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281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281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漳州如今被围困了一个多月,但城中物资充足,兵马充沛,想要等其粮尽,却不知要等到什么时间?眼下谭泰、张存仁窝在福州,短时间内不会出来,我军虽然能够放心围城,但时间一久,耗费却十分巨大,也容易生出变故,诸位可有快破城之法?”王彦朗声说道。

    漳州城不好打,城墙又高又厚,城上火炮也不少,经过李成栋的加固和完善之后,城门处修了翁城,城墙上可以跑车、操练,还增加了许多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马面等等防御设施,整个城池俨然成了一个无从下口的刺猬,可以说是少见的坚城。

    众人听了王彦的话语,都开始思索起来,闽西之地都光复了,他们不能被一座漳州吓倒,莫说它只是砖石城,哪怕是金汤浇铸的铁城,他们也得想法将这根钉子拔掉。

    众人沉思半响之后,居然是刘顺先站起身来建议道:“国公,似漳州这般坚固的城池,四面围攻必然消耗巨大,末将以为可以重点进攻一点,以便集中力量。”

    王彦微微一笑,点点头,“你能说出此策,说明你还是用了心的。这虽然是个下策,但如果没有其他办法,到是可行。”

    王彦挥挥手,让刘顺入座,然后说道:“诸位再想想?”

    习洪山闻言起身行礼道:“国公,眼下闽西之地,俱为我有,漳州以是无援孤城。末将以为想要破城,不如招降,即便是佟养甲、李成栋一心为满清尽忠,但城内万余郑军降兵,也不会愿意和他们一起殉葬。”

    王彦点点头,示意习洪山入座,“此法可行,值得一试,但如果佟、李控制严密,还需要多手准备,以保万无一失。诸位可还有其他策略?”

    李过起身说道:“国公,如清兵不降,强攻势必消耗巨大,末将以为可以另辟蹊径,挖掘地道攻城,或者直接挖地道炸城。”

    王彦高居于上,李过的建议让他眼前一亮,如果招降不成,此法到是可以避免明军的大量伤亡,“李将军请坐,此法本阁纳之,诸位还有它策否?”

    王彦这是要多管齐下,想要迅解决漳州清兵,帐内一众文武心里都雪亮,纷纷皱眉思索。

    这时一直未曾献策的幕僚之中,陈邦彦起身说道:“阁部,卑职有一策,或许可以一试。”

    王彦正了正身,抬手请道:“先生试言之,本阁洗耳恭听。”

    “之前锁城之法,多让人想起大凌河之役,那阁部何不用假援之计,诓李成栋出城呢?”陈邦彦拱手道。

    王彦眼睛一亮,但遂即又皱眉道:“前有锁城,再用假援之计,李成栋恐怕不会上当吧!”

    陈邦彦笑道:“兵法云,虚虚实实,正是因为之前用了锁城,所以我料定李成栋必然中计,而且即便他不上当,对我军而言也没有什么损失~”

    (感谢狼狗保卫奴隶的一万书币)

   

………………………………

第470章二临漳州

    漳州城被明军围了一个多月,明军主力虽走,但城外的民夫和一万六千明军却没有歇着,城外被挖出纵横交错的壕沟,长墙是一道接一道,势必不给城内清兵一点突围的机会。

    在王彦离开之后,李成栋又派兵出城试探了几次,但明军忒是阴险,不仅在城外埋下炸包,几百红毛鬼手里的火铳更是又快又狠,再加上明军骑兵,他数次试探都以失败告终。

    城外从广京运来的新铸红夷炮,在半个月前加入了战斗,这是王彦说服苏观生拨银十万两后,铸炮坊以新法铸造的十门火炮,其中一门在试炮时炸膛,工匠当场身死,剩下九门被火运来漳州前线。

