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混世王 >

第281章

大明混世王-第281章

小说: 大明混世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这明显是在拍秦厉的马屁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秦厉不禁喜滋滋的笑着。

  慕容冰吃了两个饺子,饺子香在嘴里,甜在心里。她暗暗想道,真是寻到了一个好相公呐,放眼整个天下像是相公这样的男人着实少见呐。真是要啥有啥,一个男人家家的,没想到还有美食的本领、我慕容冰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竟然找到了这么一个好相公呐。

  这样想着,慕容冰看秦厉的眼神明显又温柔了很多,这不禁让秦厉心里也是喜滋滋的。

  他们一行人在这家客栈休息一夜,第二日才踏上了行程。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了,秦厉在微服私访,看来这个年是注定要和百姓们在一起度过了。

  走出了蛟河县,便是来到了肃宁县。肃宁县的面积在整个河间府来说算是个中等县。秦厉微服私访一般说来很少进县城,这次也是一样,他们直接去了乡下。秦厉有种感觉,只有在乡下,尤其是偏远的乡下,才更能发现县里的问题,才更能了解县里的情况。

  前面是一个小村庄。村外竖着一块石板,在石板上清晰的写着三个字:庞家屯。

  秦厉回身朝众人说道,“我们在这肃宁县就是看这庞家屯了!肃宁自古是一个很贫穷的地方,我依稀记得就是我们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在这肃宁县杀死的地主不少,但却是从他们家里没有抄出多少值钱的东西呐!

  因为抄家抄出来的东西少,百姓们自然分到的就少,所以这肃宁县相对其他地方来说,应该是最穷苦的一个县了!大家寄宿在这庞家屯,可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呐!”

第四百七十九章 这辈子没吃过肉

  

  秦厉之所以这样说绝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刚刚踏入这庞家庄的时候,秦厉就感觉到一种冷彻的萧条。在蛟河县的时候,同样是小村庄,那里却是透着一股和谐和恬静,可这肃宁县却是大不相同了。

  唉!同样是知县,蛟河县在胡世宁的治理之下竟然是那个样子,而肃宁县在知县李宽的治理之下竟然如此模样,这便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是官员能力的体现了。当然了,在秦厉想来,他感觉最重要的还是官员的心理在作祟,胡世宁是一心为民的官,可这个李宽却就不一定了。

  秦厉来河间府也是有个把月了,对各地的知县大致有了一个了解。肃宁知县李宽就是肃宁县人,说来这李宽从小就刻苦读书,一朝考中了举人。可是在接下来考进士的时候,他却是彻底蔫吧了。一连考了十八年,也是毫无结果。好在他的名字在吏部早就报备了,十八年终于等来一个知县的名头,而且还是在李宽的家乡,这也算是让李宽光宗耀祖了。

  李宽在肃宁为官并没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但也没有什么好名声。像大多数大明的普通知县一样,他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在左旁门做知府的时候,李宽一直保持中立,既不靠拢左旁门,也不靠拢李开先。正是他的中立可能才保住了他的知县。

  肃宁县毕竟是个穷地方,就是有人想当知县,也是不愿意来这肃宁县的。

  庞家庄不过百十户人家,秦厉等一行人在庄子里整整走了一圈,入眼处是破壁残垣,街上根本就看不到一个人影。按理说此时正是中午时间,百姓们应该正在做饭才对,可抬头看房顶的烟囱,哪里有炊烟的影子,到处是死一样的沉寂。

  轻轻推开一户篱笆院墙的篱笆门,秦厉等人进了院子。院子里摆放着几样简单的农具,铁锨,搞头,还有锄头,还有一辆木制的独轮车。

  正是寒冬时节,那几件农具上却分明有新鲜泥土的痕迹,当然了,此时泥土早已是冻土。尤其是那锄头,擦拭的很光亮的样子。秦厉看了不禁一阵纳闷,莫非这户农家每天都要下地吗?天寒地冻的,他们下地能干啥呀?

