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83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83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宫中,隆武帝看着一份奏章,正满面阴沉,忽然内侍来报,言忠勇侯王彦求见,隆武帝随放下奏章,让内侍将王彦迎进殿来。

    王彦至,随向隆武见礼,“臣拜见陛下!”

    “卿家平身!”隆武帝微微抬手,而后说道:“朕正欲招卿家前来,不想卿家就至,确省下许多功夫。”

    “陛下欲招臣,不知何事?”王彦观隆武帝并未有早朝时的振奋,神情反而有些低落,心里不禁一惊,随先放下自身之事,开口问道。

    “赐座!”隆武帝先对内侍发言,等王彦谢恩座定后才道:“朕今日收到平国公送来的奏报,桂林靖江王朱亨嘉,已经自称监国,改桂林为西京,以广西总兵杨国威为大将军,孙金鼎为东阁大学士,檄调土狼标勇,并锁拿不愿归附的广西巡抚瞿式耜,已经带兵出平乐、梧州,欲进犯广东矣!”

    王彦闻皇帝之言,脸色不禁大变,福州朝廷尚未稳固,居然广西又突发内乱,连他的镇守之地广东亦将遭受威胁,真是天不助大明也。

    这时王彦联想到郑之豹之举,又想到平国公为何今日上奏这份奏章,心中已经明白,这是郑氏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要逼他出福京,好独自掌控朝局也。

    “前些时日,浙江鲁王派人前来救援,不称朕为陛下,只称皇太叔,朕以派遣兵科给事中刘中藻前往宣旨,两家不分彼此,凡鲁王任命之官员,入朕朝,均担任同等官职。朕还亲笔书信于鲁王,言朕无子,王为皇太侄,同心协力,共拜孝陵。朕有天下,终致于王。但鲁王却至今未曾回应!”隆武帝接着诉说道:“浙江鲁王监国之事尚未解决,今靖江王又叛!只此大敌当前之刻,而同姓先争,国有三主,岂能成中兴之业?”

    “陛下切莫灰心!靖江王之变,臣愿平之!”王彦见隆武帝有些消沉,不禁连忙拜道。

    (发现个问题,作者于创世更新后,起点有时候居然几个小时都不更,可能是作者第二章更新的时间不稳定的原因,以后都定时发布于早上和晚上十一点,不过起点可能采集的晚一点。最后谢谢大家都支持,求收藏,求评论。)
………………………………

第127章难决策,问计左公

王彦从行宫出来,心中一阵黯然。

    八月底金声、尹心民、刘鼎甲、吴之球等部义军围攻宣城县,意图光复宁国府,进而逼近金陵城,但被清庭提督张天福击败,军师邱祖德,义军首领刘鼎甲,吴之球,俱被清军俘杀,义军实力大损。

    八月二七日,清庭提督张天福,领清将卜从善,李仲兴,刘泽泳,趁胜进军徽州,与金声败军激战于绩溪城一带,金声不支,随向隆武朝廷请援。

    王彦同隆武帝与郑芝龙,争海税之权,刚刚筹到粮饷,而郑芝龙亦做出妥协让郑彩出仙霞关,援救金声,但广西靖江王却又忽然叛乱,使得朝局顿时再次陷入艰难。

    前有虏兵大军压境,后方有生内乱,如隆武朝廷再生争端,下场必然又是一个弘光朝廷。

    当王彦将郑之豹打伤其下属,抢夺了三十万军民赖以生存的口粮时,隆武帝不禁一阵沉默。

    如果王彦手中掌握绝对实力,有十成把握,隆武帝定然毫不犹豫的支持他铲除郑芝龙,但王彦却没有那份实力,隆武帝身为皇帝,他要顾全大局,因而只得让王彦忍耐,莫要使朝廷陷入内斗之中。

    这时王彦已经冷静下来,他手中只有两万多人,而郑芝龙掌控福建十多万大军,他手中无钱无粮,兵士连盔甲都没有,而郑芝龙却粮草器械充足,银钱无数。

    这样的实力对比之下,如果王彦不能速胜,那对三十万军民来说,便是一场天大的灾难,但如若此仇不报,他又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军中诸将?今后又如何号令麾下大军?

