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归大宋 >

第99章

回归大宋-第99章

小说: 回归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在他的心里,对于行刺赵谷之人的身份,已经有些猜测了。

    但既然答应了赵谷要在今日捅出他被行刺的事,李符自然还是要照办的。

    想了想后,李符紧跟着曹彬站了出来,道:“皇上,涿州郡侯在回城途中,刚进入开封府境内时,也曾被人行刺,那名刺客的尸体现在还留在开封府衙门里。”

    听到还有一次行刺,官员们顿时惊呆了,这得是多大的仇啊,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行刺?

    赵光义也沉默了,脸色完全黑了下来,开封府乃是大宋首都,皇帝所在的地方,可那幕后之人却如此大胆,将黑手都伸进开封府里来了,这对于一向好面子的赵光义来说,实在是不能容忍。

    这时,赵光义发现,不少臣子的目光都若有若无的在吕蒙正身上扫过,立刻想到了吕蒙正曾经和赵谷之间的纠纷,不由暗道:“难道是他?”

    虽然如此觉得,但吕蒙正贵为一朝执相,赵光义自然不可能空口白牙的开口问他,好在有名言官不怕吕蒙正,直接开口了。

    “皇上,臣听闻吕相爷和涿州郡侯曾闹得很不愉快,吕大人更是三次加害于涿州郡侯,这行刺一事……。”

    站在文官之首的吕蒙正身体一怔,感觉自己莫名躺枪了,立刻辩解道:“皇上,依老臣看来,此事还是调查清楚的好,老臣虽与涿州郡侯有些矛盾,但老臣已经专程给他赔礼道歉了,涿州郡侯也表示可以尽释前嫌,此事绝不是老臣做的。”

    虽然吕蒙正这样说,但其他大臣依旧不太相信的样子,目光中满是怀疑,让吕蒙正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虽然看不惯赵谷的激进,但收复燕云十六州终究是利国利民的事,吕蒙正暂且也就忍了,大家同朝为官,吕蒙正又是一朝执相,该有的肚量还是有的,虽然他依旧不太喜欢赵谷,但这种暗杀的事却绝不是他所为。

    赵光义也不太相信这种事会是吕蒙正做的,便问道:“朕听说赵谷回开封时,只有两个侍从陪着,还带着一个女人和孩子,那么他是如何从杀手手里逃出来,并且杀了杀手的?”

 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2)

    李符轻咳了一声,答道:“据说是赵相爷给他安排了一个护卫,就是那人救下了赵侯爷。”

    赵光义了然,赵普手中的武功高手都是受他之命培养的,其中有些什么人他自然一清二楚,当下便让王继恩下去查了。

    王继恩心中发涩,但也不敢违抗赵光义的命令,连忙下去查了。

    其实这事完全没有查的必要,赵普派给赵谷的护卫只有一个人,只要一问便知。

    王继恩自然知道这一点,事实上这也正是他心中苦涩的原因,他连找人替代的机会都没有。

    刺杀赵谷的事确实是他所为,那日在燕云十六州的云州,赵谷从王继恩的小院中离开时,王继恩就对他起了杀心,他怕赵谷日后发达后对他不利,故而先下手为强。

    那次辽兵突然出现在众人回开封的路上,正是王继恩事先给了辽兵消息,辽兵这才能将他们堵个正着。

    之后的驿站刺杀,也是王继恩派人去做的,行动之前王继恩就给那名杀手传了话,若是刺杀失败,杀手必须立刻自杀,不能供出王继恩。

    若是事情到了这里,王继恩没有下一步动作倒也罢了,可他心魔已生,非要置赵谷于死地,这才有了开封府边境处的那场刺杀。

    本来那个杀手也已经死了,自然没人供出王继恩,可偏偏杀死那个杀手的人却是赵光义秘密培养的武功高手。

    王继恩派出去的人从哪里来?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他一辈子都待在皇宫里头,就算偶尔出去了,也只能待很短的时间,哪里有能力创建自己的势力。

    自然而然的,他的手下全是太监杂役之类,这一类人因为离赵光义很近,赵光义手下的武功高手们自然对他们十分防备,王继恩不敢肯定,那个保护赵谷的小七是不是认识刺杀赵谷的人。

    如果他们认识的话,那王继恩的恶行必然会被揭发出来,这正是王继恩最不想见到的。

    本来王继恩的刺杀行动是可以万无一失的,毕竟人海茫茫,仅凭一个死掉的杀手而找出幕后主使,那是不可能的,可谁叫赵普给赵谷安排了一个护卫,而这个护卫又恰恰是赵光义身旁的武功高手呢!

    发生这样的事是王继恩措手不及的,他没料到赵普对赵谷如此看重,竟然给他派去了武功高手,他更没料到,赵谷被行刺一事这么多天都没有人揭露,却偏偏在同一天被揭了出来。

    要知道,若单单只是一次行刺,还不足以引发文官们的怒火和赵光义的注意,可偏偏赵谷被行刺三次的消息在同一天被捅了出来,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就好像一个人吞了分量极小的毒药一样,若是只吞这一次或许还没什么事,可若是接连三次吞下毒药,那可真是必死无疑了。

    之前王继恩还在心中暗暗得意,就算赵谷怀疑到了是他动的手,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又能拿他怎么样呢?

    谁能想到,暴风雨来得竟然如此寂静且猛烈!

    王继恩有心随便找个人去糊弄一下,可他却没有那个胆子,他又不敢磨蹭,只能找人问了护卫赵谷的人,并火速派人前去喊他。

    小七很快就被太监带来了,实际上他一直在暗中保护赵谷,本就离皇宫很近。

    紫宸殿中,小七对着赵光义抱了抱拳,便冷漠的站在了一边。

    赵光义竟然认识小七,问道:“小七,那日行刺赵谷的人,你可知道是谁?”

