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归大宋 >

第177章

回归大宋-第177章

小说: 回归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二人是李顺的亲卫?”杨延昭问道。

    两个亲卫中的一个摸了摸鼻子,笑道:“不是,我们其实是涿国公的手下。”

    “赵谷的人?”杨延昭明显吃了一惊,倒是曹玮好像并不惊讶,笑道:“好家伙,赵谷还是一如既往的厉害,竟然在李顺身边安插了他的人,看来这次他又要立大功了。”

    这两个亲卫不是别人,正是那小一和小二,赵谷在得知李顺在大肆招收武艺高强的人当亲卫时,便暗自留了个心眼,命令他二人混了进去,当他得知李顺即将兵败时,便命令二人趁乱劫走李顺,送给杨延昭和曹玮。

    二人闻言,皆是摇了摇头:“我家大人说了,我二人从来没有出现过,他也不知道什么李顺。”

    杨延昭问道:“这是何意啊?”

    曹玮到底是赵谷的老知己了,一下子便明白了赵谷的意思,道:“我明白了,擒住了蜀国四方王李顺可不是一般的功劳,赵谷这是要把功劳让给我们啊!”

    杨延昭这才恍然大悟:“这怎么能行?我二人岂能无功受禄?”

    小一和小二笑了笑:“这就不是我们兄弟两个能管的事了,杨将军有疑问就请去云安郡和我们的大人谈吧。”

    “赵谷在云安郡吗?”杨延昭问道。

    “是的,我们大人说了,两位将军收拾好成都的乱局后,正好可以前往云安郡,和杨烈一起进攻王小波。”小一答道。

    “我们知道了,烦恼转告赵谷,就说我们不日即到。”曹玮也说道。

    小一和小二点了点头,便直接离开了帅帐,接着飞到了帅帐之上,脚尖一点,便来到了另一座帐篷,直到出了军营皆是如此,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看来赵谷也开始慢慢培养势力了,这两个人的武功怕是不在你我之下。”看着二人远去的身影,曹玮道。

    杨延昭皱了皱眉:“此事倒也不见得是好事,擒拿住李顺的功劳可不小,我们难道真的要占?”

    曹玮笑了笑:“杨兄,你虽然擅长打仗,百战百胜,但这官场之道,你却不太擅长啊!”

    “此话何解?”杨延昭问道。

    “这个就要从赵谷目前的处境来看了,他虽然进入官场不过几年时间,但却做了别人一辈子都做不成的事,功劳极大,最关键的是他已经引起了皇上的猜忌,,试问他此时还敢再立功吗?你不会以为他到了川峡路这么久,只是安排了两个属下抓住李顺吧,我估计他肯定还有别的计划,若是这些都被他做好了,势必又是一件滔天之功,他若是不找我们给他分担下,怕是马上就会被人谋害的。”曹玮侃侃而谈道。

    至于他所说谋之人是谁,不用点明,恐怕此时大宋官场之人都能猜的出来。

    杨延昭闻言点了点头,他也不是笨人,马上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道:“可赵谷他在西夏留的那手棋,明显所图不小啊,若是我们因此和他扯上关系,日后也不知道是否稳当啊?”

    曹玮这时也陷入了沉思,想来对杨延昭所说的问题十分看重。

    事实上,赵谷在西夏建立了一部分人马,用来控制夏微冰和李继迁,此事在大宋朝堂已有不少人猜到了,大家虽说都知道他这是为了自保,但也怕他生出异心,所以也都对他忌惮三分,不敢交好他,害怕惹火上身。

    杨延昭和曹玮正是有这种顾虑,才会举棋不定,这一刻,他们突然明白了,赵谷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呢?他此举的目的,分明就是在让杨延昭和曹玮表态啊!

    若是这二人愿意交好赵谷,那便拿走这份功劳,大家日后休戚与共,一起在朝堂之上立足,而若是他们不愿意冒险,也可以趁着现在天色还没亮,把李顺送回去便是。

    明白这些后,二人不得不佩服赵谷的魄力,如此大的功劳竟然只被他拿来试探两个人而已,实在是有够豪气的!

    二人扪心自问,若是换了他们,绝对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沉默良久,曹玮问道:“杨兄,你的打算呢?”

    杨延昭开口道:“虽说叫好赵谷后,风险极大,可能会引发灭门之祸,但皇上这些年实在是荒唐了些,赵谷如此人才,却屡屡遭受不公平待遇,我也有些替他抱不平。”

    曹玮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其实何止是赵谷呢,我的父亲,杨老令公,韩国公、呼延赞老将军,哪个不是被区别对待呢?”

    二人说完,彼此对视了一眼,接着同时哈哈大笑了两声,聪明人说话,没必要那么直白,点到为止便可以了。

    第二日白天,二人便直接压上李顺,来到了成都城中。

    远远望着那些蜀兵,杨延昭大喝道:“尔等看看我手里是谁?”

    剩余的一万蜀兵一看,竟是他们找了一晚的李顺,又听杨延昭道:“尔等可得想清楚了,这李顺逃跑之时被我们抓住,可见他已经放弃了你们,你们真的要继续替蜀国卖命吗?”

    蜀兵们面面相觑,一见宋兵兵器优良,人数也远胜他们,本就没了争斗之心,再听到杨延昭的话,顿时便有几人扔下了武器,大声道:“我们愿意投降。”

    这一声喊,立刻起了连锁反应,蜀兵们纷纷扔下武器,抱头投降,杨延昭和曹玮见状,纷纷松了口气。

 第三百二十二章 布局(6)

    他二人也不像和蜀国残兵们斗,毕竟大家都是宋人,损伤哪一方都不好,如果他们能够顺利头像,绝对是最好选择,免得双方为难。

    当下二人便开始接收这些降兵,留下一万宋兵看守后,二人带领剩余的兵马,一路攻城拔寨,直奔云安城而来。

    云安城下,王小波还不知道成都城已破的消息,眼见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而云安城依旧没有丝毫衰败的迹象,他终于开始紧张了。

    王小波生怕李顺一旦兵败,宋兵会赶来和杨烈汇合,渐渐起了撤退之心,当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讨此事。

    临时宫殿中,当蜀国大臣们听完王小波的打算后,皆是皱眉不已,自己这边空守多日,还没有拿下云安城,发而让成都城陷入为难,这是为那般啊?

