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59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159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王彦不禁将眼下局势,在脑中又过了一遍,片刻后,他才猛然睁开眼睛道:“子章,你速度派人,追赶严震生,让他说服贺珍、孙守法,弃汉中,从上庸退入楚地。”

    余太初闻语,不禁疑惑道:“国公之前不是让严大人辅助贺珍攻入陕西吗?怎么突然改变策略呢?”

    “先前情报不明,本督以为吴三桂同阿济格调来攻楚之后,陕西必然空虚,汉中义军能够有一翻作为,但多尔衮既然派豪格入陕,那义军就没有机会了。”王彦解释道:“既然如此,本督还不如将他们调入湖广,以此来增加楚地的胜率。”

    余太初闻语,依然有些疑惑,“可是义军一旦放弃汉中,那清军就可以走上庸杀入湖广,到时候国公岂不是三面作战?”

    “子章忘了蜀地的张献忠么?”王彦神秘笑道。

    “张献忠?”余太初依然十分疑惑。

    “不错~”王彦点了点头,而后说道:“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对我朝亦十分危险,本督让贺珍撤离,便可将汉中之地,全部让给张献忠,让大西军来为我们守汉中,同时也可以让张献忠与清兵交战,为我大明分担压力。”

    “国公英明,此驱狼吞虎之计,一旦实行,我大明等于多出十多万帮手,而清廷立马多一强敌也!”余太初听完,眼前一亮,但他刚说完,神情有不禁一阵黯然道:“不过大西毕竟是逆贼,是我朝大敌,国公擅自与逆贼接触,朝廷恐怕会多有微词吧~”

    余太初乃是锦衣卫出事,政治斗争和官场经验丰富,他的话语也立马引起王彦的警惕,不过此时的王彦却并不准备考虑那么多,他眼睛一眯,遂即肃声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子章无需担心,眼下战局才是最为重要之事,你且按我之言,立马派人追赶严震生,让他说服贺珍之后,立马入蜀去见张献忠,推行我的策略。”

    余太初见王彦心意已决,遂即抱拳应下:“诺,职下这就去办。”

    说完,余太初便转身离去,王彦见此,随大步回府,招见官员,安排事务,然后立马去追赶大军。

    湖广现在面临北面吴三桂、阿济格,东面佟养和、勒克德浑,两个方向的威胁,王彦已经定下北守东攻之策,既然已经确定吴三桂不日就会南下,那他便必须在清兵打下襄阳之前,打下武昌。

    (感谢最后的轻语,殊战之伤,悦冻窝芯的打赏。书友群))

   

………………………………

第264章王士衡舌战何腾蛟

    六月底,烈阳高照,一队骑兵护着王彦,踩着绿色的野草,在旷野上疾驰而过,最后冲到新强河边的明军大营之前。

    此时王彦手下的兵马,除了襄阳城的高一功,衡阳、辰州一带的后勇营之外,其他兵马全部都在着新塘河沿岸。

    六万兵马,加上十多万民夫,大营足足绵延二三十里,显得蔚为壮观。

    营门处,堵胤锡、李过、戴之藩等人纷纷前来迎接,王彦他们冲到营门前,立马便有一队士卒冲上来,为他们拉着战马的缰绳,使得马儿安定下来。

    这时王彦遂即翻身下马,将马匹交给护卫,便向众人走来。

    “国公一路辛苦~”众将齐齐抱拳一礼。

    王彦微微拱手,算是回了一礼,而后便大步向营帐走去。

    李过等人知道王彦要来,几日前便为他搭好了帅帐,王彦一行来到帐中,他便直接对诸将道:“吴三桂同阿济格已经南下,不日就会猛攻襄阳,本督这两日,就回带着汝等去打武昌,汝等便先各自回营准备吧~”

    诸将闻语,随纷纷抱拳退出大帐,王彦遂即向堵胤锡问道:“抚台,谈的怎么样呢?”

