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262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262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顾不上什么苏绣,跑起来像一阵风一样,全然没有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她快步追了上去,便直接拦在王彦前头,然后仔细打量。

    她看的王彦一头雾水,苏绣也让了,这大姑娘不是有病吧?哪有未出阁的大姑娘家,在大庭广众之下,盯着男子这么看的?

    这时王彦的亲卫,纷纷围了上来,那姑娘却一点也不害怕,瞪着眼盯着王彦看,王彦也来了脾气,瞪眼向她看去,谁知那姑娘与他目光一对,却忽然脸颊一红,转头就钻进店外的一顶轿子里,催促着轿夫直接离开了。

    王彦一阵莫名其妙,他们不认识啊?他也没招惹过谁家的小姐啊?

    (感谢老陈的两百书币。)

   

………………………………

第438章腾蛟述职

    王彦摇了摇头,没有多想,转身准备回去,行走不久,路上遇见一顶官轿,他没有在意,但官轿却忽然停了下来,侧窗帘子被掀起,一人漏出头来打量着他,出声唤道:“士衡。”

    王彦闻声,停下脚步,扭头看去,微微一愣,连忙拱手道:“多日不见,督师何时来的广京?”

    他道是谁,原来是何腾蛟到了广京,去岁年底,隆武朝廷让地方督抚入京述职,湖南堵胤锡、江西万元吉、姜曰广都匆匆来了一趟,但何腾蛟却没有过来,没想到现在却到了。

    说道湖广,就不得不提,另一件是,万元吉与王彦都有奏本弹劾救驾不力的北抚傅上瑞,结果这人将责任全部推到黄朝宣、张先壁两员统军大将头上。

    傅上瑞算是湖广的三把手,势力盘根复杂,加上手里还有点人马,所以朝廷不敢轻举妄动,天子虽不喜他,但隆武朝廷刚从福建迁入广京,一切求稳,所以只是下诏稍加训斥而已。

    至于黄朝宣、张先壁二将,就直接率领两万人马,遁入了黔东,佣兵自重起来。

    在湖北,朝廷虽然有十万人马,但那是用来防备清军,根本不可能调动,而湖南忠至镇兵力尚未恢复,后勇营也没有能力拿下黄、张二将,所以朝廷暂时只能咽下这股恶气。

    “本官还以为看错了,士衡堂堂楚国公,怎么在街市上闲逛,实在不成体统。”

    何腾蛟五十多岁,但王彦与他同殿为臣,一直平辈相交,现在忽然被何腾蛟用长辈的语气教训了一番,王彦不禁一愣,“刚从金夏前线回来,就顺便体察下民情。督师这是要去面圣么?”

    何腾蛟点点头,“年前陛下相召,但密探奏报河南清兵调动频繁,本官不敢轻易入朝,今岁得知清兵西入关中,本官就匆匆过来拜见陛下。”

    “哦~”王彦随口应道,心中若有所思,忽然拱手道:“督师即是面圣,那我们今日就此别过,改日再聚聚。”u000b何腾蛟还想和王彦说几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但大街上确实不适合交谈,遂即说道:“本官家人在城南置办了一处宅子,士衡稍加打听,就能找到,这两天你抽空过来一趟。”

    王彦一阵莫名其妙,但还是拱手一礼,“好说,若有机会,自当拜望督师,请。”

    “嗯,那本官就去面圣了,你自便。”何腾蛟点点头,放下轿帘就匆匆走了。

    何腾蛟因为与王彦复楚的功绩,加上隆武帝有意扶持,去年被加为锷国公,武英殿大学士,地位与王彦几乎并肩而立,但方才却完全以长辈的身份与王彦说话,让王彦十分的不适应,不过他心中有事,并未在意。

    这时他见官轿远去,遂即对亲卫一挥手,“回府~”

    王彦急急忙忙的回到府邸,并没有回到后院,而是直接一头扎进办公房中,吩咐道:“让小隐来见我。”

    片刻之后,夏完淳匆匆过来,拱手一礼道:“国公唤我?”

