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457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457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侯方域回应一声,“以出发多时了。”

    将领闻语,没有废话,拱手道了一声,“多谢!”然后,回头呼啸道:“虎翼营的弟兄去了三山门,儿郎门不要停,继续撑筏,咱们去上淳桥,下淳桥,阻击清军!”

    “虎虎~”士卒们举起长枪,发出激动的怒吼,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杀敌立功。

    数百条筏子,顺着水流,迅速往城内而去。

    西城三山门外,惨烈的厮杀正在继续,城外明军攻城部队,押着器械,顶着盾牌,一波一波的发动冲击,就像大海上的巨浪,一浪接一浪的拍击着城墙。

    四处都是被巨石砸垮的器械,云梯、洞屋、攻城塔,瘫痪在冲锋的路上。

    他们拿出无比的勇气冲锋,头顶巨石呼啸,迎面箭矢如蝗,但他们无所畏惧,破城只在今朝。

    城头上,金砺来回奔走,指挥清兵全神贯注的射杀明军,那城下的砲群,正猛力朝城外抛射石弹。

    突然三山门南侧的城下砲群,出现一阵混乱,漫天的喊啥声从南侧蔓延而来。

    这使三山门的守军出现了恐慌,不少射箭,操砲的士卒便停止了动作,他们似乎听到了“明军进城了”的呼喊,这让士卒们立刻神情大变。

    南侧操砲的清军,首先发现数百同袍朝他们冲过来,而在他们身后,铳声响做一片,这数百人玩命奔逃,不时被火铳放倒,后面一支明军,撵着他们追杀过来。

    明军进城了!明军进城了!

    发现不对头的清兵顿时肝胆俱裂,纷纷露出了恐惧之色,不少人当即松开了砲绳便往后退。

    清军经历了大败,能抵御明军,靠的就是南京城坚,不能攻破,现在明军进城,士气立刻瓦解。

    很快操砲的清军首先被数败军冲乱,裹挟着逃窜。

    杨彦昌挥刀砍杀,大声呼啸,“杀啊!”

    如狼似虎的明军士卒,呼号着撞入,砲群中,劈头盖脑就是一顿猛砍狂刺!

    清军砲手都没有兵器,眨眼之间被砍翻一地,鲜血横流!

    明军极有章法,短兵砍杀,充做战锋,火铳在后远程射杀,充做荡队,用摧枯拉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城破了!”“明军进城了!”

    城墙后面的动静,很快影响到城上的清兵,惊呼声到处都是,城防一下混乱。

    一座堡垒,从外面打破十分困难,可从内部进攻,那就太容易了!

    攻城的明军,很快也察觉到了变化,首先是对大军威胁最大的砲石没有了,其次是城上射下的箭矢、砸下的滚木稀疏了。

    这个变化,让明军瞬间士气大镇,“虎虎~”漫天的杀声一下激昂起来。

    明军将士没受到压制,顺利登上城头,举刀就要劈头砍去,清军人头滚滚。

    一时之间,大队的明军从攻城塔上涌上城头。

    明军中军,大群的官员眺望城头,不少人眼中泛泪,四年了,南京啊!南京!回来啦!

    “殿下,今日破城必矣!”陈邦彦嘴唇有些抖动。

    王彦看着不断上城的明军,却波澜不惊道:“尽速打开城门,大军占据要害,不能让清军退入满城。”

    三山门上,防守迅速恶化,片刻之间,城防瓦解,金砺身边转眼只剩数十人,他们被明军逼得不断后退,最后终于到了城墙边缘,退无可退。

    秘密麻麻的士卒涌上城墙,如林的长枪将他围在城上。

    金砺靠着城墙,身前是一个枪尖组成的半圆,身边清兵不断被长枪刺死,剩下的士卒脸上满是惶恐。

    “金砺!还不跪下!”枪林中,一员明将大声暴喝。

    这时金砺脸上已经绝望,他忽然一声惨笑,横刀一抹,便将咽喉割开,血如泉涌,倒地而亡。

    不多时,三山门内的石块被明军搬走,城门嘎吱的被士卒推开,密集的向蚂蚁一样的明军,顿时涌进城来。

    城门处,披着白色素衣的明军迅速跑步通过,枪林起伏,整齐的脚步声,将要震慑整个南京城。

    (感谢书友659841的五百,龙敏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最后一天,有票票别浪费,都给我吧,哈哈哈··)