    这些红夷大炮凭借射程上的优势,在城外筑高台,建造足以俯看全局的炮阵。

    呼啸的铁弹不时砸向城头,伴随着土石瓦片的碎裂声,漳州城北的城楼被一枚铁弹击中,打崩了一角,大片的木屑、瓦片哗啦啦的掉落下来。

    经过一个月的炮击,漳州城上的各种工事,都有所损伤,但李成栋将城池加固的十分坚固,明军想要靠着几门红夷大炮破城,至少还得轰上半年。

    此时漳州的清军,也已经习惯了明军的炮击,士卒都蹲在城墙下,胆子大点的还不时不时探起身来,察看着城外明军的动向,看看被炮击中的城墙。

    漳州清军显得久经杀场,但李成栋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越不安起来,按着张存仁给他的承诺,江南的清兵应该已经进入福建,可这都一个月了,援兵为何还没有出现在漳州城外?

    李成栋带着一队将校,在城墙上巡视,查看城上的情况,炮弹不时砸在城墙上,但他并不担心明军的炮击,因为半个月来,他早以摸清楚,明军只有九门红夷大炮,这些炮轰在几里长的城墙上,能击中他的概率微乎其微。

    突然,一阵呼啸声直奔他而来,一枚黑色的铁弹逐渐放大,竟朝着他的位置砸来,这位叛将瞳孔瞬间放大,眼中漏出不可思议之色,想要躲闪,但炮弹的度太快,没等他做出动作,一声震耳的巨响就随之传来,他只觉得城墙一丝轻微的震动,铁弹消掉一个墙朵,砸中的位置与他不过一丈来远。

    李成栋不禁惊得冷汗直流,但也暗暗吐出一口气,他回头看着身边惊恐的清军将校,却故作镇定的笑道:“漳州城被本镇加固,城墙极其坚固,明军就是再调百门重炮,也休想破城。诸将不必忧郁,在撑一些时日,等江南援兵和张总督兵一到,城外的明军就嚣张不起来了。”uooob“是,是。”众多清将,神情不自然的小声附和道。

    另一头,明军的炮阵上,随着新炮一起过来的炮队指挥陈于阶,懊恼的放下千里镜,喝令道:“清理炮膛,炮口左移一分,再放~”

    几名炮队士卒,立刻用裹着湿棉布的长杆往炮膛里一捅,然后换裹干棉布的长杆再捅一遍,接着调准炮位重新装弹,可是城墙上的李成栋却早已消失不见。

    炮队失去了目标,但炮击却并未停止,这半个月,明军已经形成规律,从清晨开始,几门火炮轮番轰击,直到黄昏,当然有时候夜里也会突然放上几炮,让清军烦不胜烦。

    照例,到了黄昏时,在残阳映照下,持续了一天的炮击再次停止,经过半个月的轰击,漳州北城虽然被打得千疮百孔,但总体上仍旧完好。

    明军已经在城下布置各种工事,城内清军出不来,负责锁城的明军也没有能力进攻,双方就这么耗着,所以围城的日子比较枯燥。

    “王督镇在帐内没有?”贺珍来到王士琇的帐前向士卒问道。

    “在了,将军容卑职通报。”士卒说完,又对帐内说了一声。

    得了允许,贺珍挑帐进来,王士琇见他,放下手里的《纪效新书》,笑道:“贺将军有什么事?”uooob贺珍抱拳拱了拱手,一面走到案台前,将一份手令放在王士琇面前,一面道:“王督镇,国公大军已经渡过北溪,现于漳州城东五十里下营。这是国公刚来的军令,第一是令督镇今夜悄悄带领四千督标骑兵前往国公营寨,国公营中同时也会有四千人马连夜过来。第二则是,国公让我们敦促民夫挖掘直通城下的地道,用药子炸城。”

    王士琇闻语,拆开手令观看,然后皱眉思索道:“漳州城池坚固,如果按往常的战法进攻,难以取得成效,挖掘地道确实另辟蹊径,如果真能炸塔城墙,那将收获奇效。至于国公为何连夜换兵,想必也是想出了什么奇谋。”

