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514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514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彦听了,随即对侍卫一挥手,“去,让余太初来见孤!”

    侍卫领命告退,不多时,余太初跟着侍卫,急步走进客厅,给王彦行礼。

    “秦王说宗室在聚贤楼聚会,你那边可收到了什么消息!”王彦开口问道。

    余太初拱了拱手,“正要告知殿下,锦衣卫刚得到消息!”说完,他便取出一张纸条呈给王彦。

    侍卫接过,递给王彦,他展开一看,立时怒道:“这个豫王,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秦王见此却有些心惊,他并没有提豫王,现在锦衣卫却探查到,听王彦的话语,显然是他们说了什么,锦衣卫都知道,这让他后背生出一股寒意,更加确定宗室硬扛,肯定是要吃亏。

    就在这时,外面隐隐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员将领急匆匆的来到厅外。

    来人是忠贞镇虎翼营的指挥杨彦昌,农民军出身,是高一功的部将,而顺系霍乱北方,李自成逼死崇祯,将皇族和士绅都得罪,很难被唐、鲁或是其他势力拉拢,所以王彦留下忠贞戍卫南京。

    杨彦昌兼着五城兵马司的职衔,王彦见是他,让侍卫放他进来,沉着脸说道:“是宗室向皇宫聚集了么?”

    杨彦昌进了厅堂,正要禀报,听了王彦的话,却立时一愣,惊讶的行了一礼,“回禀殿下,确实如此。襄王、益王、辽王等一众宗室,足有几千人在街道上游行,正往皇宫方向而去。”

    秦王听了有些吃惊,没想到那些宗室胆子这么大,居然敢明目张胆的对抗朝廷。

    王彦脸色沉了下来,“你的人,有没有同宗室发生冲突?”

    “殿下,他们都是皇亲国戚,将士们谁敢啊?”要是以前做流寇那会,早一刀砍了这群王八蛋,但现在他们是明朝官军,体制内的人,没有王彦的命令,谁敢对一堆亲王、郡王动手。

    王彦点点头,“你做的对,不能伤了他们。”

    杨彦昌正是要来找王彦讨令,听了王彦的话,不禁疑问,“殿下,不伤他们,难道任由他们闯进皇宫吗?”

    王彦站起来,宗室集会游行,确实让王彦比较辣手,他们毕竟是皇族,又没犯事,官员还集会宫门哩,王彦也不能将这数千宗室怎么样,但任由他们这样闹下去,肯定不行。

    “你立刻带兵守住宫门,不能让宗室进去,也不能让皇太后见宗室。”王彦走到杨彦昌身前,吩咐道:“再让人去通知高一功,从军营调集人马,将宗室围起来。孤自由手段制他们。”

    南京城内,不少人家,都踮着脚向远处张望,只见街道上,一群身穿龙袍的宗室贵族们,举着太祖皇帝的画像,不断高呼这口号,从他们身边走过。

    这群人群情激愤,足有数千人,口中时常蹦出“祖宗之法”“善待宗室”的词语,要求皇太后、皇帝给宗室一个公道。

    引得路边小民,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们看着其中不少胖子,有些不解,他们还需要什么公道么?

    “怎么回事?这些宗室怎么呢?”

    “不知道了吧,楚王殿下发令迁藩入台,要把这些皇亲国戚,全都发配到台湾。”一名士子双手抱胸,站在一旁看着热闹。

    “那不就是流放么?难道楚王殿下想······”

    “李兄可别瞎说,楚王殿下对大明忠心耿耿,怎么会做那事!”

    “那为什么将宗室流放台湾?”

    “这李兄就不知道了吧!介绍三本书《天下郡国利弊书》、《日知录》、《大明田亩制度》,李兄看了就会明白。”士子伸出三根手指,有些自得,满满的优越感。

    旁边的士子不以为然,“谁有功夫看那些书,马上就要秋闱了,我得备考,赵兄既然看了就给我说说嘛。”

    “要备考,那就更该看。”姓赵的士子,左右看了看,然后头靠过来,小声说道:“不说这些书中所提思想,令人醍醐灌顶,单说现在楚王殿下一派掌权,这些书李兄也该看啊!”