    “谈的差不多了,何督师同意出兵,但他还有一些条件,我都写在上面了,国公且先看看。”堵胤锡边说,边从袖子里抽出一张信纸,递给王彦。

    王彦接过展开信纸,看着何腾蛟所提的条件,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这时王彦将信纸合起来,放在桌上,便开口道:“谈判之事,彦以知晓,剩下的便由彦与何腾蛟来相谈吧~”

    堵胤锡闻言,脸上有些不好意思道:“耗费些许时日,却没有什么进展,实在有愧国公之托也!”

    “抚台不必在意,能说动何腾蛟出兵,就已经是大功一件。具体的条件,便由彦来商谈吧~”王彦安慰道:“此次大战,不知要历经多少时间,战争最重要的还是比经济,比后勤。汉之高祖,之所以能与项王相抗,皆因有萧何不断为汉军输血。彦去前线之后,湖广之地的民生,便全部依靠抚台矣~”

    “国公放心在前面征战,本抚坐镇长沙,必使后方不乱,亦保证不会少将士们一份口粮。”堵胤锡保证道。

    当日,堵胤锡便离开大营了,带着人几十名属下,骑马赶回长沙,为王彦坐镇后方。

    待王彦送别堵胤锡后,遂即下令全军开拔,先前往岳州,在顺江东下,直扑武昌。

    六万大军,十多万民夫,想要拔营,并不是简单之事,王彦并没有待在营中与大军一同行动,而是领着三百名精悍甲士,先一步前往岳州。

    新墙河与岳州相距不到百里,王彦午时出发,天黑之际便来到了岳州城下。

    此时城门早以关闭,城上守将见三百精锐骑兵护卫着王彦,知道不是普通之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好言问道:“城下是哪位将军,可通报姓名~”

    督标副将王士琇闻语遂即打马前出,对城上将领杨声说道:“此楚国公也!尔等可速去通报!”

    将领闻言,脸色不禁一变,两个月前,王彦可是亲手射伤何督师手下大将张先壁,守将不敢怠慢,连忙说道:“请国公稍等片刻,末将这就前去通传。”

    那守将一说完,便立马转身跑下城楼,去向何腾蛟禀报去了。

    王彦见此,心中不禁安定几分,想来之前何腾蛟与他争功,结果不仅被他吞了一万人马,整个湖广的政务也被王彦与堵胤锡抓在手中,何腾蛟可谓彻底失败。

    这两个月来,何腾蛟近十万人马,挤在岳州之内,受的苦头可不少,而这一切都是王彦所赐,他们面对王彦时,气势上立马就疲软了。

    王彦同众多骑士等候不到一刻钟,岳州城门便缓缓大开,何腾蛟与傅上瑞都没有前来迎接,而只是派了一员小校。

    王彦见此,嘴角微微冷笑,便纵马入城,往府衙而去。

    来到门外,王彦变让王士琇领着众骑士先去驿馆休息,但王士琇与众甲士却死活不肯离开,王彦见此,便让他们在府衙外等候,然后就跟随何腾蛟派来的小校进了府邸。

    州府衙门的大堂里,何腾蛟坐在中堂,傅上瑞坐在左上,二人见王彦进来,俱不相迎,也没相互见礼之意。

    王彦见此,心中不禁一阵不快,他没有在摆好的椅子上坐下,他爵位比何腾蛟高,实职比何腾蛟低,总体而言两人地位相当,他没有座他下手的道理,更不可能坐在傅上瑞的下面。

    这时王彦见何、傅两人,都对他怀有敌意,坐在座椅上,斜眼看着他,想看他的笑话,他心里不禁一阵冷笑,随手拖起一把椅子,就在何、傅二人惊愕的目光下,直接在何腾蛟身旁坐下,与他并肩而坐。

    何腾蛟见此,膨的一下,直接站起身来,大怒道:“王士衡,不知礼耶?”

    王彦也立马站起身了,一掌猛然拍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大的声响,案上的砚台、笔、墨都被惊落。“国难当头,岂可坐视,何督师的腿脚有样耶?”

