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初唐傻小子 >

第282章

初唐傻小子-第282章

小说: 初唐傻小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王殿下,小人没有说谎啊!前段时间吴王殿下曾在你府上见过那对玉如意,后来又不知从哪儿打听到,玉如意落到了太子手里。正好太子出事,东宫无主,他便让平凉侯暗中潜入东宫,把那玉如意偷了出来,交到小人手里,命令小人把玉如意丢在妓院,嫁祸给你!小人说得句句属实呀!”

  “住口!父皇,三哥这样做一定有他的苦衷,请父皇不要怪罪他!”

  此时,李恪看着李泰的表演,已经完全明白了,心里升起了阵阵寒意,他不明白昨日还跟自己一起喝酒、不分彼此的兄弟,今日竟然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

  一边的张小七还没反应过来呢,“诶?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就偷了回毒丹药,什么时候偷玉如意了?”

  李恪忙拉了他一下,示意他不要多言。

  可是张小七不说话了,程怀亮可绷不住了,“皇上,魏王有意混淆视听,搬弄是非,此前他坑害了太子,又想用同样的方法构陷吴王殿下,臣怀疑这个人就是魏王唆使的!”

  “够了!”李世民脸色铁青,“恪儿,张小七、还有你!瞧瞧你们做的好事!事情败露了便气急败坏,反咬一口,何其下作!朕问你们,你们说这个人是泰儿唆使的,你们可有证据?泰儿可是一直在维护你们,替你们求情啊!”

  群臣见状,纷纷附和:

  “皇上!魏王殿下不仅天资聪颖,而且仁德宽厚,实为诸位殿下的楷模呀!”

  “是呀是呀!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魏王才华过人,也容易遭人猜忌呀!”

  “父皇!我没有……”李恪百口莫辩。

  “恪儿!你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这些年你为国家也立过不少功劳,朕确实考虑过要立你为储,可你如此作为,实在令朕寒心哪!”李世民说罢,又对老鸨道:“那玉如意现在何处?速速拿来!朕一刻也不想留在此地了!”

  “是、是!皇上,玉如意就在小人房里,小人这就去拿!”

  几个侍卫随即上前,押着老鸨进了妓院。

  不多时,侍卫们和老鸨返回,一个侍卫毕恭毕敬地将玉如意呈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气呼呼地拿过玉如意,正准备起驾回宫,可走了两步,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拿起玉如意仔细瞧了瞧,不禁皱起了眉头,向身边的李泰问道:“泰儿,这是朕赏给你的玉如意吗?”

  李泰见到那玉如意,也大吃一惊,面色登时变白了,“父皇,这、这、这怎么可能?这不像您赐给我的玉如意呀?”

  “朕也觉得不像!”李世民回过头,看向跪伏在地的老鸨,“大胆刁民!竟敢私藏皇家宝物?欺君犯上,真真罪该万死!”

  老鸨吓得魂都没了,呼天抢地,“皇上饶命啊!小人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藏匿皇家的东西呀!这玉如意确实是那位公子落在我这里的呀!”

  那个伪装成公子哥的魏王亲信也傻眼了,一时张口结舌,硬着头皮道:“皇上,我也不清楚,这就是吴王殿下和平凉侯给我的呀!”

  李恪忙道:“父皇,此事纯属子虚乌有,儿臣毫不知情!”

  李世民看了一圈,面露疑惑。

  正这时,忽而有滚滚浓烟从东边升起来。

  李世民惊诧道:“怎么回事?哪里起火了?”

  一个侍卫跑到街上,找人询问了一下,回来禀报:“皇上,起火的地方是东市的一家店铺,叫杜记茶庄!”

  “杜记茶庄?那不是泰儿的店铺吗?怎么会突然起火了?走!随朕看看去!”

