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归大宋 >

第159章

回归大宋-第159章

小说: 回归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谋其政,此时作为一名文人,他却是十分光明磊落,知道不敌便立刻认输,这也间接说明了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却是难得的大智慧。

    台下众人对于吕蒙正果断认输,也是钦佩不已,作为大宋文坛盟主,吕蒙正难免受盛名所累,却能如此果断的认输,光是这份勇气便少有人及。

 第二百八十八章 文斗(6)

    第一场结束后,第二场词句的比拼便开始了。

    依旧是赵谷问道:“相爷,第二局是你先还是我先?”

    吕蒙正思考片刻后,道:“国公先请吧。”

    赵谷一怔,很快明白了吕蒙正的打算,若是第二场比斗赵谷依旧作出了绝世词句,而吕蒙正的词句却比不过他的话,那么想必吕蒙正依旧会直接开口认输,如此却好过自取其辱的好。

    而若是吕蒙正的词句胜过了赵谷,那他随后再吟出,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暗自点了点头,赵谷心生一计,道:“哪位替我去门外看看,外头现在是什么气候?”

    一个不明所以的年轻人抢先跑了出去,没一会儿便回来答道:“方才却是下了一场小雪,不过没下一会儿就停了,现下外面月黑风高,只能依稀看见月亮的影子。”

    “好。”

    赵谷哈哈一笑,跟着道:“那我便以月为题,作上一首词。”

    “妙。”众人皆称赞道。

    赵谷随后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随着赵谷将这首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出来,大殿内短暂的寂静了下来,片刻后才有人从诗句的意境中回转过来,大声叫道:“好词。”

    没错,是好词,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歌赋烟酒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每一样都可以和他那个时代最厉害的人想媲美,可谓天纵奇资,尤其是他的词句,更是流芳千古,传承不绝,古今中外皆有闻名。

    而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他众多词句里被流传最广的一首,不知有多少人吟唱过,书写过,赞叹过。

    此时的大宋,一种新的文风渐渐形成,那就是词,不同于赋的晦涩难懂,诗的工整,大宋词句都是长短句的形式,至于长的有多长,短的有多短,则没有具体的形式,完全靠个人发挥。

    水调歌头这首词纵然放在后世,那也是独一份的好词,更别说是现在词句刚刚流行,还未彻底绽放的时候了,众人被它所震撼而短暂失神,也在情理之中。

    老儒们自赵谷念出这首词后,彻底不能淡定了,一个个面红耳赤的看着赵谷,仿佛想要把他的脑子破开来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一样。

    而在另一边,不出所料,听完这首水调歌头的吕蒙正,当即选择了认输,自叹不如。

    于是乎,文斗的第二场也被赵谷顺利拿下。

    “还要比第三场吗?”赵谷问道。

    吕蒙正点了点头:“却是比完的,有始有终嘛。”

    “还是我先?”赵谷又问道。

    吕蒙正点了点头,闭口不言,却是明知必输,也要让赵谷完成最后一比。

    见他如此,赵谷对吕蒙正的感官也不禁变好起来,此次赵谷和他之间的文斗,明显已是赵谷必胜之局,他却已然要进行最后一场,为的是什么?难道他还能反败为胜吗?

    这个可能是绝不会有的,那么吕蒙正又是为何呢?

    依吕蒙正的政治头脑,又如何看不透赵谷此次文斗的根本用意,他之所以还愿意继续比斗下去,无外乎是想顺水推舟,让赵谷赢得更实至名归而已。

    说白了,他知道赵谷要出名,要制造舆论,索性也就放任赵谷施为了。

    这么做的话,对赵谷自然是有好处的,可却是在削弱吕蒙正自己的威望,试想一下,等到赵谷三局皆胜了吕蒙正的消息传开后,他这个文坛盟主还当得下去吗?

    不得不说,吕蒙正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知道自己此次比不过赵谷了,索性让赵谷赢得彻底,却是也不在乎自己会不会再次损耗一部分威望。

    可能有人会说,吕蒙正会不会打着注意吗,打算在最后一场中赢了赵谷,挽回一些面子呢?

    诚然,这种可能在普通人身上会发生,但在吕蒙正这等人物身上,却不会生出这种想法。

    试想一下,赵谷的文采已经彻底展露,那么吕蒙正有可能在赋上面赢他吗?根本不可能!吕蒙正将什么都看得透透的,自然不会自取其辱。

    赵谷想通这些后,也不多言,否则反倒会让吕蒙正觉得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便缓缓开口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谷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这一篇赋,却是被后世文人墨客评为古今中外八大名赋之一的赤壁赋,作者同样是后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赤壁赋通篇下来,尽显豪迈之色,辞藻华丽,语句高雅深渊,意境深邃悠长,随着赵谷的吟诵,满场观众皆跟着摇头晃脑起来,沉浸在了赋中波涛里。

    当然了,赵谷也没有完全照搬苏轼的,尤其是其中的‘苏子’,乃是苏轼的自称,赵谷全部将他改成了‘谷’,另外就是一些细节之处,赵谷也略有改动,但却无伤大雅。

    众人倒也没有怀疑,赵谷曾在江陵隐居,游玩过赤壁倒也在情理之中。

    少顷,赤壁赋吟完了,吕蒙正第一个叫了声好,随即起身对赵谷一躬到地。

    “之前不知国公大才,险些误杀了一个奇才,老夫惭愧啊!”吕蒙正道。

    没料到吕蒙正竟然又提到了之前的那次谋害,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赵谷也不由对他佩服起来,单就心性而言,吕蒙正此人堪称模范。

