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49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49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赵构与王管家二人回到客栈,天还未亮。由于赵构提前交卷,故而今日不必前去,可以放心的游玩一下。赵构也不愿浪费这大好时光,当真与王管家二人四处走动一下。

  当初,赵构曾经来到相州府,那个时候是与周侗等人一同前来。那时的赵构毫不起眼,真正大出风头的是岳飞,赵构也没有丝毫嫉妒,反而高兴不已,也正是因为来到相州以后,周侗突患恶疾,不久于人世。

  回想曾经的一切,赵构心里也是一阵感慨,只得感叹物是人非!

  接着,乡试的第二场考试,考取的乃是中的一道题目,又考试诏、判、表、诰各一道,至于每篇文章的字数也是三百字以上。至于考这些,乃是为了试探考生的文案功底,不至于真的入朝为官,连最基本的诏书等写不了,那才是最要命的。

  赵构提前一日进场,也与第一场考试一样,次日傍晚便出了贡院。之前还带有颜色眼镜看待赵构的张大人,此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要赵构说交卷,必定会亲自看一遍文章,结果也是与第一场考试一样。

  没有任何遗漏,也没有任何糊弄之意,全部都是认真答题,而且文笔更加流畅。甚至有时候,张大人都想要站在赵构号房内亲眼看着他如何答题的,这速度着实快得离谱。

  最后一场考试,赵构也是如法炮制。

  第三场考试,是以五道时务策,也就是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是见解。简单来说,最后一场考试考的是考生的对政务的见解思想,还有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是否能融会贯通。

  这一场考试,赵构成为贡院瞩目的焦点,接连两场考试赵构都是提前交卷出贡院,渐渐地负责其它区域的考官也都聚了过来,为得就是看看赵构是否如同传闻一样,速度快得离谱。

  这一次,赵构没有让他们失望,反而让他们更加震惊了。之前两场考试,赵构所答的都不能脱离书本,而第三场才是赵构最拿手好戏,自幼博览群书,又对其中经义理论有独到的见解,故而第三场更是轻而易举。

  赵构出来的时间比之前两场还要快,当他拉响铃声,推开号房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数名考官聚集在外面。赵构愣了一下,便听到张大人急切地声音:“你可是交卷?”

  赵构如实回答:“回禀大人,学生便是交卷的!”

  “拿过来我瞧瞧!”张大人震惊不已,迅速的接过赵构交上来的答卷,他整个人懵圈了。

  如果是第一场、第二场考试赵构全力以赴了,那么第三场他又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这让张大人更加惊讶了,心想:“难道说他之前都未尽全力?还是说这小子根本就是有意为之?”

  张大人百思不得其解,赵构喊了一声:“大人,学生是否可走?”

  若不是其他考官在旁边推了张大人一把,只怕他真的没有听见赵构的喊声,连忙回道:“哦!你出去吧!至于,放榜时间再另做通知!”

  赵构施礼道谢一声,便转身离去。

  “张大人,这名考生的答卷,让我来瞧瞧如何?”

  “是啊!是啊!”

  在赵构走后,众人连忙一拥而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张大人手中的答卷。之前,他们不知道贡院中有这样的一位考生,当真是天纵之才,不仅连续两场考试都提前出贡院,还得到正副主考官的一致赞赏,故而他们也想见识一下这名考生的文笔到底如何,竟相争夺。

  “你们在此作甚?”众人七嘴八舌地让张大人给予他们一瞧,张大人正在烦恼之时,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道严厉的声音,“现在正值考试时间,你们不去监考,在此叫嚷,成何体统。”

  众人转身望去,只见胡安国、王槐二人已经前来,他们却没有发现,又见胡安国板着脸,众人连忙转身离去了,心里还惦记着赵构的答卷。张大人恭敬地喊了一声,胡安国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将他手中答卷收了回去,然后与王槐二人不露声色地离去了。

  此时,张大人整个人还晕乎乎的,被众人吵闹的头都大了,又见胡安国、王槐二人出现,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发生什么,手中的答卷却被胡安国夺了去。片刻后,他才缓过来,又见胡安国、王槐二人急切地身影,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不好说什么,只得闭上嘴,继续监考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事相求

  张大人的直觉还真说对了,胡安国、王槐二人确实有些不对劲,不过他们是急切地想要看赵构的文章。说实话,连续两场考试下来,赵构的文采出众深深烙印在胡安国、王槐二人脑海中,难以挥散。

  赵构带给他们的惊讶太多了,以致于到现在还没有消化,又见赵构再次提前交卷。第三场考试考得便是学生的思想与目光,也是重中之重,这一场考试才是关键所在。

  胡安国迫切的想要看看赵构的文笔如何,众人都被赵构震惊了,又想着瞧瞧看,并未发现他的异样。毕竟,身为太学博士,博览群之人,又是做学问的,要是他人知道他心中的心思怕是无脸面对了。

  王槐对赵构印象深刻,却不知他如此厉害,回想起曾经的自己在考试时的场景,又与赵构对比发现,当真是自愧不如。即便是他要想全部完成,怕是也需要好几日才行,而赵构如此迅速,文底深厚,朗朗上口又有核心思想,这些都让他惊讶不已。

  王槐如此想,其他人也是如此想,故而赵构的连续两场的题目都只需要一天完成的事情很快便传扬出去,不过也仅限于考官知晓。至于其他考生却不知情,哪怕在赵构号房附近都没有察觉,只因他们都在埋头答题,哪有闲情去关注其他事情。

