募的新兵,战力又有几成?更何况马军史文恭部、卞祥部、孙安部还有索超部更为严重,只有各级的将官是抽调的别的军队,全军的士卒都是崭新的新兵蛋子,如何能用?
  
        步军方面就好得多,对于士卒的要求少了很多,只要听命令,有力气就行。要是眼神准一点,身体强壮一点,那更是完美了。
  
        一向极少说话的杨志突然出声道:“哥哥,诸位军师,你们说李纲找富户借钱粮是什么道理,难不成宋廷已经糜烂到连出征的钱粮都凑不齐的地步了?”
  
        探哨营有一部分情况是直接呈报到诸位军师面前的,朱武想都没想的道:“杨将军有所不知,这赵家天子今年又在修建艮岳,哪有闲钱用来打仗?”
  
        听罢此言众人都是一笑,这赵佶为了省钱省到这里来了,只可惜李纲这般正人君子也被逼到了这种地步,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这时吴用突然站了起来,对着众人道:“哥哥,对付李纲,我有办法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祸事

  
        见众人的眼光都看在自己身上,吴用轻捻胡须,缓缓的说道:“这李纲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兵马已经到了濮州才思考着募集兵粮,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见吴用说在点子上,宋清不由得出言道:“军师可是说劫粮?”
  
        吴用笑着摇了摇头,道:“哥哥,虽然李纲是书生,但是那王焕丘岳等人却都是天下闻名的人物,对于粮草不会轻视,必定派大军防守!山寨可以派出数支军马出击,佯做劫粮,然后暗中汇合,集中力量先剿灭一波!一来挫挫李纲的锐气,二来也可以缓解我军粮草方面的压力!”
  
        朱武补充道:“若是按照吴军师的计谋,非得派骑兵不可。”
  
        吴用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我军的军马质量远胜古今,昼伏夜行,隐藏行踪,定不会让李纲察觉。而后汇合在某处,一举出击管叫那官军知晓我梁山的厉害!”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宋清看向众人问道:“诸位先生可有补充的?”
  
        吴用这计谋还是比较靠谱的,众人纷纷称赞,吴用又道:“哥哥,只是这李纲从兖州、单州、广济军、兴仁府、濮州、大名府六地调粮,我军先打哪一部尚需好好思量。”
  
        乔道清皱了皱眉,出声道:“那些小州府哪有什么钱粮,当然是大名府啊!”
  
        闻焕章哈哈一笑,道:“乔先生此言差矣,大名府虽然是雄镇,但是并不在我梁山的兵锋之下,恐怕未必会有广济军来的军粮多。”
  
        广济军虽说是军,但是只辖定陶一县,实在就连郓城县也是不如。
  
        乔道清若有所思的道:“这样说来,若说钱粮最多的恐怕要数兖州了,只是兖州和濮州尚隔着我军,恐怕李纲派来的军马不会少。我军能用的马军顶多有六军一万八千人,并不占优啊!”
  
        马军只有前七军乃是老兵,其中还要去掉呼延灼的连环马重骑兵,如此算来只有这点人马。
  
        吴用笑了笑,道:“先生这般小瞧山寨马军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还是看看军中头领的看法吧。”
  
        说着吴用看向了林冲和杨志两人。
  
        林冲轻笑一声,表态道:“乔先生放心,纵使我军只有一万八千人马,却顶朝廷五万大军。早就听闻夜游神四足蛇的大名,此番正好领教领教。”
  
        夜游神是十节度中王文德的绰号,因其喜好夜间用兵,这才有了个夜游神的美名。
  
        至于四足蛇说的是十节度中的徐京,此人作战坚忍不拔,屡次陷入险境亦死里逃生,故江湖送外号“四足蛇”。年老后又兼身手极为敏捷,人称“徐老猿”。
  
        杨志张了张嘴,想说话,但是没说出来。
  
        宋清见状忙道:“杨志兄弟有话直说,这里没有外人。”
  
        杨志感激的看了宋清一眼,道:“回哥哥,那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乃是族兄,他的祖父杨文素和家祖文广乃是兄弟,若是……”
  
        杨志说到此处却说不下去了,这梁山面对二十余万官军,这般大的战事岂容儿女私情?单凭这个远房兄弟的名号怎么可能让梁山防水?更何况此次大战梁山处于绝对的下风,莫说给朝廷防水了,就是不放水胜率也不大。
  
        宋清明白他的意思,忙道:“早就听闻拦路虎的大名,何不说来归降山寨?”
  
        杨志苦笑连连,宋清也被自己这般想法逗笑了,这杨温在江湖上的名号甚是响亮,人家好不容易归顺了朝廷,怎么会听杨志的三言两语就投降了山寨。
  
        宋清尴尬的笑了两声,对着林冲杨志道:“日后若是遇到了这杨温莫要伤其性命便是,若是能像呼延灼和呼延庆两兄弟那般为山寨做事,也算是一桩美谈!”
  
        一个是悍将呼延赞之后,一个是无敌杨金刀之后,倒也不分伯仲。
  
        两人连忙道诺,一直闷头思索的闻焕章苦笑一声,接起先前的话题道:“若是劫兖州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先前我看孔家也主动捐献了钱粮,山寨可以趁机落下一个人情。”
  
        梁山诸事皆好,唯独在士子眼中的形象最差,单说梁山拿下这么多的州府却没有多少人来投就足以说明问题。
  
        兖州的孔家只有一家,没有第二个。
  
        宋清不置可否,摇了摇头道:“没个十天半月的,这帮人也凑不齐粮食,山寨在这段时间还需要严加防范,光积粮食,做好苦战的准备。另外据北地的探子来报,金国已经攻下了辽国的大定府,恐怕不日就会南下攻打宋廷,时不我待啊!”
  
