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593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593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攻川东,他也能让明军无功而返。

    明金之间的谈判拖得很长,而在谈判的时间里,吴三桂从派往南岸的细作口中得知,明军在西南的兵力越来越强,从广西到贵州的官道上,各种运输粮食和兵甲等物资的车辆络绎不绝。

    西南的局势,原本明、金、西三方牵制,是一个平衡的局面,可明军持续向西南增加兵力和投入,便打破了这种平衡,使得西南明军一家独大,甚至有同时对付金国和西军的实力,这便让吴三桂开始担心起来。

    此时计划在三个月内便将孙可望赶出川南的金军,却与西军在川南拉锯了小半年,并没实现独霸四川的计划。

    吴三桂见此,便在三月间给豪格上了奏本,陈述了西南势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豪格也正是在看了奏疏之后,才在富顺一战后选择了暂时退回嘉定州和成都府一带,一边休整,一边调整战略。

    五月间,实力膨胀的明军率先向孙可望开战,吴三桂便知道金国必然也会卷入这场战事,所以对明军与西军的战争进度,进行了密切的关注。

    这时,金国的使者还在南京与明朝谈判,要说金军要寻求和平,便不该介入战事,但是金国上下这时都清醒的意识到,和议签不下来,就算签下来,也不过是明朝暂时稳住他们,好专心吞并孙可望的手段,一旦西军覆灭,明朝的目标必然就是金国,到是他们就必须要独立面对明军,那将十分危险。

    六月间,明军一路势如破竹,七月初便将孙可望围在了泸州,而这次不用吴三桂提醒,豪格便已经制定了介入战争的计划。

    吴三桂作为金国高层,镇守川东的郡王,豪格自然要与他通气,所以他得以知道整个作战计划。

    金军将趁着明军与孙可望两败俱伤之时,忽然南下介入战事,歼灭围攻泸州的明军,并顺势吞并孙可望,获取最大的利益。

    吴三桂对这个计划没有异议,确实能让金国的利益最大化,一战而定西南,就像当初一片石,多尔衮让他与李自成厮杀,然后坐收渔利一样,他们满人最擅长这一手,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了解作战计划后,吴三桂便开始进行准备,因为一旦何腾蛟围攻泸州的主力完了,西面的明军便损失一半,金军主力就可以趁势攻打空虚的贵州,那时重庆的王得仁便等于腹背受敌,他渡江攻打重庆的时机便到了。



………………………………

第992章孙可望来投

    八月十八日,虽然已经到了中秋时节,但是四川自古有火炉之称,天气依然酷暑,对于主要由北方人构成的金军来说,依然是个巨大的考验。

    因为金军之前主要在北方同西域诸部,以及漠西蒙古作战,所以士卒的装备,还是以北方装备为主。

    金国的战略从西进转为南下,整个过程可以说十分仓促,而金国的国力毕竟不如明朝,明朝能在七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物资调拨,将整个国家的战略重心,从两淮、南阳转移到西南,而金国却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可以供金军在南方作战的装备。

    跟随豪格在川南作战的部队还好,因为担负战争使命,所以优先获得了装备,而在川东的部队,因为没有战事,所以基本上没有夏装一说,全年一套,甚至几年不换。

    吴三桂回到佛图关之南,靠近大渡口的大营,这里是整个川东防御的核心所在。

    他刚去了长江沿线各个渡口,视察军队的防御,以及渡江的准备工作,以便豪格击败泸州的明军之后,配合金军主力,进军长江之南。

    金军想要渡过长江,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像明军一样多备竹筏,择一可以借助水势的渡口,抢滩渡江,二是将明军烧毁的浮桥,重新搭建起来。

    那浮桥上的木板被烧毁,可是横江的铁锁和岸边拉住铁锁的铁牛还在,明军也不忍心,把这耗费三年才铸造好的铁链毁坏。

    吴三桂进了营帐,脱去甲胄,漏出有些汗湿的内衣坐下,一边拿起桌上的水碗,一边说道:“沿线的几个渡口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只等皇上那边的消息传过来,我们就可以渡江击破王得仁了。”

    胡国柱站在他的身旁,点点头,“皇上那边要是得手,击败了何腾蛟的六万多大军,对岸的王得仁听到消息,会不会吓得放弃重庆,退守贵州呢?”

    吴三桂听了微微颔首,“很有这个可能,他要是逃到贵州,同陈友龙合兵一处,我们便不能各个击破,而且这样一来,贵州的防御力量就会大大增强,我们想要乘势攻下贵州也就不太能了。”

    吴三桂沉吟一阵,“国柱,江北各个渡口,要随时做好渡江的准备,还有泸州方向的探子要多派一些,本王要比王得仁先知道消息,然后将他牵制在重庆,不能让他退到贵州去。”

    如果豪格击败何腾蛟,然后又吃掉明军在重庆的三万人,那整个明朝在西南的力量,便为之一空,再也无力威胁金国。

    胡国柱闻言称是,抱拳道:“末将这就去安排!”

    他说完,便告辞离去,可是刚出了门口,却忽然停住脚步,远处江边上,似乎有一阵阵炮声传来。

    听炮响,是明军的红衣大炮,四川的金军很少装备这种重炮。

    胡国柱不禁微微一愣,屋里的吴三桂也听到了动静,心中惊讶,两岸平息了几个月,明军今日怎么打起炮来呢?

    吴三桂走到门口,听了一阵,皱了下眉头,他刚从渡口回来,一切都很正常,探子也没有发现南岸明军有什么异常,明军为什么打炮?难道是闲的没事,试试火炮?

    吴三桂不以为意,可还是随口吩咐一名亲兵道:“去看看,怎么回事?”