    “知道。”小七答道。

    满堂震惊,看来真相马上就要浮出水面了。

    王继恩的额头之上,已是汗如雨下。

    “是谁?”赵光义继续问道。

    “那人名叫胡虎,乃是长期给皇宫进贡蔬菜的一个菜行老板,曾跟我师傅他们学过一招半式。”

    赵光义目光一凝,没想到刺杀赵谷的人竟和皇宫扯上了关系,而且还专供皇家蔬菜。

    赵光义不禁想到,如果这个胡虎要行刺他的话,岂不是下点毒就行了?

    想到这儿,赵光义不禁勃然大怒:“王继恩,那胡虎是归你管的吧?你看看你都找的些什么人?”

    王继恩汗如雨下,一下子跪在了地上,身体如同抖动的簸箕一样,颤抖个不停。

    “皇上,老奴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来呀,给我继续往下查,我倒要看看,是谁竟能买通皇宫的蔬菜进贡商人,他是要图谋造反吗?”赵光义依旧暴怒道。

    当下,就有两个禁军领命而下,去查胡虎背景去了。

    王继恩吞了口唾沫,目光扫过赵光义暴怒的脸,想象着他得知真相后的后果,不由吓得面色苍白,几乎就要跪不住了。

    最后,王继恩狠狠一咬牙,重重在地上磕了一个头:“皇上,不用查了,是老奴让胡虎去刺杀赵侯爷的。”

    “什么!”赵光义悚然一惊,接着面色一变,大喝道:“好你个王继恩,狼子野心,区区一个宦官,竟敢插手朝堂之事,我看你是活腻味了。”

    此时,赵光义的后背已是冷汗连连,他不敢想象,王继恩的胆子竟然如此大,若是他意欲图谋不轨的话,怕是每时每刻都能杀了他。

    赵光义越想越惊悚,看着王继恩的目光里满是杀意,最终说道:“王继恩欺君罔上,行刺朝廷大臣,着知内宫事太监看守审问,务必问出其同党,一律斩首示众。”

    王继恩吓了一跳,眼泪鼻涕顿时就出来了,哀嚎道:“皇上饶命啊,当年若不是老奴先去亲王府告诉了您太祖驾崩的消息,你这个皇上……。”

    “闭嘴。”

    赵光义脸色一变,大喝一声:“来呀,不用审问了,直接将王继恩斩首,其他所有和他有关之人,关系密切者斩首,其余人尽皆驱逐,永不录用。”

    禁军马上上前把王继恩抬了出去,王继恩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连求饶,但赵光义脸色铁青,完全不予理会。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个王继恩也真是够傻的,竟然敢用恩情要挟皇帝,还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啊!

 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3)

    众所周知,赵光义当初作为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却在太祖有几个儿子的情况下,继承了本该由太祖儿子继承的大统。

    此事在当时本就惹得流言纷纷,不少人说他得国不正,王继恩此时旧事重提,无异于火上浇油。

    当时众人皆传言,太祖驾崩之前让王继恩去找太子,有遗诏传下,王继恩却先一步找上了赵光义,赵光义这才成了太祖死前唯一见过的人,遗诏之事也就只有他一个人知晓了。

    后来的事就成了顺水推舟,赵光义拿着据说是太祖留下的遗诏,登上了皇帝宝座,王继恩则继续做了他的内宫首席太监,太祖的儿子们则是死的死、残的残,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在这个传言中,王继恩的作用是十分大的,正如他所说,若是他当时没有去找赵光义,而是找了赵匡胤的太子,那么如今的大宋皇帝是谁,结局可就难定了。

    此事虽已过去多年,但不少人都是老臣,自然清楚其中的猫腻,虽然大家都没有证据,但心中猜测是肯定的。

    如今听到王继恩这个当事人的话,众大臣心中的猜测终于被证实了。

    赵光义一见众大臣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由更加恼火。

    如此一来,王继恩想要活命的几率就被直接抹杀掉了。

    朝会成了这个样子,自然是开不下去了,赵光义气呼呼的走了,众大臣只得散朝。

    朝堂上没有流通不了的消息,关于王继恩临死之前的那段话,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在开封城流传开来,虽然还不到尽人皆知的地步,但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数。

    赵谷自然也知道了这一消息,对于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解开了赵光义继位的千古之谜,赵谷只能苦笑不已。

    王继恩或许也没想通,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这个问题赵谷可以告诉他,他是笨死的。

    因为赵谷早在真定府驿站时,就在算计他了,他却依旧浑然不知,竟然在赵谷进了开封府境内后,还对他进行了一场刺杀,这不是笨又是什么?

    那日在驿站里,赵谷之所以强逼真定知府给朝廷写奏报,为的就是今日扳倒王继恩。

    换句话说,其实今天的朝会结果,根本就是他主导的。

    试想一下,王继恩在赵谷一行人从燕云十六州回开封时,能够不顾辽国人翻脸,转过来对付他自己的后果,而依旧要出卖赵谷的行踪,可见他想杀赵谷的心是十分热烈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一次次的行刺,却一次次不能成功,他会罢休吧?

    很显然不会。

    于是乎,赵谷让真定知府写了一份奏报,将赵谷被行刺的事捅了出来。

    紧跟着,曹彬这个老狐狸也趁势将众人被辽兵追杀的事说了出来。

    这两个消息同时被放出来,对于官员们的冲击是十分大的,因为宋朝一向有‘不动武’的规则,不仅仅是对邻国不动武,就连朝堂争斗也不允许用杀手刺客一来,谁若是用了就会成为所有人的公敌。

    而赵谷却两次被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