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343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343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命令,在鸟铳手轮射之时,后面几列弓手齐齐弯弓,将弓身拉得浑圆,箭头斜指向天空。

    只听见弓弦一响,顿时万箭齐发,箭雨刮起一阵劲风,两边冲来的八旗兵在鸟铳和弓箭的双重打击下,大片落马。

    一箭发完,弓手们立刻再次取箭,奋力张弓松弦,箭矢腾空而起,动作整齐划一。

    武卫左军,面对数千骑兵蜂拥而来的阵势,不慌,不乱,坚守岗位,各忠其职,金声桓的人马,以成精锐之师。

    到此时,这些攻击也在清军骑兵的预料之中,虽说冲击的是侧面,但临敌三箭却始终要面对。

    损失是难免之事,他们并不惧怕,也可以承受,只要能撞上去,以侧翼薄弱的防御,他们就可以准备屠杀了。

    八旗顶住压力,前仆后继,明军鸟铳、弓箭持续射杀,不知多少骑兵坠马落地。

    清军步阵之中,满达海见正红旗在明军密集的铅弹和如雨的箭矢打击之下,骑兵像打枣子一样坠地,嘴角一阵抽搐。

    满人人少,摄政王今岁还特意下了,不到万不得已时,满洲八旗不得上阵的命令。

    正红旗的旗主是他老爹代善,他现在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只要能够达成包抄金声桓的目的,死伤大一些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正在这时,眼看着正红旗已经杀进百步之内,冲在前面的骑兵却忽然成片的落下,明军阵前忽然窜出数千火箭,却是明军用上了一窝蜂和百虎齐奔箭。

    眼看着马上就要撞上明军的方阵,能否将敌隔断,再加以包抄,在此一举之时,骑兵却忽然承受了巨大损失,而那龟缩于后阵的明军骑兵也迎了上来。

    八旗骑兵还是撞上了明军大阵,明军侧翼防护的刀盾立刻被撞开,骑兵灌入阵中,但却后续乏力,因为除了冲在前面的数百骑入阵,后面的骑兵却被明军骑兵侧着冲断。

    趁此时机,被冲开的明军立刻又把缺口补了起来。

    阵外的骑兵被明军骑兵一拦截,失了马速,入阵的骑兵则太少,在金声桓指挥下,被武卫左军士卒们围住,使长兵的戳马上骑士,使短斧、战刀的弓手、铳手们,则专砍马腿,片刻间就杀了个干净。

    满达海见骑兵失手,包抄失败,也十分果断,当即知错能改,厉声喝道:“发号令,正红旗速撤。”

    然而他话音未落,清军大阵之南,却一片惊恐声传来。

    (特别感谢,序曲123456的五万书币和五张月票,感谢,感谢,本书终于出了盟主,作者十分激动,为贺盟主一定加更,分十天完成吧。另也感谢汉之光武的打赏。还有推荐《大顺谋求录》)

   

………………………………

第576章战正酣两路反卷

    满达海听到动静,扭头去看,不禁骇得脸色大变。

    在众人注意力都放在东面和西面的正规部队上时,几乎所有人都忽略的南面战场,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卜从善,饭桶啊!”满达海心里那个无语,真是没地说理了,五千绿营精兵,居然被一群泥腿子杀得哭爹喊娘的,径直撵着往主阵而来。

    先锋被伏击,刘之源死了,一万人马被杀的只剩一千多号人,这是明军主力伏击,还情有可原,但五千绿营精兵被一群泥腿子撵回来,那还有什么好话说?不是饭桶是什么?

    满达海气的不行,领兵的卜从善就更加冤枉了。

    他被伏后,手下人马损失殆尽,正发愁会被大清闲置之时,满达海给了他一个机会,并且是捏全场最软的柿子,他心中不禁一阵窃喜。

    看来江西明军,确实也是拼命了,这都是些什么人呐?一个个脏不拉几的,粪叉子都拿来了,这能打仗?

