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39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39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赵构来到贡院才发现门口站满了人,看着装大多数都是此次考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四个县的,每个人都向往的看着贡院,却无人向前走一步,待赵构好不容易挤了过去才发现贡院大门紧闭,不允许任何进入。

  无奈之下,赵构只能站在外面打量了一番,只能看见红白砖墙,对于里面的情况一无所知,也看不到。不过看见众人向往的眼神,赵构也猜到他们所想,只要进入贡院就有资格取得举人功名,再步步高升,只是想象的总比现实要好很多,待成绩公布后,又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主考官是谁?

  相州府贡院在邺城东南方向单独建设而成,作为乡试的考场,在大门前挂着“贡院”匾额。众人目光灼灼地望着“贡院”二字,心驰神往,仿佛已经置身于考场中,如痴如醉。

  赵构轻描淡写地笑了笑,转身离开;恰巧,邵俊等人姗姗来迟,与赵构碰个正着。

  “卫国兄,你是何时抵达邺城?为何比我等还要早?”

  赵构与他们相互寒暄了一下,邵俊见赵构与自己等人分开后一路向南而行,而他们片刻没有耽搁,反倒是赵构先到,自己等人稍后,这让他着实有些难以相信,匪夷所思。

  “邵俊兄见怪了!”赵构气定神闲地笑道,“我与兄进城的方式不同,我骑得乃是快马,日行可行千里,脚程稍好;而邵俊兄则是乘坐马车,或是行走,稍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邵俊等人恍然大悟,赵构接着问道:“邵俊兄等人也是来此参观贡院?”

  “非也!我等并非参观,此地我等皆是来过了!”邵俊回想起之前的事,哀伤的望着贡院,这里是他的伤心地,叹息一声:“卫国兄有所不知,贡院我来过一次了,此次乃是第二次。”

  “第二次?”赵构惊呼一声。

  邵俊苦笑道:“不错!八月份来过一次,那一次我功败垂成,并未取得举人功名。若非此次皇恩浩荡,再开恩科,怕是我需要再等一年才有机会,也算是故地重游了!”

  直到此时,赵构才明白邵俊脸上的复杂之色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经历一次失败再来此地,不是故地重游,而是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若非皇上再开恩科,给予八月份落榜的考生一次补救的机会,正因如此才被称为‘恩科’。

  “邵俊兄为何不曾提及过?”赵构有些费解了,已经参加第一次了,不应该什么消息都没有。

  邵俊嘴角抽了一下,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赵构愣了一会,方才明白邵俊的有苦难言,歉意的说道:“赵某得罪了,望邵俊兄谅解!”

  邵俊苦涩地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赵构不知自己的的话无意间说中了他的痛处,就算是参加乡试,并未取得任何功名,还是院生的功名,这让他如何启齿,只能保持缄默。

  若是邵俊乡试通过了,取得了举人功名,只怕不需要他多说,早已传遍整个院了。正因如此,赵构的不知情让邵俊格外尴尬,无心的话在他心里更是一种讽刺、挖苦。

  “此次无论如何定然取得举人功名,否则无脸面见家乡父老乡亲,辜负双亲的期望,决不能再失败了!”

  邵俊暗暗地下定决心,此次比任何人都要用功念,取得了院试第一名。虽然邵俊知道上次落榜是自己学识不够,故而这几个月愣是加倍用功,而他也清楚之前与自己一同落榜的考生也在努力,要是不用功势必会落选。

  至于赵构,邵俊谈不上喜欢。赵构在学院内的成绩有目共睹,邵俊不相信他真的如此天才,平日里该玩就玩,而别人在消遣时,他自己在努力;别人在用功,他还在用功,比赵构花了数倍的努力。

  习武是看天赋,那么读也需要天分。虽说勤能补拙,只是有的人天生考试的材料。平日里看上去嘻嘻哈哈,不怎么用功,一到考试就往往比平常看上去努力的学生要好很多。

  即使邵俊不承认赵构比自己要优秀,也不得不承认赵构的天赋异禀,而且博览群,诸子百家等无一不知。在邵俊的眼里,赵构属于那种不努力的学生,不愿与之深入交流,殊不知他自己却错失了偌大的机会,这也不能怨他。

  毕竟,赵构没有公布身份,要不然邵俊也不会如此待他。虽说不见得会巴结,也不至于冷言冷语。赵构不知自己的无心之言,惹得邵俊隐藏在心中的痛恨,阴狠的瞪了一眼赵构,又迅速的收回目光。

  赵构的感觉何其明锐,任何蛛丝马迹难逃他的内力,而他的一系列举动早已被赵构知晓。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已经否定此人了。在他看来,要是真的为百姓造福,不见得非要做官,也可经商。

  或是千百年的阶级观念让众人都认为经商是无用之人才会做的事情,哪怕是农民的社会地位都比商人要高。如果赵构不是赵氏子孙,势必会选择经商,而不会选择从政。

  大宋百姓乃是王孙贵胄都看不起商人,赵构来自后世,自己本身也是经商,焉能瞧不起,更应该提倡商人的地位。‘万般皆下惟有读高!’这样的固定思想,又在大宋重文抑武的风气之下,读人的地位更是达到顶峰。

  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没有任何营生之道,只要读习文便是高高在上,走到哪里都受到尊敬。以赵构的看法,那是自娱自乐,欺骗自己。如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说什么造福百姓,对此更是嗤之以鼻。

  赵构见邵俊不愿搭理自己,也就识趣的笑而不语,又听闻身边的考生再讨论此次主考官是何人的事情。

  “王兄,你可曾听说此次主考官是何人?”