  秦厉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低矮的房屋中始终没人出来。俞大猷便耐不住性子了,他吼了一嗓子,“有人吗?过路人讨碗水喝。”

  跟着秦老大混的久了,秦老大不是以前以乞讨为生吗,俞大猷自然也学会了其中一二。

  俞大猷喊叫了三声后,屋子里才传出一个老迈的声音,随后屋子门轻轻的开了,从屋中走出一个面容枯槁的老妪。老妪一头花白的头发,弯腰驼背,虽然没有拄着拐杖,但脚步走动的却非常缓慢。

  老妪抬头看了秦厉等人一下,面无表情的说道,“讨水喝就请进屋吧,在外面大喊大叫个甚?”

  随后她便是把房门敞开,让秦厉等人进去。虽是中午时分,今天太阳的光线还算充足,但屋内却是黑洞洞的,那是长期烟熏的结果。

  来民间就是要看百姓生活疾苦的,所以秦厉等人便大步进屋。进屋后是堂屋也是厅堂,更是厨房。简易垒就的灶台上倒是收拾的很干净。屋子正中的一个炭盆里面的干柴已燃尽,只剩下一堆灰烬。此时那老妪从院中抱了一些干柴脚步蹒跚的进来。放在灶台前,而后便是掀开锅盖,朝锅里倒了两瓢冰水混合物。用火石点燃了干柴,便开始烧水。

  此时秦厉等人早已在老妪的示意下坐在一张破旧的八仙桌前。秦厉轻声问道,“老妈妈,这家里莫非就你一个人吗?”

  “一个人?老妇一家七口人哩。我们两口有五个儿子哩,最大的儿子有二十六岁了,最小的也有十六岁了。这不是他们都在睡觉吗?”老妪轻身道。

  她这样一说,秦厉才忽然听到从左右内屋中传出轻微的鼾声。这才明白老妪为何嫌弃俞大猷在院中喊叫的原因。

  不过这正是中午时间,本是应该吃午饭的时候,一家人却是在呼呼大睡,这便是让秦厉等人很是迷惑了。

  俞大猷是个心直口快,最是耐不住性子的人,未等秦厉问话,他便问道,“这大白天的躺在炕上睡觉,这是哪门子道理呐?难道你们中午不用饭吗?”

  “用饭?中午吃哪门子的饭呀?你们是外来人,看来是不了解我们庞家庄的情况。甭说是我们庞家庄,就是整个肃宁县也是没有中午吃饭的人家呐,除了前些日子的地主豪强。

  我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呐。早上一顿,晚上一顿,像是我们这样的家户已然很是不错了,有很多人家一天能吃上一顿饭就不错了。”老妪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竟然有些自豪。

  “那不吃饭也不用着睡觉吧?”俞大猷真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又是问道。

  “这个嘛,自然你们外乡人就不晓得其中的道理喽。人吃多少饭便是有多大的体力,要想吃饭少,那就必须要少活动。活动多了必然要吃得多呐。我家的老头子和五个儿子在田地里忙活了一上午,这时候若不睡觉,那肚子还不是要饿的咕咕叫呀?所以必须要睡觉,一来可以缓解疲乏,二来还忘记饥饿了呐!”老妪说起来竟然有些沾沾自喜。

  可能这样的道理是她不知经过多长时间才慢慢悟出来的。在她看来在外乡人跟前显摆一下,这也等于是传授经验了。毕竟在她看来,大明天下的百姓一天能吃上两顿饭已是很不错的家庭了。

  老妪的心情可能是不错的,可她的话听在秦厉耳朵里,秦厉却是一阵心酸。这就是我治下的百姓过的日子吗?一日三餐先不论好坏都不能保证,我这个知府肩上的担子可是不轻呐,未来需要走的路还是很长很长呀。

  此时秦厉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这是一种责任。

  随后秦厉轻声问道,“老妈妈,这都要过年了,一日两餐也应该有肉吃了吧?”

