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归大宋 >

第101章

回归大宋-第101章

小说: 回归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下人麻溜的搬来了躺椅、茶桌、点心、渔具等,穿好饵后分别递给了赵光义和李符。

    他二人虽然事务繁忙,但钓鱼还是会的,便各自躺在了躺椅上,将鱼钩扔了进去。

    赵谷又让人搬来了一个长长的铁架子,架子下面是一个大大的火盆,火盆里燃着刚被点燃的炭火。

    丫鬟们又分别送上船一大盘子各色肉食,猪肉羊肉牛肉等淋漓尽致,另外还有一些调料,生姜、蒜蓉、大葱等等,各色蔬菜自然也必不可少,自从大棚技术推广后,赵谷府里就从来没有断过绿色蔬菜。

    赵谷将各式肉类切了,或成块状,或称细丝,或成条状,用竹签子穿了,置于铁架子上烤了起来。

    至于丫鬟们,则纷纷舞动菜刀,将各种调料剁碎了,一碟碟放在了赵谷面前。

    少顷,铁架子上的肉有了个五六分熟,泛出阵阵香气,赵谷又取来一只毛刷,将调料均匀的抹在了各色肉类上。

    随后,赵谷又在空中纷纷洒洒的洒下各式调料,花椒粉、八角粉等,再次为肉香加入了新的味道。

    春风微微一刮,烧烤的味道便弥漫开来,赵光义和李符本来正在钓鱼,笑谈着一些话题,陡然闻到这股味道,二人皆是情不自禁的看向了赵谷这边。

    “这是什么东西?好香呀。”赵光义叹道。

    赵谷微微一笑,取过盘子,夹了三十根肉类烧烤,让丫鬟送了过去,并解释道:“这叫烧烤,在辽国和西夏那边比较盛行,但他们那里调料太少,只有在我们大宋才能做出如此美味。”

    说完,赵谷不由微微一叹,烧烤的时候少了辣椒,实在是一种遗憾。

    可谁叫辣椒到了明朝时才传入华夏大地呢!目前他们也只能将就了。

    在赵谷看来十分将就,但在赵光义和李符看来却是无上的美味,二人从丫鬟手中接过烤肉,立刻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烤肉一入口,更是露出了如上云端一般的表情。

    赵谷也只能在心中暗道一声土包子了,转过身,赵谷接着烤起了别的东西。

    说起烧烤,烤蔬菜比起烤肉来,味道还要更能让人接受,比如烤韭菜、烤藕片等等,几乎老少皆宜。

    没多大功夫,五十串蔬菜便被烤好了,照旧是先送去给了赵光义和李符品尝,等到二人吃完,大点其头后,赵谷才又烤了五十串,让丫鬟们送去给苏小成她们品尝。

    赵谷这边刚忙完,赵光义那里便嚷嚷开了。

    “我说赵谷啊,有肉没酒可不是待客之道。”

    赵谷只能让人又送去了两坛甜酒,赵光义这才罢休,继续和烧烤干着架。

    见他一副三天没吃饭的样子,赵谷也很是无奈,在古代做皇帝虽然非常优越,但有些东西却是无法弥补的,单就吃穿来说,赵光义这个皇帝可能还比不上后世的一个三岁小孩子。

    “皇上,烧烤吃腻了吗?要不再换点别的?”赵谷估摸着赵光义可能还没吃饱,便问道。

    赵光义点了点头:“正该如此。”

    赵谷应了一声,便又忙了起来,这次他做的却是正儿八经的主食和炒菜。

    菜倒也不多,二十个素菜,八个荤菜,外加三道淡雅的汤,一大家子人的午饭便算是做好了。

    恰逢此时李符的鱼竿有了动静,扯上来一看,竟是一条十多斤重的鲶鱼,赵谷索性又做了一道鲶鱼汤,撒上葱花之后,简直不要太香。

    赵光义和李符见到赵谷不大会功夫,就做好了满满当当一大桌子菜,立刻围了上来,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丝毫不讲一点礼节。