    贺珍也点点头,“炸城之策,确实可行,虽然漳州城坚,但我们药子充足,用个千把斤,不怕炸不塌。如果成功,弟兄们能少死多少人,就算不成,也不过是浪费些药子,耗费一些人功罢了。”

    “贺将军说的不错,三万民夫,锁城工事筑完之后,就没了任务,现在正好用起来。”

    “不过,这地道要怎么挖呢?这种攻城之法,我军甚少运用。”

    王士琇站起身来,从身后架子上取下一份图纸,麻利地平铺在桌上,然后唤贺珍一起观看。

    这是一份明军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绘制的漳州城防图,不但绘制了整体,还详细到各个局部,城楼、马面、敌楼、城门,都标注得详细,每段城墙的高度,厚度,也都做了标记。

    王士琇指着地图道:“国公的命令既然传来,那我们就必须奉命行事。今夜本镇领督标去国公营寨,挖掘地道一事,就交给贺将军。漳州城的护城河,可能是比较大的问题,具体怎么挖掘,贺将军可以选择炮击多日的北城,然后多询问一下工匠们的意见。”

    是夜四更天,人正熟睡之时,王士琇率领四千督标骑兵,悄然无声的离开了漳州城外的明军营寨,而在不久之后,一支四千人左右的明军,又牵着战马回到了营中。

   

………………………………

第471章假援诱敌

    取代王士琇来到漳州城外的正是李过,为了不使清兵生疑,新到的四千兵马和剩下的两千督标,照例清早之后,出营操练。

    当然四千李过的部下,虽然跨上战马,但却跑不起来,只是做做样子,真正操演的还是剩下的两千督标。

    城上清兵,每日都会注意城外明军的变化,此时明军精骑已被调走,但人数上却没有出入,加上距离甚远,他们自然看不出端倪,不会知道城外明军骑兵已经被调换。

    如此又过了一日,一切照旧,没有什么变化,城内城外继续干耗。

    等到了第三日,李成栋接着巡视城墙,但这次他学乖了,知道明军炮弹打的准,所以不敢一群人一起走。

    他一边观察城外情况,一边拍拍士卒的肩膀,以示鼓励,被拍过的清兵,立刻挺起了胸膛。

    李成栋在清军之中威望很高,除了他战功赫赫,非常能打之外,还因为他善待部署,亲近士卒,所以高杰一镇中,他的名声最为响亮,实力也最强。

    他在城上巡视,士卒都对他行注目之礼,清军士卒的状态,还是让他比较满意,他将西城巡视一遍之后,正准备移步南城,但就在这时,一直未遭受攻击的东城,却忽然传来一阵震天的欢呼之声,隐隐约约之间,似乎是清军在欢呼,“援兵来了~”

    李成栋大为惊讶,而这时欢呼之声已经从东城蔓延到北城,声音铺天盖地。“援兵来了~是八旗兵!”

    明军虽然没有进攻漳州,但漳州毕竟被围了一个多月,城内清兵几次想要冲破封锁,都以失败告终,漳州清兵士气自然逐渐跌落,感觉到前途黯淡,现在看见援军,等于又看见希望,如何能够不兴奋异常。

    这时李成栋连忙下城,骑马奔向东城,等他上了城墙,便见东城之外,一队四千人左右的清军骑兵,一部穿黄甲,一部着红甲,打的旗号乃是满州正黄旗和蒙古正红旗的旗号。

    这队骑兵,猛然冲向明营,喊杀声铺天盖地,但是明军依靠长墙和工事,放铳放箭,骑兵不敢硬冲,再要接近长墙之时,抛射一波箭雨,便一个迂回,又撤了回去。

    城墙上,早一步到来的佟养甲见此,顿时大喜过望,李成栋亦喜出望外。

    “李督镇,快组织兵马,这是里应外合,大破明军的绝佳时机!”佟养甲大喜道。

    正在这时,一员清将突然跑来,单膝跪地,“抚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