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78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78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听闻后点点头,王管家笑而不语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在郡王府上,只要没有外人前来,所有的人都可以随意坐下,尤其是在单独情况更是不必拘束,这是赵构的命令,故而众人也放心了。

  “少主为何事烦忧?”王管家目露精光,他在赵似身边多年,早已洞察人心,看见赵构眉头紧锁就猜到他心事重重,尤其是风尘仆仆回来,身体有些累了,却没有看见赵构眼中的睡意,他便猜到赵构定然未睡。

  于是,王管家悄悄地回来,果然看见赵构一人独自坐在椅子上,脸上的沉思之色让他明白赵构心事重重。但是,王管家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他能猜得,就算赵构平易近人,有些时候他还是认清楚自己的身份,不敢逾越半分。

  现在,赵构才知道王管家这个管家名副其实,不愧是山庄的管家;偌大的琥珀山庄,赵似不在时,一切由他出面处理,显示出他的能力以及众人对他的命令没有任何怀疑,也可以看出王管家为人处世方面非常的到位。

  其他人没有留意到自己的心思,却被王管家看破;虽然说得比较隐晦,实际上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敢逾越,这些赵构都清楚。于是,他也没有隐瞒,直接了当地说道:“不久前,父皇让我接替山庄,成为新一代的庄主!”

  “少主应该是答应了皇上要求!”王管家不出所料的道出事实,他不是胡乱猜测,而是明白多少明白事情的真相,要知道山庄在他手中管理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参与过。

  并且,赵似也曾经与他说过,赵构将是下一任山庄之主的话语;此次事情又是赵有恭引起来的,势必会让赵似有了退下来决心,只是因为赵似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说过自己累了,想要赵构接任。

  赵有恭的事情被平息后,他们都回来了,唯有赵似、赵有恭、赵构三人未归,王管家便猜到这件事便是契机。虽然比他想象中要快很多,也算顺其自然。但是,王管家不知道赵构是否知道山庄的目的。

  “那么,少主必定是为了宋金两国盟约之事,不知属下猜得可对?”王管家试探地说道,嘴角微微上扬,浅浅的笑了起来。

  王管家知道山庄的目的,赵构也知道是什么原因,又见他道出自己烦忧的原因,这让他有些吃惊。毕竟,宋金两国盟约的事情就算是他知道,也不可能猜得这么准,好奇地说道:“你是如何猜到的?”

  “既然少主已经确定是下一任庄主,那么属下也不再隐瞒什么了!”王管家气定神闲地说道,“因为宋金两国结盟共同抵御辽国的事情,亦是属下参与过,与庄主一起前往与金国使臣见面洽谈,最后又因为朝中有些人不知好歹,才出现了一丝变故。”

  “少主之前的那句话,正好属下听到了。既然时间不多了,那么便是这件事,没有其他事情;若是还有其他事情,只怕就是朝中的奸佞。以少主的目光必定看得更远,那么只有宋金两国盟约之事了。”

  赵构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王管家,惊叹他的观察细微、心思缜密。他知道王管家能够成为偌大的琥珀山庄的管家,必定有过人之处,现在想想还真是捡到宝了。

  “少主担心金国会成为第二个辽国?”

  赵构面露凝重之色,掷地有声地说道:“不是担心,而是事实,金国的野心只怕与之接触过得人都能发现,除非是那些居心不良之人!”

  王管家听到赵构肯定的声音,仿佛确定一般,也觉得有些奇怪,像是亲眼目睹过似的。但是,这些王管家都没有问出来,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比较好。他也明白赵构正在烦恼该如何做,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要是再不尽快采取措施,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身为管家,有些事情王管家不会越俎代庖替他解决,也不会道出自己心中的想法,除非是赵构询问,否则只会藏在心里,成为永久的秘密。赵构也没有与他说出自己的计划,只是询问了关于山庄的事情居多,王管家也将自己知道的悉数告之,没有任何隐瞒。

  王管家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赵构后,他的脑海中萌生出一条计谋,或许有用。如今的形势容不得他过多的思考,唯有尽快处理大宋国内的隐患才能更好地准备外敌,否则真的到了那一天,只怕内忧外患危及大宋,历史悲剧再次重演,那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唯有加快步伐才行。  

第二百六十二章 替罪羔羊

  太阳还没有升起,空气中还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草地上还有一层晶莹剔透的露水;天空中还有淡淡的星光在闪烁,启明星变得黯淡无光。此时,赵构已经穿好官服,独自一人前往皇宫。

  京中官吏三品以上的官吏悉数前来,众人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后堂等候传召。片刻后,太监传旨众人走进正殿,宋徽宗穿戴龙袍,龙行虎步,器宇轩昂的走来,坐在龙椅上,锐利的眼神扫视一眼众人。

  太监尖锐地高呼道:“上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齐声高呼道。

  宋徽宗淡淡道:“诸位爱卿平身!”

  群臣纷纷站直身子,宋朝官吏不必像清朝那样行三跪九叩之礼,只需要低头躬身即可。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太监遵从程序再次高吼道。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谁也不发言。昨夜发生的事情,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半点消息都没有传出去,故而太子赵桓、高俅等人都不知情。并且,朝中也没有大事发生渐渐地陷入一片沉默。

  “启奏皇上,臣有事奏报!”四周静悄悄一片,赵构的声音就像是暮鼓晨钟,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他,不知他又有何事奏报。现在的赵构早已不是昔日的他了,只要他奏报必定是有事发生或是朝中哪位官吏倒台。

  宋徽宗言简意赅道:“准!”

