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483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483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彦摇了摇头,把手一伸,陈邦彦会意,立时将木杆递了过来。

    “这个方略太被动,要是让清军劫掠成功,不仅会让清廷度过眼下的难关,而且还会打击孤王的威信,影响士气。”王彦接过后,一指沙盘,“汉江若是不可守,那我们就得想办法迫使清军不敢进入汉南劫掠,或者迫使清军提前撤回河南。”

    王彦将木杆顺着汉江划了一边,然后指着南阳盆地说道:“汉江如果结冰,那我们就主动攻击南阳,拿下新野、邓州,威胁清军退回河南的通道,若是清军识相,放弃劫掠退回河南也就罢了。”

    说到这,王彦冷哼一声,“若是清军不识相,还敢继续劫掠,一旦拿下南阳,孤便将入寇的清军尽数困在湖广,将他们全数歼灭。”

    南阳三山环抱,地势险要,是从洛阳开封南下湖广的必经之地,也就是三国时期的宛城一带,原是荆州的屏障,乃南北争锋,兵家必争之地,曹军便多次从此南下。

    “可是,襄阳兵力只有三万,而且还要守城,清军必然派重兵把守后路。若是让郝摇旗分兵,去少了容易被清军吃掉,去多了又恐怕清军改变策略谋取襄阳。”陈邦彦立时说道。

    王彦点点头,“让李过分兵驻守安庆,调安庆的忠勇镇去湖广,河南清兵还要防备潼关方向的金兵,未必敢全部南下,有忠勇镇过去,再加上在湖广训练的横冲马军,八旗降兵,威胁南阳应该没有问题。”

    王彦想了想,“除此之外,湖南的府兵要征调一部分到汉南守城,后勇镇要调到荆州,以防意外。还有兵部必须想办法,再调一批棉甲送到湖广。”

    “殿下,恐怕时间上来不急啊!”侯方域出来行礼道。

    他的身份已经暴露,没必要继续呆在天地会,现在被调入兵部,按着多年的功绩,提拔为兵部右侍郎。

    “来不急就想想办法,能运多少是多少。”王彦沉声说道。

    “是,卑职回去便想办法,立刻从临省调配。”侯方域连忙躬身。

    王彦微微颔首,然后看着众人,“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众人互相看了一下,都没有异议,得益于抄了江浙士绅囤积的粮食,只要粮食没有问题,其他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殿下,那江北呢?”陈邦彦忽然问道。

    江北虽说是浙党的地盘,但楚党毕竟掌控朝廷,不能不管。

    方才说了这么多,都是在为湖广谋划,资源和兵力都投入到了湖广。

    虽说这是对应清廷战略而作出的决策,可也不能完全不理江北吧。

    “调金声桓、郑成功还有浙兵,一起打扬州!”王彦听了,木杆一指,直接说道:“江北现在要救也没什么可救了。能守住的,自然守的下去,守不住的,现在估计已经破了。我们不能被清军牵制鼻子走,直接打扬州,拔掉这个钉子,江南的威胁就少了一半,而且扬州背靠长江,丘陵众多,江面上有我们的水师,也不用担心,被清军骑兵困住。”

    众人微微一愣,扬州城还有四五万清兵哩,要是攻打,怎么也得凑个七八万吧。

    虽说从八月份占领南京后,诸部人马已经休整了三个多月,可同时在湖广和江北两个方向进行战事,玩的有些大吧。

    王彦了解众人的想法,他也不愿意在冬天打仗,但是现在不打却不行,况且他现在一有钱,二有粮,喉咙粗的很,穷兵黩武一回,也并不是不行。

    (感谢刘shr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今天估计只能两更)


………………………………

第809章劫掠汉南

    明军攻占南京后,内部的政治斗争,耽搁了明朝对于清廷的战事准备。

    王彦欲化被动为主动,不愿意被动防守,但情况却有些不允许,虽然兵部和地方极尽全力的准备,但时间太短,加上之前兵甲、器械消耗太大,一时间还真的难以筹措,况且人马调动,也需要时间。