    一时间,王彦心中满是苦恼,他骑马漫步在福京的街道上,不知走了多久,脑中依然没有对策。

    这时王彦见天色已经将黑,随决定先放下心事返回驻地再与他人商议,但他却忽然发现,不知何时,他竟然走到了左懋第的府邸之前。

    福京朝廷新立,左懋第被任命为首辅大学士,每日事务繁杂,而王彦也忙于各种各样的琐事,忙着和郑芝龙争斗,两人便许久未曾长谈。

    王彦知道,他之所以情不自禁的走到左府来,归根究底,还是他手下缺少有远见,能够倚靠的幕僚,一旦遇到大事,却连个商量,连个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所以当他有大事而不能决时,便不自主的走到了左府。

    当下王彦便翻身下马,而后让亲卫前去禀报,不多时,左府的管家,便将他迎了进去。

    左懋第在他的书房接见王彦,待下人上好茶水之后,他才相问王彦为何会来他的府邸,而王彦则将郑之豹之事,以及朝廷眼下之困局和盘托出。

    左懋第听完,不禁微微皱眉,最后对王彦道:“士衡心中其实早有决策矣!”

    王彦闻言,却不禁一愣,“阁老何出此言?”

    “若士衡真想同平国公挣个你死我活,现在就不会进吾府邸,而是趁着郑氏兵力分散,回去整顿兵马直扑安平城,一举拿下郑氏老巢。”左懋第悠悠道:“士衡既然找吾商量,那便说明士衡心怀朝廷,不敢枉起争端,害怕一旦开战,郑氏的军队回援福京,到时候仙霞关等要地无兵把手,让北虏轻易入闽,使清庭坐收渔翁之利。”

    王彦闻言,心神不禁一振,他明白左懋第说得不错,他心中其实早就做了决定,只是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去,而且不夺回银钱,他今后拿什么买粮。

    左懋第见王彦沉默不语,随即又道:“三十万军民留在福京城外,得不到安置,士衡手中有再多钱粮也消耗不起,而朝廷的情况,士衡也应该知道,根本拿不出钱粮支持你,既然士衡已经答应陛下,平定靖江王之乱,那就去广东吧!”

    “郑芝龙一心想逼我出福京,好独自掌控朝局,我若真走了,岂不让他得逞呢?”王彦闻言却皱眉道。

    “士衡于福京也有些时日,可曾有什么建树?”左懋第自问自答道:“收回海税之权,算一件,还有没有?士衡是当局者迷呀!吾说句实话,士衡虽然位居侯爵,但你为官之日尚短,却并不适合于朝堂争斗,你应该领兵于外,经营粤省,开海通商,以足兵餉,选练精锐,以成强军。如此方可为陛下之外援,使吾等于朝中能与郑氏抗衡。”

    王彦闻语不经一阵沉思,他在福京这些时日,所有的精力,几乎都花在同郑氏勾心斗角之上,连营中军务也多有荒废,而他除了逼破郑芝龙在海税上做出让步之外,真可谓一事无成。

    当他以为郑芝龙妥协,朝廷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清庭之时,郑之豹又给他当头一棒,争端立马又被挑起,他想要于朝廷之上,一心做点实事,却根本没有可能。

    一时间,王彦不得不承认左懋第所说之言,十分有道理,而他心头繁杂的思绪,也终于因为左懋第的开导,而变得清明。

    “阁老之言,令彦茅塞顿开,彦决定离开福京,但彦走之后,郑芝龙必然更加跋扈,阁老确需有应对之策呀!”王彦担心道。

    “这点士衡不必担心!”左懋第颇有把握道:“郑芝龙虽然跋扈,但其子郑森却忠心朝廷,吾与黄阁老等人商议过,将于朝中大力扶持郑森,使郑氏势力分裂,以此来互相牵制,当可使朝局实现制衡!”