  王槐紧紧跟随在胡安国身后,他也想一睹为快,且看看赵构本事如何。胡安国十分挣扎地看着赵构的答卷,想看却又不能看。毕竟,朝廷规定统一阅卷,不可私自阅卷。

  之所以这样规定,也是因为担心考官看到第一张试卷觉得很不错后,就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很好,而其他的答卷相比之下就不见得如此完美,故而统一阅卷也是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到时候有时间可以慢慢对比。

  即便考官能保持公正,不过大多数都是第一印象比较深刻。若是记忆犹新,那便是再好的文章看下去也索然无味,除非是真的非常优秀的文章。毕竟,考官也是人,他们不是机器,总会视觉疲劳,也会劳累的。

  最后,胡安国按耐住翻看的想法,将赵构的答卷郑重的收好,以免遗失,而赵构之前的答卷也全部放在一起,待乡试结束,所有的考生交卷后再一并阅卷。现在,胡安国真的希望能早点结束,而他从开始的不喜欢,到现在的不虚此行,也就短短的数日时间,只因赵构给他的惊讶太多了,故而另眼相看,还有就是看看赵构的本事如何。

  赵构如同前两次一样,直接出了贡院;此次,王管家没有在贡院等候。只因他也习惯了,直接留在客栈内,准备好洗澡水、酒菜等,只要赵构回来了必定第一时间洗澡,然后吃酒。

  至于贡院内发生的事情,赵构一概不知。

  两日后,贡院内所有的考生全部出来了,经过几日的奋战,他们精神疲惫不堪,人也显得苍老许多,考官也是陪伴在左右,故而精神也好不到哪里去,待所有的答卷全部收好后,胡安国便让众人休整一下,并未回去。

  只要答卷没有批完,他们都不得回府休息,只得留在贡院中。

  当天晚上,赵构休息后,王管家便悄悄地潜入贡院中,经过几次的摸索终于找到了胡安国休息的地方。

  “武夷先生,十年未见,别来无恙!”

  胡安国听闻声音熟悉,便转身望去,只见王管家微笑的看着自己,激动地说道:“你如何来了?”

  “王某在此多谢武夷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此地!”王管家知道胡安国来此皆因自己的请求,当然也有赵似的意思,故而亲自道谢,“这些时日恐有不便,便没有前来叨扰。”

  胡安国回道:“王兄太客气了,要不是十年前王兄的帮助,胡某又怎么会有十年的清静日子!”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王管家实在是不敢居功,不过他也没有多做解释,有些事情说明了反而不好,开门见山地说道:“希夷先生,王某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求,不知能否答允?”

  胡安国一直不明白王管家请求自己来此是为了什么,又见他开门见山,回道:“到底是何事,愿闻其详!”

  “我家少主日前参与科举考试,而我今日前来是为了跟希夷先生说一声,他的答卷到时候烦劳您留下来,留作他用!”王管家直言不讳地说出请求,这是皇上的意思,他必须去做。

  胡安国一愣,他没想到王管家只是提及这事,皱着眉头。说实话他还真的有些纠结,凡是参与考试的考生答卷一律留存,从未有人私自取走的事情发生。但是,想起王管家的身份,又见他称呼赵构为少主,想必他家的主人必是那位,故而想了想也就答允下来。

  “多谢武夷先生!”王管家道谢一声。

  “胡某有事相询,不知王兄能否告之?”胡安国心里怀疑赵构的身份,不过却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想要从王管家的口中知道一些事情,故而有此一问。

  王管家看着他,示意他直说无妨。

  胡安国接着说道:“他到底是什么人?”

  王管家不好意思的回道:“抱歉,武夷先生,此事王某无法告之。因为这件事涉及比较广,越少人知道越好!”

  胡安国心中已然明了,猜到赵构的身份想必是皇子,不然的话,也不会让王管家为奴。但是,赵构到底是何人他还真的猜不到。纵然他是做学问的,也无法猜到那人居然是之前声名远扬的广平郡王赵构。

  十年来,胡安国与王管家二人都未曾见过面,本有很多话要说,不过二人都有不方便之处,故而只得寥寥数语便分开了。临行前,王管家叮嘱胡安国,要是在大街上遇到自己,就当是陌生人一样,胡安国谨记于心,欣然答应,最后王管家也就离开了。

  由于时间尚短,胡安国还是没有弄清楚自己来此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保存赵构的答卷,不见得让他出面,其他人一样可以,定然是有其他原因,不过这个暂时没有办法求证,只因他们二人都有不便之处,故而暂时作罢,待日后有机会再询问也不迟,而他猜到赵构大概的身份后,心里更加好奇他写的文章到底如何了,当真是急不可耐!

  本来自&;#  

第三百八十五章 鸡蛋里挑骨头

  王管家从胡安国离开,便直接回到客栈中,蹑手蹑脚地回到房中。与此同时,赵构猛地睁开眼睛,皱着眉头,低声细语:“这么晚了,王管家去了何处?莫非是有什么秘密不成?”

  王管家趁着赵构熟睡便起身离去,哪怕他们二人不是睡在一间房,也是门对门。赵构的武功太高了,任何的动静都能惊动他,白天更是没有机会出去,只得晚上悄悄溜出去。

  正因如此,王管家才想着赵构睡着了,再出去,然后又回来不会被发现。但是,他忽略了赵构的警戒心。在任何时候只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醒来,王管家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