    王彦十分喜欢夏完淳这个智慧过人的少年,于是就把他留在了身边。

    科举三年一次,去岁开了恩科,今年正儿八经又可以再考一次,夏完淳原本想返回太湖,为陈子龙出谋划策,但王彦觉得夏完淳这样的少年,今后必是宰辅之才,一个进士出身,或者状元的身份,对他今后的发展将有莫大的助力,为了他不错过科举,就把他留在了幕府之中,一边培养,一边备考。

    王彦点点头,“方才本阁路遇何督师,他言去岁年末河南清军,调动频繁,向西开入关中,本阁估计张献忠与豪格之间,应该见分晓了。小隐可收到汉中方面的情报。”

    夏完淳入幕之后,主要负责帮助王彦整理各种信息,他拱手道:“年前国公就吩咐过探查汉中消息,但汉中离广南数千里之距,且道路难行,目前还没有信息传来。”

    王彦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挥挥手道:“小隐多多注意,如有消息传来,立刻通报本阁。”

    “诺~”夏完淳作揖一礼,准备退去,走到门口又停下道:“国公,河南清军进入关中,定然会使汉中战事出现变化,无论张献忠胜,还是清军胜,国公都可早做准备,应对变化。如张献忠胜,必然进逼关中,则清军主力被牵制在西北之地,我朝将大有作为,若清军胜,川蜀乃我朝西路屏障,清军得之可效法西晋,建瓴而下,灭亡东吴。张献忠与我朝唇齿相依,不可不救也。”

    王彦面色有些沉重,早在他巡视粤东之时,就已经判断,清廷的目标,下一步极有可能是伐蜀,现在从何腾蛟口中得到的消息,无疑证明了他的猜测。

    夏完淳的话语,正是他心中所想,虽说朝廷现在的财政远远无法支持一场大战,而各部官军,实力也还远远没有恢复,但他不得不提前部署,准备迎接变局了。

    “此事,本阁心里以有思虑,小隐不必担心。”

    夏完淳遂即施礼退去,王彦则站起身来,负手来回走了几步,最后停在墙壁上的地图前,将目光放在漳州之上,无论怎么看,不管是对付荷兰人,还是应对汉中的变局,漳州这颗威胁广京的钉子,都该拔掉了。

    就在这时,幕僚黎遂球,来到门外,“国公,职下有事禀报。”

    王彦也正有事情要找这位后勤大管家,于是连忙让他进来,说道:“美周先生,进来说。”

    黎遂球走到王彦的桌前,直接将一份图纸展开,说道:“国公,这是忠烈词的图纸,目前大殿已经建成,殉国将士的军牌,可以择日请入祠中,后续的小殿,二月底也能全部完工,国公您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忠烈祠从朝廷迁入广京之后,开始建造,如今工期已经过去数月之久,终于将要完成,王彦心中遂即一动。

    “忠烈词的建造本阁没有意见。”王彦将图纸推到一边,“请忠烈入祠之事,本阁准备大办,美周先生要做好准备。”

    “诺,职下知晓。”

    王彦点点头,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麻烦美周先生,本阁打算对漳州用兵,至少会调动四万人马,所需要的物资,请美周先生与户部接洽。”

    “国公要打漳州?”黎遂球有些惊讶。

    (感谢我喜欢学霸,胖鹏鹏,风铃中的雨声,yeye业,书友1331的月票,感谢悦冻窝芯的打赏。感谢所有订阅的书友。)

   

………………………………

第439章王何联姻

    漳州清军离广京太近,王彦之前想留着他,给广南带来压力,使得他更加容易推行赋税上面的改革,但他今天往街市上转了一圈,整个广京俨然成了一个赛江南,完全没有一丝紧张的气氛,那漳州留着也就没有意义了。