    众大臣脸上皆露出了紧张之色,对蜀国的未来十分担忧,王小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准备宽慰众大臣几句,何胖子突然哈哈一笑:“诸位不必担心,我蜀国遭受宋朝欺压已久,绝不是丢失几座城池就会衰败的,只要还有一个百姓,咱们就要斗争到底,更何况,这些年我们也聚集了不少财宝,只要财宝尚在,有什么好担心的。”

    大臣们想想也是在理,便又乐观起来,实际上这帮大臣能有什么见识,大部分都是些人云亦云之辈,根本拿不定主意,听到何胖子说的头头是道,他们便相信了。

    而王小波见到何胖子帮他解了围,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便道:“何爱卿言之有理,你本就是我大蜀的计相,便由你护送这批财宝,找个隐秘所在藏起来吧。”

    何胖子欣然领命:“是。”

    王小波越看何胖子越觉得他是大大的忠臣,当即又赐给了他一箱珠宝,乐得何胖子不断道谢。

    当天,蜀兵便撤军了,走的飞快,一些攻城用的器械因为太过笨重,根本带不走,直接被他们烧掉了。

    云安城的危难至此便算是不攻自破了,杨烈和陆一平也终于放下了心,开始从周边村镇收来粮食,给城里的人补充食物。

    而在这日下午,刚刚饱吃了一顿的杨烈回到家里,却见到自己房间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锦囊,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瘦金大字——乘胜追击。

    见到这四个字,杨烈猛然醒了酒,接着便脸色大喜,当即传令召集士兵,随他出城追击。

    云安城此时共有三千士兵,人数不多,但都是见过鲜血的人,站立不弱,杨烈带着他们根河蜀兵留下的痕迹追击而去,直到傍晚时分才命令安营扎寨。

    第二日,同样在某个不知名山坡上安营扎寨的王小波大军,天才刚刚亮便开始了赶路,全然不知在他们身后,跟着一只三千人的军队。

    两日后,正在行军的王小波军队,一下子扎进了一个埋伏里。

    埋伏他们的,正是杨延昭和曹玮率领的宋军,他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就等着王小波上钩呢!

    一场激战下,王小波军队损伤了数万人,这才仓皇而逃,不想刚泡上没几里路,却又撞进了另一个埋伏里。

    这一次埋伏他们的,正是杨烈的部队,他们一路上跟着王小波,直到看见王小波中了埋伏在,这才果断在另一座山谷里设置了埋伏,用擂石滚木阻断了王小波的退路。

    这么一耽搁,杨延昭和曹玮的大军也追了上来,两方军队当即联合在了一起,对王小波的军队进行了猛烈攻击。

    到了最后,王小波实在是扛不住了,宣布了投降,杨延昭三人便先抓了王小波,随后将他仅剩的五万大军全部活捉。

    被抓以后,王小波整个人都蔫了,脑袋耸拉了下去再也不复开国时的那份豪情。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立国还不到一个月,竟然就被彻底打败,自己还当了俘虏,恐怕也是逃不开被灭九族的下场。

    杨延昭、曹玮、杨烈三人则是十分高兴,这次平定了川峡路,三人皆是大功一件,不但能得到奖赏,日后名垂青史,也是一大幸事。

    他们却不知道,实际上他们差点就和这个功劳擦身而过。

    在距离大宋大军只有十里的地方,另外一支大军实际上早已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就等宋蜀两国打的筋疲力尽,然后坐享渔翁之利。

    这支大军,便是云南王柴俊的大军!

    这还要从杨烈受到锦囊说起,这个锦囊实际上便是赵谷给他的,小一和小二从杨延昭、曹玮那里回来后,赵谷便将这个锦囊给了他,而对于溜到杨烈家中这样的事情,小一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完成了。

    于是乎,杨烈便收到了那个让他继续追击的锦囊。

    或许此事杨烈也知道是赵谷让他做的,但他也猜到了赵谷暂时不想和他接触,因此也就没有声张,只是带领兵马追击而去。

    杨烈走后,赵谷便跟在了他的后面,直到杨烈已经隐隐看到了前面的蜀兵。

    这时,赵谷便没有再跟着了,而是仔细打量周围的地形,他可以十分肯定的说,如果柴俊真的是个人物的话,此次蜀国即将战败的事,他一定会预料到,而这片山脉便是蜀国的灭亡之地,柴俊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果然,赵谷经过一番推测,终于确定了柴俊大军的下落,便是在距离杨延昭三人和蜀国大决战的十里之外的一个山林之中。

    这里乃是杨延昭三人的大军回程的必经之地,也是最好的埋伏之地。

    赵谷找到这里时,也不得不承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事,柴俊确实深得其中五味。

    既然已经找到了柴俊大军,赵谷自然要上前阻拦,便和柴郡主一起找上了柴俊。

    经过一番商量后,赵谷最终说服了柴俊,放过了杨延昭他们的大军,这便是为何柴俊等人的大军在一旁虎视眈眈,杨延昭三人的大军还能平安无事的原因。

    而见到赵谷和柴俊最终达成了协议,柴郡主也终于放心了,脸上终于出现了笑脸。

 第三百二十三章 布局(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