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26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26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目的。

  赵似像是知道他们的心思,一语道破:“你们还是在官场上太久,有些事情并非你们所想的那么简单!此次行动,虽然取得成效,对大宋江山社稷也有极大的贡献,只是你们行事太过于鲁莽,又太过于急功近利,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大宋乃是重文抑武,此乃太祖皇帝一直以来的执行的国政,哪怕是太宗皇帝都不敢轻易的改变,就算是先皇重用提拔王安石,变法在大宋成效卓著,可惜最后还是无法执行下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赵构、赵有恭点点头,“无法继续的原因太多了,就算是我都觉得大宋要是不来一次变法,前景堪忧,然而真正无法走下去便是损害了众多人的利益。”

  “即使你们得到百姓之心,然而国家不能交托于百姓管理,唯有文人方有治国之策!若是完全依托于百姓,国之危矣!”

  “你们这次太过于鲁莽了,草率行事,还刻意隐瞒人数,差点出了纰漏!若不是你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又句句在理,还有皇上宠爱,要是换做其他官员,只怕早已经罢官免职,直接打入天牢!”

  “你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此次事情还在预计范围内!虽然你们想好了说辞,又有足够的理由才幸免于难,而且构儿三番四次的名扬天下,对百姓来说有恩,对文人来说有利,对武将来说有惠,才没有发生不可控制的事情!”

  “如果真的要变,那也不是眼下时机!皇上的目光如炬,不比你们差,只会比你们长远,一直未有太大动作,徐徐图之便是顾虑太多,就算真的要做也要让人心服口服,待时机成熟一切水到渠成,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大肆改革,让大宋崛起之期!”

  “何时才是时机成熟?”赵构急不可耐地问道。

  “这个你不必考虑,时机成熟必定给你大显身手的机会!现在心急也无用,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赵似似笑非笑,神神秘秘地说道:“那个时候,我与皇上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成功,决不允许失败,你可做到?”

  “决不食言,必定做到!”赵构坚定不移地回道。

  “如此甚好!”赵似笑了笑,嘱咐道:“另外还有一事,你抽空前往潘府一趟吧!此乃礼仪,亦是感激他的救命之恩,理所应当!”

  赵构郑重的点点头,他知道赵似所言为何。当初被贬,多少与潘良贵有关,经过赵似的点拨,赵构便明白其中意思,要是真的算起来,的确说的没错,潘良贵是救了自己一命,哪怕他最后也不会有什么事,也应该亲自拜会,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亦是一种拉拢,有潘良贵辅助更是如虎添翼,犹如唐朝的魏征一样,不可或缺之人。

  

第三百四十三章 吃一堑,长一智

  “父王,您是如何知道九弟被贬的事情?”赵有恭疑惑不解地看着赵似,他实在是有些好奇,这些事情生不久,怎么会传的如此快,就算是自己的父亲消息灵通,也不至于如此迅。

  赵似笑道:“因为你被贬时,我正在后殿。”

  “什么?您说的是真的吗?”赵构、赵有恭二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赵似,满脸的不可思议。

  赵似理直气壮地回道:“废话,我能骗你们吗?原本我近些日子不在京城,恰好你们两个臭小子做的事情惹得皇上心烦意乱,便跟我说了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会有事情生,便急匆匆的赶来。”

  “果然不出所料,你们二人真的出事了。现在还好点,有恭没有受到连累,构儿事情也不用着急,此乃控制范围。原本我就是这个意思,只是皇上宠溺你们二人,一直没有同意。”

  “未曾想到潘良贵此人颇有见识,皇上也想明白了,就顺势而为。皇上对你们还真是宽容,只是你们二人做得太过分了,俨然不顾皇上的位置,肆意妄为。若不是你被贬,只怕后面的事情更严重,由你一人承担了一切,这样一来我觉得还在清理中,不然的话你以为我出现在此为何,真的没事做吗?还是说鼓励你们这次的行动,真是幼稚!”

  “若不是念及你被贬在先,此次回来我不好好的揍你一顿,就不是你的十三叔。”赵似面无表情地训斥道,“还有你,不要以为做了王爷,又继承我的事业,就可以大展拳脚,我看你是忘了当初怎么教育你的,难道这些事情都白教了吗?”

  赵构、赵有恭二人尴尬的低下头,沉默不语,赵似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让他们二人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而且还无言以对。赵似骂的对,骂的再理,要不是赵似卸下责任,只怕真的如他所言,直接出手教训了,也不至于口头上教育一下。

  偏偏赵构、赵有恭二人面对赵似时,只得乖乖的夹着尾巴,不敢丝毫的不敬。至于皇上,有些话不能直接去说,有些事情不能做,唯有赵似一人代劳。赵似训斥了一顿后,赵构、赵有恭二人只得点头哈腰的答应。

  赵似训斥了一顿,最后说道:“构儿,你就安心的在府中歇息吧!当初,你弃文从武时,我与皇上都未曾说什么,这段时间你就好好的在府中修身养性,重新看看大宋建国以来生的事情,重新在书中寻找才行。”

  “侄儿知道!”赵构恭敬地点点头答允下来。

  “有恭,你已经出来了,就安心的留在朝中观察势力展,最好是韬光养晦,只是构儿被免职了,那你也如此,只怕对你们不利。你就安心的在朝中任职,日后必有大用处。”

  赵有恭恭敬地回道:“孩儿知晓!”

