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2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12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士元气定神闲的坐下,挥手轻轻拂去身上灰尘,而后看着赵应元微微笑道:“特来救将军性命!”

    韩昭宣这样说,赵应元只当他大言不惭,是个笑话,可李士元这样说,那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赵应元顿时严肃起来,说出了心中想法。“李大人是想让吾归降清朝?”

    “然也!”李士元满意的一笑,继续说道:“只要赵军将归降大清,不仅可以保存手下人马,加官进爵亦不在话下!”

    清庭不仅不严惩,反而还有封赏,这赵应元已然心动,可又觉得太不真实,不惑之年的他经历丰富,不会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因而谨慎道。“吾杀王鳌永,又破坏了大清朝在山东的基业,自觉与清军仇怨甚深,大清为什么招抚吾呢?”

    “将军过虑了!”李士元敏锐的从赵应元言语中察觉到他的心态,他不说满清,不说满洲,而是大清和大清朝,显然已经动心,他当下便笑道。“吾大清朝兵威之盛,所向披靡,但毕是异族统华夏,以小族御大族,竟兵力有限,今后想要一统天下,少不得汉族兵源,而昨日一战,将军已经证明了赵军的实力,对于强军,大清自然需要拉拢!”

    “至于王鳌永之事,将军也不必担心!”李士元微微停顿,道出昨晚便于和托商量好的说辞。“青州之事,摄政王知道的并不详细,吾可让巡抚大人再上奏本,言王鳌永虐民被诛,悪首已然伏法,今将军以全城复归大清,必然得朝廷重赏,如姜瓖般封候都不在话下!”

    “李大人此言当真?”封候对于赵应元的诱惑非常大,若真如李士元所言,他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更进一步得到封赏,投清无疑是他心中最好的选择,比坐困青州的风险低太多。

    “哈哈~自然当真!”李士元接着道。“若将军不信,今夜在下愿在府城北门城楼上设宴,双方各带甲士前往,和托将军愿与您钻刀歃血对天起誓,约定归降之事。”

    有清军主将,真满洲和托出面作保,赵应元已经不疑有它,当下双方便约定晚上之事,李士元便于韩昭宣退出了房间。

    人走后,赵应元心中颇为兴奋,颓废之气一扫而空,为了归降顺利,他秘密接触心腹,又解了王彦兵权,便召集众人言明降清之事。

    青州之前就被清军攻取过一次,官绅们就算心里不愿也不敢反对,杨王休则一脸阴沉坐着不发一言,赵军将校都是赵应元心腹,事先已经通气,只有王彦听了脸色煞白。

    如今普通人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国家民族的概率,加之清庭还没漏出凶狠的一面,入关后大量启用汉族降臣,在大汉奸洪承畴的辅佐下,甚至减免了税负,稳定了清庭在北方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北方,起初并没有太过激烈的反抗的原因。

    蛮夷不可怕,懂得收买人心又拥有统治技巧的蛮夷才可怕,才是我大汉族的心腹之患啊!

    青州守军握于赵应元之手,投清之事根本不容他人质疑,很快王彦、刘顺等其他二百多不愿投清之人,便被赵军拿下,关于大营之中。

    夜晚,北门城楼上酒乐大张。

    和托与李率泰等人带着一百名真满洲,果然前来赴宴,城上赵军足有一千余人,随时可支援城楼,赵应元根本不怕清军耍诈。

    和托与诸多清军将领,能来赵军掌握的城楼赴宴,让赵应元彻底打消了心中的一切疑虑,众人在宴席间推杯换盏,一片和气。

    城内,王彦刘顺等人被关在营内,被守卫的赵军限制起来。

    赵应元夺取青州,打起抗清义旗,刘顺是打心里想要好好为赵应元卖命,可是没想到他居然投降清庭,刘顺心里自然愤怒万分,自被拿下,知道降清之事后,便大骂不止!

    营中不少人亦是跟着他一起,大骂赵应元,扬王休等人,其中青州本地一秀才钱一枫,更是骂得最为激烈。

    同他们相比,王彦却显得异常安静,倒不是他不恨赵应元,而是这一次对他打击太过巨大。

    他一心想辅助赵应元抗击清军,挡住清军南下,为南方重整旗鼓赢得时间,可是还是失败了。

    他不由怀疑,一切是否都是命中注定,他梦里看到的画面,就将来必然发生的一切,是命运,是天注定,是无法改变的将来,而这样的想法折磨着他,令他无法振作起来。

    营中骂声还在继续,赵应元无法听到,可却慢慢让王彦清醒过来,“只是经此一败,就要放弃吗?上天不会无缘无故的让人看见将来的画面,这是大汉族历代圣贤在给世人警醒,让他改变将要发生的一切。”

    王彦不想放弃,也不能放弃,他必须改变大明的命运,所以勉强振作精神,思考着如何逃离这里,可就在这时,他心里却突然一愣。

    青州城防是他亲手安排,城上有大军巡查,四门日夜都有专人看守,清军细作根本无法入城,那李士元如何进的青州?难道??
………………………………

第15章 中敌计,青州之变

李士元能进入青州说降赵应元,城内必然有内应接应,而他们之所以能悄无声息的进城,唯一的解释就是城门守将已经被内应收买。

    王彦在联想李士元在北门城楼设宴,那看守北门的守将周勇定然已经投降清军,只要他们在宴会上突然发乱,赵应元等人定然凶多吉少!

    从一开始,清军就没有打算放过赵应元!

    想到此处王彦身体突然惊出一身冷汗,他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猛然站立起来,嘴里惊呼道:“不好!中奸贼之计矣!”

