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归大宋 >

第168章

回归大宋-第168章

小说: 回归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谷可是知道,在遥远的某些国家里,中国丝绸的价值几乎等同于黄金,而且是一两丝绸等于一两黄金。

    所以说,这种现象必须严厉制止,若是有人再犯,定要重重处罚,以免掏空了大宋国本,强壮了敌国。

    就算大宋的商人们真的要和外国人做交易,那也是得把外国的东西弄到大宋来,而不是把大宋的东西弄出去。

    唯有通过商业目的,削弱敌国,强壮大宋,这才是上上之策。

    第二天早朝,赵谷便将这份奏折递了上去,这也是他当上开封府府尹以来,所上的第一份奏折。

    紫宸殿里,大臣们立刻就赵谷的奏折进行了商讨。

    出乎赵谷意料的事,这封奏折竟然得不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唯有少数几人觉得赵谷言之有理。

    其中反对赵谷的人,尤以文官中主打学习和教育的官员为主,言官们也有不少反对的,他们的理由是,大宋乃是中国,受四方诸国仰慕,诸国这才愿意来大宋经商,反正他们也不是强取豪夺,而是用银子买,大宋没有必要掐断这种贸易。

    对于这种论断,赵谷自是戳之以鼻,若这些国家真的是仰慕大宋,才来和大宋进行商业合作,为何不敢和朝廷合作,而是和私人合作?

    况且,就算朝廷对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这些私人商行、店铺等,又怎么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若是这些外国人仗着天高地远,拿了货不给钱怎么办?大宋朝廷若是真的不管的话,这些人的货物岂不是一点保障也没有?

    说到底,这些大儒们是想行王道、布教化,想要用自身德性感化化外之国,却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在那些外国人心中,他们这些人就是最大的傻蛋。

    只可惜,这些傻蛋在大宋却非常多,而且还掌握了社会舆论和不小的权利。

    最终,这场辩论以赵谷的失败告终,面对积累了几千年的惯性思维,饶是赵谷巧舌如簧,也丝毫说不动这些迂腐的家伙。

    赵谷不由觉得有些悲哀,君不见后世历史之中,当大金的野蛮人雄起后,大宋这个礼仪之邦顷刻间就被赶到南方去了吗?

    堂堂大宋,中原强国,却被分成了北宋和南宋,这难道不是一种屈辱吗?

    君不见蒙古国雄起后,立刻就灭掉了大宋,建立了强大的元朝吗?

    君不见甲午战争过后,偌大的中国被奴役了近百年吗?

    而造成这一切屈辱和战乱的根源,便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这种可笑的优越感以及莫名其妙的善心!

 第三百零五章 变化

    朝堂争辩失败后,赵谷兴趣泱泱的回了府,话语都少了很多,逗了三个儿子一会儿后,就上床睡觉了。

    躺在床上,他却翻来覆去也睡不着,直到夜渐渐深了,苏小成将赵元中哄睡着后,回到房里一看,赵谷竟还没有睡着。

    “有什么心事吗?”苏小成问道。

    赵谷叹了一声,将白日的事悉数说给了她听,随后道:“我只是想为大宋做些事情而已,这件事情如此简单,却遭到了如此大的阻力,我真不知是该说这些家伙固执呢,还是该说他们傻×。”

    苏小成噗嗤笑出了声,这还是她第一次听赵谷骂人,却见赵谷朝她翻了个白眼,苏小成立刻收起笑容,躺在了赵谷怀里:“其实外国私底下和大宋商家做买卖的事,也不是这些年才出现的,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买的许多东西都是大宋用不上的,与其留在大宋,还不如卖给外国人,没什么太大关系吧。”

    赵谷摇了摇头:“这其中关系可大了,我且问你,如果一个外国人在开封城买了十把刀,朝廷会放在眼里吗?”

    “十把刀而已,能有什么用处?”苏小成不解道。

    “用处可大了,假设他们一年买十把刀,三十年就是三百把,一百年就是一千把。”

    “那也只不过是一千把而已,只够装备一个千人大队。”苏小成笑道。

    “可是大宋不止开封一个地方啊!”

    苏小成一愣,随即冷汗连连,她已经完全明白了赵谷的意思。是啊,一个州府只买十把刀,大宋五百个州府便是五千把,外国人只需和大宋交易十年,便足以装备一个庞大的军团。

    更何况,他们一年又何止在一个地方购买十把刀,或许是一百把,一千把,也说不定呀!

    另外像什么铠甲、弩箭、丝绸布匹、药物等等,若是把这些都算上,外国人一年在大宋买去的东西可就太多了,细算下来,数量恐怖。

    “我现在知道你的意思了,那你和朝堂上那些官员说了吗?”苏小成道。

    “说了,可是他们根本不信外国人敢这么明目张胆,更不相信大宋会有如此资敌的商家,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我赵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唉。”苏小成伸出双手将赵谷搂进怀里:“难为你了,相公。”

    赵谷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气的慌,这帮高居庙堂的家伙们五谷不分,四肢不勤,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治国持家,只知道泛泛而谈,大宋早晚毁在他们手里。”

    赵谷越想越来气,仿佛一下子到了宋朝灭亡之后的崖山,眼前陡然出现了无数书生愤而跳海的情景,不由又后怕起来。

    崖山海战,那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陆秀夫何等英豪,却不敌蒙古千万大军,只能背负小皇帝愤而跳海,南宋十万军民前仆后继的跟随,海面之上浮尸无数,虽然行动十分愚蠢,但却蠢的可爱,蠢得让人敬重。

    这一刻,赵谷仿佛一下子顿悟了!

    他不禁在想,自己能够穿越到大宋建国之初,是何等幸运,难道就真的只能在赵光义的忌惮下,费尽心思的和他争斗,最后虚度年华吗?