    李姓士子闻语眼前一亮,“赵兄的意思是,秋闱的考题会考?”

    赵姓士子压低声音,“估计八九不离十。这事李兄可别与他人说,免得我们竞争不过。”

    两名士子的谈话,有点飘忽,而在他们说话之际,宗室的队伍已经在街角转弯,直接前往皇城。

    这些宗室都是富贵之人,沿途到是没有出现骚乱和打砸抢的行为,他们在亲王、郡王的带领下,以很和平的方式,来给朝廷施加压力,来让楚王下不来台。

    游行队伍,来到皇城前,杨彦昌领着千余精兵,挡住城门,放好了拒马,设置了障碍。

    益王、襄王自然不敢与军队冲突,那就给了王彦办他们的理由,两人立时转身,招呼宗室们,就这么席地座在宫门前,开始静坐示威。

    而就在这时,远处一阵脚步声传来,上万大军从三面而来,将这些宗室全部围了起来。

    这让辽王有些心慌,“王彦不会对我们下手吧?”

    益王也有点心虚,他抿了下嘴唇,但还是提着胆子坚定道,“他不敢,除非他要造反。况且这个主意是豫王的暗示,想必唐王也乐于见我们如此,不然他们的地为何不换?大伙都把心放在肚子里!今天跟王彦硬扛到底,我不相信,我们朱家人,还能让外人给欺负了。”




第860章唱戏

    南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朝野震动,随着军队将宗室们团团围住,王夫之、陈邦彦甚至唐、鲁两派的苏观生、张煌言等大臣也匆忙赶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

    先说话的不是楚党,而是先一步赶来的苏观生,他看见眼前的一幕,火冒三丈,冲上前来对宗室们怒道:“这里是朝廷重地,你们身为宗藩,是想造反吗?还不统统回去。”

    宗藩改革,是王彦向高宗皇帝提的建议,由苏观生主持开的头,虽然他与王彦不属于同一阵营,但是宗藩中想杀了他的人,不比想杀王彦的人少。

    在对付宗藩上,他与王彦是一致的,而且王彦所做是为了整个大明,这是为公,其它事使点小绊子没什么问题,但是处理宗藩这个困扰明朝两百多年的积弊,是整个文官集团的共识,他必须支持。

    朝廷马上就要提高官员俸禄,钱哪里来?

    只有将宗室的饼夺了,将宗室的土地换到为开发的台湾,使得朝廷一下多出数万顷能立刻收税的上等水田,然后消减宗室供给,向宗室征税,如此才有钱来提高文武官员的俸禄。

    如果皇帝能说上话,宗室或许还能保住手中权益,但是现在楚王摄政和议事堂其实已经取代了皇权,而整个官僚集团都想从宗室手中夺取利益,所以鲁王、唐王十分明智,两人都没有出来支持宗藩。

    数千宗室座着,不少人听了话,看着包围他们的精锐士卒,低下头去,可襄王却没给苏观生好脸色,“苏部堂不要血口喷人,我们宗室只是向太后和皇上呈情,有人不顾祖宗之法,要抢夺宗室资产,欺负皇家之人。”

    当初广京朝廷穷的揭不开锅,急于甩掉宗室这个大包袱,苏观生不仅消减了他们的俸禄,还消减他们的爵位,他们又不像唐、鲁两王还有立功的机会,能为子孙谋福混个铁王,他们几代之后,子孙肯定没落,搞不好要向刘备一样,成为织席贩履之辈,他们对苏观生的恨,比对王彦还深。

    “呈情用的着这么多人?”苏观生大怒,“你们这是在逼迫朝廷!”

