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混世王 >

第357章

大明混世王-第357章

小说: 大明混世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这老家伙的嘴可是够毒的。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谁也都明白他这话是暗有所指。兴王世子是南方人,他不适应北方,水土不服,想来他当了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迁都。

  迁都可是大事。

  天子守国门,那是永乐大帝定下来的规矩。这兴王世子真若是弄出一个迁都来。那不就是违背祖上的遗训,闹出乱子吗?

  更重要的是此时在场的朝臣中大多都是北方人,他们在京城生活都习惯了。每一个人的小日子都过的顺风顺水,很是滋润的。真若是让那狗屁兴王世子把都城迁到南方,那怎么能成呀?他们的生活绝对没有现在这般美好了。就凭着这点,也是不能让兴王世子当了皇帝。

  王琼的话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老臣们的脸色都是变了。他们这次不再是乱哄哄的,说话没有章法了。而是叫齐了劲儿,异口同声道,“臣等附议,王大人所言甚是,请太后下旨宣鲁王进京登基吧!”

  太后的眉头悄然间又皱了起来。目光向杨廷和看过去,此事议论了这么久,杨廷和始终一句话没说。至于让谁来当皇帝,太后还真是想听听杨廷和的意见。毕竟她与杨廷和搭档了这么多年,知道杨廷和其实在大多时候都是站在大局考虑的。

  在新皇帝这件事上他更会秉公而思,为大明朝廷的未来着想,为天下苍生而想。

  杨廷和看了一眼张太后,便是说道,“老臣刚才听了众位大人的说法,山东鲁王的确颇有贤明,是个难得的人才,想来他若是当了皇帝,我大明朝廷会有所发展。”

  他这一句话顿时让众人都放心不小。嘿嘿!原来老杨也是看好鲁王的。这下好了,有他在鲁王当皇帝就是十拿九稳了。

  然而大家刚刚心里一喜,随后便是心里冰凉了。杨廷和却是接着说道,“湖广安陆兴王一脉在湖广一带更是贤德无比,一直本本分分。那世子朱厚熜聪明绝顶,礼贤下士,见识广博。他其实更合适当皇帝。鲁王真若是和他比起来却是要稍稍逊色了一些。

  刚才老臣细细权衡了一下,老臣以为兴王世子才是最佳人选。”

  说完便是眼睛看着太后,等着太后最后的决断了。

  此时众大臣瞬间便明白了,原来这杨廷和和秦厉翁婿二人是联合在一起的呀。杨廷和这老东西,在关键时刻将了我们一军呐!行,杨廷和你够狠。

第六百零九章 够无耻

  “万万不可,太后万万不可呀。刚才杨大人和秦厉都是举荐兴王,这兴王远在安陆,他来京城千里迢迢,而且这兴王世子据说只有十五岁,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如何能当皇帝。请太后下旨,立刻召鲁王进京。”众朝臣都是非常一致的声音。

  这齐齐的声音刚落,礼部尚书王琼和兵部尚书陆完接着说道,“太后,杨廷和和秦厉都是举荐兴王,杨廷和和秦厉可是一家呀。他们如此推荐兴王,莫非他们和兴王是有什么关系吗?

  太后呀,他们这样极力举荐兴王,要知道兴王可是大家都不了解的王爷,想来杨廷和和秦厉未必是出于从大明的大局考虑。让一个众人都不了解的人当皇帝,这不是明显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出发吗?”

  其实他们二人此时是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说辞了,干脆就搞起了人身攻击。他们的意思很明显,满朝都举荐鲁王,唯有杨廷和和秦厉举荐兴王,那这便很明显说杨廷和和秦厉与兴王之间有关系。不从大局着眼,不为大明的未来考虑,这样的建议如何能够采纳?

