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75章

定居唐朝-第75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后,初雪给两人泡了一壶清茶,袅袅的水气,为黄泛绿的茶汤,别有一番幽静的意趣。薛朗道:“我在想我究竟哪里长得像贵人!”

  平阳公主莞尔:“我并未研习过相面之术。听闻袁天罡颇为擅长相面之术,来日或可请袁先生来给幼阳相面。”

  薛朗想到自己穿越这件离奇的事情,也颇为好奇,不知道袁天罡会给他什么评语,点头:“行啊,到时候就劳烦殿下帮忙请人了,只怕我面子太小,请不到袁先生。”

  平阳公主微微一笑,点点头,突兀的道:“幼阳可看出来否?”

  薛朗迷茫脸:“殿下是指何事?”

  平阳公主道:“苏寒看上了制冰贩冰之利。”

  薛朗恍然道:“我看不止于此!说来苏寒也算是个十分世俗化的医生。”

  公主殿下饶有趣味的问道:“此言何出?”

第二卷_第127章 指点

  薛朗这句话也算事出有因,并不是说苏寒不好,只是说他的性格特征。苏寒爱吃,看他询问制冰贩冰一事,大概还喜欢小钱钱。

  虽然医德不差,但跟刘医令却不同。跟刘医令一比,简直真是最真实不过的一个人,遵守职业道德,但是又有自己的需求,可不就跟大多数人都一样么?

  薛朗把以上因素一说,公主殿下赞同道:“幼阳言之有理。是故,用人之道,不外乎合适二字。人皆有优缺之处,取其长处,避其短处,则人人皆是人才,皆有可用之处。”

  薛朗点点头,旋即有些疑惑,这种用人之道,跟他说了干嘛?难道公主殿下是在教他?

  平阳公主续道:“世间人,德才兼备者少,用幼阳之说法,就是世俗化的人多。不管是德才兼备者或是有才无德者,只要用到合适的地方,皆有其可取之处。用人之道,无须拘泥,若拘泥,则放眼世间,可用者寥寥无几。”

  这下真是确定公主殿下是在教导他。薛朗忍不住问道:“殿下是在教属下用人之道?”

  公主殿下淡淡一笑:“算不上教导,不过是与幼阳探讨一二。”

  公主殿下还挺谦虚。薛朗倒是实在:“多谢殿下指点,属下也觉得在用人方法上有不足,想学又没有头绪,只能慢慢摸索。”

  平阳公主见薛朗虚心受教,并没有被冒犯尊严的样子,眉头一扬,道:“既然幼阳知自己不足,可知不足之处在何处?”

  薛朗诚实的摇头。公主殿下看他一眼,道:“幼阳所缺者,威而已!”

  薛朗继续迷茫脸。平阳公主见状,继续指点道:“幼阳待人,不分下属、同僚或是仆役,皆随和有礼,为人谦虚谨慎。然为人上峰者,服众不过威德二字,幼阳德已然足矣,威却不足。”

  薛朗想了想,道:“我总觉得会做事就够了,难道这个想法不对?”

  平阳公主道:“会做事自然是首要,否则,何来的机遇!只是,博学如幼阳者,也并非事事皆通。事不同理却通,为上峰者,如若威德并重,则幼阳能少许多麻烦。例如二牛一事。”

  二牛……也是,如果薛朗有足够的威望,二牛又怎么会有那样非分的想法和无礼的做法。

  平阳公主见薛朗若有所悟的样子,循循善诱道:“威并非要以势压人,也并非仗势欺人,只是能俭省许多麻烦,让一些宵小之徒望而却步。幼阳可明了也?”

  薛朗点头,拱手低头行礼:“薛朗受教,多谢殿下指点。”

  平阳公主极难得的露出个开心的笑容,摆摆手,道:“时候已然不早,幼阳快去歇息去吧。”

  “喏,属下告退,殿下珍重。”

  薛朗感激的行礼告退,他都没有自尊心受伤的感觉,平阳公主的才干在那里摆着,能被这样的人指点,只是普通老百姓,无有任何为官经验的薛朗,心里是真的感激的。

  这大概是平阳公主欲大力栽培他的意思吧?

