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74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74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据说另一个方向上往腊戍增援的新22师遭受到了损失。

    这倒不是说新22师师长寥耀湘没有先见之明,事实上寥耀湘也是个很精明的指挥官,之所以新22师会有损失是因为他的部队人数太多且过于复杂。

    工兵团全是坦克、装甲车再加汽车,没有一个人是在地上走的。而新22师的装备虽然算是好的,但也只能算是半摩托化师,能搭乘汽车赶往腊戍的只是一小部份人,大多数兵都是徒步朝腊戍赶路。

    这些徒步行走的兵就比较难受了……他们不可能像工兵团或是汽车部队一样藏在丛林里等天黑再走,这样只怕他们最终都无法及时投入战场。所以他们只能等日军飞机来了就躲进丛林,等飞机走了又继续行军。

    但有时日军轰炸机来得比想像中的要快,而且一上来闷头就是一片炸弹……好在新22师都是久经战队的老兵,所以伤亡并不大。

    工兵团的修路搭桥的工作在白天就开始了,毕竟人要比坦克、汽车等这些装备的目标要小得多,工兵团的战士们只需要派几个眼神好的在高处守着,远远的看到有日军的侦察机来就“啪,啪啪”的打上几枪……战士们把这叫做“防空枪”,这对于严重缺乏通讯装备的战士们来说尤为管用。

    一听到枪声,在公路及河边忙碌着的战士们就放下手中的活找掩蔽。日军侦察机飞来往下一看……没啥动静,只是公路上及桥粱好像有点变化,而那点变化又不足以让他们召唤轰炸机来轰炸,于是也就不了了之了。

    工兵团平时干的就是修路搭桥的事,所以工程进行得很顺利。这其中尤属木头营长最威风了,他指挥若定的冲着战士们一声声吆喝,不过一个多小时的功夫就将路面给整平了,再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在河里搭起了一座能让坦克通过的木桥……不过这也亏得此时还是旱季河水只有没膝深,而且那条小河不过只有二十几米宽。

    修完路搭好桥之后,工兵团又休息了一会儿天色就暗了下来,工兵团就借着夜色再次出发直奔腊戍而去。

    另一边,远征军指挥部的杜聿明又接到了副官递上来的电报。

    “军座!”副官说道:“日军又空降了两批,一批五百人左右,空降在棠吉通往腊戍的公路附近。另一批一千余人,空降在曼德勒通往腊戍的公路上,并占领了419高地和287。5高地。”

    “什么?”闻言杜聿明不由神色大变,这两批日军空降兵的作战意图很明显,就是占领公路两侧的高地阻隔中国方面从曼德勒和棠吉派往腊戍的援军。

    “第六十六军都干什么去了?!”杜聿明不由骂道:“他们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就让日本人拿下了两个高地!”

    “他们……”副官愣了下,就回答道:“他们不知去向……”

    “不知去向?!”闻言杜聿明不由恨得直咬牙。

    第六十六军除了被调往西线的新38师外,剩下的两个师就分别是由军统别动队改编的新28师和组建不久的新29师。

    这新29师撤得不知去向那还情有可原,这个师组建不到两个月,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可是这新28师……这些军统特务平时占着自己是军统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是作威作福的。

    这下倒好,他们对付起自己人来十分本事,日本人一来连火都没接上就逃了,一枪没放就把几个要地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勇气

感谢来喝一杯同学送的腊八粥!

    ******

    其实,一支有勇气、有决心、敢于面对敌人的部队,往往不会做出像军统特务那样对百姓实施挖眼、掏心、活埋、点天灯等极尽残忍的的手段。而军统别动队……在其短暂的五年历史里,就有数以十万计的民众死在他们手中。

    这支由军统别动队改编的新28师,其师长正是被人称为“剃刀”的刘伯龙。

    为什么会有“剃刀”这个外号就不用多说了,剃刀是用来剃头的,当然,这里的剃头指的并不是剃头发,而是剃人头。

    据说这个刘伯龙在驻守云南沾益的时候,仅仅只是因为部下被流弹击毙就下令屠村,杀死无辜百姓千余人搞得当地鸡犬不宁震惊滇黔,而刘伯龙却将其称之为“立威”。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新28师会在日军面前一击即溃了……像刘伯龙这样根本就不拿百姓的生命当一回事的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国家荣誉感或者说为百姓守住国门之类的心思,甚至可以说他的部下也没有这个心,他们考虑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当然不会在日军的进攻面前誓死抵抗,他们想的只有怎么从腊戍多带一点值钱的东西然后逃之夭夭,甚至如果逃不掉的话,一转眼就会成为汉奸转过来杀自己人。

    杜聿明脸色铁青的看着地图,419和287。5两个高地的失守,几乎也就意味着曼德勒通往腊戍的公路被切断了,沿着这条公路前往腊戍的新22师只怕很难及时赶到腊戍协增援了。

    “棠吉到腊戍的公路怎么样?”杜聿明又问了声。

    “情况不明!”副官只有这样一个回答。

    杜聿明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形势不容乐观……就算工兵团能够冲破重重阻碍赶到腊戍,对战局也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了,腊戍的失守几乎可以说是已成定局。

    工兵团方面当然不知道另一条线路的新22师已经被日军给挡住了,他们还在一路朝腊戍猛赶。

    应该说这个方向的情况要比曼德勒方向好得多,原因一个是驻守这段公路的不是什么臭名昭著的军统别动队,而是新29师及从罗衣考败退下来的暂55师残部。

    新29师百分之八十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但他们都还有家人还有良心,还有报效祖国的热血,而且这其中许多人就是奔着要报仇要打仗而进的新29师……

