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276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276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诱敌速战的计划,制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商议,具体的战术细节,王彦对闽地的情况,并不熟悉,所以还是问郑成功道:“如果张存仁中计,谭泰引兵来救泉州,成功以为我们在哪里设伏,比较合适?”

    这时郑成功走道地图前,“求援信,可以写的急迫一点,谭泰必定马不停蹄,直接走从福州到泉州的官道,等他跋涉百里渡过木兰溪之后,我们就可在惠安东面的涂岭设伏。此地多丘林,不利于骑兵作战,又能为我军提供隐蔽之所,再者清兵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而我军以逸待劳,最后一旦击败清兵,木兰溪又能阻拦绝大多数的清兵败兵,避免步军即便得胜,也无法扩大战果的尴尬。”

    王彦与一众将领,围着地图看了看,点了点头,就此决定下来。

    是夜,明军营地之中,一声声凄厉的惨叫,从夜幕一直嚎叫到四更天,令人听得心惊胆颤,声音中的绝望和痛苦,叫人毛骨悚然,不仅将城内小儿吓得哭声一片,连大人们也无法入眠。

    刘顺通红着双眼,从军帐中出来,一旁的亲卫连忙递上毛巾,让他擦干净手上的鲜血。

    “督镇,写了么?”

    “哼~本将出马,他能不写。”刘顺用毛巾擦了擦,又丢给亲兵,吩咐道:“本将去补个觉儿,你们看好了,可别让他死了,明天还有用了。”

    待刘顺离去,亲卫挑起帐帘,一股恶臭就从帐内飘出来,他向里面看去,便见里面一人,如同烂泥一样瘫倒在地,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行,下体、口中鲜血淋漓,一根粗壮的长棍,还插在后门,看的亲兵脖子一凉,冷汗淋漓。

    次日,降将王起俸再次被王彦召见,发布了去福州送信的军令,并许诺事成之后,至少给他一个总兵的职衔。

    王起俸欣然接受,不过在临行之前,他还需要杀掉赵国祚,来取得明军的信任,对此,王起俸是求之不得,他从一个叛将想要获得明军的认可,融入明军之中,让大家把他当自己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纳个分量足够的投名状。

    赵国祚这样的甲喇章京,无疑份量满满,王彦依然选择了他所偏好的剐刑,来结束赵国祚并不光彩的一生,这已经成了他的一个小癖好。

    施刑的除了王起俸之外,还有一百经过挑选的降卒,而观行的场面,与晋江边上杀俘相比,一点也不逊色,近万人挤满了刑场,屋顶上,大树上都爬满的人群,比过节还要热闹。

    几日后,通往福州的官道上,一队百人骑兵,衣着狼狈,盔甲不整,一副败军的模样,进了福州。

    这时谭泰的两万清兵,跋涉千里,也刚从江南来到福州不久,他是满人,是征南大将军,又是多尔衮的心腹,所以张存仁低他一头,要归他节制。

    王起俸刚入城,得到消息的张存仁,就请来谭泰来到总督府大堂等候,准备询问泉州的情况。

    王彦东征以来,张存仁原本指望佟养甲、李成栋能够将明军拖在漳州一线,没想到明军围而不打,直接杀入福建腹地,一路势如破竹,气势如虹,弄得他十分被动,根本不敢去触王彦的兵锋。

    这时王起俸被带上大堂,他立刻跪拜,哭诉道:“大将军,总督大人,泉州危急啊,明军日夜攻打,张将军和弟兄们拼死,才勉强守住,但围城明军有三万多人,城内却只有六千弟兄,张将军知道不能久守,所以派遣卑职拼死杀出重围,来向福州求援,请总督大人救救六千弟兄。”

    王起俸说完,从怀里拿出带着血污的信件,高高举过头顶,目中带泪。

    张存仁看他盔甲破损,头皮上还有一道伤口,模样凄惨,再拿过信观看,是赵国祚的笔记,不疑有它。

    如果送信的是个郑氏降将,那张存仁肯定先考虑,信件的真实性,但王起俸毕竟是他从浙江带到福建的人,与郑氏没有关系,投清之前也是鲁王的人,与隆武朝廷也没有交集,十足的外来人,对于张存仁而言,他在信任范围之内。

    “你先下去歇息,援兵之事,本督会与大将军商议。”张存仁挥了挥手,让士卒带王起俸下去,然后将信件递给谭泰道:“大将军怎么看?”