  “我也不知,更没有听说过此次是何人。”听他们二人所言,赵构便猜到他们二人是认识的,又见那人继续说道:“无论是何人,只怕此次恩科的竞争更是激烈不已。”

  赵构深以为然,此次的乡试怕是比以往的人数要多,有上次落榜的考生,还有新考的考生,两者相加人数较多,又有四个县城的考生一起参与,只怕这一次更是千里挑一,乃至万里挑一。

  “通常来说,州试的正、副主考官皆是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前来!”那人侃侃而谈,皱着眉头:“此次乃是皇恩浩荡,要是没有猜错的话,只怕此次正副主考官来头不小。”

  “此乃好事!”其中一人拍手叫好,“若是来头不小,想必有实权的官吏;知识渊博、通晓古今者更好,唯有此人抉择出的榜单才是较为公平的。如若不然,只怕又是暗箱操作,此乃不公也!”

  “说得甚是!”那人赞同的点点头。

  赵构暗暗地想道:“按照往常的乡试皆有朝廷派遣官吏前来,此次与众不同,倒是真的好奇到底是何人为主考官!……若是刚正不阿,博学多才之人,如他所言的确是公平许多,的确是好事!……”

  本来自&;#  

第三百六十七章 孺子不可教也

  朝廷派遣而来的正副主考官,委以重任;首先是人品,其次是才学,最后才是官职大小。若是品行不端,贪污受贿,身为正副主考官要是同流合污,暗中操作一切,以银两收受贿赂,中饱私囊。

  不仅朝廷错失一位人才,也让科举成为一些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朝廷每年委派的正副主考官,皆是品行良好,刚正不阿的翰林学士,或是德高望重。

  身为正副主考官,没有一点才学,如何评判文章的好坏,又如何给予点评;官职大小决定了事情的裁断,要是官职尚小,若有争论的话就会难以决断需要向上评判,这样一来耽误时间,影响放榜的时间,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无论是乡试、会试、殿试等都是相差不大,唯一的区别便是月份上,场地略有不同。至于考试形式、要求都是一样的。此次,皇恩浩荡再开恩科,时间定在十一月初八、初十、十五,一共三场。

  今日是十一月初六,十一月也就是“冬月”,下个月便是“腊月”,乃是真正的“寒冬腊月”之际,也是考验考生意志力的时候。

  外面寒风呼呼地吹着,众多考生忍受寒冷的天气,裹着棉大衣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仍然坚持着,不愿意离去。赵构诧异的望着众人,不明白他们为何还要留在此地,当真是奇怪。

  “这个时辰,考官们理应到了,为何今日还迟迟未见?”

  “兄台有所不知啊!我听闻此次朝廷派遣而来的正主考官大有来头,乃是大有才学之人。听说他不是从京城前来,而是另外一处地方前来,还曾听说皇上为了让他能够出来,连续下了三道圣旨,还是不愿意接受,婉拒了。”

  “到底是何人?居然连皇上的圣旨都婉拒?难道他是岳飞吗?”赵构惊疑的看着那人,等候他的回答。

  “实不相瞒!此人的事迹,在朝中甚少听闻,只知他曾是太学博士,还是绍圣四年的进士第三名,当真是颇有才学。另外,我还听说他本是第一名,只因宰相不喜才不得不屈尊于第三名。”

  “此话当真?”

  “当真!”那人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四下张望,悄悄地说道:“我还听说主考官装病辞官,不愿意在京城为官,安心的留在家中,耕田农作,每日自得其乐,就连皇上的旨意都不愿意答允。”

  “既然皇上的圣旨都敢拒不接受,那为何此次又出现了呢?”

  “这个就不清楚!”那人如实回答,“至于为何重新出现,谁也不清楚,只有他本人知道有缘由了。按照规定,初六便是考官入闱的日子,正副主考官都会到场,到时候便与外界断了联系。”

  “正因正主考官还未到,而他是从千里之外来到此地,路途遥远,一路兼程,又有风霜雨雪阻挡,如何快得了。不过看卡时辰,怕是也快到了。如果没猜错的话,最晚也不会过了子时。”

  “兄台,诸多考生围聚在此,难道是想见见这位正主考官?”

  “当然不是这个原因!”那人当即否定,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兄台,听你这话便知你是第一次参加乡试,不然的话如何不知道我们为何来此呢?”

  “兄台不吝赐教一二!”

  “其实,考生们齐聚此地,无非是给予考官留下个好印象。当然有些考官入闱便会露面,到时候有些考生便会识得考官模样。有些人与之相熟,或是知道名讳便会想方设法地与之交好。”

  “朝廷明明颁布法令,莫非考官敢公然违背旨意?”

  那人惊讶的瞥了一眼,就像是看怪物似的,惊呼一声:“你真的不知道?在民间流传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朝廷有法令,严禁贪污受贿,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宋幅员辽阔,有些地方岂是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无法处处监察。”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那人再一次深深的看了一眼,道:“你真的不适合进入官场,考取功名了!当朝之中焉有几人是为了百姓考取功名,哪一个不是为了飞黄腾达,鱼跃龙门。若是被京城一些官宦人家相中成为女婿,那就真的实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小白脸?”

  赵构鄙夷的看了一眼,细细打量的确是细皮嫩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