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498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498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一十四章 独立二营

    美军的撤退开始还有一定的次序和纪律,毕竟驻守机场的海军陆战队第6师的一个营……海军陆战队相对于美国陆军来说算得上是精锐部队了,这不只是因为海军陆战队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一路杀过来的有战斗经验,更是因为海军陆战队编有比陆军部队更强的火力。

    美军投入冲绳战役的海军陆战队第6师虽然是新组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支没有经验的菜鸟部队……事实上,它的9个步兵营中是有7个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陆战队队员,只不过罗斯福是将驻守在太平洋战场上各个岛屿的较为分散的独立部队整编为海军陆战队暂编第1旅,然后再以这个暂编第1旅为基础组建了第6师。

    这个师的部队的战斗经验五花八门,有些参加过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有些参加马金岛战役,还有布干维尔岛、新乔治亚岛等等,甚至还有参加过中途岛战役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张弛和新一师的到来会鼓舞美军士气的原因之一……这些老兵很清楚中国部队在战场上是个怎样的存在,这也使中国部队在后方能与美军十分友好且紧密的协同。

    但美军毕竟是美军,就算有战斗经验,在失去了坦克掩护及夜战、近战的情况下还是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不过客观的说,美海军陆战队会溃退得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准备,他们也与盖革一样以为日军暂时不会出现在机场,要知道机场距离前线还有十几里,前头还有美国陆军布下的好几道防线,驻守机场的他们应该高枕无忧才对。

    于是除了去增援棚原陡坡的那两个团,美海军陆战队第6师的官兵们都放心的在战壕里抽烟聊天,有些甚至还被调去协助机场的运输卸货……当大批日军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甚至还以为那是中国部队。

    结果就不用说了,被日军一个冲锋就大乱,好在日军是从海上偷袭的,兵力是分几批登陆……这也是盖革开始得到情报说是一千日军后来又更正为三千的原因。

    这也使美军能稍稍抵挡一阵子。

    撑了一会儿后实在撑不住了,于是比尔上校就只能违抗盖尔“一步都不能撤退”的命令组织撤退。

    一开始还有美军部队在撤退部队后掩护……毕竟是海军陆战队,他们知道撤退也要分成几个部份且战且走,可是没想到日本人的攻势过勐,确切的说是日本人够狡猾,他们中有一部份人身着美军的装束不动声色的渗透进美军中,然后突然发难,于是美军的撤退节骤很快就被打乱了,接着就出现了日军像赶鸭子似的追在美军后头一阵乱砍乱杀的情况。

    在张弛等埋伏在路边的中**队眼里看到的,就是原本有序撤退的美军突然乱了起来,他们一边匆忙回身开枪一边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乱跑……有些甚至还躲进草丛里还击。

    这让张弛不由皱了皱眉头,他担心美军这样乱来会打乱中**队的伏击计划……美军这样做无疑会吸引来日军的火力,潜伏在草丛里的中**队要是沉不住气或者出于保护美军的心理过早开枪,那就暴露了战略意图。

    不过独立二营不愧是张弛从各部队精选出来的精锐,他们任美军在草丛里一阵乱跑任美日两军在草丛处枪来弹往,甚至手榴弹丢到旁也是一动不动……事后发现就有几名战士是在这种情况下牺牲的。

    甚至有时,撤退的美军及追击的日军还会踩着趴在草丛里的战士,但战士们还是一动不动……美军和日军正互相厮杀,想当的以为脚下踩着的是“尸体”而没有多做观察,于是最终还是没暴露。

    当时的张弛手心里都捏着一把汗……这种情况就算是身经百战的他也是头一回碰到,谁又会想到日军恰好就在这里追上美军而美军又恰好把中**队的藏身处做为暂时阻击日军的阵地?!

    不过经过的这事后,张弛对独立营的信心和认识又上升到另一个层次:能打仗的部队并不稀奇,有战斗力及战斗经验的兵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一支能打仗的部队个个都有战斗力的兵……也就是明知道能将对手击败,却因为纪律而不动手冷静的面对死亡的威胁,那却不是一般的部队或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得到的。

    独立二营做到了,这就证明了它不是一般的部队,证明特战队员不是一般的战士。

    独立二营的这种隐忍很快就得到了回报……

    日军追杀美军的先头部队过去后,主力部队很快就跟了上来……由于日军先头部队在前方一路追杀美军,所以他们就很放心的集中在公路上朝前推进,日军的队伍中甚至还几十辆从美军那缴获的装满了弹药和补给的汽车,那些汽车后面甚至还都拖着一门美式火炮。

    张弛注意到这些日军已经有相当一部份已经换上了美军的m1步枪。

    其实,别看m1步枪是半自动步枪比日军的三八大盖先进,许多日军士兵还是不愿意换美式步枪的。

    这一个是因为日军士兵的习惯问题……日军喜欢近战擅长肉搏,同时又喜欢精准射击而不是火力压制,这有点类似“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其实是由后勤能力远不如美军决定的。

    另一个,则是一支部队里装备两种口径不同的步枪会出现弹药补给混乱的问题。

    所以不到万不得以,日军是不会使用美式步枪的。

    但这时已经到了万不得以的时候……日军是从海上穿插的,其后续基本无法得到补给,于是只能使用缴获的武器装备。

    这也是牛岛满这个穿插计划的疯狂之处,让两个联队在没有足够补给的情况下穿插到敌后,这万一要是被美军挡住就只有全军覆没的结果。

    可牛岛满的这个计划甚至成功了……如果没有张弛及独立营的话!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一十五章 狙击