    他也不敢托大,连忙扶起吕蒙正道:“些许往事,不提也罢。”

    吕蒙正点了点头,接着面向众人,道:“诸位,今日我和涿国公文斗一场后,深感自身文采有限,日后大宋文坛的大梁怕是要让涿国公来挑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婚礼(1)

    众人闻言皆是错愕了片刻,但几个老儒却赞赏的点了点头,其中一人道:“蒙正,你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虚心承认不如赵谷的事实,实在是难能可贵,我等文人就是要有如此风骨。”

    “是。”吕蒙正似乎极其尊重说话的这个老人,连忙答道。

    老儒随即笑了一声,也不和其他人打招呼,直接就离开了。

    其他几个老儒也同样如此,见没戏可看了,深深看了赵谷一眼后,相继离开。

    随后,其他一些官员、富商等,在和赵谷以及吕蒙正客套了片刻后,也相继离开。

    至此,赵谷和吕蒙正的这场文斗便算是落幕了。

    等到第二日一早,昨晚文斗的消息便已传遍了开封府,并且还在火速向着周围州府传去,尤其是赵谷的诗词和赋,更是一夜之间就被书写成书,勘定成册,流传开来。

    而关于赵谷三局完败吕蒙正,吕蒙正却一首作品也没有拿出来就认输的事,更是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此一来,引发的改变自是巨大,单是一早上时间,涿国公府就收到了足足五百余份请柬,其中有来自各个官员的一百多份请柬,其他的则全来自于各个书院、书社以及文人墨客,都是邀请他去参加文会的,或者想要认他为师的。

    国公府内院,听完李叔的报告,赵谷不由露出了笑容,同时心里也松了口气。

    自己的谋划终于是成功了,只要能够将今天的势头保持下去,不用太长时间,自己就将成为大宋新一代的文坛巨星,到了那时,来自赵光义的压力便会极大的被削弱。

    苏小成和柴郡主此时却也在赵谷的府上,见到赵谷终于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心里也是欣喜,便上前来和他道喜,赵谷哈哈一笑,趁着二女不备,一下子将她们拉进了怀里。

    二女扭捏了片刻后,倒也没有挣脱,此时赵谷和她们虽无夫妻之名,也无夫妻之实,但像什么搂搂抱抱啊,亲亲摸摸之类的,在赵谷的厚脸皮攻势下,倒也都做过了。

    三人腻味了好一会儿后,苏小成突然幽幽说道:“听说那花梅姑娘有大宋第一美人之称,赵谷你为何不把她赢回来?”

    赵谷一听,心道糟糕,苏小成定然是又吃醋了。

    赵谷连忙解释道:“昨晚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天雪楼是做什么的,这不是到了那里后才知道的吗。而且最后花梅出的那道题,我不也没答吗?她纵然再漂亮,哪里比得过你们呀,对吧?”

    苏小成和柴郡主听言,这才转怒为喜,终于放过赵谷了,苏小成转而说道:“前两天,云南王给我们来信了。”

    “真的吗?”赵谷追问道。

    “是的,他……同意了。”柴郡主答道。

    赵谷哈哈一笑,在二女的脸上各亲了一口,满脸喜色,道:“太好了,我早就让你们问问云南王的意思,到底同不同意让你们嫁给我,现在这个混……咳咳,这个王爷总算是同意了。”

    二女白了他一眼,显然听出了赵谷想管云南王叫混蛋的意思,赵谷不由讪讪一笑,在心里想道:“说漏嘴了,真是嘴贱啊!”

    原来,自从一家人还在江陵隐居时,赵谷便让柴郡主给云南王写信,问问他对于柴郡主和苏小成嫁给赵谷的意见,无奈云南王一直没有回信,却直到此时才姗姗来迟的回了信。

    赵谷这段时间可以说等的头发都快白了,放着苏小成和柴郡主这样两个大美女在身边,却只能尝不能吃,实在是一种煎熬啊,现在终于好了,她们就要变成赵谷的女人了。

    当下,赵谷立刻找来李叔,让他去准备成亲事宜,并亲自写了主要宴请的嘉宾名单。

    一时之间,整个涿国公府忙碌了起来,家丁和丫鬟们忙的都快飞起来了,到处打扫卫生和张贴喜字,挂灯笼等。

    赵谷又亲自去了道观,让道士算了成亲的日子,随后便开始广发请柬,遍邀各大官员前来观礼。

    而赵谷成亲的日子,便定在了腊月十二这一天。

    到了这一天,涿国公府自是高朋满座,不仅朝堂之上大部分三品以上高官尽皆来了,就连许多久不出世的老儒都到了。

    国公府里足足摆了二百桌酒宴,这才将所有宾客都安排下了。

    少顷,吉时到了,赵谷领着新娘子出来进行仪式,却是让在场宾客大吃一惊。

    原来呀,在他的身后,竟足足跟着五个披着红盖头的新娘子,却是苏小成、柴郡主、柳俏俏、上官思思以及小九五人。

    众人经过解释才明白,赵谷竟是要一下子和五个夫人成亲,而这五个夫人进门之后,在国公府里也将不会有尊卑之别,大家的地位都是一样的。

    众人不由对赵谷一阵羡慕,早就听说赵谷和柴郡主、苏小成这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