  他们气势汹汹,说话的火药味极浓。

  也难怪了,杨廷和虽然是内阁首辅,但平时做事都是说一不二,很少听进去别人的意见。说的夸张点儿,杨廷和有些刚愎自用。所以,在这些年来杨廷和在朝廷里虽然也结交了一些朋友,门生故吏不少。但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多年为官,杨廷和也是得罪了很多朝臣。

  譬如眼前的陆完和王琼,杨廷和虽然在面子上和他们过的去,但他们之间是存在着一些过节的。王琼和陆完都是尚书,各自掌握着权利,可是杨廷和却是内阁首辅,有时候杨廷和势必会干涉的过多。没有人愿意别人分走自己的权利。况且事情逼到了这份上,一旦兴王世子当了皇帝,那这些老臣未来的日子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敢想象。所以在关键时候,必须要使用出各种手段,哪怕是撕破了脸皮,也要和杨廷和抗争到底。

  王琼和陆完说完,又有几个老臣再三陈述说鲁王是不二人选。他们甚至也对杨廷和的个人搞起了攻击。

  杨廷和却是如老僧入定,不发一言。对众人的说辞并不反驳。杨廷和很精明,因为他知道无论大臣们怎么说,最后做主的还是太后。而杨廷和早已从太后那冷漠的表情背后看出了太后的心思,太后是支持兴王世子的。

  也难怪了,杨廷和和张太后搭档了这么多年,若是还对太后的心思把握不准,那他杨廷和这么多年的内阁首辅也就白干了。

  一众老臣说话的声音越发小了,无论怎么说翻来覆去也是支持鲁王,强调兴王的差劲之类的。这类的话总会有个尽头的。

  场面终于归于了沉寂。

  一抹微笑浮上太后的脸颊,她随后说道,“刚才各位老大人都说了不少,都是说清楚了自己的意见。本宫很高兴,就应该这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本宫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大明朝廷的未来着想的。说心里话,本宫很高兴。

  看来新皇帝就是在鲁王和兴王世子之间选择了。这两个人都是很杰出的人才。本宫想到我大明皇室还有这样的人才,心里更是高兴。

  不过呐!本宫还是想问问大家,去年江西宁王造反之事是否还记得清楚。宁王朱宸濠和鲁王朱辰星可是叔伯兄弟呐!”

  太后一句话让众人顿时瞪眼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很清晰了,太后这是明显要那湖广安陆的朱厚熜当皇帝呀。

  真是搞不明白了,兴王一脉远在湖广,张太后到底是怎么和他有了关系的,为何如此看好兴王一脉?

  此时众大臣心里都是冰凉一片。完蛋,彻底完蛋了。这次杨廷和和秦厉是完胜啊。对了,还有那工部尚书王繸。王繸真是个老狐狸呐,他在不知不觉间便是靠拢了杨廷和,唉!看来还是人家有眼光哩。

  不得不说张太后的威力是巨大的。她这等于是一锤定音了。的确,鲁王很不错,但他的叔伯哥哥江西宁王曾经在去年造反。因为鲁王一直安分才没有受到波及。但是他没受到波及,不代表他不存在要为叔伯哥哥报仇的心思。

  退一步讲,即使鲁王没有存在报仇的心思,但毕竟和宁王的血缘很近。那么近的血缘关系,难保他们的性格不相近。这鲁王居心叵测怎么办?谁能保证呀?让这样一个人当皇帝那是要冒多大风险呀?在座的老臣虽然都是位高权重,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保证鲁王的人品。至于刚才所说鲁王礼贤下士,是难得的少年才俊,那只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

  到了这时候有几个大臣出了一身冷汗。怪不得去年鲁王给我送来了厚礼呢?想来那时候正是收拾了宁王不久。这鲁王是担心受到牵连呐。如此看来这鲁王的心机颇深。

  太后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了,就没有人再敢说话了。

  呵呵!若是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再为鲁王说话,说不定等不到朱厚熜当皇帝,马上就要被太后免官了。

  大臣们都是老油条了,明知不可为了,就很少有人再去为之。相反倒是有聪明之辈,墙头草随风倒之流。他们马上双膝跪地高声道,“太后圣明,太后圣明啊,湖广安陆兴王一脉老实本分,世子朱厚熜正是做皇帝的最佳人选。臣等赞同太后,就请太后速速下旨宣兴王一脉进京吧。这眼看距离过年还不到了两个月了。兴王远在安陆,怎么说也要准备一下吧!