    王夫之见苏观生激动,怕引发冲突,连忙上前,对苏观生拱了拱手,“苏部堂,让我来说吧!”

    就算是数千老百姓,冲突起来,死了人,那也是大案,何况还是数千宗室,万一死个把亲王、郡王,那就给了别人攻击楚党的借口,就算王彦没事,楚党肯定也要有部堂级别的要员下台背锅,便影响了楚党在朝中的实力。

    王夫之时刻保持政治斗争的弦,他不知道苏观生真心实意,还是想把局势搞的更加对立,所以上前来,自己掌控局面。

    坐着的益王这时却说道,“今天除非取消迁台的政令,否则你们谁说都没有用,我们就坐在这里绝食,一定要请太后和皇上为宗室做主。”

    他说完,宗室们举着拳头,纷纷附和,王夫之也不用说了,知道这群人说不通,只得先拉着苏观生一起退到一边。

    还要绝食?王夫之心中震动,对陈邦彦说道:“陈阁部你在这看着,千万别发生任何冲突,我立刻就去通知楚王。”

    陈邦彦兼着兵部,最适合控制局面,他点点头,上前一步,“王阁部速去,这里交给我了。”

    王彦早已离开了楚王府,来到了宗室集会的西华门外,太平街的一座酒楼上。

    临近街边的窗户,被木棍撑开,王彦与几人站在窗边,注视着远处宗室们聚集静坐之处。

    “殿下,宗室凭借身份,断定朝廷不敢动武,所以聚众闹事,想要引起朝野愤慨,逼迫朝廷退让,实在可恶啊!”

    数千宗室,静坐逼迫,将给朝廷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使得不知情的人,误以为王彦对宗室不公,误会他要对朱家动手,以为他要谋反,从而给他带来十分不利的政治影响。

    王彦到是有些小看了这群宗室,但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胁迫朝廷,胁迫他,那就太天真了。

    “有些事情,时间一久,他们便觉得理所当然,认为自身凌驾于天下之上,是合情合理。孤实行改革,救天下,也是救他们,然而他们却不领情,反而与朝廷对着来,不知道历代王朝覆灭,都是因为矛盾累积,而大明朝已经千疮百孔,他们还是不肯放弃一部分利益,来缓解矛盾,真是自取灭亡。”

    长史方逢年听了王彦的话,叹了口气,“殿下说的精辟,宗室享受天下供养二百余年,早已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王彦转过身来,对身后人说道:“此事,给孤提了个醒,我们也当注意,若是有一天朝堂上诸公,也变成这般模样,那大明朝就该完了。”

    当初东林诸公,就是这般摸样,所以崇祯朝完蛋了,王彦这是在给他们打预防针。

    这话一般人不敢说,众人听了,一阵惶恐,忙行礼说道,“我等不敢,定以天下为己任。”u000b为做官而做官,精致的利己,那是官僚,不解决实际问题,官员还是要应该有政治包复,政治理想,为一地郡守,就该想着经略地方,安定百姓,繁荣商业,使得治下之民,安居乐业,处朝堂之上,就该心系天下,始得国家强盛,威服四夷。

    王彦挥挥手,让众人免了礼节,然后沉声说道:“宗室这么做,是想掀起舆论,让天下误会孤有篡逆之心,所以对宗室出手,但孤不能让他们如意,孤要同他们比比看,百姓和士人,信他们,还是信孤和朝廷。”

    王彦顿了下,然后目光投向夏完淳,“夏府台,你让人在太平街,搭建几个戏台,找几个班子,将宗室的丑事,都给孤唱一唱,再让衙役士卒维持好秩序,不要阻拦百姓围观。”

    楚王这是让精锐将宗室围起来,然后组织百姓前来围观,并且让戏班子来做引导说明,将舆论控制在朝廷一方,让宗室出丑。

    夏完淳听了眼睛一亮,很快明白了王彦的意思,他出来行礼道:“下官这就去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