    赵谷再次苦笑,让丫鬟去叫了苏小成等人,众女到了之后,赵谷大手一挥,直接让众女围上了桌子。

    “皇上,人多吃饭才热闹嘛,咱们一起吃哈。”赵谷笑道。

    赵光义笑着瞪了赵谷一眼,但也没有阻拦,虽然现在朱熹还没出世,对于妇女的变态礼法还没有出现,但这个时代终究是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他能够做到这一点也算是难得了。

    饭桌之上,看着一大桌子食欲满满的菜肴,众人皆有些流口水之态,尤其是赵光义,更是不顾形态的用袖子擦了一下嘴巴。

    在擦嘴的同时,他的右手也没有空着,不断夹着一道道菜往嘴里送,活脱脱一个饿死鬼投胎的皇帝。

 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帝(2)

    约莫半个时辰后,众人早已吃的酒足饭饱,赵光义却依旧在吃着菜,喝着汤,饭却一口没动,真让人怀疑他的肚子是一个无底洞。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就连赵光义也放下了筷子,让人上茶漱口,众人这才如释重负的结束了这次午饭。

    喝过茶,赵光义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赵谷啊赵谷,朕觉得你天生就是当厨子的料,让你当侯爷实在是太屈才了。”

    “多谢皇上夸奖,皇上若是愿意的话,臣可以专门来给皇上当厨子的。”赵谷笑道。

    “那可不行,朕要是真这么做了,怕是那帮言官们又要叨叨了。”

    赵光义说完,陡然意识到李符也是一名言官,脸上不由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态。

    李符微微冷哼一声,却也没说什么,赵光义明显是开玩笑的,他就算身为左谏议大夫,言官之首,也不好太过找茬。

    “咱们还是说些别的吧,赵谷,你府里有书房吗?”赵光义干咳一声,转移了话题。

    赵谷点了点头,将赵光义和李符带到了书房。

    赵光义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看了片刻后说道:“这本书上的这个道理说得好啊,做奴才的瞒着主子做了坏事,当主子的就算不知情,也难保别人会说是他指使的,看来这个写书的人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啊!”

    赵谷定睛一看,只见赵光义手中的郝然是一本《论语》,只是不知论语上何时有了这么一个道理?

    细思之下,赵谷很快明白了其中来由。

    说白了,赵光义就是怕因为王继恩的事,而让别人以为刺杀是他指使的,这才跑到赵谷的府里来说上这么一通。

    他看起来是在讲书中的道理,其实就是在解释王继恩的事情,虽然这个话题的切入点有点掩耳盗铃之嫌,但如果赵光义不这么做,那他也就不是赵光义了。

    之前呼延赞支援赵谷时,赵光义曾让他带来一份密旨,让赵谷盯着一众率臣,行监军之责,这件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戳穿罢了,赵光义的这种做法又何尝不是掩耳盗铃呢!

    既已明白他的意思,赵谷自然而然的答道:“皇上说的是,上位者管理天下万民,难免会被小人蒙蔽,若是属下犯了错就怪罪他的主子,那这当主子的也太委屈了,毕竟他的属下那么多,不可能完全管的过来呀。”

    赵光义仿佛看到了知己般,重重点了点头:“赵谷你说的不错,王继恩这个奴才就是这样一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枉朕如此厚待他,他竟敢谋害于你,实在是死有余辜。”

    赵谷点了点头:“皇上天恩浩荡,臣等感激莫名。”

    一记马屁过去后,赵光义慢慢飘了起来,道:“哪里哪里朕只不过是秉公办案而已。”

    随即,赵光义又道:“说起来,此事你还是受了惊吓的,王继恩乃是朕的贴身太监,此事也怪朕教导不力,朕便再赏你铜钱万贯,替你压压惊。”

    赵谷毫不推辞,直接道:“多谢皇上,臣正在为后日的宴会开支而着急呢,有了这万贯铜钱,臣就可以暂解燃眉之急了。”

    赵光义问道:“后日你府上有宴会?”