    所以“物以类聚、族以群分”这话还真不错。想去军统别动队的兵大多都会有这样一个心理……那可是军统,进去后随便捞个小官都可以横着走,往后那荣华富贵什么的,有得享受了。

    但是加入到像新编29师这又没背景又没后台才组建只有两个月的部队,那就有许多是身负血海深仇真希望能上战场打仗的人了。

    所以虽说新29师没有作战经验,但日军在这黑夜里却也无法迅速占领满是丛林的高地……谁也不知道丛林里是不是隐藏着一支部队,他们突然间就会从背后给日军来一下。

    比如汇在逃跑大潮中就有一个叫蒙乐增的兵,他是新29师的炮兵营营长,坐在副驾驶室里的他怎么想怎么觉得不甘心,于是猛地叫道:“停车!”

    汽车“哧”的一声就停了下来,驾驶员疑惑的看着蒙乐增。

    蒙乐增腾的一下打开了车门,站在车头冲着自己的部下叫道:“弟兄们,咱们不能再逃了啊!再往前逃一步,就把日本鬼子放进自家堂屋上了!不但我们难逃一死,连我们的父母亲人,祖坟老屋也都全完了呀!”

    蒙乐增这话说得在理,腊戍不仅是中国远征军的大后方,而且还是中国的门户,其距离中缅边境不过一百多公里,日军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能杀入云南从背后捅中国一刀了……历史上的日军也正是这样做的,只不过史上打入中国滇西的日军56师团。

    而蒙乐增又是云南人(广西是蒙姓第一大省,占蒙姓总人口近一半),所以才会有再往前一步就把日本鬼子放进自家堂屋甚至连祖坟老屋都保不住的说法。

    蒙乐增这么一叫,立时就有许多兵跟着响应:

    “营长说得对,咱们不能再逃了!”

    “跟小日本拼了!”

    “脑壳掉了就是碗大的疤,老子早就不想跑了!”

    ……

    有些逃兵还真不是孬种,他们中也有许多是好样的,他们只不过是因为没有当官的扯头,没有人把他们给组织起来。

    接着又有一个叫高玉树的营长在经过蒙乐增一行身边时,就转身对部下吼道:“弟兄们,想想当初我们走出国门时老百姓欢送我们的情景吧!咱们要是就这么逃回去,今后怎么对得起这张人皮啊!想走的我不留,想留的就跟着我和蒙营长一起打鬼子,死也要死个痛快!”

    于是两个营一共324人,立即在路旁抢占高地构筑工事,他们手里的重装备就只有十门破旧的日式山炮……这些山炮是在国内从日本鬼子手里缴来的,由于过于破旧几乎无法使用于是才丢给新29师。

    这些战士心里都清楚,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没有后勤补给也没有援军的他们最后就只有一个结局:打到弹尽粮绝最后牺牲在这里。

    但这时的他们却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的目的不是战胜日军,而只是想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向祖国向家人证明他们没有辜负了它们的养育之恩。

    不久之后日军果然就上来了,于是很快就遭到蒙乐增及高玉树所领导的战士们的阻击。

    所以,打仗往往看的不只是装备和训练,还有勇气和决心!

    ********

    谨以本章,向第66军战防炮营营长蒙乐增、搜索营营长高玉树及其所部324名战士致敬,他们在溃军中自发的停留下来阻击敌人,两个营共324名战士,在与日军战斗一个多小时后全部倒在了中国国门外的红土地上。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两面夹击

感谢:64564987、JIA1996、天心雨落、风雨雷电冰、吴此人、菊座张召忠、秋梦私语、书痴人家、逍遥风雷翅、铁小猪、亚凝老孙、穿着鞋的章鱼、梁文艺、骞鴻云、迷蒙的水相、李神舟、来喝一杯、天天开卷有益、Patick68、昆得拉、为什么要起名字这么长、阿~谋、牧人818、韭菜蒸饺、暗暗_啊啊、我的鱼泡泡、帅气的我是独孤求败几位同学的打赏!

    ******

    说来也巧,蒙乐增等人留下来自发阻击日军的高地,恰巧就在日军五百人空降部队的附近。

    白天时日军的侦察机就已经侦察到了有一支大慨一千余人的机械化部队沿着公路开往腊戍,此时这五百名日军的任务就是占领公路两侧的高地并层层阻击中国援军……由于机械化部队严重依赖公路,所以用五百日军来完成这个任务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但日军没想到的是,他们空降到地面集结部队后,在赶往目的地的路上还没走多远就遭到了中**队的阻击。

    这倒是与日军之前得到的情报不一样,这已经是日军第四批空降的部队了,从其它的空降部队那得到的消息都是中**人一触即溃,而偏偏在这里却有敌人的埋伏。

    日军没有多想,当即就对高地上的中**人发起进攻。

    这是日军的战斗风格,应该说他们在某方面就是死脑筋,比如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战略目标是两里远的桥粱及之后的601高地,他们完全可以绕过眼前的这两个高地继续抢占桥粱及601高地,这样一来就可以很轻松的切断中国机械化部队增援腊戍的道路。

    但日军却不是这样做的,指挥这场战斗的滕田大队长把指挥刀一抽,就下令部队朝中**人发起进攻……

    这似乎不能怪滕田大队长,要知道日军空降部队从组建到现在不过才两年,其战术思想还停留在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