    卜从善领着人马迎上,原以为必是一场风卷残云,所向披靡之战,谁料,还真的风卷残云了。

    五千绿营兵,都以为碰上了软柿子,卜从善手下一千多人,更是急着找回场子,都想摧枯拉朽一般的显显身手,告诉这群泥腿子什么叫做干仗,可谁想,一撞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会事儿。

    清军入关后,要说绿营中谁的功劳最大,除去有开关之功的吴三桂外,李成栋部说第二,基本没人敢争第一。

    这支人马虽在漳州被打残,但能活下来的都是精华。

    两军刚接战,立刻就陷入了激战。

    清兵很快,泥腿子里的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好对付,但有那么几千人,却极有章法,他们高度配合和协同。

    这些人兵器十分简单,一把战刀,随便弄快木板就当做一块盾牌,再者就是些普通长枪,但就是这些简陋的装备,却打出了惊人的配合。

    他们几乎都是刀牌手在前,长枪兵在后,排成最为简单的行列,交替掩杀,而且各个凶狠善斗,一上来就把绿营兵打懵了。

    这一交手,清兵在大意轻敌之下,立刻就被打得节节后退,而这群人更是得理不饶人,站了上风便死命狠捶,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绿营兵瞬间就被摧枯拉朽了。

    此时,清兵也终于慢慢看出些门道,这群人除了没有火器,这他娘的不就是小三才阵么?这哪里是什么泥腿子?虽然他们没有衣甲,兵器十分简陋,但这阵法明明就是军队的战法。

    绿营见此有些不高兴了,分明是一支百战精兵,怎么不好好穿上衣甲,打起旗号,堂堂正正的与爷们儿一战,而是扮作这般模样,不是摆明了坑人吗?早知道这样,老子冲后面点啊。

    这兵强也就算了,关键其中还有几个领头之人,各个武艺高强,不说百人敌,但力战十人绝对不算夸张。

    最惨是那卜从善,他上来没多久,居然直接被一员年轻将领一枪挑下战马,亲兵没来的及去抢,便瞬间被人乱刀砍死。

    这下清兵彻底慌了,顿时直接溃败。

    矿工们并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战力并不强,硬仗肯定不能打,逆风仗也打不了,但这顺风仗却不用人教,他们跟在李元胤等人身后,扯着桑子大喊,几万人以李部等被送来挖矿的俘兵为箭头,向着清军主阵撵来。

    这顺风仗的气势一打出来,如果清兵不能扼制,这群兴奋起来的矿工,能直接把清兵全撵到鄱阳湖里去。

    此时,清军一方,正红旗虽然包抄失败,但实力尚存,也为清兵步阵完成转向争取了时间,满达海的劣势尚不明显,但清军刚面向威胁巨大的金声桓,南面却出了这样的变化,清军立刻便尴尬起来。

    因为大军转向,南面的明军从与清阵面对面,变成了对准清军的腰间,清军侧翼完全暴露,一旦被卷过来,整个大阵就有溃散的危险。

    难道又转回来?但这显然不可能了。

    满达海怎么能容忍败在一群泥腿子手里,他急调正红旗回本阵,准备用骑兵将这群泥腿子冲乱,扼制南面的敌人接近,可是金声桓又岂会给他机会。

    见南面突破,正红旗主动撤退,金声桓当机立断,命令全军突进,撵着正红旗往清阵压来。

    满达海抓狂了,再也无法镇定,正红旗撤回来,东面明军又在后面追赶,不仅正红旗被咬住,明军还会直接撞上正面。

    眼看着南面的泥腿子越来越近,正红旗又无法脱身,满达海不禁挥拳怒吼,“传令金砺,领五千步军,给我截住!”