    中华之弊病久矣,而源头便在于宋,是宋的士大夫仁义教育,拘束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弱化了这个民族的勇气,残废了这个名族的身体,赵谷如今虽然不能宰执大宋,但起码也是掣肘一方,他是不是该为了中华民族做些什么了呢?

    忽的一下从床上坐起,赵谷眼中闪烁出了亮光,似是想通了许多关节。

    诚然,赵谷为这个国家也做了不少事情,北伐西征也算劳苦功高,但他尽力了吗?

    赵谷虽不想承认,但他也不得不说,自己并没有尽力,因为他的上面还有一个赵光义,若是他表现太过的话,赵光义这个神经病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赵谷只能循序渐进,一步步的壮大自己的话语权。

    可经过此次和诸位高官在紫宸殿中争论一番后,赵谷突然觉得,自己的处事方法还是太过柔和了。

    既然这些外国整日处心积虑的算计大宋,那就灭掉他们好了!

    既然赵光义整日坐在龙椅上屁事不做,还整天瞎指挥,耽误国家进步,那就架空他好了!

    一时之间,赵谷的脑海中冒出了千万个念头,若是被人知道的话,怕是要把人给吓死。

    “相公,你怎么了?”苏小成问道。

    赵谷温和一笑,虽然没有说话,但十分熟悉他的苏小成还是发现了他的变化,她也不知这种变化是好还是不好,但依旧下意识的有些担心。

    赵谷和苏小成几乎就是心灵相通,一下子便察觉到了苏小成的担忧,他伸出手握住了她的手,道:“我没事,你乖乖睡觉吧,我出去办点事。”

    “已经深夜了,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做吗?”苏小成问道。

    赵谷笑了笑,目光遥遥望着馆邑的方向,道:“有的事适合白天做,但有的事也适合晚上做,比如生孩子,比如……杀人。”

    “杀人?”苏小成一愣,但很快反应了过来,难道相公要对付交跱太子了吗?

    等她抬起头准备询问一番,却哪里还有赵谷的影子,不由苦笑起来,缩进了被窝里。

    “相公,真是苦了你了。”

    ————————

    赵谷出了阁楼,一路到了二狗子居住的前院,将他叫醒了,随即二人换了家丁的衣服,偷偷摸摸的出了国公府,径直到了兄弟镖行。

    兄弟镖行此时却是没有关门,大宋并没有宵禁制度,因此许多行业都可以在晚上做事,兄弟镖行负责押镖,为了在一大早开城门时就可以出发,晚上都会提前将要押送的货物装好,另外就是晚上也需要有人照看货物,因此兄弟镖行索性就通天营业了。

    二人乔装打扮进了兄弟镖行,赵谷立刻让人喊来了二十个镖师,在众镖师不解的神色中在,赵谷缓缓说道:“诸位,我想去杀了交跱太子,有谁愿意跟我一起去的?”

    众镖师大惊,他们平时只做押镖的生意,可从来没有杀过人,不少人当即脸都变了颜色。

    赵谷一笑:“愿意去的日后就是我赵谷的兄弟,前程富贵自有我来操心,不愿意去的便接着回去睡觉吧。”

 第三百零六章 火

    赵谷说完话,二十来个镖师中当即离开了十人,赵谷也没有拦着,而是冲着二狗子点了点头,二狗子当即了然,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这些镖师知道了赵谷的计划,却是不可能再委以重任了,说白了,他们这辈子若是一直在赵谷手下做事,顶天了也就只能做个镖头而已。

    本来赵谷还有心在这些老手下中挑选人才接管各个地方的产业,但因为赵谷的计划十分庞大,一般人他也不放心,而这次行动,正是赵谷试探众人的一种方法。

    那十人走后,赵谷眼前便只剩下十人了,赵谷又问道:“你们确定要跟我一起做这件事吗?刺杀一国太子可是大罪,若是被朝廷知道了,一个斩首之罪是跑不掉的。”

    “我们不怕。”十人不算太整齐的说道。

    “好。”

    赵谷豪迈的用手指了指十人,道:“你们十人,我都记住了,日后但有重任,必从你们之中挑选人前去担任。”

    “至于现在嘛……。”赵谷又看向二狗子,道:“二狗子,给他们每人安排一栋住宅,另外每人发放二百贯钱,既然他们决定跟着我干,便不能寒了兄弟们的心。”

    二狗子点了点头:“既如此,那兄弟镖行的生意,他们也不需要做了。”

    “嗯,你来安排。”

    赵谷说完,直接大手一挥:“兄弟们,跟我走。”

    十个手下立刻跟上,赵谷一行十二人便顺着兄弟镖行的后门,一路到了一个黑巷子里,随即各自散去,一炷香后,重新集结在了大宋礼部馆邑。

    礼部的馆邑自然是用来招待外国使臣的,诸如交跱太子、耶律隆庆等人出使时,便都住在了这里,但眼下耶律隆庆已然回国,吐蕃、大理等国家的使臣也相继离去,如今馆邑内就只剩下交跱一国的使臣还在。

    众人到达这里后,赵谷冲二狗子使了个眼色,二狗子立刻上前推了推门,却发现馆邑的门已经从里面打开了,不由看了赵谷一眼,直到看见赵谷点头,他这才带领弟兄们闯了进去。

    不一会儿,馆邑内便传来了一道道木棍击打在身体上的声音,以及一道道极低的痛呼声。

    赵谷这时也进了馆邑,抬头一看,小九的六个兄弟都站在馆邑的房顶之上,正在警惕四周情况,’

    冲他们点了点头,赵谷进入了馆邑的其中一个院落,这个院落正是交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