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179章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79章

小说: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依赖法官只是自找死路。

  ‘这件事情,你还是别参和进去了。’,说起来阿勇办事效率很高的,没隔多久就把事情调查了个差不多,‘背后的人,目的就是手工作坊区,你就是顺带被牵连了。’

  ‘你是说,又是罗四海?’,李忱讶异,在他的印象中,罗四海不是个会用这样计策的人。‘不止…。’,杨二摇头,‘这回帮他出谋策划得,是沈无义。’

第两百五十三章 过堂

  沈无义,何许人也?正确来说,他叫沈有义。职业是讼师。‘帮人打官司的?’,原来唐代就有讼师了,不过不知道这个沈有义,是不是像电影里面描写的那样,什么一代讼师,状王之王之类的。

  ‘帮人打官司?’,李忱胡思乱想,证明了不了解就闭嘴这句话有多真理了,‘就是帮忙写讼状而已,哪里能帮打什么官司?’李忱糗了。认真说来,好像这样的讼师,要到明清时代才有,李忱太想当然尔了。

  ‘单写讼状有这么厉害吗?’,李忱有这样的疑问,不上堂,只写讼状,有这么厉害吗?如果把讼师比喻成现代的律师,有律师的一方,和没有律师的一方打官司,没有的肯定吃大亏。

  你不懂法条,不懂法庭程序,不懂如何辩论,注定你要吃亏。法条很复杂,先不说你背不背的起来,法条可不是单靠背起来就能搞懂得,没有人指点,光是理解法条就能逼疯你。

  更何况,还要考虑那些判例。法条不是单独存在的,你要去知道怎么解释,是用哪些范围,有没有相关的例子供参考。不仅你要参考,法官也要参考。所以了,打官司要是对方请了律师,你最好也请一个。

  讼师很厉害,李忱知道。如果对方请了讼师,李忱一定也要请一个,还要请一个好的,很好的。至于写讼状?李忱质疑他的效果,再者,他们是被告,被告是不用讼状的。

  因为告官了,又牵涉到人命,即便快要过年了,官府还是很快就开了庭,升了堂。升堂得通知,是里正,官府下帖子,由里正或坊主,奉帖追送其人到案,并申谍为记。这种行为,在唐律中有个术语,叫做追讯。

  里正追讯到贾兴,通知他过堂的日子。贾兴又通知了李忱,李忱急忙到了江都县县衙。

  江都县县衙,不像江阳那般富丽,上上下下都是百姓一番心血,因此显得略为破败,但是进到了大堂里面,还是可以感受到官府的威严。不过,不要说进到里面,光到外面贾兴就两腿颤颤。

  ‘别怕,别怕,我们都站在你背后。’,李忱替贾兴打气,‘记得,昨天告诉过你了,要是明府对煤炉是否会产生炭气感到怀疑,就说要传唤我就好。’

  李忱安慰贾兴,只是这番话好像没用,贾兴抖的更厉害了,李忱心理叹气,没有责备他。也难怪他怕,所谓破家县令,灭门刺使,不是说假的。在这个司法制度还不完备的古代,既不尊重个人财产,也缺乏有效监督,还存在官官相护,百姓能不过堂就不过堂,这个堂,比鬼门关还要难过。

  其实他也怕,不过毕竟是现代人,见过听过比唐人多,他自己也去过法庭,虽然他不是被告。两两相加,多多少少也让他心里没那么。再者,为了自己的目标,李忱必须硬着头皮上。

  只是,李忱大概误会了,贾兴一边颤抖着,一边手指的前方,李忱顺着目光看去,原来是罗四海,和一个清衫文士,李忱一看他就知道,这是沈无义。

  因为做人实在太差,老是藉着诉讼敲诈勒索,所以百姓无不称其为沈无义。最大特征就是一双吊三角眼,让人一看就心生厌恶。直觉这家伙不是好人。

  除了贾兴,李忱身后一群人也对他们怒目而视。不是李忱带的孩子,而是一群铁匠。这些就是李忱刚刚说的,我们都在你身后的意思。

  李忱说过,煤炉得生意影响了几百户人家,几千人的生计,这可不是假的。他自己手底下就有几十户的人家。

  而入冬以来,几乎全部的铁匠铺都在打造煤炉,整个扬州的煤炉销售火爆,完全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所有铁匠铺都乐开怀,拼了命打造,想要过一个好年。结果,现在却闹出这么一档事来,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也难怪这些铁匠对罗四海怒目而视,如果这里不是县衙前面,说不定他们都会冲上去,把罗四海给狠揍一顿。

