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345章

定居唐朝-第345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一什么,薛朗没再说。初雪那般灵慧通透的人,自是明白他的未尽之意,笑道:“郎君放心,奴婢既已表明不嫁之心,便绝了子嗣之愿,待一郎好,不过是与他投缘,喜欢他爱笑、性子好罢了,与我有缘一日,我便待他好一日,若是来日他之父母亲人寻来,自是要还回去的。”

    薛朗点点头,道:“你明白就好,我就怕你投入太多,来日他的父母找来,让你凭添伤心。”

    初雪感激的道:“多谢郎君提醒,奴婢省得。”

    初雪下去后,薛朗回头正好对上苏寒挤眉弄眼的脸——

    这厮自从面瘫症改善后,面上的表情丰富了,但是,高冷美男子的形象也崩塌了!许是这许多年想做什么表情一直不能如愿的关系,脸上的肌肉听使唤了些后,这厮的表情便十分丰富,正事还好,私底下,那表情丰富的,简直叫人无语至极!

    好想一拳挥到苏寒脸上!

    薛朗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叫人郁闷的是,作为战五渣,他不是苏寒的对手!真是太遗憾了!只得嫌弃的看他一眼:“你这是什么表情?”

    苏寒嘿嘿笑道:“初雪也是个美人儿,幼阳你莫不是孤枕难眠?啊呀,公主同意了吗?”

    薛朗无语,再忍不住直接抬脚踹向他,斥道:“淫者见淫,我看,你的思想很有问题,有必要跟弟妹反映一下,让她时刻注意,居安思危。”

    苏寒哈哈大笑道:“可别!不过就是调笑你两句,如何便能破坏我家庭安定祥和之局面?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薛朗很淡然而又坚定地摇头:“想我这样的魅力男人,一般没有良心!”

    苏寒毫不犹豫的竖起中指!不用怀疑,一切都是向薛朗学的。两个好基友互相调笑了两句,一起碰了个杯,捡了两颗花生粒扔嘴里,也觉得十分的香。

    平阳公主细心,让如圭带来的东西,除了新鲜的瓜果,还有一些平常的吃食,比如月饼,酒水,花生米等等,甚至还有几筐大南瓜、红薯、土豆什么的,都是今年刚收的。

    只是私下的聚餐,薛朗和苏寒都很轻松,一人一把摇椅,坐没坐相的倚在椅子上,薛朗还让人拿了个脚蹬,把脚搭上去,靠着摇椅一摇一晃的。

    “现在洪水退了,不日陛下就会有手敕来调我回长安了,你也跟我一块儿回去吗?”

    薛朗问着,苏寒点点头,道:“去吧,阿孔嫁我的这些年,跟着我东奔西跑,一起回京城过几年安稳日子,多生几个孩子,给我们苏家开枝散叶,我还是喜欢家里热闹些。”

    薛朗点点头,又端起酒杯:“祝我们回家在即!”

    苏寒与他碰了一下,见薛朗一口喝干,狐疑的道:“你不会是想把我灌醉吧?”

    薛朗:“……”

    还是好想打他怎么办?这节过的,好心塞!

    醉自然是没醉,平阳公主命人给送来的是果酒,又不是烈酒,以果酒的绵软,薛朗喝着自然不会醉,苏寒是医者的习惯,他很少喝酒,几乎不喝醉,据说酒喝多了,怕施针时候手抖。

    两人过了个互相嫌弃吐槽的中秋节,苏寒微醺的被人扶回房,薛朗自己一个人坐着,打算把剩余的酒全部喝完,望着明月怔怔的出神——

    现在已经八月十五了,再过几天就是九月初九,又到他的生日了!不知不觉,来大唐这么多年了,有妻有子,有儿有女,生活虽偶有波折,但也挺好!

    等过了生日,他就三十一了。不知道在现代的薛晴如何?希望她也如他一般,能有自己的家庭,生活虽然偶尔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一帆风顺才好。

    这般想着,端起最后一杯酒,遥遥向着明月敬了一下,一干而尽——

    薛晴,我很好!希望你也很好!中秋佳节快乐!