  “事已至此,你就安心的享受接下来这段清闲的日子吧!”赵似话中有话地叮嘱一声,然后便离开了。

  赵似走后,赵有恭才想起朝中大臣也跟随自己前来了,赵构微微一愣,连忙前往偏厅与众人相见。赵构看着众人在他最落魄时,不离不弃,满脸的担忧,心里一阵欣慰。

  赵构安抚一下,便让众人回去了,临行前,信誓旦旦的说,决不会就这样过去的,一定会有东山再起的日子。此外,赵构也让众人不需要担心,一切按照原来的轨迹行事。

  众人得到赵构的回答后,便告辞离去了。赵构亲自送他们出府,赵有恭则独自一人留在府上。

  “九弟,你真的甘心吗?”赵有恭知道赵构心志高远,如今却是身无官职,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一展拳脚,还未开始便已经结束了,犹如当年的自己一样,此时此刻,赵有恭是最理解赵构的心情。

  赵构笑道:“不甘心又如何?既然身无官职,也算是一种磨练。正如十三叔所言,父皇有另外打算,而且只是暂别此地。放心,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就算是放假吧!”

  赵有恭见赵构有如此心态,既是喜悦又是难过,道:“九弟,你如此想倒也不错。只是朝中没有你领头,只怕我们做的事情就会付出东流,我怕到时候太子试图再次兴风作浪,拉拢朝臣。”

  赵构拍着赵有恭的肩膀,郑重地说道:“兄长,我不在朝中,一切就看你自己的了。至于太子那边,你暂时不必担忧,而他们自顾不暇。毕竟,此事牵连甚大,还未真正结束,只怕那个时候他们才需要担心,而不是我们。”

  “如果我猜的没错,父皇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做大,有些事情不能触碰底线,不然的话父皇断然不会留情。现在,父皇已经掌握朝中大半的权力,今非昔比,这些足够了!”

  “待事情过去一段路时,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大展拳脚的时机。十三叔说的不错,或许我们太过于急功近利了。虽有成效,却又埋下祸端。若是我继续留在朝中,只怕有些人表面服气,心里却不服气。”

  “长此久往,只怕大宋江山社稷真的危险了。既然事已至此,我也被罢免官职,这件事暂且告一段落,不会再有什么事情生。既然没有官职了,那就安心的谋划以后的事情。”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不用考虑太多事情。朝中有兄长你帮衬着,我也就放心了;至于其他事情,待事情结束后,我们再做商议。目前来说,还需要详细的规划出未来的大宋蓝,避免这次的事情再次生。”

  赵有恭赞同的点点头,随后告辞离去了。

  赵构目送着赵有恭离去,转身回府,默默地想道:“此事暂且告一段落,太子你们也不要得意太早,待我再回来时,便是终结的开始。若是所料不错,只怕父皇的心思也是如此!”

  经过此事,赵构受到宋徽宗的惩罚,罢免官职,又被禁足。只是赵佶的禁足令不到半月,便解除了。赵构得以乔装打扮,行走于民间,真正体会百姓疾苦,还化身为一位读书人,唯有知己知彼方才百战百殆,此乃赵构经过此事学到的,故而声名显赫的广平郡王消失在众人面前,伪装成另外一个身份行走于人群之中。

  此卷已经完结,明日开篇新的一卷内容,求订阅、求推荐~~

  

第三百四十四章 销声匿迹

  “皇兄,你真的不担心吗?”赵似笑眯眯地说道。

  赵佶不以为然地笑道:“此事又不是第一次了,那小子想这样做,那便随他吧!只怕到时候会出人意料之外,总是走不寻常的道路,又不按常理出牌。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只怕这小子早已忘了还有我这个父皇吧!”

  赵似调笑道:“皇兄,你真的不担心吗?不知道是谁刚刚错把有恭当做构儿了,虽然有恭也是皇兄看着长大的,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你有十几个儿子,不能跟我抢!”

  赵佶脸不红气不喘,气定神闲地回道:“谁让他们二人的关系如同你我二人,认错也是理所应当!”

  赵似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叹道:“皇兄,你放心吧!以他的本事,要想有事只怕那些避世隐居之人才行,其他人断然不会有事。如果你后悔了,可以下圣旨去找他,何必如此呢!”

  “这是他选择的道路,只能如此走下去!”赵佶沉声道,“以他目前的情况来说,消失一段时间也是好的。如同当年的他那样,只是这个摊子全部丢给了有恭,只怕他真的有些吃不消!”

  赵似道:“这是有恭的责任,无可避免,眼下非常时期,构儿不再反而更容易行事。皇兄,你为何不愿表露出自己的心思?如果他知道的话,或许知道该如何做!”

  赵佶笑了笑,道:“有些事情不到那个时候,还是不要让他知道比较好。如果早点知道的话,对他来说不利,唯有逐步成长才能明白什么是王者天下,懂得如何治理天下。”

  赵似目不转睛的望着赵佶,正声道:“皇兄,你决定了?”

  “从一开始便没有变过!”赵佶理直气壮地回道。

  “如果构儿有一天知道真相的话,只怕对他有些打击。若是那样的话,你就不怕朝野动荡,或是多年经营毁之一旦?”

  “有时候乱不见得是坏事!”赵佶谈笑风生地笑了笑,道:“若是真的如此,那便是他的道路,那个时候想必不会如此做。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也不会有什么事,一切都是为了大宋江山着想!”

  赵似叹息一声:“一切只能等到那时才知道结果了!唉!……”

  赵佶没有接话,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想起那日赵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