  “遵旨!”众臣又跟着李世民来到了东市的杜记茶庄外。

  此时,火势渐小,被烧的店铺除了杜记茶庄外,还有与它相邻的一家店铺。

  一个商人正大声指挥着手下的跑堂伙计们担水灭火。

  张小七、李恪和程怀亮一见这商人,都认识,他正是陶公义,而物部野三郎和他三个手下不知何时,竟也成了陶公义的伙计,正忙进忙出地帮着灭火呢。

  “马鹿野郎,快快地!啊!”

  “啊!将军将军!你地屁股地着火了地干活!”

  “啊!不要管我地干活!快快救火!快快地!”

  “嗨!”

  张小七三人颇为意外,不过当此之时,也没法上去询问。

  李世民自然并不认识陶公义,命人把他叫到面前,问道:“你是何人?你可知这火因何而起啊?”

  陶公义跪下来,诺诺回道:“回皇上的话,草民陶公义,乃是这家店铺的东家,适才草民的伙计一时疏忽,致使柴房失火,连带烧了隔壁的杜记茶庄,草民深为惶恐,赶忙带人前来灭火,草民自知有失察之罪,愿包赔一切损失!”

  “哦!原来如此!”李世民点点头,对李泰道,“此间无甚大事,你回去命人把这茶庄重新修缮一下也就是了,朕改日还要来这儿喝茶!”

  “是!父皇!”

  李世民带人正要离开,忽而陶公义的一个伙计急匆匆跑过来,先叩拜了李世民,而后把一个玉如意交到陶公义手里,小声道:“东家,我方才在杜记茶庄里捡到了这个东西,好像很值钱哪!”

  陶公义装模作样地把玉如意举到眼前,左看右看,一惊一乍道:“哎呦!这个宝贝儿可价值连城啊!多亏没有烧坏,要不咱们就是赔上八辈子都赔不起呀!快快收好,别碰坏了,等下还得还给人家!”

  李世民看得真切,惊诧万分,“等等!把那个玉如意给朕看看!”

  “哦、哦!是!”陶公义小心翼翼地把玉如意举过头顶。

  李世民将它拿起来仔细观瞧,向李泰问道:“你看看,这个玉如意是不是朕赏给你的呀?”

  李泰见状,神情惊慌,额头上也渗出了冷汗,“这个……父皇,我、我也不记得了……”

  “你怎么了?怎么连朕赏给你的东西都不认得了?”李世民目光凌厉地盯着他,“这是怎么回事?它不是应该在妓院里吗?怎么会出现在你的茶庄里?”

  “父皇,这儿臣也不清楚啊!”

  “好,你不清楚,朕提醒你一下,当初就是在这里,太子拿着这玉如意和名单,说它们是从你的杜记茶庄里搜到的,而你却矢口否认,说名单是太子捏造的,而玉如意是太子事先从你府上偷走,故意拿出来给你栽赃的!可今天这玉如意的另一支恰恰在你的茶庄里出现了,你又怎么解释?”

  “父皇!不!这一定是有人在陷害儿臣!你不能相信哪!”李泰气急败坏,一改之前惺惺作态的样子,急叫起来,“我知道,这都是三哥干的,三哥他在害我!”

  “恪儿?又是恪儿陷害你?他拿玉如意到妓院里陷害你一次,又拿它到你的茶庄再害你一次?”

  “不,不是,父皇,这都是三哥的诡计,一定是的!这一真一假都是他有意布置的!他就是要置儿臣于死地呀!父皇!”

  “泰儿!你真当朕是老糊涂了吗?”李世民看着爱子近乎疯狂的叫嚷,心如刀绞,他闭上眼睛,想起太子逼宫时说的话,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一甩手,将那玉如意重重地砸在地上,拂袖而去!

