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795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795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月间,艾能奇寻得机会,转到缅军的尾部,连续发动了两次袭击,又杀死了四千多缅军。

    反缅武装将缅军的尸体堆在一起,像小山一样高,不仅吓坏了缅军,也让附近的掸族土司开始不稳定起来。

    掸族的阿瓦王朝,就是被缅人所灭,掸族也被赶到了缅北,他们原本是明朝的附庸,不过明朝对于缅族攻灭阿瓦王朝,并没有什么表示,这也是明朝势力再次进入缅北时,大多数掸族表现冷淡的原因。

    他们并不太相信明朝,不可能听几句嘴炮,就脑子一热反缅,但现在不同了,艾能奇的胜利,让掸族的土司,看到了缅族无能的一面,不少人便觉得,可以摆脱缅族的控制了。

    时间到八月底,连连失败的白莽不得不承认失败,率领不到两万人,仓皇的退出了缅北。东吁国对缅北反叛武装的第四次围剿,在损失一万人后,宣告失败。

    东吁的军队,一退出缅北,艾能奇便率军回到了孟乃,并开始联络北部的掸族土司,让他们不要在给东吁交税,准备在孟乃建立政权,然后向南夺回掸族的阿瓦城。

    东吁王平达力在白莽败回阿瓦之后,雷霆大怒,收了白莽的兵权,要杀他泄愤,不过被大臣阻拦下来。

    可是叛军杀他一万人,在缅北唆使掸族独立的恶气,东吁王却难以下咽。

    虽然他明知道这是明朝背后操纵,但是却不能去谴责明朝。东吁连明朝支持的叛军都摆平不了,怎么好去把明朝牵扯进来。

    东吁王恨透了这个以卑鄙手段,颠覆他国政权的霸权帝国,他只能咽下这口气,然后组织军队,准备亲自征讨,一定要将艾能奇铲除,稳住缅北的掸族。

    对于东吁国,明朝虽然与他在南洋问题上,有很大的冲突,但是他其实并不是明朝主要的敌人。

    在中原帝国大一统的基因驱使下,明朝最主要的敌人,只有占据关中之地的金国。不灭金国,明朝就不算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本来明朝注意力,还不会落在东吁身上,但是他与金国结盟,那明朝在战略上对东吁的重视,立刻就加强了。

    这直接导致了明朝开始对东吁出手,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军队,而是明朝的锦衣卫。

    除了艾能奇的武器粮草,是王彦命云南巡抚秘密提供的之外,煽动掸族的细作,都是锦衣卫的人。

    东吁王并不死心,想要对缅北进行第五次围剿,但是他没有想到,军队和物质还没准备好,缅北还没有平定,缅南地区的孟族又出问题了。

    东吁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处理不好,就容易混乱,甚至仇杀。

    孟族是东吁近内,人口能排进前五的民族,原来于缅南建立了强大的勃固王朝,曾与缅北掸族建立的阿瓦王朝,争霸四十年,结果哥俩谁也没能奈何谁,反而双方都打得筋疲力竭,便宜了躲在一旁,偷偷发展了的东吁。

    孟族的勃固王朝和掸族的阿瓦王朝,先后被缅人的东吁王朝所灭,最后由东吁完成了一统。

    在决定对东吁动手之后,军队使不上劲,王彦就只能想别的办法,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王彦随即便让锦衣卫开始搜集东吁的情报,并对东吁的历史和国内的情况进行分析。

    这一分析,就发现东吁内部有各种的问题,锦衣卫在得到大批资料之后,为了向朝廷争取经费和资源,便将对付东吁的事情包揽了下来。

    在满清覆灭之后,锦衣卫能分的资源,一下少了大半,为此锦衣卫内部很不满,为了给属下挣个待遇,胡为宗和余太初对东吁的情况研究之后,便找到王彦。

    两人给王彦算了一笔帐,说只要五十万两银子,就能帮朝廷解决东吁。

    王彦对于锦衣卫的提议到是很敢兴趣,不过兵部却不干,因为这等于动了兵部的利益。对东吁动兵,招募军队朝廷要给兵部拨款,采购兵器装备,兵部能从军工作坊手中分得油水,岂能让锦衣卫给搅黄了。

    兵部很强硬,认为这事不该锦衣卫管,可是锦衣卫也不是吃醋的,没几天就搜集了兵部官员贪污的证据,送到刑部和都察院。

    刑部的官员没给啥反应,不过都察院是个清水衙门,谏台的御史们早看这些官僚不顺眼了,一本本的折子往内阁送,最中还是搞倒兵部一个正五品的郎中,两个从五品的员外郎。

    这下算是给了兵部一个警告,不能你们吃肉,锦衣卫连汤都没得喝吧。

    最终这事在胡为宗与陈邦彦,还有五德号的总裁陈永华见了一面之后,兵部的反对声才落下来。

    锦衣卫得到了五十万两的经费之后,便开始在东吁布局起来,艾能奇只能算是北线的棋子,而除了北线之外,锦衣卫还有南线。

    他们的目标就是扇动北面的掸族和南面的孟族反抗缅族的统治,只要南北两个方向都乱起来,那东吁国岂会还有精力去与金国配合。

    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借助明朝的影响力,以及一些银钱而已,况且这些银钱,也只能算是投资,明朝支持的人,推翻了缅人的政权,建立新的政权,是不是要与明朝签订贸易条约,允许明朝在此开矿经商之类,总之会有利益交换,也不是白支持的。

    毕竟有野心的人很多,锦衣卫为什么选择你,除了有实力之外,你成事之后也得为明朝带来利益才行。

    此时,明朝锦衣卫百户王大拿,便被几名孟族的战士,带进了一间屋宅。

    “首领,客人带来了!”