  被上司如此看重,做下属的,还真是斗志满满,干劲儿十足!

  第二天,薛朗去农庄回来,作为他新晋邻居的苏寒,已经搬好家。说是搬家,其实他也没多少东西,就随身带着个包袱,余者皆是公主府给准备的。

  薛朗刚回家,阿陈就来报:“禀大郎,您说的炉子已砌好,劳烦大郎过去看看,可适用否。”

  薛朗想吃烧鹅,便琢磨砌一个炉子,既能做烧鹅,还能做烤鸭,等水果上市的多了,还能做些果干。

  对于漫长的,除了萝卜、干菜没有任何蔬菜、水果的冬季,薛朗是保持着敬畏之心的。唐朝可不像现代,一年四季皆有水果、蔬菜可吃。作为一个长期在南方居住的人,饭菜里没有蔬菜,生活中没有水果,简直是无法忍受之事。

  为了度过唐朝漫长而又物资缺乏的冬天,薛朗早早就开始准备。为了解决吃的问题,薛朗也算得上操碎了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的体质实在适应不了顿顿肉的生活,又不想喝苦苦的中药下火,更不想体验满嘴泡的感觉,所以只能自己多操心,想办法解决维生素摄入量的问题。

  有砖又有土坯垒出来的炉子,外面还给刷了一层白色的石灰,薛朗用手摸了摸,感觉不出炉子有什么问题,肉眼看着,并没有什么缝隙之类的,不用担心密封性,真正是否能用,还得点火试试。

  薛朗拍拍手掌上的灰,接过长俭递上的擦手巾,一边擦手一边道:“阿陈明日买些几只大鹅回来,试试炉子。”

  “喏!”

  阿陈领命。

  薛朗问阿陈:“今日秀娘有准备什么吃食吗?”

  阿陈连忙道:“回大郎,厨下有镇好的酸梅汤。”

  薛朗道:“装上一壶,再做一碗沙冰,淋上果酱,再切些时鲜的水果粒,给隔壁新搬来的苏医生送去。”

  “喏!”

  阿陈立即去厨房,不一会儿就把薛朗要求的东西装在食盒里拎出来。长俭立即过去接过来,带着食盒奉命帮主人送东西敦亲睦邻去。

  隔壁的院子,只有一道大门进出,并没有像听风院一般可以直接外出的侧门。在院门上,已经挂了药香居的牌子,想来应该是赶制的。

  长俭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手里拎着自家的食盒外,还多了一个小包袱,放下食盒来禀报薛朗:“回大郎,沙冰和酸梅汤已给隔壁的苏医生送去,苏医生说,谢谢大郎的挂记,酸梅汤和沙冰皆喜欢,让小的给大郎带一些他自己制作的驱蚊香包。”

  说着,递上小包袱,打开,里面是几个大大小小皆有的香包,有股淡淡的植物清香味儿,并不全是药味。

  长俭道:“苏医生说,大的可以挂屋里,小的随身携带即可。”

  这种香包薛朗也有,是刘医令给做的。不过,效果算不得好,特别是外出的时候,偶尔还是会被叮咬。就是不知道苏寒做的,与刘医令做的相比如何。

  倒不是看不上刘医令的香包,而是他老人家专长在跌打损伤,配置的驱蚊虫药效力就算是不如苏寒,也不奇怪。人家的专长不在这里。

  当下,薛朗便把刘医令给的香包换下,换上苏寒送的香包。给他经常呆的屋子挂上大的香包后,剩下的都给了仆役们。

第二卷_第128章 苏医生的“真面目”

  大多数人的一生,说穿了其实不过是为了衣食住行四个字在奔波。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更追求精神享受,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甘愿承受清贫的生活。