    “喳~”王起俸行礼退下,谭泰把信看完,“赵国祚乃朝廷大将,其父辈于天聪年间就归顺了大清,怎可不救。王彦现在于城下已经消耗几日,本帅领兵过去,正好杀他个错手不急。”

    张存仁之前险些丢了性命,留下了心里阴影,所以比较谨慎,不忘提醒谭泰,“大将军,王逆东犯以来,所向披靡,明军士气极高,而反观我军丧师失地,士气极度低迷,卑职觉得此时还不适合会战。泉州求援虽急,但大将军长途入援,大军刚到福州,未曾休整,就开赴泉州,这一路又是三百多里,大军到了泉州,必然十分疲乏,不利于同王逆决战。不如先休整几日,整顿部队之后,再作计较。”

    谭泰闻语,斜眼看了张存仁一眼,他本来是要去围剿四明山的鲁王军队,这样多铎、洪承畴灭掉太湖陈子龙,他灭了四明山华夏、王诩、李长祥,清廷就能将江南和浙江平定,但张存仁六万多人,却向江南求援,使得清廷平定浙江的计划被严重拖延,这让他十分不满。

    福建六万清军,却让王彦杀入腹地,连连失地,这也被他看成了张存仁怯懦的表现。

    这时候,谭泰作为征南大将,带入闽中的马军就有七千骑,他会怕王彦?

    “赵国祚求援的书信张总督也看了,他还能守多久,只有天知道。王彦此人,可以说攻守兼备,这两年来他很少防守,展现的多是进攻的一面,但总督不要忘记杨州,如果泉州被他攻下,想要夺回来,本帅可没有信心。”谭泰负手道:“眼下王彦集结主力攻打泉州,对本帅来说,其实是一劳永逸,只要能在这一战中击溃王彦,解决南明的这根擎天石柱,本帅乘势扫荡粤东,一举夺下广州府,都不是问题。”

    击败王彦的诱惑确实太大了,但张存仁还是说道:“可是大将军长途跋涉,将士不得休息,恐怕会有怨言。”

    “王彦兵马强攻城池,不比本帅大军疲惫吗?现在王彦还不知道本帅大军到来,本帅长途奔袭,正好杀他个错手不急,如果在福州休整,消息必然走漏,让王彦有所准备。”谭泰不懒烦的挥了挥手,“出兵之事就这么决定了。张总督也不用担心大军士气,本帅沿途挑个富裕的县城屠了,大军岂会还有怨言?”

    (感谢我喜欢学霸的两章月票,感谢巷尾少年与猫的打赏,求月票,求定阅,求推荐,书友们可以加加简介里的书群。)

   

………………………………

第462章请君入瓮

    真满洲将领舒穆禄·谭泰,无所畏惧,雷厉风行,既然决定出兵,大军立刻调动。

    自去岁年末,多尔衮察觉到了八旗消耗过快之后,规定今后战事一律催绿营在前,八旗用来监视,不到万不得已,八旗兵不得投入消耗战。

    当要用八旗之时,也要分个先后,总的来说,就是先死汉八旗,再死蒙古八旗,最后才能死满八旗。

    多尔衮这样的策略,对于满人保存实力,至关重要,但是也无疑会削弱清兵的战斗力,谭泰对此其实很不以为然。

    去岁,多尔衮一派,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糟糕,受到了满族内部的质疑,谭泰作为两黄旗倒向多尔衮的大臣,本身已经不溶于豪格、鳌拜一派,他对于多尔衮一派在战场上表现的无力,内心十分愤慨,一心想要建立功绩,来稳住多尔衮的地位。