    屋宅里坐着几名孟族汉子,为首之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他是勃固王朝末代国王的侄子斯弥占。

    几人见王大拿进来,顿时纷纷站了起来,斯弥占大笑着迎接上来。

    (求月票,推荐,订阅。)

    感谢uyhi的打赏,更新不时间不太稳定,改晚上6点和11点吧。

    (本章完)


………………………………

第1286章东吁三分

    从年初明朝得知东吁同金国联盟之后,锦衣卫便开始在东吁境内活动起来。

    缅南地区的孟族首领有许多,斯弥占只是其中之一,势力也并非最强,不过锦衣卫看重他是勃固王族后裔这个身份,所以重点与他联络。

    斯弥占头发有些花白,身子有些佝偻,不过一双眼睛却锐利清澈,一看就是个厉害人物。

    他笑着迎接上来,大笑着行礼道:“上使,可算把你盼来了。”

    王大拿也是满脸礼貌性的微笑,他之前来的时候,斯弥占并不是这个态度。

    现在态度之所以转变,很大原因是东吁的军队,在缅北遭受了挫折,让他看到了机会。

    想要唆使一个五十多岁,半截身子埋进黄土的人造反,并不容易。

    斯弥占十分精明,他虽然觉得眼下是孟族独立,恢复勃固王朝的大好时机,但他很沉得住气,并没立刻去找回王大拿,而是想等明朝一边再找上他,给他跟多便宜。

    锦衣卫自然明白斯弥占的算盘,王大拿知道斯弥占在等他上门,他却便偏不上门,反而去联系其他的孟族首领。

    毕竟想找到有野心的人,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斯弥占见王大拿与其他首领会面,老东西立时便坐不住了,终于派人主动将王大拿请来。

    这王大拿在南京不过是个百户,因为出卖唐王,为人所不耻,在南京混不下去,所以自己讨了个下南洋的苦差事。

    在南洋他除了最初一场大病,差点要了他的命之外,其他其实都还很好。毕竟在南京他是不入流的小角色,但是在南洋,却一下成了大人物,这种感觉让他很爽。

    王大拿挥了挥手,直接从斯弥占身边走过,在堂中左首坐下,然后戏谑的笑道:“大首领让人请我过来,可是想通呢?”

    斯弥占约为尴尬的转过身来,然后领着几人回道座位,命人上茶和端上水果,还安排两个女人打扇,给王大拿伺候周到,才笑道:“上使,早就想通了。缅族欺压我们孟族以久,现有天朝支持我们,我们怎会不识抬举。”

    王大拿见斯弥占的神情,满意的点了点,斯弥占见此,随即试问道:“上使,不知上次说的条件?”

    “条件不变,朝廷会资助你二十万两白银,不过会以火器、衣甲等方式,分批援助给大首领。”王大拿笑道:“如果大首领恢复勃固国,朝廷还会再资助大首领十万两白银。不过这些资助,等大首领击败东吁之后,要用粮食等物资偿还,还要与我朝签订通商条约。”

    东吁的事,是锦衣卫在南洋包揽的第一件大事,如果做得好,今后锦衣卫在朝中的地位就能重一分,以后分资源时,也就有底气了,所以锦衣卫上下十分重视。

    为了防止孟族人拿钱不干事,锦衣卫并不会给现银,而是以火器等方式进行资助。

    这其实就是先借给孟族钱,然后用这些钱买明朝的火器,等于就是明朝赊给孟族武器,等孟族有钱了再还。

    整个过成,明朝其实并没有花钱什么钱,这钱还是要孟族自己出。

    这事得利的是明朝,军工作坊,还有经手的锦衣卫。

    这也是胡为宗、余太初与陈邦彦和陈永华,见面之后,相互间的一个妥协,这样一来锦衣卫能分得一部分资源,但是以五德号为首的军工作坊,也照样有得赚。

    商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也让明帝国充满了肮脏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

    斯弥占听后,条件确实没有变,明朝并没有坐地起价,他不禁松了口气。

    能得到这些物资,助他复国成功,那粮食、通商条约都好谈,不过东吁毕竟强大了几十年,他心中还是有些担心,于是开口问道:“上使,如果我现在复国,不知可否立刻向天朝称藩呢?”

    明朝在帮助琉球摆脱岛津氏,帮助朝鲜复国之后,给原来的朝贡体系,极大的震动,让一些国家,比如暹罗就十分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明朝的条件,被踢出了藩属国之外,现在想称藩却称不了。

    如果勃固复国,成为明朝的藩属,那么按着明朝对藩属的义务,明军就必须保证勃固的安全,就算斯弥占被东吁击败,明朝也会出兵帮助,那他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可是明朝花银两支持他,就是现在不想直接与东吁交手,怎么会让他称藩呢?

    王大拿当即笑了笑,“大首领放心,你心向朝廷,我会给朝廷转达你的意思,不过朝廷对于藩臣,自有一套规矩,勃固就算复国,也只能先做朝贡国,等朝廷觉得时机成熟,才能将勃固纳为藩属。”

    听到回复,斯弥占不禁有些失望,不过想想也是,如果需要明朝动手,那明朝还扶持他干嘛,不会自己灭了东吁么?

    斯弥占调整了一下情绪,随即问道:“那不知天朝支援的物资,什么时候能够运到?”

    王大拿笑了笑,“货物已经到了佛柔,只要大首领点头,半个月内,就给大首领运到。另外大首领可以放心,必要的时候,我朝的水师,会给大首领一定的支援。”

    斯弥占沉吟一阵,旁边几个年轻的孟族汉子已经跃跃欲试,有些急切起来,特别是斯弥占的儿子已经用土语催促,让他父亲赶快答应。

    毕竟斯弥占复国成功,他就是今后的勃固王,这样的诱惑,不是什么人都能忍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