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归大宋 >

第32章

回归大宋-第32章

小说: 回归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蒙休火气也上来了,道:“陛下怕是说错了,臣和吕蒙正皆是当朝重臣,一言一行皆有无数人看着,哪里来的私事公事?更何况,吕蒙正更是大宋执相,除了赵宰相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他私德有愧,何以管理百官?陛下放心让他身居如此高位吗?”

    赵光义彻底没话说了,只能看向吕蒙正,道:“爱卿,你怎么看?”

    吕蒙正上前一步:“皇上,这件事的起因就是我那孽子胡说八道,实际上微臣并没有做过这种事,吕蒙休他这是在污蔑我啊!”

    吕蒙正不愧是久经宦海的老人,说出的话言简意赅,三句话就将事情说清楚了,先是将起因说了,接着将自己撇清,最后又将事情定性了。

    赵光义听了,道:“既如此,那就……。”

    听到赵光义依旧在和稀泥,吕蒙休不干了,出声打断了赵光义的话,道:“皇上,你休听这老匹夫胡说八道,那吕从简是他的亲儿子,哪有儿子污蔑老子的?还有,微臣纵然再混蛋,哪有往自己头上戴绿帽子的?”

    赵光义彻底无语了,眼珠四处转了转,可就是找不到给自己解围的人,毕竟这种家务事,哪个官员会愿意参合呢?

    可吕蒙休摆明了不想罢休,咬定了吕蒙正给自己带了绿帽子,这件事总不能真的在紫宸殿上扯皮吧?

    用手拍了拍头,赵光义觉得脑袋瞬间闷了起来。

 第五十四章 拨(3)

    紫宸殿中,气氛陡然尴尬起来,吕蒙休摆明了不想罢休,吕蒙正也死不承认,赵光义和大臣们则不好多说,毕竟事情究竟如何,谁也不好妄下定论。

    但大多数人都偏向于相信吕蒙休,毕竟这种事说出来很丢人的,他绝对是受害人之一。

    而且这件事最开始是由吕蒙正的儿子吕从简捅出来的,亲生儿子怎么可能在这件事上冤枉自己的老子?

    一时之间,紫宸殿弥漫起了一股八卦风潮。

    风潮的起源是几个高官,大多为一品和从一品,当然也有几个不怕吕蒙正的二品官员,这些人以武将居多,文官也有几个。

    高官们相互用眼神交流着,无声胜有声,吕蒙正发现这一点后,瞬间脸色都黑了。

    不管怎么说,吕蒙正家的家丑算是揭露出去了,不管这件事他到底有没有做过,他的名声也在这一刻,跌落到了最低点。

    更何况这件事他怎么都解释不清楚的,一旦消息传播出去,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相信吕蒙休这个受害者,到了那时,他还哪有脸面屹立于朝堂之上。

    并不是说他以后就做不了官,而是说作为大宋执相,发生了这种事后,他日后再用道德法律等东西管束官员百姓时,谁还会去相信他?

    用后世的话说,吕蒙正的公信力没有了。

    而且吕蒙正还是大宋文坛盟主,一旦他的丑闻被文人们知晓后,谁还会再去崇拜他?

    文人一般都是洁身自好的,非礼勿视非礼勿闻,这些都是深入他们的骨子里的,吕蒙正一旦丑闻暴露,文人们绝大多数势必都会远离他。

    这一点,赵光义知道,所以他打算和稀泥,吕蒙正本身也知道,所以他急得不行,脸色都黑了。

    还有一拨人,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他们正是吕蒙正的门生。

    吕蒙正交友广泛,身为文坛盟主,门生更是众多,这朝堂之上就有好几个人是他的门生,从三品到五品不等,共有十几人。

    这些人中,就有人沉不住气了,走了出来,对着赵光义抱拳道:“皇上,这件事疑点颇多,吕大人一向洁身自好,怎么可能和自己的……自己的弟妹发生关系呢?依下官看来,这应该是吕蒙休大人误会了吕大人。”

    赵光义没有就此事再发表意见,他身为皇帝,一言一行都会被人观察分析,这件事上并不适合多说。

    见赵光义不说话,吕蒙正的另外一个门生急了,走到紫宸殿正中,抱拳道:“皇上,这件事依微臣看来,或许是吕蒙休此人包藏祸心,故意嫁祸吕大人。”

    “你放屁。”吕蒙休一听这话,哪里还受得了,急的都快蹦起来了,脏话瞬间说出了口。

    赵光义皱了皱眉,但并没有追究他,只是让吕蒙正的门生继续说下去。

    吕蒙正的门生傲然一笑,一副洞察了万物的表情,道:“皇上明察,试问此事若真的照着现在的情况处置下去,闹得天下皆知,到时吕大人怎还有颜面立足朝廷?这其中受益的又是谁呢?”

    “什么意思?”赵光义问道。

    门生抱了抱拳,斜眯了吕蒙休一眼:“皇上,若真到了那时,吕蒙休作为受害者,一定会哭喊着求皇上主持公道,可吕大人为国为民这么多年,若他真的请辞的话,皇上您势必不会再惩处他,不知微臣说的对吗?”

    赵光义点头道:“若真如此的话,朕怎么舍得处置吕爱卿呢。”

    门生接着道:“如此一来,为了平衡吕蒙休的心理,皇上您必然会对他加官进爵,想他本就已经是从二品高官,若再晋级的话,岂不就成了二品大员?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吕蒙休的狼子野心吗?”

