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初唐傻小子 >

第301章

初唐傻小子-第301章

小说: 初唐傻小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启奏道:“皇上,臣以为,想要扼制吐蕃,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天竺结‘交’,众所周知,这天竺位于吐蕃西南,也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国,兵力强劲,我们若能与其结‘交’,则能从东西两面威胁吐蕃,使其腹背受敌,从而不敢再对我天朝有所觊觎。”

  “恩!这个办法朕已经想到了,可是派往天竺的使节人选却是个难题,眼下最好的人选莫过玄奘法师,可他一直托病不肯出仕,朕也没法强求,唉,除了他,又有谁懂得天竺语,能替朕办好这个差事呢?”

  众臣全都皱眉苦思,一筹莫展了。

  这时,张小七灵机一动,出班道:“皇上,臣有一个人选。”

  “哦?是谁?说说看!”

  “王玄策!此人擅长天竺话,又非常机智果敢,可以委以重任。”张小七随后就将他与王玄策一同潜入单怀义老巢的经历讲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点了点头,“速叫王玄策上殿,朕要当面问话!”

  不多时,王玄策入殿。

  李世民与之一谈,大喜,即刻任命他为特使,出使天竺。

  王玄策自然也非常高兴,这下终于又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三日后,他便摩拳擦掌,带队出发了。

  转眼又过了一年,王玄策凯旋而归,还捎带着把天竺王阿尔裘那及其王妃、子‘女’、天竺贵族一万两千人,牛马两万余头押回长安。

  李世民得知消息,诧异万分,便向其询问缘由。

  王玄策答道:“皇上,臣赶到天竺之时,戒日王已经去世,天竺大臣阿尔裘那篡位,把臣等捉拿下狱,还大放厥词,辱及天朝威严。

  臣只身逃脱,赶到尼泊尔,向尼泊尔王借兵七千,又以文成公主的名义向吐蕃借兵一千两百人,臣自任行军总管,反攻天竺,一举击溃阿尔裘那七万战象兵,斩杀三千,俘虏数万,又猛攻天竺都城茶博和罗城月余,克城,俘获阿尔裘那一干逆贼,特押解回京,献与皇上!”

  “哦?你的意思是,你一个人灭掉了天竺?”

  “正是!”

  “唉!”李世民长叹一声,“朕早就知道天竺战力羸弱,可没想到他们竟如此不堪!罢了,赐你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升任朝散大夫,明日随朕献俘太庙!”

  “谢皇上隆恩!”王玄策拜谢,下殿去了。

  一个近臣上前道:“皇上,王将军立下如此大功,却为何不见您有一丝喜‘色’啊?”

  “唉,灭了个天竺小国,对朕的大唐没有一点好处,朕有什么可高兴的?只怕如此一来,这吐蕃愈发难以钳制了!”

  其后不久,李世民的身体愈发衰弱了,魏征与房玄龄的相继离世,又使得他痛心疾首,加重了病情。

  终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的病势积重难返了,临终前,他把太子李治、宰相长孙无忌和一干重臣叫到龙榻前,总结自己的施政得失,嘱托他们要格外注意高句丽和吐蕃的动向,要长孙无忌像汉朝时的霍光一样尽心竭力,辅佐新君,‘交’代完后,便合上双眼,辞世了。

  一代英主驾崩,众臣号哭。

  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悲痛难当,乞求为先皇殉葬。

  李治拒绝了。

  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事发,长孙无忌借机制造冤狱,诬陷李恪、李道宗参与谋反。

  李恪因此被赐死,李道宗被流放象州。

  就在李恪在深宫中即将被缢死之时,张小七潜入宫中,将他救了出来。他们带上翟珊和阿史那云,一起逃离了京城。

  李治得知消息,大骇,慌忙召长孙无忌进宫,想向他告知此事,设法缉拿反贼,可旨意下过,他却犹豫了,当年李恪帮衬他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了他的眼前,他一时动情,不觉潸然泪下。