    亲兵领命而去,吴三桂回到帐内,甩了甩头,拿出一份地图观看。

    大概半个时辰后,出去查看的亲兵,疾驰到了营前,忙翻身下马,将马匹交给营门处的士卒,而后便急匆匆的奔向吴三桂的帅帐。

    吴三桂正在研究地图,脑海中根据地图上的标注,将山川河流城池全部显现出来。

    他听见帐外有人禀报,随口让人进来,那士卒一入帐,便气喘吁吁的行礼道:“王爷,泸州失陷了!孙可望坐船顺江而下,刚到大渡口,明军打炮是在轰击孙可望的船只哩。”

    亲卫说完,吴三桂并没有反应过来,待过了半响,他忽然抬头,视线从地图转移到亲卫身上,猛然站起来,惊讶道:“孙可望,逃到本王这来呢?”

    ?沱江自北向南而流,孙可望从北门码头上船之后,并没有逆流而上,因为那需要风,还需要划桨,逆水行船速度太慢,容易被明军追上,所以他并没逆流而上,而是顺江东下,进入长江。

    他的船队出现在重庆对岸,明军炮阵发现之后自然开炮轰杀,所以才有了方才的动静。

    亲卫只好再说一遍,吴三桂听后,目光闪动,片刻后吩咐道:“你立刻将孙可望引过来!”

    亲卫得了吩咐,连忙行礼领命,只得再跑一趟。

    泸州失陷让吴三桂有些惊讶,同时内心又有些兴奋,不知道豪格是否已经按着计划南下,何腾蛟是否已经被击败。

    一时间,吴三桂兴奋的在帐中来回走动,忽然他步子一停,对外面大声喊道:“旗牌官传令下去,给本王擂鼓聚将。”

    金军大营内,擂鼓声骤然而起,同道鼓响的将领,微微一愣,便稍微收拾,匆匆赶来吴三桂的大帐。

    三通鼓响之后,金军主要的将领已经齐聚一堂。

    这时吴三桂便从屏风后面出来,众将齐齐起身,口道,“王爷!”

    吴三桂挥了挥手,直接在帅位上坐下,然后看着两侧的将领,便大声说道:“本王方才收到消息,孙可望失了泸州,现在已经逃到了大渡口。按着皇上的计划,驻扎在富顺一带的主力应该已经南下,正与何腾蛟作战,我们川东的人马,也该立刻动起来。”

    “何腾蛟围攻泸州一个多月,明军早已疲乏,虽然他们打下了泸州,恐怕伤亡也十分巨大,皇上这个时候突然南下,必然能杀明军一个错手不急···”

    帐中众将听了,都有些兴奋起来,而就在这时,孙可望已经来到营外。

    吴三桂想了想,孙可望毕竟也是称过王的人物,现在虽然落魄了,但是还是应该给些面子,于是便让胡国柱迎进营来,他则在帐外等候。


………………………………

第993章惊闻噩耗

    吴三桂领着众人来到帐外,不多时,便见胡国柱领着几人过来,其中一人,四十开外,身长八尺,体貌伟岸,但神情却十分憔悴。

    那人走到帐前,远远看见一群人站在帐外,立时深吸了一口气,收起了憔悴的神情,歪头问了旁边的胡国柱一句,得了答复之后,神情一变,忽然急走几步,到了吴三桂身前,直接行礼道:“平西王亲自相迎,孙某惶恐!”说完孙可望就要单膝行礼,吴三桂却一把将他拖住,“孙将军乃当世豪杰,本王自然要代圣上以礼相待。”

    孙可望被他拖住,似乎是出了口气,弯掉的腿立刻直了起来,他尴尬的笑了笑,“某于泸州大败,今以成丧家之犬,特来投靠大金,还请大金不计前嫌,请平西王收留!”

    吴三桂上下打量了孙可望一眼,暗道孙可望能屈能伸,可是心中似乎又还有些不甘。

    金国朝廷对孙可望什么态度,吴三桂并不知晓,所以他决定暂时做出一幅好姿态,给孙可望一些面子,毕竟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他也需要从孙可望嘴中,了解一些泸州的情况。

    “孙将军不必拘谨,我们先进帐中,本王正好也有几件事情想要请教!”当下一行人进帐,吴三桂坐回帅位,让人给孙可望加了个座,放在左首,算是十分礼遇。

    等坐定之后,吴三桂便开口说道:“孙将军在泸州坚守一个多月,虽然失了泸州,但想必也给了明军重创,这次到了本王军中,便先好好歇息,等我大金为孙将军雪仇吧!”

    今国的心思,孙可望是知晓的,豪格在富顺不发兵,就是想等他与明军两败俱伤,再来坐收渔利。

    这点让孙可望心中暗恨,但他如今势穷来投,决定上金国的船,便不得不为金国考虑,以免让金军误解。

    孙可望听后,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愤恨,“平西王误会了,孙某虽然在泸州与明军对持一个多月,但是明军真正进攻的时间却很少,而且这次泸州失陷,完全是因为中了明军声东击西的阴谋,还有部将背叛,孙某并没有给明军造成巨大的伤害!”

    孙可望从沱江顺流进入长江之后,便遇见了明军船只的追杀,而他很清楚明军在泸州不可能有船,那便只能是被他派过江去的王复臣背叛了他,使明军获得了大量船只。

    想明白这一点,便可通过明军近些日子的反常动作,推测出明军的整个计划。

    明军必然是先得到了船,有从江面突袭南城的可能后,才围着突袭南城,制定了西城佯攻,吸引他注意力的计划。

    至于明军为什么选择晚上,则是为了掩护船只不被发现,同时夜晚攻打西城,也让他不易发现是佯攻,吸引他的注意。

    吴三桂听了孙可望的话,却立时一愣,帐内的将领,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