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30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30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假名顶替。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方腊哥哥在这里的名字应该是方十三!”

  “对啊!这个我们怎么没有想到!”赵似恍然大悟道。

  他们二人询问当地百姓,打探方腊消息时,说的都是方腊,并非方十三。但是,方十三正是方腊的本家姓名。曾经,赵似为了隐瞒身份,也曾化名过,就连姓氏都会改掉,为得就是不引起他人注意。

  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是他们的过错,一直都是以“方腊”去打探,也忘记了“方十三”才是本名。毕竟,寻常百姓家也不会取什么文雅的名字,多是朗朗上口就好,除非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家族,或是书香门第才会认真的取名,一些寒门学子本家姓名与日后飞黄腾达有很大的区别。

  于是,赵佶、赵似二人决定明日清晨再去打探消息。此时,夜已深了,他们也都熄灯歇息去了,唯有赵佶脑海中还是那女子的身影,辗转难眠,心里一直思念那人,唯一的遗憾便是不知她的芳名,然后也渐渐地睡下了。

  次日,赵佶、赵似二人醒来,洗漱完毕后,用了斋饭,便来到大雄宝殿。此时,云心寺众僧正在做早课。他们二人也都是礼佛之人,故而端坐一旁静静地聆听着。

  过了半个时辰,早课结束,他们二人便来到主持面前,躬身行礼,道:“大师,在下想要打探一人,望大师指点!”

  云心寺的主持年约六旬,老态龙钟,满脸皱纹,却神采奕奕,身子骨非常的健朗,双手合十,口念佛号,抬起头看了一眼赵似,微笑地说道:“昨日,施主便已经询问过老衲,为何今日还要询问?”

  赵似急忙说道:“大师有所不知,昨日询问之事,与今日询问有些出入,那人的名讳不同。”

  “哦!”主持疑惑不解的看着赵似,道:“那好,施主请问,老衲知道定然相告!”

  “多谢大师!”赵似道谢一声,便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大师知道方十三?”

  “方十三?”主持惊讶道,“你们与此人认识?”

  “果然知道!”赵佶、赵似二人面面相觑,自己的猜测果然是正确的,接着回道:“我们二人乃是他的结义兄弟,前来找寻他,却不知他身在何处,只是临行前匆忙提及过‘云心寺’,料想必然是在此,故而向大师打探一下下落,让我们二人与他再相见。”

  主持目不转睛的看着赵佶、赵似二人,又听闻他们二人是方十三的结义兄弟,沉声道:“你们可有凭据?”

  赵佶道:“这么说,大师的确知道此人的下落?”

  云心寺主持点点头,道:“不错,方施主老衲认识,他也是山下方家村之人。不过,你们二人又有何凭据是他的结义兄弟?”

  主持再一次的询问之意,让赵佶、赵似二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不知为何主持明明知道方腊在何处,却又不告诉自己,反而一再强调自己二人拿出凭借,总觉得有些奇怪。

  赵佶道:“大师,为何一再询问我等,难道是不相信我兄弟二人吗?”

  主持沉默不语,眼睛却一直盯着赵佶、赵似,摆明的就是不太相信他们二人。当初,赵佶、赵似二人前来时,他便上下打量过,发觉他们二人的身份非同一般,以他的猜想非富即贵。

  方腊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样的人,主持比谁都清楚,他的身份也非常的特殊,只不过赵佶、赵似一直都不清楚罢了,就算是云心寺山脚下的百姓都甚少有人知晓他与方腊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方腊不可能与这样的人有所交集。另外,赵似之前又提及过“方腊”,只过了一晚便又询问起“方十三”,这才引起主持的注意。山中百姓不知方腊的名讳情有可原,知道方十三多不胜数,然而能够知道两个名讳的人屈指可数。

  眼下,赵佶、赵似二人不仅仅知道,看上去还真的是旧相识。但是,主持方丈不相信,故而才会让赵佶、赵似二人拿出证据。毕竟,空口无凭,唯有事实才能说话,这又难倒了他们二人,当初结拜之时不曾有过丝毫的信物,只有他们三人在场,哪里还有其他什么人,因此有些愤怒不已,觉得这是在故意刁难。


第一百八十一章 深信不疑


  赵似见主持方丈有意刁难,怒气冲冲地吼道:“大师,我们兄弟二人念你年事已高,又是主持方丈这才给你几分薄面。若是再不告诉我他的下落,当心我采取非常手段。”

  “十三弟,不可造次!……”赵佶也是怒气冲冲,他们三人结拜时哪里有什么凭据,这是明显的刁难自己等人,故而他心里也有一团火气。但是,他还是隐忍不发,劝阻赵似。

  出人意料的是,云心寺主持根本就不给赵佶面子,更是不把赵似放在眼里,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收敛起来,不屑一顾的笑道:“老衲虽然年事已高,身子骨还算健朗,只怕你还没有办法拿我怎么样!”

  赵佶劝阻的话戛然而止,出家之人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四大皆空。可是,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主持居然公然犯了嗔戒,不仅对赵似的话予以反驳,还不屑一顾,讥笑连连,这让他有些动怒了,不在劝阻赵似。

  赵似听闻方丈的话,愣是气得脸红脖子粗,他性格本来就火爆,好勇斗狠,最喜欢的便是挑战,又见他如此嚣张,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哪里还能忍得住,直接从赵佶身边冲了上来,上前就是一击重拳。

  支持见赵似急匆匆的杀来,淡然的瞥了一眼,不慌不忙的闪身避开赵似的攻势,又转手攻向赵似。直到此时,赵佶、赵似二人才知道这位大师是高手,赵似更是手下不留情了,直接与他战斗起来。

  他们二人你来我往,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斗上了三十个回合,主持渐渐地落于下风,赵似稳居上风。若是以武功而论,方丈的武功也不是一般的江湖高手,只不过年岁毕竟有些大了,体力不支。

  赵似正值巅峰,老和尚却体力不支,战斗了片刻后,便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相反,赵似龙精虎猛,越战越是强盛,那股气势渐渐地稳胜老方丈。他见方丈体力不支,暗道:“好机会!”