   

………………………………

第768章巷战

    南城战斗持续了近一个时辰,缺口处已经堆满了两军的尸体。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时,明军一度冲下缺口,但最终还是被持续不断赶来增援的清兵,挡在了新筑的矮墙内。

    时间一长,明军的冲击便显得有些乏力起来,又被清军赶回了缺口之外。

    洪承畴见此刚松了口气,一员清将连滚带爬的登上城楼,声嘶力竭地喊道:“总督!大事不好!马进宝反水助明!袭击了水门,五忠军进城了!”

    洪承畴听了这话,脑子里轰的一声,惊得三魂丢了两魂。

    中计了!中计了!好你个王士衡!好你个马进宝!洪承畴心中瞬间明白,他说怎么南城明军的进攻越打越颓,越攻越软,原来根本就是佯攻,吸引他的注意,好声东击西突破西城。

    洪承畴恨不得捶胸顿足,一口气没顺,险些昏死过去。

    身旁将领手快,一把将他晃动的身子给托住,他才没有晕倒。

    “总督!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一众清将七嘴八舌地问道。

    主力都被调到了南城,水门被破,他们不用想,西城肯定是完了。

    洪承畴听见将领们像无头苍蝇一样问他,可他又能怎么办,他一时间脸色铁青,一语不发,半响后才突然奋力挣开扶着他的清将,大声喊道:“你们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带兵,夺回水门,把明军赶出去!”

    众将听了面面相觑,自我安慰的想着,水门毕竟是水门,士卒出入不便,或许明军还没有进来多少人。

    “末将这就去!”

    郎廷佐急忙抱拳,正慌忙点兵,又一员盔斜甲歪的红甲牛录,比方才那将好要仓皇几倍的跑过来,忽的跪倒,哭声道:“总督大人,三山门丢了,金固山殉大清社稷啦~呜呜~”

    金砺死呢?洪承畴眼前一黑,朗廷佐连忙又把他护住。

    三山门丢了,西城指挥金砺死了,那南京城就破了。

    现在守南城还有意义吗?众将不知所措,洪承畴稍微振作,见这群人没一个有见地的,要被这群饭桶气死,他只得大喊一声:“还处在这干什么?等王彦进城将我们尽数诛杀么!还不往满城撤!”

    众人一下反应过来,对了,还有满城,顿时一哄而散!

    随着明军进城的消息传遍全城,整个南京顿时乱成一锅粥,守卫各个城门的清兵,纷纷舍弃城门,有的成为乱兵,有的则往满城退去。

    从天空俯瞰,明军就像洪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涌入西城,而清军则向将要被淹没的蚂蚁,纷纷爬向满城这块高地,以求活路。

    城中士绅百姓不明内情,只听得杀声震天,雄浑的声浪,一浪一浪的在天空中回响,都欢喜不已!好了!好了!看这动静,是王师进城了,该把藏着的衣冠拿出来,该把丑陋的鼠尾小辫剪了!