  老妪一愣,喃喃道,“肉?哪里有什么肉呀?老妇我这辈子好像就没吃过肉哩!”

第四百八十章 生产工具的难题

  

  秦厉的脸色当即便是阴沉如水了,为了更彻底的了解肃宁知县李宽,秦厉勉强又镇定下来,接着问道,“老妈妈,我听说今年河间府给每一家百姓都发下了猪肉,你们真的没见到?”

  老妇终于抬起头,像是看到了妖魔鬼怪一样看着秦厉,说道,“哪里会有那么好的事情,官府能给百姓发猪肉?我就是做梦也是没这么想过,官府向来都是坑害老百姓的。

  不说别的,每一年的赋税和徭役就让我们受不了呐。要不是老妇家儿子多,去野地里弄些吃食,挖些干草干野菜啥的,恐怕这每日的两顿饭都是没有了。

  不过,今年还真是不错,听说新来了一个知府大人,他打土豪分田地,我们家今年又分到了两亩地呐。此外还真是分到了半斗粮食,有了这半斗粮食,还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呐,要不是这样的话恐怕我们家也要去出去要一阵子饭了。”

  老妪说这话的时候没有半点儿感情,好像官府向来都是不拿百姓死活当回事的。再有,秦厉听得出来,她对今年官府分下来了田地和半斗粮食事是怀有感激之情的。

  秦厉越是听她这样说心下越是窝火。不过还是忍着性子让老妇拿出来他们平时的吃食看了。

  秦厉这一看,一双虎目在瞬间便是湿润了。岂止是秦厉,就是连慕容冰、余大猷等人也是非常震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难怪了,他们的吃食那是吃食吗?整个是黑面混合着干草和干野菜做出来的窝头。黑不溜秋的不说,放在鼻下还有一种淡淡的腐烂味道。

  这是人吃的吗?放在后世就是猪也是不吃的东西。可是这竟然是他们一家人当做珍宝一样的食物。

  肃宁县是个穷县,地主豪强虽然不少,但地主豪强家中却是没有太多的粮食和银钱,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分到手里的确实不多。但这老妇人家可是一个七口之家呀,怎么说不能就分到半斗粮食吧?

  他娘的!那多余的粮食去哪里了?河间府分发下来的猪肉又是去了哪里呢?这事一定要向李宽问个明白。

  若不是这是微服私访,不便暴露身份,依照余大猷的性子此时早就跳起来骂娘,甚至是抽出腰刀叫嚷着就去砍了李宽的脑袋了。但他毕竟也是理性的人,知道事有主办,有秦厉在,像是处置知县这样的大事他就不便拿主意了。

  老妪烧开了热水,每人一个大海碗,满满的给众人都倒满一碗,微笑着说道,“我们贫苦人家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一看你们就是走远路来的,热水管够,随便喝!”

  虽然只是一碗白开水,但却是让秦厉等人分外感动。这便是大明的百姓,他们是一群最淳朴,最善良的人。他们是最乐意帮助人的一个群体。

  一边喝着热水,一边又是探听到这庞家庄,像是老妇人这样的家庭日子过的就算说的过去了。因为他们一直是百姓,并不像其他人家这几年都成了地主豪强的家奴,现在才勉强又回了家,有了几亩薄田。

  喝完了水,也打探了不少情况,秦厉起身和老妇人就要告辞。正在这时候一位须发皆白的老汉从屋内走出来。

  老汉虽然年岁稍大,但腰杆却是挺得很直,两只眼睛也很是有神的样子。他可能是刚刚醒来,不过看了秦厉等人一眼,便弄清楚了秦厉等人的来意。老汉旋即笑呵呵的道,“几位慢走,家里实在是没有啥可以招待的,若不然咋说也要留下几位吃些饭菜呐!”

  秦厉一拱手道,“老丈无须客气,我们几个是走亲戚的,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