    再者清兵住军漳州,广南就必须留足兵马,这就大大牵制了王彦的兵力,所以从眼下时局来看,漳州是非打不可。

    王彦看着黎遂球道:“本阁知道,眼下朝廷刚存了一点家底,但天下恐有大变,漳州必须打。美周按本阁意思去办就可。”

    “诺~”黎遂球见王彦意志坚决,只得行礼退下。

    当下王彦又唤来一名亲兵,让他去打听何腾蛟的住所,然后就开始给皇帝写奏章,自请督师攻打漳州府。

    等亲兵回来,王彦估摸这何腾蛟已经面圣回来,于是再次出了府邸,骑马来到何腾蛟新置办的宅子。

    广州城南,居住了大批士绅,宅子也一个比一个大,何腾蛟买了一座战地约十亩的大宅院,比王彦的楚国公府,整整大了一号。

    这时天已经将黑,但宅子周围还有许多工匠在忙碌,原来的宅子虽然够大,但规制太低,何腾蛟不知道从哪里运来一对石狮子,又换上纵横各七,共计四十九枚黄灿灿的铜钉大门,院墙也被加高,总之一切按着公爵府邸的规制来,一点儿也不马虎,比王彦要讲究得多,要的就是有面儿。

    王彦纵马在府门前停下,看着忙碌的匠人和何府下人,看着那块镀了金漆,金光闪闪的锷国公府的匾额,不禁微微摇头。

    这时何府门人连忙来问,亲兵告知身份之后,片刻后,刚回府不久的何腾蛟,立刻让人迎接王彦进去。

    王彦早知何腾蛟其人,也不跟他计较这些,无关紧要的礼节,直接就跟着何府下人,进入府内,最后在内堂就坐,下人们上好茶点,他就端坐等候。

    可是过了半盏茶的时间,却不见何腾蛟过来,这就有些怠慢了,他心里便不禁温怒起来,要不是他有要事和何腾蛟商量,说不定早就拂袖而去了。

    王彦放下茶杯,抬头一阵张望,忽然内堂里一扇屏风之后,却传来一声响动,将他的目光拉了过来,那屏风之后,一个身影立刻落荒而逃。

    内堂后面,何腾蛟靠座在椅子上,悠闲的喝着茶水,似乎完全忘记了王彦来访一样。

    “爹爹~”这时那从屏风后面,落荒而逃的身影,却忽然跑了进来。

    何腾蛟见了,微微一笑,“枝儿,觉得如何?”

    这身影正是王彦白天在布行遇见的刁蛮小姐,大姑娘乃是何腾蛟的小女儿何枝枝,甚得何腾蛟的喜爱,不然也不会顺着她的性子,十八岁了还未出嫁。

    何枝枝这时面带羞色,全然没了白天的野劲儿,微微一福,说道:“女儿,但凭爹爹做主。”

    何腾蛟脸上顿时就笑出了花来,他是真怕他这个女儿,还不满意呀。

    古时候,婚姻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实做女儿的并不是完全不能发表意见,媒人领着公子上门时,老父母端坐在前,女儿躲在屏风之后,等公子走了,在唤女儿出来,问觉得如何。

    如果小姐说,“女儿,但凭父母坐主。”那就是看上了,如果说,“女儿,还想再伺候父母几年。”,那就是没看上,嫌人长的太磕碜不想嫁,媒人也就知道该怎么给男方回信了。

    一般疼爱子女的都会这么做,当然也有大把的例外,可何腾蛟对这个小女儿却是疼爱的不得了,上门提亲的士绅望族也不少,但每次何腾蛟听到的都是,“女儿,还想多伺候爹爹几年。”

    早几年,何枝枝年龄还小,何腾蛟也不着急,可转眼间女儿就十八了,成了古代版的老剩女,何腾蛟也就开始急了起来,而原本排着队儿提亲的队伍,随着何枝枝年纪越来越大,也就越发稀少起来。

    何腾蛟对此颇为苦恼,生怕将女儿砸在手里,有一次就问何枝枝,“枝儿,你到底要嫁什么样的人呢?”

    何枝枝说道:“女儿,要嫁就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