  “昨夜皇宫大内发生一起大事,经过微臣的调查终于追查幕后指使人乃是明教余孽。”赵构镇定自若地回道,“以臣之见,明教余孽尚未剿清,还有余孽存在,只怕贼心不死!”

  “朕甚是欣慰!”宋徽宗赞赏地说道。

  “臣,不敢居功,乃是皇上洪福齐天!”赵构恭敬地说道。

  宋徽宗微微一笑,并未接话,然后示意他下去了,接着他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似有似无地说道:“朕昨夜经历一场生死,若非大内侍卫殊死搏斗,保护朕,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太子赵桓立即接话道:“启奏皇上,不知何时如此严重?”

  顿时,宋徽宗怒气冲冲地吼道:“昨夜,明教余孽率领一批死士攻破城门,整个皇宫大内的守卫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明教余孽居然突破重重防守,径直来到朕的寝宫,意图弑君谋位!”

  “若非楚王赵有恭、监察御史等人在,只怕朕早已成为阶下囚,亦或是驾崩了!监察御史早已探明明教余孽的计谋,早有准备;恰逢其会,楚王赵有恭又被朕召见,与明教余孽大战起来,还是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朕甚是心痛!”

  群臣听闻后大吃一惊,震惊不已,他们从不知道昨晚在皇宫大内发生这样的大事,只是他们今日进宫发现大内侍卫中有些人却不是之前常见的,就连守卫也比之前较为严密。

  虽然众人都觉得事有蹊跷,却没有想到会是有人弑君夺位,更没有料到会是明教余孽贼心不死妄图谋大宋江山。今日从宋徽宗口中吐露实情,让他们心惊胆战,又见宋徽宗黑着脸走入大殿,一直沉默不语,目光扫视众人,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群臣纷纷躬身,唯有赵构一人站直身子,他看着除他以外其他人都请罪的模样,嘲讽的瞥了一眼,然后收回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父皇,暗忖道:“父皇真是演技一流啊!……要是放在后世,只怕是‘皇帝专业户’!”

  这次事情便是赵构与宋徽宗父子二人商议的计划,亦是赵构答应成为山庄之主的要求,为得就是让赵有恭上位。只有单纯的山庄之力还不够,还需要借助朝中官职的权力,双管齐下才能收获奇效。

  赵构之前让自己的父亲演戏,宋徽宗还非常的诧异,觉得这样做有失体统。不过,赵构与他分析了一遍后;宋徽宗只得点头答应。这样一来,宋徽宗的树立了威严,还让赵有恭从暗处转向明处,不仅没有错还有功,这是赵构计划中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

  现如今,太子赵桓等人把持朝政;虽然在赵构的手段下,让这股势力衰减了不少,仍然不能小觑,必须郑重对待才行。与此同时,赵有恭从沉静中走出来,势必让他们担心不已。

  不论是太子赵桓或是高俅等人,在此之前赵似才是朝中顶梁柱,赵有恭也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只是犯了错才会受到惩罚,被罢官还禁足。正是这样的原因,才让其他人趁势崛起,赵有恭就像是一记重磅炸弹,炸的群臣瞠目结舌。

  太子赵桓紧缩眉头,沉思道:“他又要出来了吗?该死的明教余孽,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这个时候出现!只是不知他到底站在哪一边,要是能够拉拢过来势必有利无害,要是站在老九那边,只怕这一次真的有些难办了!”

  赵有恭的年纪比赵桓小三岁,不过他的手段赵桓可是一清二楚,而且自小他们二人就合不来,只是长大了以后才接触,也不过是顾及面子上的,并没有太多的私交,他担心的是楚王后面的势力,要知道赵似在世时是武官又是重臣,一直强调武将的重要性,深得武将敬重,就算是蔡京都不敢明着与赵似对着干,只是因为赵似从不跟你讲道理,要是他占据道理直接就是武力解决,懒得废话。

  赵有恭的行为举止与赵似有几分相似,却有些不同,至少赵有恭给人的感觉是温文尔雅,不过前提是不惹他,惹怒了他也是武力解决。当初赵有恭担任官职时,一些大臣惹怒了他,他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与人斗武,逼得那人告御状,最后不了了之,宋徽宗对他的疼爱人所皆知。

  高俅紧锁眉头,暗道:“麻烦来了!”

  “明教余孽敢如此胆大妄为,试图弑君夺位,此等大逆不道之罪,该杀!”宋徽宗将朝中大臣的表情尽收眼底,尤其是太子赵桓、高俅等人紧皱眉头的样子,还有一些人尴尬的神情,杀气腾腾地说道:“传朕旨意:凡是发现明教余孽,一律杀之,不论死活;若是杀之,官升三级,赏黄金百两。此外,滥竽充数诛九族;朕让明教余孽无处可逃!”

  宋徽宗传旨后,心里也担心有些大臣为了贪功滥杀无辜充数,这样一来只怕又是朝野震荡了。于是,他想了一个两全之策,要是发现滥杀无辜,一律诛灭九族,起到杀一儆百之用。

  此时,朝中大臣大部分脑海中想的是楚王赵有恭再次出现在众人视线后,朝中势力的变迁;至于明教余孽的事情,他们还真的没有在乎,群臣各怀心思全部落在赵构眼里,默念道:“这只是刚刚开始,精彩还在后面呢!”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环套一环

  宋徽宗居高临下,群臣神色各异尽收眼底,明教教徒胆大妄为,妄图弑君夺位惹恼了赵佶,任何人都有底线,他也不例外。

  当初,赵佶念及旧情没有赶尽杀绝,只是处置了贼首方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