    一旁的刘顺不明白王彦为何突然如此激动,他停下口中唾骂,楞楞的向他看来。

    王彦吸引了众人目光,可他并没有解释,而是急忙走到了营房的门边,对着门外看守的赵军士卒大声喊道:“速去禀报赵应元,周勇已经降清,千万小心宴会有诈。”

    王彦现在虽然恨赵应元入骨,可他却不希望赵军就这样毁在他的手里,况且清军一旦入城,城内百姓定然少不了一场兵祸,他和被关押的两百多名兄弟也必死无疑。

    王彦大声呼喊,惊动了门外看守的士卒,可他不过一名小卒,身份卑微,这样的事怎么可能做得了主,不过青州城的新卒都是王彦主持招募和训练,对王彦被赵应元下狱之事,他本就同情,现在又惊闻清军使诈,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一溜烟的跑开,去寻找留营的长官了。

    焦急的等待中,王彦在营房内来回走动,他的反常让众人感觉到事不寻常,纷纷安静下来,肃然的站在一起。

    赵军将校都去赴宴,片刻后留守大营的军官才被那士卒带来,王彦一看还是老熟人王威,他因为之前负伤,无法赴宴,便被留下来看守大营。

    王彦连忙将自己的推测说与他听,可是才讲到一半,却被一声突然传来的炮响打断。

    只听闻“轰隆”一声,诸人俱是一愣,而王彦则颓废的靠在墙上,仿佛虚脱般没气力的自言自语道:“完了!迟了!”

    城楼上,李士元摆下二十余桌,赵应元与前来的和托等人推杯换盏,正相谈甚欢之间,号炮之声突发,赴宴的清军顺势发乱,抽刀便砍,赵云应元顿时便被同桌的和托砍城重伤。

    和托带来的一百名清军,都是镶黄精锐,货真价实的真满洲,而赵应元则觉的在自己地盘,并没安排多少人马赴宴,大队赵军人马都在城楼之外护卫。

    以有心算无心,容易,以无心防有心,难!

    猝不及防之间,赴宴的赵军将校就被捅死大半,赵应元等人顿时大惊失色,拖着受伤的身体就想逃跑,可这时从城下突然涌上一只兵马,对着他们挥刀便砍,确是已经投清的城门守将周勇,带着麾下步军前来为清兵助战。

    见是赵军冲上来,赵应元等人起初还是一喜,可随着几名跑在前面的赵军将校被迎面砍倒,才猛然反应过来。

    一时间,赵应元与赵军诸多将校,便被堵在城楼之内,他是又惊又怒,指着上来的周勇破口大骂。“贼子!吾待汝不薄,为何叛吾!”

    当初赵应元进青州,见周勇机灵,便将他留下重用,提拔为北门守将。

    那周勇自知理亏,不敢回答,只是闷头砍杀赵军。

    片刻间,赴宴的赵军便死伤大半,扬王休一介文臣,岂是如狼似虎的清兵的对手,他狼狈不堪的躲避着劈来的刀剑,但还是被逼入绝境,他自知必死,便不再闪躲,而是突然指着赵应元道:“将军害吾!今死,名节亦不保矣!”

    说完他就一头撞破门窗,从城楼跳下,坠城而亡。

    此时城门早已被周勇手下打开,城外埋伏的清军一拥而进,瞬间就冲入城内。

    “嘭~嘭~嘭~”

    一排鸟统声响起,刚冲进城的清兵便被迎面撞来的一直赵军放倒数十人。

    关押王彦等人的大营就位于城北,他们听见号炮之声,随后青州城外顿时鼎沸,而后又听见阵阵喊杀声,惊呼声,便知清军已经进城。

    王彦虽然心里丧气,可现在却不是颓废的时候,“清军已经进城”的惊呼在城内四处响起,城内赵军已经大乱,如果此时在不想办法杀出去,等清军控制青州,那他们就彻底全完了。

    赵军军官被清军一锅端了,营内赵军士卒群龙无首,明知清军进城,赵应元危急,却无人做主,不知应该如何才好。

    王威知道事态严重,也顾不得赵应元之命,便将王彦等人放了出来。

    那日一战,王彦在赵军中建立了不少威望,在军官尽失的情况下,士卒也都服他。

    当下他便让刘顺、王威等几个还在的小军官,简单的整顿了一下营内士卒,随得可战之兵一千五百余人。

    他带着人马出了营门,王威等人想直奔南门逃出青州,却被王彦拉着。

    清军围城三面,独留南门,今夜既然用计诈城,自然知道混乱之中的赵军,本能的就会向南门逃去,清军肯定早有准备。

    听了王彦的解释,王威等人也觉得有理,便安着王彦的指引,随着他直奔北门而去,没想到才出营门,就迎面撞上了入城的清军。

    好在这股清军不过一千多人,三轮排枪过后,尽然被王彦他们逼着退了回去。

    王彦领着一千五百多人,一直将这股清军逼退到北门城下,清军才勉强稳住阵脚。

    而这时,城楼上的战斗也到了最后时刻。

    赵应元被接连砍中,已然已经不行,被赵四等人护在中间,苦苦支撑。

    王彦见此却没有救援的意思,反而立马让王威带着一队人马冲到城下,堵住城上清军下城的台阶,这让本来以为大局已定的和托不不由得一惊。

    今夜他动用九千大军攻取青州,东西两门各两千绿营兵,南门外埋伏着李率泰的四千五百名汉军正蓝旗,用于抓捕南逃的赵军,在留下八千绿营和一部镶黄骑兵留守三座大营,反而北门因为势在必得,投入最少,除了带着一百镶黄精锐和周勇投诚的人马,城外只留下一千绿营接应。

    和托没想到,大乱之下的赵军既然会集结上千人马,而他们不从南门仓皇出逃,反正直扑北门。

    被围在城楼上的赵应元,身边已经只剩下十人,赵四等人虽然死战,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瞬间又被清军砍死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