  片刻后,长孙无忌入殿,向他询问缘由。

  他踌躇片刻,还是把事情压下了,只是拿起一份书信,对长孙无忌道:“舅舅,这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写给朕的信,他说,朕新立,如果臣下有不忠者,他可以带兵入国,替朕讨之!舅舅,此事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拿过信看了看,“皇上,先皇果然没有料错,松赞干布欺你年幼,还想效法董卓,趁机入京分一杯羹,可他的算盘打错了,如今李恪已死,李道宗也被贬,只要咱们内部稳定,外邦就不会再有可乘之机了。”

  “是啊!舅舅,朕也是这么想的,松赞干布未免也太小瞧朕了,他当真以为朕是那个白痴晋惠帝吗?他当真以为,朕的大唐还会再有八王之‘乱’,还会再有五胡‘乱’华吗?”

  “吾皇圣明!”

  “唉!”李治叹了口气,心中暗忖:“三哥他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

  而这个时候,在大唐的西部边陲,苏定方率军刚刚与吐蕃的一支小股部队‘交’战,取得了一场胜利。

  大军凯旋,张小七、李恪、翟珊、阿史那云都在队伍之中。

  “这仗打得真痛快!杀得那帮龟孙屁滚‘尿’流!哈哈!在这里自由自在,真比在京城时畅快多了,殿下,你说是不是?”张小七笑着向李恪道。

  李恪笑了笑,“是啊!你我都有一身本事,能为国效力总是好的,总比做个寻常百姓强啊,只是我们身上都有反贼的罪名,可能要连累苏将军了!”

  “殿下万不要如此说,我们一起出生入死,患难与共,我又怎会怕这些?”

  “我就知道,将军是不会抛弃咱们的,其实,咱们都还好,只是不知道程贤弟如何了?他尚在京城,无处可逃,会不会受到咱们的牵连哪?”

  苏定方回道:“你们放心吧,他现在应该没事,听说回京后,他便跟安乐郡主成了亲,被程老国公困在府中,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估计,只要他不‘乱’讲话,不过问政事,应该就不会有事的!”

  “那么楚大人呢?他如何了?”翟珊问道。

  “别提他!”张小七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可不用咱们担心,皇上当年一被立为太子,人家就投过去了,如今他可是皇上眼前的红人,殿下被赐死当日,他明明事先得知了消息,却没有通知我,害得我差点晚去一步,把殿下害死啊!这家伙迟早要遭报应的!”

  “好了,大哥,别说了!人家毕竟还曾救过你我的命,这就算扯平了吧!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皇上啊!他心‘性’还是太过柔弱,总喜欢依赖他人,只怕时间一久,大权旁落,这江山社稷被他人窃取呀!”

  阿史那云冷笑一声,“呵呵,殿下,你还是太低估你这个弟弟了,他处死你的时候,我可没看出一点柔弱来,他这个人面柔心狠,在皇权面前是不会有丝毫含糊的!”

  “但愿吧!”

  张小七就说:“殿下,恕我直言,咱们现在既然不在庙堂,就不要‘操’心庙堂之事了!还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吧!只要能为国家贡献一点心力,哪怕回到将军帐下;做回一个小卒也好啊!”

  “大哥说的是!”

  从此后,张小七众人就留在了苏定方军中。

  ……

  显庆二年,苏定方镇压西突厥叛‘乱’,生擒阿史那贺鲁。

  显庆四年,苏定方平定葱岭,生擒都曼,在其地置八座都督府,七十六州,一百一十县,军府一百二十六个,立碑于吐火罗以志之。

  显庆五年,苏定方攻灭百济,生擒百济王扶余义慈,将百济收入大唐版图。

  直到晚年,苏定方依然镇守在大唐边陲,为安定边疆立下了不世之功……

  借曹植的白马篇作结: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终。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