    此言一出,朝堂皆惊。

    所有人都齐齐看着吕蒙正的门生,眼神中蕴含的意思千奇百怪,有人带着戏谑,有人带着反感,有人则带着恶毒。

    不消说,带着恶毒的自然是吕蒙休了。

    吕蒙休闻听此言,立刻想到了早上收到的书信,暗道果然吕蒙正的门生开始把脏水往我身上泼了。我他妈招谁惹谁了,夫人给我戴了绿帽子,反而变成了我刻意安排的。

    至于带着戏谑的,自然就是那些武将高官了。

    话说这个门生也真够笨的可以的,若真照他说的,吕蒙休把吕蒙正逼走了,他就能当上二品大员,可丢了面子的吕蒙休,就真的能安心当这个大员?他会不会也羞愧的辞官不做?

    这样的话,他真的得到好处了吗?

    吕蒙正则狠狠瞪了这个门生一眼,示警的目的不言而喻。

    他太了解自己的弟弟了,他知道吕蒙休是一个多疑的人,当吕蒙休听到这个门生的话后,势必会更加加深吕蒙休的误会。

    果不其然,吕蒙休就想歪了。

    当下,吕蒙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为了不让脏水泼到自己身上,他再次爆了一个猛料。

    “皇上,还有诸位同僚,你们有所不知,吕蒙正这个人对他的私生子非常好,甚至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我那几个侄儿但凡和吕夷简发生冲突,他总是棍棒相加,从来都不过问原因。”

    “还有一点,那吕夷简和吕蒙正长得非常相像,任何一个人看见他们走在一起,都会以为他们是父子的。”

    此言一出,朝堂再次沉寂了。

    如果说之前众人还是怀疑吕蒙正的话,那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了吕蒙休的话。

    这个世上,对侄子好的伯父或者叔父不是没有,但哪有人对侄子比对儿子好的?除非侄子根本就是私生子。

    最关键的是,听吕蒙休这意思,吕蒙正对吕夷简好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始终如一,这就更加说明问题了。

    吕蒙休的这一论断十分有力,不管是赵光义还是大臣们,几乎人人相信了他,众人再次看向吕蒙正的眼神里,意味就变得很深邃了。

    吕蒙正此时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他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名声有损,当下立刻发声辩驳。

    “皇上切莫听他胡说,吕夷简此子自幼聪慧,有宰相之才,比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强多了,故而微臣才会着重培养的,绝无私心啊!”

 第五十五章 拨(4)

    赵光义及大臣们早已先入为主,信了吕蒙休的话,纵然吕蒙正此时开口辩驳,也无人再相信他,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若在往常,有官员犯了这种人伦大罪,不管是皇帝也好,大臣们也好,早就将他罢官杀头了,可吕蒙正不比旁人,他乃是大宋执相,掌管朝堂,如今宰相赵普垂垂老矣,吕蒙正便是众人心目中接替赵普的人选,若真将他罢官了,朝堂势必大乱。

    但凡高官发生错误,立刻将他罢官,并找人代表这种事,只会发生在话本里,亦或是人们的想象中,更何况是百官之首的宰执。

    实际情况是,但凡这种高官,总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他们掌管着许多大人物、大事件、大权力,知晓许多秘辛和秘闻,甚至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他们或许还在做着什么国家大事,试问像这种人,怎么可能说撤就撤?

    一国宰执,主宰一国大事,手执满朝文武,若没有人带在身边教导几年,怎么可能见个人都能顶替?

    纵然顶替的人曾经做过宰执,后来退下去了,他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重新上位,且不说国事日新月异,绝不是短时间就能处理的,单说原宰执那复杂的关系网、平衡圈,怎么可能轻易被撼动?

    宰执宰的是什么?执的又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整个天下的文武百官。

    为了稳定各方关系,宰执往往就是平衡木上的那个支点,一旦支点被抽走了,平衡木哪里还能平衡的下去?

    直白点说,为了方便发展工作,宰执都会在朝堂上安插自己的心腹,拉拢盟友,一旦宰执被撤,这些人势必不为新宰执所容,那么朝堂将会大换血一次,毕竟新宰执上任后,势必也会安插心腹,可朝堂上的位置就那么多,你的心腹要想上来,别人的心腹必然就会下去。

    很显然,赵光义和大臣们正是不想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才不愿处置吕蒙正。

    大宋朝说起来很大,可类似吕蒙正这种高官不是那么好培养的,所以大家都没有说话,自吕蒙正发言后,紫宸殿中再次陷入了诡异的沉寂。

    良久,赵光义咳嗽了一声:“这样吧,朕近日有些乏了,此事明日再说吧。”

    太监总管王恩跟随赵光义多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站出来说道:“退朝。”

    众文武也猜到了赵光义的目的,便一如往常般退朝散去,唯有吕蒙正和吕蒙休脸色十分不好看,黑的吓人。

    吕蒙休的脸色难看,是因为他看出来了,皇帝就是想和稀泥,维护吕蒙正。

    吕蒙正则是因为从皇帝和大臣们的眼里,看出了他们对自己深处的失望,关于偷弟妹一事,众人几乎全都相信了吕蒙休的话。

    “唉。罢了罢了,事到如今,我还有何颜面屹立朝堂之上。”走在回家的路上,吕蒙正没有乘坐轿子,而是选择了步行,走了一段路后,吕蒙正心里重重叹了口气。

    此时天色已是大亮,百姓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开封城中一片人潮鼎沸,早起上集的人们带着笑意大声讨价还价,做买卖的人则苦着脸,直到最后买主扔下钱提着东西扬长而去,他们这才微微觉得安慰,虽然这笔买卖没挣到多少钱,但终归还是挣了一些的。

    多么淳朴的百姓啊!

    吕蒙正将大街上的一幕幕看在眼里,心里不知在想着什么,最后幽幽一叹,打道回府。

    回府之后,吕蒙正直接钻进了书房,写下了洋洋洒洒的一封文书,最后将这份文书细细包起封好,吕蒙正大笔一提,在文书正面写下了八个大字——臣吕蒙正乞告老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