    才过了中秋节,李二陛下的手敕便来了,召薛朗回长安!黑铁塔一般的尉迟宝琪,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有些激动:“薛叔,几时可以回去?”

    薛朗笑道:“收拾收拾,三日后出发,我家公主留有大船在汴水岸边,我们顺着汴水逆流而上,从水路走。”

    “喏!”

    这声儿答应的又响亮又激动,这小子也想家了!

    薛朗笑着拍拍他肩膀,正要说话,长俭来报:“爷,府外有自称是一郎父母的人求见,想认回孩子!”

    薛朗笑容一敛,问道:“可核对过细节?”

    一郎挂着的小银锁,薛朗从未对外公布过,每次有人找上门来认子,直接让人说辨认的方法,说不清楚的或是对不上的便把人打发走。

    长俭道:“仔细询问过,银锁、当时穿的衣物等都能对上,银锁的图案也能说的一清二楚,是故,小的才来回报。”

    据说,这对夫妻,丈夫姓骆,乃是婺州人氏,只是妻子娘家在这边,小儿子送回来待几天,大水来时,小儿被放在木盆里,随家人避难。恰逢大难,木盆是交由家中长子照看,长子一时疏忽,木盆放空,才导致小儿随水流漂泊。

    薛朗微做沉默后,道:“知道了,先让他们等着。”

    “喏。”

    长俭去处理,薛朗转身回了后院,去寻初雪,进去的时候,初雪显然已收到下人的回报,正在收拾一郎的东西,面上恬淡,手脚利落。见薛朗进来,不由一笑,道:“多谢郎君关心,奴婢心中虽然有些不舍,但也非不能忍耐之事,只能说这孩子与我无有缘份。奴婢自幼无父无母,一郎双亲俱在,希望他能在双亲身旁,快乐无忧的成长!”

    说着,表情忍不住有些惆怅,把收视好的包袱和孩子,一块儿交给薛朗。薛朗点点头,抱着孩子,让长俭拿着包袱一块儿出了后院。

    在前厅,薛朗接见了那对来认亲的夫妻,看衣着相貌,人近中年,衣着虽不见华贵,却也不是特别贫穷,显然是普通的小康之家。那对夫妻见薛朗进来,立即行礼:“拜见薛御史!御史有礼!”

    “免礼,你们看看,这是否是你们的孩子?”

    其实进来的时候,薛朗就确认了,一郎眉宇间的样子,活脱脱就是夫妻俩儿的缩小版,加之各种细节也能对上,显然,一郎就是他们的孩子,不是来冒认的。

    妻子激动的上前,掏出婴儿脖颈上挂着的银锁,激动地道:“回御史,这边是妾身的儿子三郎!”

    薛朗点点头,把孩子交给她,顺手把包袱也给她,道:“这孩子这几日在我府中,一直有我妻子的近身侍女照顾,与他颇为投缘,这些东西都是给他得用的,赠予你们,也算是缘法。”

    夫妻俩儿对望一眼,丈夫微不可查的点点头,妻子这才收下,道:“多谢御史,御史府上于我们有大恩,还收府上的东西,妾身惭愧。”

    薛朗摆摆手,想着给初雪个念想和结局,笑问道:“不知这孩子是否取名了?若是有了,可否告知?若让照顾他的侍女知道,也是个念想。”

    丈夫连忙答道:“回御史,小儿已然取名,我家姓骆,小儿取名宾王,取自《易经》,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卧槽!卧槽!卧槽!

    薛朗很想问一句“我在哪儿?我是谁?”,真真是一脸懵逼!

    丈夫见他表情有异,不禁有些尴尬,忐忑的悄悄看他一眼,强笑道:“可是这名字不好?”

    薛朗镇定一下精神,努力的保持面部平静,道:“不是?,这名字取得好。孩子与我也算有缘,以后也不知道是否还有相见之期,莫若我为他提前取个字吧?”