  太后,事不宜迟呀!”

  他们也真是够无耻的。不过呐,在大明的官场上混的久了,不无耻点儿还真是不好混下去呐!

  他们此时把无尽的仇恨都是记在了秦厉和杨廷和身上。

  于是乎,张太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道,“好,既然众位大臣都是这样说,那本宫就下旨宣兴王一脉进京。杨廷和,速速拟旨吧!”

第六百一十章 孩儿有信心!

  

  就在当天晚上,一骑快马趁着浓浓的夜色出了京城,直奔山东方向而去。

  翌日,秦厉带领着黄天周帆三虎四虎和魏祖,他们一共是五个人。高忠则是带领着三个锦衣卫高手,他们一共是四个人,拜辞了太后出了京城,也是骑着快马奔湖广安陆而去。

  高忠带着太后的懿旨,秦厉则是作为陪同人员,他们要去湖广安陆宣兴王一脉进宫。

  说起来和兴王一家分别也有一年多了,此时秦厉心情一阵阵激动。虽然说他和正德关系不错,但总是感觉之间是有些隔阂的。可是和兴王一家,秦厉便是感觉亲近了很多。

  一来是他们之间因为龙脉的事情有过交集,二来是朱厚熜在去年救了秦厉。秦厉从心里万分感激。要知道朱厚熜是兴王世子,身份高贵着呢。可是他听说秦厉身陷牢狱,便是毫不迟疑的转道去了山东曲阜。就这份情谊不可谓不够珍贵。

  另外,此时秦厉心情激动还有一个原因。说来也是秦厉心中的一个小秘密。永淳公主貌美如花,神态举止间还有股霸气。尤其是得知了永淳公主曾经派出她的贴身侍卫塞外三鹰暗中保护自己,秦厉更是对永淳有种说不出来的感情。

  秦厉的这具躯壳虽然只有十七岁,但怎么说后世也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了。对男女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女人的心思还是有些琢磨的。秦厉感觉永淳必定是对自己有点儿意思呐!

  一想到永淳那俏丽的姿容,还有像男儿一样的霸气味道,秦厉心里就砰砰的跳上一阵。

  尽管知道永淳是公主,身份高贵,自己和她之间地位差距悬殊。但爱情是不论地位,没有界限的。再说了,永淳怎么说也是女人,而自己是大男人哩。作为一个大男人,难道就没有胆量迎娶一个公主吗?

  越是这样想,秦厉胸膛中越是充满了豪气。他甚至想早一天见到永淳公主,对她竟然有了一股想念之情。

  的确,秦厉现在有三个老婆了。林嫣儿、杨绮梦和慕容冰。三个女人各有特点,每一个都是秦厉的心肝宝贝,都是秦厉爱的要死的女人。可这并不妨碍他对永淳公主的想法。呵呵!他毕竟是个男人,而且是个有些好色的男人。

  一路无话,十七天后便是到了湖广安陆兴王府。

  在历史上兴王朱佑杬到了现在应该是早就死了。可此时的历史可能是因为秦厉的原因,却是发生了些许偏差。因为有李时珍的精心调养,兴王朱佑杬的身体虽然还是一日不比一日,但显然他现在还是活着的。

  因为兴王朱佑杬身体的原因,他不能下地跪下接旨,就在榻上接着下了懿旨。随后从高忠口里得知是让世子朱厚熜进京当皇帝,朱佑杬脸上立刻浮现惊喜的笑容。

  终于盼来了,我朱佑杬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虽然我现在不能当皇帝了,但我的儿子朱厚熜却是要成为大明皇帝了。我这一脉终于有了出头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