    南京城内快马四出,调拨着全国的人力,物力,兵源来应对战事,而王彦判断的确实也并没有错。

    就在王彦作出决定后的几日之后,郝摇旗的军报,以八百里加急送入南京,鄂北的襄阳府、郧阳府、德安府以及承天府北,日降暴雪三尺,出现大雪灾,已有人员冻死,而雪花落入汉水,水流一时冲不走,越积越多,以有结冰的迹象,他虽以派船在江上破冰,但若是天气继续恶化,恐怕清军铁骑就可以直接跨过汉江,因而请朝廷急派人马支援湖广。

    湖广总督由楚党干员吴晋锡担任,朝廷的命令传来,他坐镇武昌,便开始进行调配。

    府兵制在湖广推行已经有一年半,比不上广南,已经四年,现在可以每年为镇军提供万余操练了三年的府兵,使得军队能快速恢复战力。

    湖广的府兵,明显火候不够,但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毕竟也练了一年半,总归是比没拿过刀枪,没使用过火铳的民壮强。

    一时间,湖广大地上的官道上,呈现两个方向完全相反的人流,大群的百姓,顺着官道南下,而各地的府兵,以及湖南的镇军,湘西土司的苗兵,则在将领的带领下往北急行,迅速向长江一线集结,防止清军突过长江。

    在湖广人马调动时,河南休整了一年多的近十万清兵,终于有了动作。

    豪格在青海大破和硕特蒙古后,又西征土鲁番,进而与盘踞西域的叶尔羌汗国交手,三战连接,大涨了豪格的志气,与清军在同明朝的战斗中处处碰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德胜而归后,豪格便趁着他威势正盛,而明军攻打江南,多尔衮和明朝都没精力关注他时,正式建号称帝。

    豪格此举便是与清廷一边彻底决裂,多尔衮自然不能容忍,但他忍不忍,对豪格都没影响,因为多尔衮此时满身虱子,根本没有能力拿他怎么样,反而要担心他会不会攻打大清。

    因而河南的局势还是十分紧张,阿济格到了洛阳后,一面等待江北的清军,将明军的注意吸引过去,一面开始在河南拣选人马,抽调精兵,准备杀湖广一个搓手不急。

    清军在明朝各地,也有许多密探,可传回来的消息却是湖广明军正在备战,转移长江之北的军民。

    阿济格得到消息,随知道声东击西的计划失败,正好这时河南和湖广北部,继续降温,连日暴雪,派出去的探子禀报,汉江以有结冰迹象,阿济格便不在等待,决定立刻南下,以免明军将粮食、财务全部转移,让他空手而归。

    为了防备豪格,阿济格让孔有德领四万人,继续镇守洛阳一带,他则领着全部的骑兵,加上三万步军,总兵力超过五万五千余人,迅速经南阳,过新野,大军沿着结冰后的白河,直驱襄阳城下。

    年初为了攻打江南,王彦从地方镇军中,抽调大批精兵补充进入五忠军,郝摇旗的人马也被抽调了数千人,然后又补充进了数千新军。

    神策中军的战力,与上次湖广大战时,独抗两顺王数月进攻相比,已经大大下降了。

    郝摇旗不敢接战,直接缩在襄阳、樊城两座坚城之中。

    阿济格的行动则完全如同明朝的预料,留下尚可喜领三万步军驻守在新野、襄樊一带,保证后路的安全,可以将抢劫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的经过新野运到河南,他则亲领骑兵,滚滚南下。