  “父皇!”李泰痛悔难当,嚎啕大哭,他跪下来,颤抖着手把已摔成了碎片的玉如意,一片一片地捡起来,“父皇!求您别走,儿臣冤枉啊……”

  可李世民头也没回,快步离去了。

  众大臣一个个噤若寒蝉,慌忙跟了上去,再也没人敢为李泰说好话了。

  李恪看着李泰失魂落魄的样子,于心不忍,想上前把他扶起来。

  程怀亮却把他拉住了,朝他摇了摇头。

  张小七愣头愣脑地,还在问呢,“什么情况?什么这个玉如意、那个玉如意的?这个跟妓院的玉如意不都一样吗?魏王哭什么呢?哎!魏王殿下,快走啊!等下皇上都走远了!”

  程怀亮一拽他,“快走吧!别废话了!”

  众人匆匆离开了东市,李世民没再说一句话,径直回宫去了。

  大内侍卫跑来传旨,令众臣不必侍驾,各自回府安歇。

  李恪、张小七、程怀亮都回到了吴王府。

  李恪一坐下来,便长吁短叹:“唉!四弟其实很有才华,平日里与我的关系也还好,说实话,如果他能继承皇位,我还是很赞成的!只可惜世事难料,昨日他还是父皇最疼爱的儿子,今天就沦落到这个地步,真是叫人扼腕哪!”

  程怀亮不屑道:“殿下,魏王陷害你,你居然还替他惋惜?你可真有长者之风啊!如今他失宠了,只能说他活该,咎由自取呀!”

  “好了!别喋喋不休了!我现在纳闷的是,为何那个玉如意落到了杜记茶庄?是谁帮了咱们?”

  张小七立刻应和道:“对对对!这件事我到现在还没弄明白,等下你们还得好好跟我掰扯掰扯,那个玉如意换来换去的,怎么魏王就失宠了?这事该不会跟陶员外有关系吧?”

  “恩,小七兄这话问到点儿上了!”

  他们正说话间,一个家丁进来报信:“殿下!一个姓陶的商人带着四个东瀛武士在门外求见!”


第八十二章 陶公义计诈假魏王

  李泰利用李世民对他的宠信,讨巧卖乖,耍奸使诈,终于马失前蹄,把事情玩砸了,自食其果。m。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李恪虽说因此躲过一劫,可心里并不好受。

  众人正在猜测是谁在暗中帮了他们,陶公义来了。

  李恪闻讯,眼睛就是一亮,忙道:“快!快把陶员外请进来!”

  片刻后,陶公义带着物部四人走进房中,与众人见面。

  李恪热情相迎,“陶员外,快请入座!实不相瞒,小王刚刚还和大哥提到你,打算去你府上拜访,不想你这就来了!真是太好了!”

  “多谢殿下抬爱,在下实在受之有愧呀!”

  “马鹿野郎!哦,不,我只是在说自己的干活!而绝对不是英明神武的吴王殿下!这只是我的口头语,请殿下不要与我们这些蠢货一般见识地干活!哈哈哈哈!”

  五人随即落座。

  李恪问道:“陶员外,你的店铺失火,损失可严重?如果需要帮忙,尽可对小王直说,小王自当全力相助!对了!还有一事,小王一直非常疑惑,那只玉如意为何会出现在杜记茶庄?员外可知缘由?”

  陶公义拱了拱手,娓娓言道:“多谢殿下关心,在下此来,正是要向殿下和平凉侯解释此事的!”

  “好!还请员外明言!”

  陶公义便把他偷换玉如意的事情向众人讲了一遍。

  却说前日夜里,陶公义闲来无事,带着几个手下到醉春院消遣,正好就在喝花酒的时候,碰到了那个魏王亲信。

  彼时,魏王亲信正喝得五迷三道,在妓院大堂里搂着妓女们,大肆取乐,扯着嗓门胡咧咧,一口一个本王地叫着,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似的。

  陶公义自然也被他的叫嚷声吸引过去了,他当初在杜记茶庄对面的酒肆里,和李恪、程怀亮众人一起看到了魏王陷害太子的情景,也从李恪和程怀亮的对话里,得知了那玉如意的来历。

  所以,他一看到那人,又看到那人手里拿的玉如意,就颇感蹊跷,“怎么回事?那人不是魏王,可他的玉如意确实是魏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