    这次谭泰带入的两万人马,一万五千绿营兵,主要乃是叛将田雄、马得功统领。此二人乃黄靖南麾下部将,临阵叛变,致使黄靖南兵败自刎,安宗皇帝以及嫔妃,亦被二人擒获,献给了清廷。

    弘光五大藩镇之中,黄靖南能击败东犯的左镇,可见实力属于上等,田、马两员叛将,手下的绿营兵,大多是黄镇之兵,曾经是大明仅甚的野战精兵之一,并不比李成栋部差上多少,可谓兵马壮盛。u000b此外,就是固山额真阿山督三千红甲蒙古,谭泰自领两千黄甲满州。

    这一仗,谭泰想要突袭王彦,所以多尔衮的话,他便不能听,还得他用骑兵快速突袭,所以五千八旗加上两千绿营骑兵,首先跨过闽江,步军随后出击。

    张存仁没有办法,除了谭泰带入的绿营步军之外,他又从福州守军中,拨出四千人马随行,使得这次出动的清兵,达到两万四千人,其中七千骑兵为先锋,一万七千步卒为后队,浩浩荡荡的杀奔泉州。

    谭泰心急,让王起俸作为向导,大军渡过了闽江,快马疾驰,狂奔一日,进入了兴化府的地界,却被莆田东面的荻芦溪所阻拦,等找到渡船之时,已经是第二日下午,这时张存仁已经督促步军追了上来,七千骑兵等于白奔了一天。

    张存仁连忙组织步军,利用骑兵搜集来的船只搭设浮桥,谭泰不做停歇,骑兵赶在日落之前渡过荻芦溪,进入莆田歇息,将县城祸害一通,血流成河。

    次日,谭泰不等张存仁,便再次催促骑兵狂奔,出了县城,却又被延寿溪所阻拦。

    八旗兵在北地平原上纵横捭阖,常常奔袭千里,可这从福州出来,还不到两百里,他们已经停下了两次,算上闽江的话,他们已经被三条江水阻拦过。

    每一次,谭泰都以为能直接杀到泉州城下,但每一次没走半天,又会被一条新的溪水,拦住去路,这让谭泰开始烦躁起来。

    “前面还有几条大河?”

    对于谭泰这样的关外人来说,福建的溪水,确实可以称为大河,他看着延寿溪,不满的问道。

    王起俸连忙说道:“回禀大将军,跨过延寿溪,再行六十里,渡过木兰溪,就可以长驱直入,杀进泉州府的地界了。”

    谭泰一阵沉呤,如果等候张存仁的步兵赶上来,再来搭桥,他的时间又浪费了,于是他只得命令骑兵自己搭设浮桥。

    这七千骑兵,原本是要长途奔袭,现在却成为为后面步卒,开路搭桥的存在,高昂的士气,经历了这两次停歇,已经在不觉之间,跌了一半。

    搭设浮桥,是个技术活儿,七千骑兵伐木,制作木筏子,在江中定下木桩,不是一会儿功夫能够完成,特别是除了两千绿营骑兵之中有会水之人外,满蒙八旗全都是旱鸭子,想要在水面上搭起一座浮桥,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在张存仁的步军奔来之前,他们还是完成了这个工程,全部渡过了延寿溪,继续向西挺近。

    可是没过多久,前面又是一条广阔的溪水,阻拦在了他们面前,谭泰顿时就有些炸毛了。

    后面的张存仁,崔军来到延寿溪时,见溪水上已经架好了一座浮桥,谭泰的骑兵已经过去多时,他只得指挥后军也赶紧过江。

    王彦这次带着明军主力进入泉州府,谭泰如果能击败王彦自然一劳永逸,但反过来想,现在福建的清军主力,也全部随着谭泰和他出来,如果万一没能击败王彦,反被明军杀败,那整个福建的局势将不堪设想。

    出于谨慎起见,张存仁现在是不求奇功,但求稳妥,所以谭泰这么急着行军,让张存仁十分担心,害怕他轻敌冒进,遭了埋伏,只得催促步军飞快追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