    丈夫大喜,连忙躬身道:“请御史赐字!”

    带着某种奇异的心情,薛朗道:“莫若字就叫观光吧?”

    丈夫咀嚼了两遍,喜道:“好,观光好,多谢御史赐字。”

    这会儿,薛朗总算从亲手救了历史名人的震撼中恢复镇定,随手从身上扯下一个玉佩,放到孩子手中,笑道:“宾王这孩子为我所救,也算缘法一场,希望来日,能在长安看到宾王的投卷!”

    丈夫大喜,妻子还有些懵懂,只见丈夫欢喜的道谢:“多谢御史期许,下官定当用心教导宾王,教他勤学奋进。”

    薛朗笑得满意:“好!”

    送走了欢天喜地的骆氏夫妻,薛朗还有些出神,尉迟宝琪忍不住叫了他一声:“薛叔?”

    薛朗这才回神——

    历史记载上,于骆宾王的具体生辰并没有记载,只有个约莫的推算,有记作618年的,也有记作623年的,真实生辰不可考。

    包子它们搭救回来的婴孩儿是否就是历史上的那个骆宾王……薛朗并不确定,不过,也算是个美好的期许不是吗?

第七卷第596章 归家
  薛朗这般想法,自然不好对外人道,只是故作淡定的摇摇头,回转后院,准备告诉初雪,她照顾的小儿郎,来日说不定是个大才!

    这个小插曲,薛朗笑过便算了!等十多年后,真有个叫骆宾王的少年,带着玉佩进京,寻上国公府时,薛朗才想起来。

    少年刚丧父,但却文才横溢,词采华胆。平阳公主叫了他去问话后,便给他写了荐书,推荐他到崇文馆继续读书。历时三年后,又举荐他到地方任职,从一县之县令做起,及至后来,名列大唐宰相录。

    一代名臣与一代名相之间的故事,流传千古,万世流芳。

    当然,与骆宾王的典故,都是后话。薛朗此时还不知道,如今他职务完成,正准备回长安与老婆孩子团聚。李袭誉、江临皆来了徐州,为他送行。

    薛朗谢绝了当地官员举行送行宴的提议,让大家做好灾后安置工作便是对他最大的安慰,李袭誉与江临上门,倒是没拒绝,却也没举行什么宴会,只简单的准备了个便饭。

    薛朗笑道:“我这刻归心似箭,李长史特来送行的情谊,只能铭记于心,宴饮嘛,来日李长史回长安,定会补上。”

    只感谢李袭誉,他与江临乃是结拜兄弟,无需那等客套。李袭誉笑道:“那自是好的,听闻国公府上美酒动人,可惜缘悭一面,无缘品尝,下官今日记下,来日定要到府上讨上一杯尝尝。”

    感谢了李袭誉,李袭誉倒也识趣,知道兄弟俩儿还有话要说,便告辞了。待李袭誉走后,薛朗与江临松散的坐下,共叙别情。

    薛朗道:“水师这边,陛下只怕会一直让你领军,你也只能常驻滃洲岛了,如今四娘也带着孩子来与你团聚了,就安心练兵,总有你出头一日!”

    江临道:“大哥放心,小弟省得。十万水师,何等权柄?小弟定当谨言慎行,用心练兵。阿嫂也曾教过我,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做好这千日,方才有一时之胜!”

    薛朗点点头,两兄弟又说了些家常事儿,絮絮叨叨的,多是薛朗在叮嘱,毕竟,古代交通、通讯都不方便,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啊!

    江临陪着薛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起来,天都还没亮呢,码头之上,已经密密麻麻的等了许多人。

    薛朗刚从马车上下来,便被眼前的人群吓了一跳,人群选派出的长者,带着一个少年,少年手中端着托盘,托盘上有酒。

    长者道:“御史代陛下出巡,带领我们徐州百姓抗灾、赈灾,于我等有恩,陛下有敕,召御史回京,草民等虽不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