    “国姓成功毕竟是郑芝龙之子,彦觉得还是有些冒险!”王彦闻言担心道:“彦以为还是应该增强陛下能够掌控的势力,而不能依靠某一个人。”

    “士衡之言有理!”左懋第点头道:“然闽地都是郑氏的势力,朝廷想要重新培植新的力量,恐怕十分不易!”

    “阁老!”王彦思索后道:“若彦留一营人马于福京,供陛下驱使,可行否?”

    “若能如此,那自然甚好!”左懋第闻言,眼前不禁一亮,“士衡之兵乃是百战精锐,若是留下五千人马,虽不足以压制郑氏,但却可保陛下无忧!”

    “那彦便立马回去安排!”王彦当即起身向左懋第行礼告别,而左懋第亦起身想送。

    二人一路走到左府门前,王彦却突然停下脚步,对左懋第道:“阁老,彦还有一事需要您从中周旋。郑氏逼彦离开福京,如今目的已然达成,那郑之豹抢夺彦的银钱和船只,却该尽数归还,他若不给,彦便顺道去亲自去取!”
………………………………

第128章离福京,托付大事

左懋第应下王彦之请,当即回府准备一番后,便去往安平城,寻郑芝龙府邸交涉,而王彦则随护卫趁着天色未黑,连忙出城返回营地。

    入城购粮的何刚,得知王彦回营,立马前来求见,满脸气愤的道:“侯爷,福京城内的米行,都不愿卖给我们米粮,下官没想到郑氏居然做的如此之绝,想要将我们置于死地,方肯罢休!”

    王彦闻言,却没有恼怒,他知道这只是郑芝龙逼迫他的手段而已,如今他已经决定离开福京,郑芝龙必然也不敢逼迫太甚,就像王彦若真下定决心,便该起兵攻打安平城一样,郑芝龙若真要与他鱼死网破,自然也会直接调兵,攻灭王彦营塞,甚至于福京伏杀王彦。

    “悫人不用担心,明日你可再入城够买,必可购得米粮!”王彦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吩咐道:“奔走一日,想必悫人也有些乏了,明日本侯还有要事同汝等商议,汝便先下去歇息吧。”

    何刚闻言,心中一阵疑惑,但还是没多问,便行礼退出了营帐,而等他离去之后,王彦又让卫士招王威前来相见。

    “末将王威,拜见侯爷!”不多时,王威便被卫士引入账来,向王彦见礼。

    “元章,且先坐下!”王彦指着一旁座椅道。

    王威拱手谢礼,座定后道:“不知侯爷唤末将前来,所谓何事!”

    “本侯与元章结识于山东,一路风雨,于今以近二载!”王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回忆道:“当年赵公麾下的老人,本侯自山东带出的一千兄弟,现今已经所剩无几。”

    王威闻言,神情一阵伤怀,他知王彦还有话要说,因而并未出言。

    “两年来,本侯从一届举人,到如今位居高位,而元章亦封为指挥使,但其他老弟兄,却多只为百户千户。”王彦悠悠说道:“刘顺虽与你同职,但在能力上,却也不如你。本侯麾下虽然集结了不少人才,但真正可以独单一面的帅才,却只有元章你和泰祯!如今泰祯早以为国成仁,本侯最大的依靠,便只有元章矣!”

    “末将愿为侯爷分忧!”王威闻言,哪里还不知道王彦有大事相托,当即起身行礼道。

    “元章且座!”王彦意识王威不必多礼,而后道:“今日本侯面见陛下,得知广西靖江王叛乱,本侯为广东都督总镇,将要返回广东抵御叛军东进,所以将率领军民离开福京,但郑氏跋扈,本侯心中确有疑虑,因而有意留你于福京,护卫陛下安全!”

    “什么?”今日何刚于城中购粮再次受阻,令军中诸将气愤无比,因而王威方才以为王彦将要同郑氏开战,但没想道却是要离开福京,因而惊呼道:“周佥事之仇,郑之豹夺船抢银之事,侯也不报了么?”

    王威作为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