  薛朗确定他不是这样的人,不见得需要多奢侈的享受,但起码要到不苦自己的程度。如果说享受,古代除了有仆人服侍,论起享受,又怎么可能赶得上现代。

  赶不上现代的物质生活,那尽力改善饮食,起码要改成自己体质能适应的,少生病,就是薛朗最大的目标。这时候可是一个感冒就能要人命的年代,自己底子好些,生病的几率就少些。

  屋里原本使用熏香的,合香是大家子弟独具的技能,公主殿下就会合香,柳女官也会合香。薛朗屋里用的就是柳女官送的,味道颇为清淡,但是不杀蚊子。

  挂上苏寒送的香包,一晚上倒是没听到耳旁有蚊子嗡嗡了,颇为清净。清早起来,胳膊腿儿上也没蚊子咬的红包。

  忙碌的麦收也不过是三四天的功夫,之后就是翻晒麦粒,晒干之后仓储。薛朗总算得了几日空闲。

  阿陈买了五只大鹅,薛朗正好试试新砌的炉子,穿了干净的短褐,自己亲自动手,慢条斯理的开始弄。

  待大鹅在炉子里转的时候,香味儿简直可以说是扑鼻而来,薛朗专心的转着手里的大鹅,时不时的刷点调料,力求表皮要脆,肉质要嫩。

  大概是味道太香了,豆浆从犬舍出来,直接趴在廊檐下,默默的盯着这边,油条已经来打了好几次转,就连趴在犬舍里带狗崽的包子,也忍不住跑出来,蹭蹭薛朗的腿,卖力的摇尾巴。

  “敢问薛咨议,你这是在做甚美食?”

  突兀的听到声音从头顶传来,薛朗抽空看了一眼,下巴差点掉地上:“苏医生,你骑在墙上干嘛?”

  作为邻居,苏寒的药香居与薛朗的听风院就隔着一堵墙,也不知什么时候,这小子居然骑墙头上去了!骑上去不说,居然还理直气壮地跟邻居打招呼,你叫作为邻居的薛朗怎么想!原以为苏寒就是情商弱了些,但还是知礼的,这会儿居然爬到墙头上去了,说好的知礼呢?

  逗逼!大逗逼!大大的逗逼!

  墙头上的苏寒吸吸鼻子,又问了一遍:“薛咨议不知做何美味,如此勾人!”

  薛朗失笑,挥手:“在做烧鹅,快好了,苏医生如果有兴趣,可以来尝尝,对了,请走正门,不走正门而入的那是梁上君子,而非客人,不是客人,来了可不招待!”

  苏寒似乎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拱拱手,翻身一跃,高高的院墙,极为轻松地就跳下去了。

  看来也是身有武艺之人。想想最近认识的,一个江临,一个叶卿,这俩都是有意在军旅发展的,身具武艺不奇怪,不过,连苏寒这个医生都会武艺,听闻大唐民风尚武,游侠儿众多,这算是事例证明吗?

  薛朗突然有种“我是弱鸡”的蛋疼感和自卑感。

  不一会儿就响起敲门声,薛朗让万福去开门,果然是苏寒站在门外,身边连个跟随的人都没有,自己拎了个篮子,篮子里居然是一篮子草药。

  进门倒是知道行礼:“见过薛咨议,苏某叨扰了。这是我自己配的药方,煮了泡脚,可以降火、去疲乏,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薛朗本带调侃他两句,不过,还是先问关心的事情:“内侍官没给你配长随吗?怎么没个人跟着?”

  苏寒面瘫着一张脸,眼睛里的神色倒是灵活,满眼嫌弃之色:“那些小厮只是略通文字,又不识得药材、医术,要来何用!我院中只留了洒扫的人,长随什么的,一律没要。”

  薛朗点点头,每个人习惯不同,不用旁人多置喙。看炉子里的烧鹅也差不多了,直接拎出来,吩咐长俭:“给隔壁的熊左郎和易参军每家送一只去,再给公主殿下送一只,对了,别忘记配上一碗新作的酸梅酱。”

  “喏。”

  长俭领命而去。

  一下送出去三只,还剩下两只,让秀娘先切了一只,给薛朗和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