    何腾蛟被王彦一掌,吓了一跳,气势立马一跌,而他听到王彦的讽刺之语,心中不由的一阵气结。

    “王士衡,这次是汝要求督师发兵,汝休要嚣张!”傅上瑞见何腾蛟被王彦压住,心里一急,立马起身帮何腾蛟解围道。

    王彦闻言,目光不禁一寒,傅上瑞之言,是想提醒他今日是有求于人,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傅上瑞此人全无忠义之心,王彦是大明的国公,抗清责无旁贷,何腾蛟、傅上瑞同样是大明朝的官,抗击清兵又岂是王彦一人之事。

    这时王彦不禁冷眼看着傅上瑞,然后一字一字的冷声道:“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朝廷百姓以俸养尔,尔狼心狗肺耶?抗清之事,上为天子,下为黎民,尔为我王彦耶?”

    傅上瑞闻语,脸色被王彦逼得一阵惨白。

    何腾蛟亦没想到,他与傅上瑞两人都不是王彦对手,尽被王彦说的哑口无言,半响,他才再次开口道:“王彦,你不要血口喷人,本督身为湖广总督,保境安民责无旁怠,大明可不只有你王彦是忠臣,清兵来袭,本督自然要抗击,但你身为粤地总镇,却占本督长沙之地,你又怎么说?”

    傅上瑞闻语,脸上一动,连忙附和道:“对~,你为粤地总镇,为什么插手湖广政务,你怎么向朝廷交代。”

    王彦看着义愤填膺的两人,却拍了拍手,而后淡然坐下道:“本督可没有插手湖广政务,湖南所有的政令都是堵抚台所发,他身为湖南巡抚,本督不知道哪里不合规矩。”

    王彦笑了笑,接着道:“至于湖北之地,吴三桂、阿济格十万大军,正在猛攻襄阳,何督师如果能守的住,大可带着兵马前去接管,本督对此求之不得!其实何督师心里的想法,本督心里十分清楚,武昌之地就在眼前,打下了就是何督师的治下,这颜面还需自己来挣啊~”

   

………………………………

第265章何腾蛟犹豫不决

    岳州府衙外,王士琇与三百骑士,垫着脚向里面张望,脸上俱是一片焦急之色,才过去一炷香的时间,但他们却仿佛经历了一个秋天。

    五忠军与何腾蛟的关系急剧恶化,几乎就差兵戎相见,这让王士琇心里十分担心王彦的安全,他一会儿垫脚眺望,一会儿按着刀柄,在府衙前来回走动,显得十分不安,似乎没一分钟,都是一份煎熬。

    就在王士琇与骑士们担心捉急之时,王彦的身影却从府衙内走出来,王士琇见此顿时大喜,可他转头看了地上的香烛,却发现一株都未燃尽,心里又一阵忧郁起来,“国公这么快就出来,难道是交谈失败了吗?”

    这时王士琇与一众骑士立马迎上,见王彦气色平常,心中一阵疑惑,要说谈判之事,双方敲定细节,至少也得一两个时辰,现在国公爷这么快便出来,但脸上却又没有不快,着实让人奇怪。

    王彦看着众人脸色,知道属下们的疑惑,而是大步走到战马之旁,翻身上马,而后对诸人说道:“去驿店,边走边说~”

    众人闻语,遂即纷纷上马,王士琇跟在王彦身后,落后半个马头问道:“国公爷,何腾蛟同意出兵了吗?”

    武昌城内的清兵至少还有五万多人,而且城池高大,仅靠王彦六万人马,基本不可能攻下,所以大军上下,都十分关心岳州明军能否出战。

    王彦骑在马上,打马慢行,微微笑道:“何腾蛟是否出兵,明日便见分晓,不过本督有十成把握,他会发兵~”

    王士琇见王彦信心十足,脸色淡然,心里不禁一阵佩服,“国公爷,只带卑职等三百骑,入何腾蛟十万重兵之城,却如此淡定自若,卑职实在佩服。”

    “本督乃大明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