  你大爷的,难得能过个好年,你来添乱,害的我们东西卖不出去不说,现在说不定还要被退货,铁匠们今天齐聚这里,就是为了要第一时间知道结果,最遭的情况,万一明府真的下了禁令,他们要向明府陈情。让那个昏官知道,他那张纸,断了多少人活路。

  ‘老沈阿,你的计策没问题吧。’,被这么多孔武有力的铁匠狠狠盯着,每个人似乎都在问候他祖宗十八代的女性亲属,罗四海那怕带了一堆小弟、徒弟的,也是心里发虚。

  ‘放心吧,某家都算计好了。’,沈有义的三角眼都在发光,‘只要把那个贾兴弄倒,老罗你就能占据了半个扬州了。’

  ‘这场官司赢定了。’,沈有义继续说道,‘等县令宣判完,你就跟他们说,只要贾兴服软,你就想办法让丧主撤了告诉,连那只禁令都可以撤了。’

  ‘到时候,看谁还能跟你抗。’,沈有义很得意,在这群目不识丁的粗人面前,展现他的智谋,他很有快感。老夫就算不当官,也一样可以让这群死老百姓欲生欲死。

  ‘万一,我说万一。’,罗四海吞了口口水,‘万一明府不撤怎么办?’‘放心,凭你的关系,要撤了这禁令还不是一件小事。’,沈有义很有自信,这不过是件小事而已,如果罗四海没靠山,单凭死了个人,官府怎么会那么快就下禁令。

  很快,几通鼓响,过一会县令就升堂了。到了开堂,李忱才知道讼状也是很厉害的,因为原告不识字,所以讼状是由县丞代为宣读。

  整一篇诉状,被县丞念的是催人尿下,错了,催人泪下。先说死者如何可怜,事主是多么孝顺,为了让老父亲过个暖冬,省吃俭用的咬牙买下了煤炉,奈何没良心的被告,让他们一家人从此天伦梦碎,阴阳两隔。

  接着就开始煽情,说死者多么爱护家庭,是个好爸爸,好丈夫。诉说他们家庭如何和乐美满。父亲慈祥,儿子也是孝顺,娶的媳妇很快就帮他生了个大胖孙。眼看一家人生活的越来越好,谁知,晴天霹雳…

第两百五十四章 证人

  ‘太可怜了。这个贾铁匠,真是罪该万死阿。’,一张诉状,给这个沈有义弄成催泪弹似的,赚人热泪。让来看过堂的百姓是听的如痴如醉,纷纷痛骂那个铁匠没良心。

  连李忱这边的阵营都动摇了,很多铁匠都在想,这东西如此差劲,自己是不是不要抗议了。明府禁的好,自己不仅不该向明府申诉,连回去以后也不要再打什么煤炉了。

  连贾兴都觉得自己十恶不赦,罪大恶极,自己怎么就那么没良心呢。人家好好一个家庭,就这样被自己拆散了。

  不受影响的,除了堂上的县令,宣读得县丞,大概就剩下李忱了。他们应该是看多了,听多了,锻炼成了铁石心肠。李忱纯粹是听腻了,这种程度…,现代的很多作品都完败他。他可是连铁达尼号都可以看成侦探片的人,区区一张诉状,想要他哭,除非上面洒胡椒粉。

  不过他也是觉得,这个沈无义真是个人才。文章写的这么好,干嘛不去当官。喔,八成是那三角眼吧,一看就不是好人。不过,如果挖他去戏园,指点他一下,说不定能当上个神级写手喔。