    西城一失,整个南京城的防守,便彻底崩溃,清兵败军开始往满城退却,南城外的金声桓紧随着入城。

    攻打东城各门的郑成功察觉到变化,也由佯攻变为进攻,很快便突破东城各门。

    明军各部开始追杀清兵,清兵纷纷逃入城墙下的街巷中,躲避追杀,大股清兵被打散后,成为了城中乱兵。

    秦淮河,从南京城内穿过,将南城切割开来,但有上淳桥、下淳桥、武定桥等近十座桥梁横跨河岸。

    刘体纯领五千人马,乘着筏子进入水门后,便按军令,迅速沿着水道穿插,将沿途桥梁纷纷占据,阻挡清军败军离开南城。

    上淳桥,五个百户队的明军,抢先穿插到这里。

    各百户的铳手、弓手,便迅速躲在巷道街道的房屋间和屋顶上,严阵以待,刀盾兵和长枪手,则在街上列阵成墙。

    明军刚刚准备就绪,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便传了过来,紧接着无数慌乱的红顶斗笠,便出现在上淳桥对面。

    这些清兵仓皇奔跑,红顶斗笠起伏一片,几名跑的快的清兵刚一过桥,房顶上顿时铳响一片,箭矢也迎面射来。

    前面的清兵顿时被射翻,后面的清兵见此,急忙又退了回去。

    “不好!明军守住了桥头。”

    清兵惊呼连连,可都不敢冲击,几名八旗想要驱赶绿营兵过桥,为他们开路,但这个时候,哪个绿营兵还理你是不是八旗。

    大家伙都逃命,你腿粗,你自己上啊!

    直到南城来的清兵越聚越多,比绿营团结的八旗兵,逐渐汇集了上百人,一员牛录才领着八旗试探着过桥,但没有绿营配合,很快丢下几具尸体又退了回来。

    城池一破,无论绿营八旗,都已经丧胆,士气一泄千里,只想保命,已经没有继续作战的勇气。

    这时溃兵后面又一阵骚乱,却是攻打南城的明军掩杀而至,清军便纷纷往桥头拥挤。

    “走去下淳桥!”

    前有阻击,后有追兵,不知谁一声大喊,拥堵的清兵顿时往下游奔逃。

    南城的清兵,想要撤往满城,但很快发现桥梁大多被明军占据。

    此时,进入城中的明军越来越多,忠武镇进三万人,蜂拥而入,披着素衣的队列沿着宽阔的三山街冲入南京。

    大部分明军,奉命奔往上淳桥、下淳桥等处,与金声桓部合围南城清军,少部分以百户为单位,扫荡各街市中的清兵溃兵。

    南京对于明朝,不仅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恢复江南的经济,也拥有重大的意义。

    清军溃散下城后,无数散兵,纷纷躲入路旁的巷道,明军沿着街道扫荡,没个坊间门口,或是街道交叉处,都放一个小旗的兵力把守,严防清兵祸害百姓,并压缩清兵活动范围,控制街区。

    胡恒元领这一个千户的人马,入城后负责沿着评事街扫荡,攻占藩库和知府衙门。

    他大声招呼着属下迅速奔跑,几方人马虽然都是姓汉,但有些关键之处,还是要掌握在五忠军手中。

    大队的士卒沿街奔跑,密集的脚步声和铁甲甲片的叮当声响成一片。

    他们接近知府衙门,城中其它街市、房间铳声连续不断,白色的硝烟在空中飘散,想必是其他明军同清兵正进行激烈的巷战。

    胡恒元正要提醒属下注意,前方忽然几声铳响,呼痛声传来,前排几名明军被猝不及防间,被几名藏在街边的清兵放翻。

    不用胡恒元下令,一队火铳手,立刻上前,单膝跪地,抬枪击发,顿时硝烟弥漫。

    铳声刚停,一个使近战兵器的战锋小队,乘着烟雾为散,极速冲到几名清军铳手面前,片刻间便尽数砍杀。

    队伍一路推行,来到知府衙门,在这里又遇见一小队八旗,他们靠着衙门,躲着石狮子后,用弓箭、火铳射击明军。

    明军躲在街道两侧还击,但不敢硬冲,都到了这个时候,便没必要蛮打,丢了性命。

    胡恒元当即命一名百户,领着人马从纵横交错的巷子间,绕到八旗兵背后。

    百户领命,忙领着十多号人,冲入巷子,转了个弯,然后几人配合,一个个的翻入院墙,可一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