  赵似又展开一连串的攻势,老方丈一边应付着,一边节节败退,有些招架不住。赵似正准备给予他重重的一击,却被赵佶阻止,他高声喝道:“十三弟,且慢动手!”

  赵似听闻赵佶的喊声,立即停下攻击,手掌距离方丈的胸口只有几厘米。他好奇的看着赵佶,显得非常疑惑,就算是老方丈也觉得奇怪,不明白赵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赵佶深知赵似的武功,就算是老方丈的武功不错,要真的是被赵似打了一掌,不死也得重伤。他们来此的目的是寻人,并非寻仇。如果真的被山中百姓知道他们二人重伤了主持,只怕他们自身难保,就连下山都会有些困难,总不能直接了当的杀下山去,那样真的得不偿失。

  云心寺在当地乃是数一数二的寺庙,这里的群众又是笃信佛教,要真的引起矛盾,对于他们二人的名声有影响外,就连朝中的大臣也会知道,那么向太后必然也会惊动,只怕那个时候难以收场。

  虽然老方丈出言不逊,赵佶也是大动肝火,不过想了想还是觉得主持没有做错什么,兴许他真的认识方腊,还与他关系非同一般,只怕主持误认为自己等人是前来寻仇,才会如此态度,以他猜测应该是一种误会,故而出声制止。

  “大师是否认为我们二人是前来寻仇的?”赵佶走到主持的面前,微笑的问道。

  他没有说话,眼神却是非常的肯定,已经表明了心意,这些全部都落入赵佶的眼中,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赵似见自己的兄长如此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想了片刻方才明白他的话中意思,也明白为何会阻止自己出招,一切都不过是一种误会。

  赵佶看见主持的神色便肯定了自己的猜测,笑道:“我们与方兄结拜乃是义之所在,又是相见恨晚,唯有我们三人知晓,并无其他人做凭据,故而我等拿不出有力的凭据证明我等的身份。”

  云心寺主持什么话都没说,却是冷哼一声,意思就是说:“你们拿不出凭据来,那就休想我去相信你们说的话!”

  赵佶一眼便看穿他心中所念所想,道:“虽然我等拿不出有力的凭据来,不过也有方法证明我等说的是真的话,并未诓骗大师。以我猜测,想必大师与方兄交情匪浅,理应非常熟悉,定然也会知道他在何处,要不然大师传去消息,就说‘京城的二位贤弟前来拜见兄长!’你看看方兄是如何回应,若是我们所言非虚,想必不会露面,反之便会前来,不知这个方法可行?”

  老方丈诧异道:“你是如何猜到老衲与方施主相识?”

  “佛曰:不可说也!”赵佶笑眯眯的说道。

  老方丈思前想后,决定还是遵循赵佶的意思去试试,且看他们二人是否真的是方腊的结义兄弟。毕竟,赵似真的要杀自己也是轻而易举的,以他们的身份来说,断然不会欺骗自己。

  但是,老方丈并未走出去,而是喊来小沙弥,让他取出笔墨纸砚,然后低声细语的吩咐了几声便让小沙弥离去了。赵佶、赵似二人相视一眼,他们二人都清楚地知道老方丈是让小沙弥传递消息给方腊,也没有阻拦,更没有去跟踪,反而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小沙弥离去。

  果不其然,小沙弥离开后,便听从老方丈的吩咐,来到了寺庙后院,从笼中取出一只白鸽,然后将老方丈亲笔写的信件绑在腿上,然后放了出去。小沙弥便一直在此地等候着信鸽回来,只因来回时间较短,并非很远。

  不出一个时辰,小沙弥便等到了信鸽回来了,他连忙取出信件,看都没有看一眼立即回到了老方丈那里,直接递交给他。当老和尚看见信件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写道:“大师稍等,我这便前来,他们二人的确是我的结义兄弟,要以礼相待,不可怠慢!”

  他尴尬不已的看着赵佶、赵似二人,没想到眼前的二位还真是方腊的结义兄弟,这件事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过。之前,老和尚还真的从未听说过,故而略显尴尬。

  方腊的身份非同一般,他的性格也是非常清楚,心里不禁有些苦笑起来。老方丈也有些后悔,怪怨自己太鲁莽了,要是询问清楚再去行动,反而好点。没想到,还真的是自己误会了二人的来意,才引发这次的误会。

  赵佶、赵似二人看见老方丈面色的神色,变幻莫测,就像是彩虹似的,不断地变幻着,时而涨红着脸,时而怨愤,时而无奈,时而苦笑,看得他们二人目瞪口呆,又看见他有些歉意的眼神,心里已经猜到方腊是来信了,而且还肯定自己两人的身份。

  直到此时,老方丈才对他们二人之前所说的话深信不疑,也是在等到方腊的回信才如此肯定,实在是让他难以启齿,气氛不禁有些尴尬起来。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腊现身


  “怎么,现在相信我们说的话了?”赵似嘲讽道。

  “十三弟!”赵佶见赵似得理不饶人,低喝一声,又急忙说道:“还望大师见谅!”

  老方丈知道赵佶这是再给自己找台阶下,赵似的态度也情有可原,换成其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