    “是的。”赵谷答道:“众位大人说臣晋升为开国郡候,理应摆宴庆祝,臣准备后日就摆宴,邀请诸位同僚来府一叙。”

    “应该的,那这么说的话,你这次宴会的开支还是朕给你的呢!”

    赵谷抱了抱拳:“皇上天恩浩荡,臣和诸位同僚感激于心,在宴会之上,臣会说明宴会开支来源的。”

    赵光义略带欣赏的看了赵谷一眼,哈哈大笑一声,没有再说话了。

    此时,任谁都看得出来,赵光义给这万贯铜钱,只是想堵住众大臣的嘴,撇清他和王继恩的关系,而赵谷在宴会上说宴会开支是赵光义上赏赐的,自然就等于将这件事告诉给了众人,起到了一个宣传的作用。

    如此一来,大臣们自然心中明了,也不会再胡乱猜测,赵光义对此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三人又聊了一些别的,李符问了丫鬟时辰后,对赵光义道:“皇上,时辰不早了,咱们还是回去吧,明日还有朝会呢!”

    赵光义点了点头:“那咱们就走了,改天得空了再来赵谷府上改善一下伙食。”

    赵谷微微一笑:“皇上说笑了,御厨们要想学习厨艺的话,可直接去百味饭馆,我会让那里的师傅倾囊相授的。”

    李符在一旁听得是直翻白眼,暗道赵谷还真是会见缝插针,不管什么事情都能把赵光义弄得高高兴兴的。

    果然,赵光义一听,立刻哈哈大笑,直夸赵谷懂事。

    三人说完,便出了书房,由赵谷相送,一直将赵光义和李符送到了大门外。

    这时,赵光义突然压低了声音,道:“赵谷啊,辽国出使一事,皇兄已经和我说过了,朕也认为此事非你不可,还望你莫要害怕呀!纵然到了辽国又怎样,你是朕的臣子,那萧太后不敢把你怎么样的。”

    赵谷抱拳道:“臣知道了,谢皇上庇护。”

    赵光义哈哈一笑,随即扬长而去,李符也跟着他离开了。

    二人上了街道,街道四处立刻涌来了数十名精壮汉子,隐隐将二人围了起来,赵光义点了点头后,其中一个年轻人走到了他身旁。

    李符见状,知道赵光义有事吩咐,便直接告辞离去了。

    待得李符走后,赵光义对年轻人问道:“小七,赵谷这些天里都在做什么?”

    这年轻人正是奉旨保护赵谷的小七,听到赵光义的问话,他答道:“赵侯爷每日都会睡到日上三竿,吃过早饭后就到处走走逛逛,要么去郡主府坐坐,要么就是去范夫人的院子里逗逗范仲淹,要么就去百味饭馆看看生意,或者是去兄弟镖行和一帮兄弟喝喝酒,到了晚上则是在柳俏俏和上官思思的阁楼里留宿,每日基本都是如此。”

    赵光义笑骂道:“这小兔崽子倒是会享受。”

 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会

    赵光义想了想,道:“日后你不必过于监视他了,只需暗中留意就是,更不要被他发现了,朕不想让他知道朕不信任他。”

    “臣知道了,可是先前您不是说……?”小七不解道。

    赵光义笑道:“先前朕确实担心他少年得志,就目空一切,但今日在他府上吃了一顿饭后,朕觉得他不是这样的人。你见过家里来了客人,却依旧让女人上桌子吃饭的人吗?更何况朕还是一个皇帝,可见他是真的很在意他的女人们,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更加看重儿女情长的人,往往这样的人都不会有太大的抱负。而且他的书房里全是一些野史、文本、诗词歌赋,可见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虽然他很聪明,但却不会是一个逆臣,你若是对他太过监视,被他发现的话,朕又该如何对他解释呢?”

    小七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赵光义道:“去吧,好好保护他。”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