        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金国南下还得几年,但是宋清带来的蝴蝶效应导致金宋联盟早了数年,这样一来金国的实力增加了数倍不已,几番恶战下来,辽国一蹶不振,再没有半分复国的可能。
  
        金国拿下辽国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到那时金军南下,梁山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只怕到那时靖康之变又要上演。
  
        闻焕章深以为然,点头道:“是啊,金国拿下辽国后,朝廷在北地的压力也少了很多,到那时山寨更难。”
  
        宋清吃了一惊,看向吴用道:“加亮,你也以为金军不会南下么?”
  
        吴用不知道宋清哪里出来的这个问题,忙道:“金国建国不过数年,如今刚刚拿下这么大的地盘,肯定要修养数年。况且朝廷数十万大军就在北地镇守,金国万不会在这个节固点上进攻的。”
  
        朱武、公孙胜、乔道清等人纷纷点头,金国的成长太快了,从完颜阿古达起事到如今不过只有四五年,作为一个国家还缺少必要的底蕴。更何况宋廷幅员辽阔,绵延数千里,怎么可能会被金国拿下?
  
        宋清叹了口气,想不到这些时代的精英竟然都是这般看法,出言道:“诸位,宋廷士兵的质量大家也清楚,况且去岁夏天的那场攻辽之事已经暴露了宋廷的本质,女真又是虎狼之辈,如何不对这中原的花花水水感兴趣?恐怕朝廷也是这般看法,到那时又是一桩祸事啊!”
  
    
  
    
  
    
第二百四十四章:经验

  
        李纲对于军粮的征集还是极为重视的,但是梁山这段时间的动作实在令人不省心,据探哨来报,似乎周边的州府都出现了梁山军马的踪影,偏偏募集的军粮对于官军意义过于重大,不容有失啊!
  
        略一思索,李纲就升起大帐,唤过来诸多大将,将梁山的动向一一道来,又道:“这帮贼人如此活跃,莫不是想要劫粮?”
  
        左义卫亲军指挥使丘岳身为诸将之首,当仁不让的回道:“恩相,我军先召集军马,后募集军粮,已经失了先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劫粮之意。”
  
        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笑道:“这群贼人胆子也大,可惜我军的马军太少,不然定教这帮鸟人尝尝厉害!”
  
        有宋一朝最是缺马匹,几个养马之地都被异族占领,没有什么良马。反观梁山就好了一点,梁山一共不过两万多马军,一人双马这才四万匹,几十艘载满美酒的船只从水路送往那苦寒之地,换来的全是良马。
  
        周昂恐被这帮节度使抢了风光,忙道:“贼人敢于出战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此一来各处粮草募集完毕后都需要派遣大军护送,平白耽误了时间。”
  
        王焕暗笑不已,这个东京来的大官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些,就是贼人不出来,这么多的钱粮也需要护送。
  
        李纲深以为是,他率领如此多的大军作战本事基本为零,只能依靠这帮大将,便道:“周将军所言甚至,只是不知该派遣多少军马去?一定要护卫好我军的钱粮啊!”
  
        周昂思虑片刻才道:“应当根据军州情况派遣军马,像大名府这般重镇,派上几千军马意思意思就行,像兖州这般重镇,又处在梁山的包围之中,恐怕没有个三五万不成。”
  
        这时,王焕突然出声道:“不妥啊!我军粮草已经不多,若是再派出这么多的军马,只怕到时候梁山主力出动,来攻打濮州,为之奈何?”
  
        三五万军马去兖州必然要带上不少的粮草,再说济州把濮州和兖州隔得严严实实,,朝廷军马想过去,必然要绕路,如此一来耗费的粮草又增加了数成不止。
  
        到那时主力尽出,濮州又没有粮草,只怕梁山围城上数日就能破了这二十万官军。
  
        行军打仗胜败皆在一念之间。
  
        这时,李纲背后的一个小将突然出声道:“为何非得要将兖州的粮草运过来?”
  
        见众人的眼光都看了过来,那将有些紧张的道:“小将的意思是兖州的粮草先不急,不妨先放在兖州。等到大名府等地的粮草到了后,大军有了保障,再去取兖州的粮草。”
  
        王焕心中一动,这小将不愧是李纲看重的人才,光是这份谋略就已然非凡。心中却打定了主意,等战事结束,李纲回到朝中后,自己一定要将此人要过来,当做自己的衣钵传人来培养,不失为一件妙事。
  
        李纲哈哈一笑,当即吩咐道:“着,就这样行事,只是单州等地还需要派上军马去护送,不知诸位将军谁愿意走一遭?”
  
        梁山军马不过是三千人的动静,而各节度使最少的也有万余军马,当即站出来四个节度使,表态道:“小将愿往!”
  
        李纲看去,却是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这四员大将,当即吩咐道:“王文德将军率本部去大名府,张开将军率本部去兴仁府,杨温将军率本部去广济军,李从吉将军率本部去单州!还望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