    军令传达,清军步阵中,五千绿营再次分出,他们缓缓离开大阵,操着兵器,敲打着盾牌,迎击上去。

    战到此时,不仅是满达海,普通的清军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面对如潮水般冲刷过来的溃兵,以及后面汹涌澎湃的泥腿子们,他们虽然没有被裹着溃散,但阵形也散乱起来。

    此时李元胤抢了一匹战马,面对迎击上来的绿营兵,对身边之人呐喊一声“杀”,便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数万人也打出了顺风仗该有的气势,攻如猛虎,同绿营撞在一起。

    巨响阵阵,两支人马如洪流猛然撞在一起,最前头的将士,战刀狂砍,长枪突刺,各种兵器交击碰撞,血肉四溅,直叫日月无光。

    满达海来不及震惊,东面的金声桓不给他丝毫喘息的机会,大军已经碾压上来。

    “选锋、磐石、登步、常捷,武卫左军的儿郎,破敌杀虏!冲啊!”

    这时清军步阵只剩一万步军,正红旗还算清醒,没有撞上自家主阵,临到阵前,急忙绕阵而走,两千明军骑兵,紧随其后,追着尾巴而去,任务便是牵制住清军骑兵,而后面近三万明军,则直接撞了过来。

    满达海只见两军之间,箭矢如飞蝗,他不禁一阵庆幸,清军正面正对金部,如果不是他及时变阵,让三万明军突袭他的侧面,清军肯定完蛋。

    可即便清军正面对着金声桓,但满达海的情势也已经十分危险,一万步军能否扛住金声桓三万人马?金砺五千绿营能否扼制南面涌来的泥腿子?

    此时,如怒海般的呼喊声,在武卫左军阵中响起,伴随催人急进的战鼓,三万明军齐齐奔来,士卒边跑边张弓搭箭,腾飞而起的箭雨,如乌云一般笼罩下来。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一千书币,感谢阿瓦隆新路500,来给爷笑一下500书币打赏,gdrthg,悦冻窝芯,序曲123456的打赏,感谢夜水行走,花满城66,压力士多啤梨的月票,为盟主贺,这几天尽力三更啦。)

   

………………………………

第577章胜局定虏首不甘

    在漫天彻地的喊杀声中,明军三列鸟铳手冲锋在前,近至一百五十步,阵前青烟升腾,排枪齐发,清军第一列步军顿时被掀翻一片,大阵出现破绽。

    清军阵中,同时升起大片烟尘,鸟铳还击,明军亦被击倒一片。

    这个距离,除了火炮、鸟铳,弓箭都够不到对方,明军铳手,一列放完,二列抄到第一列之前再放,然后是第三列,交替向前。

    清军也是三列轮射,只是他们在盾牌之后,伤亡要轻上一些,而明军铳手在前进中连放三轮排枪,虽然付出了伤亡,但也破坏了清军的阵列,使得前排清军阵形稀疏起来。

    冲锋时,铳兵自然不能一直在前,两军距离拉进,武卫左军磐石营、登步营的刀盾手,很快越过铳兵,士卒奔跑中高举盾牌,冲到了大军之前,挡下清军步阵射来的箭矢、铅弹。

    操着大刀、战斧、长枪的明军,踩着急促的鼓点,如墙而进,直逼清军正面,巨大的威压,令敌胆寒。

    在辽阔的战场上,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喊杀声中,两军的距离飞速拉近,当进入百步距离时,在近战部队后,选锋、常捷的弓手,再前进中,搭箭上弦,箭头扬起,随着一片弦响,密集的箭雨腾空而起,箭雨犹如一片黑云,使得天上烈日为之一暗。

    满达海现在已经无兵可派,无法阻止三万明军贴身肉战,在这种紧要关头,他只能期望,一万步阵能顶住冲击,他急声嘶喊,“中军稳住,稳住,不要慌乱!”那声声呼喊中,已经难掩慌乱。

    “轰”的一声巨响,在南面两军撞在一起之后,三万明军终于撞上了清军主阵,明军刀盾手纷纷跃起,用盾牌和身体的力量,狠狠撞在清军的盾墙之上。

    原本用来对付骑兵的大枪方阵,这时在冲撞清军步阵时,据然也显现出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林的大枪撞上清军,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