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430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430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厢房内,中路军的残兵败将们正听着皇帝的交代,托付最后的大事,心中都满是是绝望。

    大军困在山顶已有数日时间,伤兵已经饿死渴死大半,就算是健壮的士卒,也是饿得两腿发软。

    被困在山上,他们自然不会放弃求生的意志,金声桓、王得仁几日间已经组织了多次突围,但都被山下的清军逼了回来,以失败告终。

    这样的情况,让不少人心中其实已经绝望,他们突的太前,又没有援兵,现在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已经到了穷途陌路。

    可就在皇帝交代遗命之时,一将却闯进来,声音在屋内响起,“陛下,江面有船,湖广的船···”

    屋内的呜咽声顿时寂静,跪着龙榻边的金声桓一跃而起,下意识的急问道:“什么船?船在哪里?”

    隆武混浊的眼中不禁流出一行热泪,这个时候能派兵过来的人,除了王彦,还有谁?

    皇帝的一生,注定是孤家寡人,登上这个位子,就得警惕天下间所有的人,要造他的反,谋他的位,所以皇帝心中不能有情感,便是对他忠心耿耿之人,在必要时刻也能舍弃。

    曹孟德有“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即便是宋太祖也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语。

    这多说出了历代掌权者的心态,但皇帝也是人,也有情,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做到铁石心肠,心中总有柔软的部分,总有动情之时。

    隆武弥留之际,听到湖广的船来,心中难免悸动,“朕负卿甚多,卿却终不负朕···”

    一时间,隆武若是会那奇门之法,他多想向天借寿,也不要太多,只望能与王彦见最后一面,问一问这个和他越走越远,却又愿意在关键时刻搭救他的人,心忠到底是什么想法,解一解君臣间的心结。

    隆武一阵咳嗽,屋内的大臣和武将们却一阵骚动,不自禁之间,已经站起来大半,众人听到皇帝咳嗽,才反应过来,发现失了礼数,屋内又一下安静下来。

    这时隆武哪里还管这些,他已经无法理事,知道战机稍纵即逝,一手用白手帕捂住嘴,一手居然颇具力道的挥了挥,让众人全部退下,赶紧去外面看看。

    金声桓等人见此,急于了解情况,便急忙退出。

    一众将领和大臣,拥着那报信的将领,便涌出厢房。

    在他们背后,内侍却忽然惊呼一声“陛下”,隆武帝又陷入了昏迷之中。

    出了厢房,金声桓边走边问道:“哪里可以看见?”

    那报信的将领,急步走在他身后,“出了庙门,站在山顶上,就可以看见!”

    众人闻言箭步如飞,完全不像是饿了几天的人。

    此时山顶上,原本或躺或靠的士卒,已经全部站起身来,密密麻麻的往山头西面挤。

    出了庙门,众人只见山顶人头攒动,士卒们杵着兵器往西面移动,李元胤等人,疾走在前,为唐王、金声桓与众臣公分开一条道,来到望台之下。

    为了能够突围,掌握山下清兵的动向,明军在山头搭建了一座望楼,其实也就是几根木头一钉了事,只是高出山头树木一点点,可以不被挡住视界。

    众人大步来到望台下,站在上面的一将,看见队伍过来,一手指着西面江上,兴奋的朝下大吼道:“殿下,督镇,战船蔽江而下,是湖广的水师!”

    唐王、金声桓听了,连忙爬上去,唐王还好,多少喝了点汤水,金声恒疾走一阵,又爬上望台,才站定便两眼一黑,身子一晃,险些晕倒过去,幸得李元胤一把将他抄住。

    他求生的欲望,要将万余江西子弟带回赣地的信念,使他稳住了身形,便急着向远方眺望,果然见远处二十多里外,一道浓烟冲天而起,而在十多里外,隐约间可以看见一座黑山,从西面移动而来。

    清军的水师在镇江、南京一带,从上游下来这么大规模船队,除了湖广的船队,不可能是清兵的船。

    爬上望台的众人,纷纷往西面眺望,唐王拿来千里镜,看了一眼,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不管今后怎么说,这船队现在必然是来搭救他们的。

    李元胤看见江面上的影子,激动的声音都变了,“这肯定是衡阳王东下,来救我们了。”

    战船顺流而下,速度堪比战马驰骋,明军残军又在山顶上,看得极远,将领和大臣以及山上的士卒们,都激动难当,不少人士卒竟然抱着嚎啕大哭起来,将领们则握紧了双拳。

    山顶上,欢呼之声陡然爆发起来。

    东面山头上,情况比西面山头的还要糟糕的王得仁部,因为位置的关系,视线被西面山头遮蔽,并不了解情况。

    他们忽然听见东面山上,爆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浪直上云天,饥饿疲乏的士卒们不禁抬头,望向西面,但却不得所以然。

    正在这时,一将跌跌撞撞的穿行在趟了满地的士卒之间,来到一大石前,向一头发散乱,干裂着嘴唇,低头擦拭战刀的将军说道:“都督,西面打旗语,援兵来了···”

    山脚下,清军大帐内,博洛正发泄着怒火,整个人在帐中烦躁的来回踱步。

    帐中清将也一个个面带慌张,他们都清楚大胜关、江宁一线的兵力空虚,要是让王彦撞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就向博洛如果抓住朱聿键,能打击明军士气,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一样,江宁对于满清同样有重大意义,甚至可以说,失江宁就等于失江南。

    正在这时,两做山上此起彼伏的欢呼传下来,最后化成一首雄浑悲壮的战歌,“批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博洛脸色一沉,这是山上的明军见此种绝境下,依然有友军来救,光欢呼已经不能抒发心中的情感,用歌声在回应驰援的友军,同敌忾兮,共死生。