  诉状念完,该升堂了。县令惊堂木一拍,喝道,‘被个贾兴何在。’,贾星斗着腿上前,‘草民在。’

  ‘汝就是贾兴?’‘正是。’‘汝刚刚可听到原告对你的控诉。你可认罪。’‘这…这…。’,贾兴很害怕,很想张口认了罪,好早点逃离这里。不仅仅是堂上的县令带来的压迫感,让他想逃开。

  还有就是刚刚那张讼状,轻易获得了很多百姓的同情,贾兴似乎都感受到背后传来的压力。如果压力能够具现化,真正表现出来,恐怕贾兴早就被压扁了。

  ‘某…某…。’‘嗯~。’,县令不高兴了,某什么某阿,到底认不认罪,又是惊堂木一拍,‘某家不认。’,这话一出,让紧张了半天的李忱,终于松了口气,这浑球,关键时刻他要是掉链子,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他。

  ‘回明府的话,某家不认罪。’,贾兴总算没白瞎了他那魁武的身躯,顶着压力说出他不认罪。李忱松了口气,不枉他昨天好好把他训练一番,他要是就这样认了罪,那事情就麻烦了。

  古代官府,可不讲究什么证据,不认罪,当庭打死你,然后拿你得手盖个印,说你认罪后,畏罪自杀,这种滥手段都可以用的年代,千万别低估这一时扛不住压力,对审判者的影响。

  哪怕到了现代,嫌犯的自白都很被法官采纳成罪证,不然那些专门靠屈打成招办案的警察,靠什么破案?要是贾兴腿一软,直接认了罪,那就不用完了,大家回家洗洗睡,准备破产吧。

  所以啦,李忱昨天假扮县令,让几小当衙役,对贾兴狠狠操练了一番,让他千万不要一下子腿软,直接认了罪。

  ‘大胆,诉状上写的明明白白,汝造的煤炉,让他们一家四口天人永隔,你还不认罪。’‘禀明府,某家造的煤炉没有问题。’,到了这时候,贾兴总算不再畏惧,脖子一梗,说道,‘某家的煤炉,卖出去几十个了,自家也在用,从没听说过炭气的问题。’

  ‘只要把排烟管通道外面,绝对不会有炭气。’,说起自己的专业,贾兴说的跟唱的似的,‘请明府为草民作主,草民的煤炉,不会有问题。’

  ‘你…,你是何居心。’,这个时候,一旁的苦主说话了,‘你家的煤炉,如果没有问题,为何我爷才用了你家煤炉,就往生了。’

  ‘明府,请您为草民伸冤阿,草民好恨阿,如果不是草民一时糊涂,买了这没良心的人,做的脏物,我老爷还可以在家陪孙子,让吾好好伺候他。呜呜…’,说着说着,他又哭了起来。

  他哭,一些在堂外强力围观的百姓,也跟着洒泪,又继续痛骂贾兴缺德,要他快点认罪,好好赔偿人家。

  ‘明府,某家的炉子,也卖出几十个了,也没听说有哪家人跟他一样,这一定不是某家炉子的问题。’,贾兴嘴里发苦,硬着头皮把昨天特训的成果慢慢展露出来,状况好歹比当初那个一上堂就腿软的状态,好多了。

  贾兴刚说完,突然间,响起了鼓声,咚咚咚的,仿佛敲在人的心头上,敲的县令和县丞都脸色大变,李忱也是心头一震,这是登闻鼓阿。登闻鼓,想来大家都知道,他的作用是给人伸冤用的。现在鼓响,代表了有人有冤情,要告官。

  县令和县丞是嫌事多,一桩案子还没审完,现在又来了。县令比县丞担忧更多,不知道这个击鼓的有何冤情,要是事大,他担心明年的考绩,恐怕会很难看。

  听到这鼓声,李忱也是脸色一变。他不会觉得,这是天降鸿运,突然冒出歇事情来帮他的。击鼓鸣冤,现代人不要说爱看史书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