    日军第26联队总兵有三千两百人,其兵力分配是这样的:

    一千两百人驻守机场并袭击、接管机场附近的仓库,并利用仓库里的物资装备和缴获的汽车组织起主力部队的后勤。

    主力部队两千人追击美军,迅速击溃美炮兵部队并完成包围圈。

    带领主力部队的是日军第的26联队的小坂正一大佐。

    小坂正一大佐清楚一点,那就是这一仗最重要的就是要快……就像德国人在欧洲发起的“闪电战”取得的战果一样。

    小坂正一的想法当然是正确的,原因是日军兵力太少了,只有三千人,加上进攻读谷机场的日军也只有六千人,如果动作慢而给敌人调兵遣将的时间……那么随便从前结调几个团来就能把他们这些没有补给、没有增援的部队给消灭掉。

    所以,小坂正一甚至在还没有夺取机场的时候就开始用缴获的美式装备和补给武装主力部队了。

    这才换装一半,小坂正一就得到美军已经崩溃撤退的情报,小坂正一当机立断,立即下令日军开拔……

    换装一半就投入实战,这战场上是大忌,小坂正一知道这一点,但还是下了这个命令,因为他知道……跟时间的重要性比起来,这所谓的“大忌”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参谋劝着小坂:“大佐阁下,只需要十分钟……我们就可以完成换装了!”

    “我们没时间等了!”小坂大佐回答:“没有换装的,可以在路上杀敌缴了他们的枪用!”

    “是!”

    小坂大佐的这个命令豪气万丈,再加上日军刚刚顺利的夺下了浦添机场,一时使日军士气大涨,个个举枪大喊:“天皇万岁,万岁……”

    然而,正在日军想狠狠地往美军腹地穿插时,却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正在加速行军时,坐在缴获的吉普车里前进的小坂大佐突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似乎感觉到自己正成为别人枪口下的目标,于是下意识的就想低头埋低……

    但却太迟了。

    瞄准小坂大佐的正是张弛,张弛也明显感觉到了这名日军军官有所反应,于是毫不犹豫的就扣动了扳机。

    “呯!”一声枪响。

    子弹穿透并击碎了摇起一半的挡风玻璃,然再精准的射进了小坂大佐的左脑……由于这可以算是子弹的二次杀伤,所以小坂大佐连吭都没来得急吭上一声,脑袋就像西瓜似的炸了开来。

    “打!”几乎与此同时,特困生就在手持步话机里下了命令。

    霎时枪声就响成了一片,原本看起来空无一人的草丛里已站起了一个个有如鬼魅一般的战士,手里举着枪朝公路上的日军倾射出一排排子弹。

    这其中尤其是那些隐藏在树上或是高处的狙击手……

    独立二营的狙击手是从各部队里专门挑出来的“神枪手”……此时中国部队还没有“狙击手”这词,战士们通常将那些打枪打得准的称为“神枪手”。

    挑选出来也并不是说直接就做为狙击手了,还要经过一轮又一轮严格的训练及淘汰,最终才能在独立二营中担任起“狙击手”这个角色。

    独立二营的狙击手在张弛的训练下,甚至都比美军还超前。

    比如,此时的狙击手大多还是一人一枪,而张弛训练的狙击手,则是经典的两人组合,一人负责射击,另一人负责观察和掩护。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低效率的组合……两个人只用一把枪,怎么着战斗力也比不上两把枪吧!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原因是狙击镜虽然可以放大,但是视野却小,想要寻找有价值的目标并不容易,射杀一个目标寻找下一个目标时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有一个观察员配合就不一样了,狙击手瞄准时观察员就寻找下一个目标,接着适时将目标的位置报给狙击手,于是这么一枪接着一枪下来,两人一把枪能发挥的作用反而比两把枪还要大。

    就像现在这样,独立二营数十个狙击小组在第一时间就将日军的军官、机枪手、掷弹筒射手给解决得差不多了,日军在第一时间甚至都没人下令组织防御……

    接着发挥作用的就是战士们手中的各式武器:

    步枪“砰砰”的对日军一个个点名,机枪一排排的扫出子弹将敌人压制在地上无法动弹,火箭筒“嗖”的一声打出冒着尾焰的火箭弹,当场就把日军用于当作掩护的汽车轰上了天,迫击炮又照着要撤退的日军一阵乱炸封锁了他们的退路……一时日军就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乱成了一团。

    后来侥幸活下来的几名日军俘虏回忆:“这一仗对我们来说是莫名其妙的一仗,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敌人是谁,不知道命令是什么,不知道谁在指挥……这种无序的情况在以前几乎没有!

    日军会这么说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日军的指挥系统很严密,尤其是陆军,少佐死了就大尉指挥,大尉死了就中尉指挥,于是一般情况下都有会有人指挥。

    但是,因为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日军军官在第一时间就大批的被中国狙击手“点名”,紧接着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使许多日军大尉还不知道少佐死了指挥权已经落到他身上了。

    有些就算知道是自己指挥,但在那种混乱而且完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