    由于汉水冻住了,襄樊扼守要道的地位便大打折扣,阿济格没有理会缩在襄樊的郝摇旗,直接分成三路,南下抢劫。

    十二月初,进入郧阳的右路清军攻破房县、保康,左路清军攻破宜城,阿济格率领的中路军席卷了宜阳所、仙居口、荆门州,逼近荆州府。

    各县府兵虽然拼死做战,但是毕竟训练欠缺,只是预备役,无法与凶悍的八旗做战,但是虽然不少县城被清兵功破,可清兵也付出了代价,每攻一地几乎都会有百人左右的伤亡,这让清军将领极度震惊,而且有的县,几乎没有镇军,全是些府兵和民壮,居然也顶了四五天时间,弄得清骑不得不放弃攻打,转而去抢劫城外的小镇。

    十二月八日,阿济格领大军进逼江陵城下,后勇镇副将王光泰领万余士卒出城列阵,阿济格没有接战,骚扰一阵,又领大军沿江扑向武昌,似乎如入无人之境,使得江汉震动。

    此时,长江南岸,湖南的明军,已经到了澧州、石门一线,准备过江。

    安庆的忠勇镇,在得到一批从南京,从江西调运的棉甲、兵器,补充了不少新铳后,开始向湖广运动,但大军没奔向清军骑兵肆掠的汉水之南,而是走慌无三年,草有人高的汉水之北,士卒一边用战刀砍掉树枝,清理杂草,一边往襄樊方向而去。

    于此同时,王彦作为摄政,以朝廷的名义调动的浙江兵马,江西的兵马,先后到了扬州对面的镇江进行集结,刘顺的忠武镇也早已准备就绪,就差福建的郑成功远一点,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

    同今岁攻打南京时,数十万精兵云集不同,这次集结的人马,档次就明显低了一些,近半人马都是今年新投的降兵,这主要是江南一战,明军诸部损失的太大,像李过的忠至,金声桓基本都惨了。

    王彦凑足八万人马,虽然并不十分精锐,但他对于扬州依然势在必得。

    扬州对于王彦,以及五忠军中扬州系,有着极为特殊的含义,打下扬州,他们才算回家了。

    匆匆集结的八万明军,并不全都是精锐,但扬州城中丧气的清军也并不怎么能打,更主要的是,博洛、洪承畴守南京时,多铎因为担心城中八旗不足,所以将江北的八旗兵大多送进了南京,江北清军人数虽众,但少了足够的八旗压制,王彦便有充足的信心。

    十二月十五日,明军开始运载着第一批五千多人,横渡长江,多铎站在扬州城南,拿着千里镜眺望,只见千帆争渡而来,心中居然有丝感概,扬州真是他命运纠缠的地方。

   

………………………………

第809章千里潜行

    当年阿济格、吴三桂进攻襄樊,大军将鄂西北抢劫、杀戮一空,还形成了一次浩大的难民潮。

    之后王彦南下江西,何腾蛟向他问计,他便建议将汉江之北的居民全数迁到汉江之南,以免刚刚恢复,清军又来劫掠。

    去年两顺王再次南下,汉江之北,已经是一片荒芜,成了明军牧马之所。清军便没有从此得到一粒粮食,因此这次阿济格南下劫掠,脑子里就根被没有考虑过荒芜的汉江之北。

    此时在汉江之北,大洪山与大别山的山麓谷地之间,一片白雪茫茫中,三万五千余明军,穿着两件棉甲,将官外面还会多穿一件铁甲,身上具披着白色的斗篷,骡马拉动的橇车上,也盖着白布,整支队伍都融入到江北的雪白世界之中,不走近,很难发现这一支人马。

    连日的大雪,加上官道已经被杂草和树木掩盖,使得士卒行走起来十分艰难。

    戴之藩牵着战马,在淹到膝盖的雪地中跋涉,身后不时有士卒不慎一脚踩空,跌入官道两旁的沟渠中,不过好在积雪太厚,并未伤着,也没碰到水,立刻又被同袍拉了起来。

    “到哪呢?”行走了许久,戴之藩抬起头来,看了看天色,雪已经停下,一轮冬日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