   

………………………………

第724章回师决战

    博洛一听到山上的动静,就知道山头难啃了。

    毫无疑问,王彦这一手,让他变得十分被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主动权,然后逼他回援,在半道上与他决战,以图迅速反败为胜,扭转不利的局面。

    想明白这些,这位满清郡王不禁一阵懊悔,他本以掌握了主动权,但却因为一时大意,丧失了优势。

    博洛看着跪着的佟图赖,不禁怒火中烧,也不管佟家是否势大,一脚把佟图赖踹翻,切齿道:“大胜关距此不到一百多里,关上守军只有五千多人,王彦率七万人马扑过去,本王不能不救。他既然要逼着本王回援,半道与本王决战,本王就随了他的意。本王到要看看,野外浪战,他要怎么奈何本王六万人马。传令,立刻把营,大军东进!”

    王彦扑向大胜关,打下大胜关,就是江宁,这两地只有一万五千人,博洛不回援,王彦七万人肯定能打下江宁。

    江宁是明朝南都,此地一旦被明军占领,那带来的巨大政治意义,足矣使得江南鼎沸,州县皆反,博洛就是抓了隆武,也不顶用。

    帐中的清军将领知道,大胜关必须要救。

    博洛一声吆喝,帐中的清军顿时齐齐站起来。

    王彦虽然来了这么一手,但他们毕竟才打了胜仗,而且有佟图赖的正蓝、金砺的镶红、石廷柱的正白三旗八旗兵,野战是他们的强项,他们也并不惧怕明军。

    决战就决战,大清勇士也不是怂货,会怕你五忠军?

    被踹翻在地的佟图赖,连忙又从心跪好,他听博洛要尽起大军,却忙阻止道:“王爷,不可!”

    博洛怨恨的目光陡然看向他,心中怒火又起,要不是你这厮失误,先是阻敌不成,而后又探查不利,让王彦钻了空子,本王会这么被动?

    “你说什么?”博洛怒喝一声。

    佟图赖也是出于好心,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水平还是有的,不然也不可能几次战败,他的部队都保存了下来。

    “王爷,王彦欲与王爷速战,王爷现在起兵过去,不是正合他的心意吗?这等于被他牵着鼻子走。”佟图赖抬头说道。

    他是最不愿意看见这次大战再出什么纰漏的,原因很简单,打胜了,他之前的两次失误,就无关紧要,说不定还能得到奖赏,但要是打败了,那追究起原因来,他之前两次失误,就会被无限放大,甚至要承担主要责任。

    在战场上,刚烈的差不多都是先死,最好还是稳妥谨慎一点。

    博洛之前与王彦在延平大战一场,那一战,他小败了一阵,也知道王彦那厮难缠,而王彦这次的动作,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直娘贼,一上来就掐着他的七寸,大胜关他是必救,这时阳谋,他也没办法。

    一旁的金砺听了佟图赖的话,质疑道:“佟固山的意思是不管大胜关么?那王彦冲过去了怎么办?难道看着他一路打到江宁?”

    “我并非此意!”佟图赖摇头解释。

    博洛看着他,心里就来气,喝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佟图赖心理也是苦,大清朝随着老奴、皇太极打天下的老一辈,如今已经所剩不多,且也都上了年纪,逐渐凋蔽,年轻一辈中出彩的勒克德混、满达海以死,现在就剩下博洛和尼堪两人还不错,其他的大都成饭桶,或者才能平庸。

    这也是满洲人少,总共二十多万,能出多少英才?

    可以肯定,博洛今后必然是多尔衮的继承者之一,要掌握满清的大权,可是佟图赖却把他得罪了,让他不喜了。

    他被博洛怒瞪一眼,心中叫苦,但他并没退缩,正色说道:“王爷,大胜关救可以救,但尽起大军就正中王彦下怀,不如派骑兵绕过王彦,插入大胜关,如此大胜关兵力足够支撑,而绿营则继续攻山!”

    博洛听了他的话,微微迟疑,这确实是一个办法,他皱了皱眉,忽然扭头问帐内众将道:“你们怎么看?有赞同他的人吗?”

    金砺、石廷柱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金砺先说道:“殿下,听山上的动静,嚎的这么厉害,估计山不好攻。”

    石廷柱也说道:“而且明军水师一到,虽然不用怕他们上岸,但是船上的火炮,却是个很大威胁,山头恐怕短时间打不下来。”

    佟图赖的意思是让骑兵去支援大胜关,那肯定就是让金砺、石廷柱率领属下过去,这不是开玩笑么?王彦七万人马,而且还有马军,博洛手中的骑兵也就还剩下一万五千人,你说能绕过去,就绕过去么?万一让王彦怼住,你来救我们?

    佟家在满清内部占据诸多高位,堪称第一汉奸世家,自然惹的其他人嫉妒。佟图赖连续失手,博洛恨死了他,他现在是墙倒众人,两个固山都不赞同,其他人则是一片沉默。

    “山上粮草断绝,水源稀少,他们就是在怎么扯着嗓子瞎嚎,精神再振奋,也抵不过没粮吃,没水喝。王爷,最多两天,山头必破!”佟图赖见没人支持他,两个固山又不同意,于是连忙说道。

    他话音未落,帐外忽然传来一串炮响,却是几里外的明军水师,瞎打一通,宣誓存在,这是满大壮的习惯,他在长江上还没遇到敌手,所以狂的很,隔着老远就开始打炮,也不管中不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