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59章

定居唐朝-第159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马车,可想想车里坐的人,又情不自禁地怂了。

  晚上在驿站休息的时候,天气晴朗的日子,薛朗望着惨白惨白的月亮,忍不住想问穿越大神——

  他薛朗这辈子还有希望摆脱光棍的身份吗?请问,这么怂,怎么撩妹?在线等,急!

  在阿土把肉包子、馅饼儿、肉夹馍、蒸饺、煎饺等轮着做了一圈后,终于要到长安了!而这一日,那位体弱的主上,终于舍得把马车还给它原来的主人。

  薛朗爬上马车,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沧桑感,心里默默后悔——

  他怎么就怂了呢?如果当时趁势上了马车……算了,这种做不到的白日梦还是不要想了!男子汉大丈夫……喝杯热水压压惊!

  打开小柜子,想拿保温壶和杯子出来,手刚要碰到隔断便缩了回来——

  在他原来摆放着一套土陶烧制的茶具的地方,如今已换成一套白瓷的茶具。瓷质细腻,色泽雪白,是最上等的官窑出品。在茶壶上还贴了一张纸条,上书“谢仪”二字。

  薛朗看了一阵,竟然傻乎乎的笑着挠头,把纸条收起来,低声说了一句:“不用谢!”

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当

  薄暮时分,归京的队伍终于到达长安城——

  “阿姐!”

  与上次来长安相比,场面清静了许多。唯有秦王夫妇等候在城门外,迎接平阳公主一行回京。薛朗作为公主府属员,自然要跟着公主去拜见秦王夫妇——

  “臣等拜见秦王、秦王妃。”

  “免礼,请起。”

  未来的千古一后,现在的秦王妃戴着一顶帷帽,匆匆一瞥,面容也看不真切。薛朗一个男的,再好奇也不能盯着人看,自然是跟着低头行礼。

  平阳公主道:“天气寒冷,你我皆是一家人,何用出城相迎?快家去吧。”

  秦王妃道:“阿姐许久不曾回长安,甚是思念,来迎一迎阿姐,聊表我们心中的思念之情罢了。且阿姐回京,岂可不迎?阿姐,请。”

  寒暄了几句,各自上马车。待进了城门,平阳公主便命人传下话来,命属僚们不用拘礼,尽可各自归家。

  苏寒无处可去,又不想跟着去公主府,便只能跟着好基友薛朗和江临一起去郡公府。郡公府早已接到薛朗、江临回京的消息。

  郡公府正门大开,苏四娘一身盛装打扮,早早带着人等候在大门口,等着迎接薛朗以及她的夫郎。

  “禀娘子,大郎、二郎的车队已然过了朱雀大街,快到家矣!”

  “好,再去探。”

  苏四娘让阿陈撒了好几个小厮出去,过一个里坊就来报一回,她则带着人等着。随着小厮们一个接一个的来回话,远远已经能看到薛朗的仪仗——

  自从有了部曲后,薛朗便把卫尉寺的人给退了回去,所有仪卫都从他自己的部曲里挑选。平时在苇泽关从未用过,也就是来到长安才让仪卫打开仪仗。

  “小妹恭迎兄长回府,欢迎夫郎归家。多日不见,兄长和夫郎一切安好否?”

  待到大门,薛朗跳下马车,苏染染立即带着仆役们上前行礼。江临一双眼恨不得直接黏在自家媳妇儿身上,脸上的笑容,甜的腻人。

  薛朗道:“弟妹免礼,一家人不用如此多礼,外面冷,大家快回去吧。对了,这位是苏寒苏衡宇,是我和阿临的好朋友,也一起住在府中,麻烦弟妹安排。”

  “喏。”

  苏四娘朝苏寒福了福,苏寒连忙还礼:“小弟见过嫂子,今后要麻烦嫂子了!”

  没错!三人序过年龄,不用说薛朗最大,然后是江临,苏寒比江临小一岁,所以,只能称呼嫂子。

  一行人进府,带的东西自然有仆役收拾,这就是在封建社会做官的好处,杂事根本不需要操心,自有仆役整理妥当。

  薛朗打量着自己的家——

  比之他上次离开长安时,这个家看着有人气多了。庭院、走廊,该摆设的都摆上了,再不复往日冷清的模样儿。

  薛朗满意的点头。

  苏染染已让人备下晚饭,都是些清新爽口的菜,并没有什么太过油腻的。赶了这许多天的路,还真没胃口吃什么大油的菜,倒是清粥小菜更可口。

  吃了饭,薛朗道:“赶了这么多天的路,大家都累了。阿临与弟妹分别许久,想来也有别情要诉,所以,今天就什么事儿都不说了,大家各自洗漱安歇吧。”

  江临很是赞同的猛点头,惹笑了薛朗,惹来苏寒羡慕嫉妒恨的白眼一双,惹红了苏染染的娇颜!

  各自回房,房中已备好热水,薛朗好好地泡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的时候才察觉到肌肉的酸痛,躺着都恍惚觉得床在晃动,这是马车坐多了的后遗症。

  路上走了半个多月,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再过不了几天便要过年了。想来就算圣人对他另有安排,也要等除夕复朝后再做安排。

  与公主殿下误会解开,薛朗倒也不急着辞职了。以前急着辞职那是生气,现在他对人有了不可明说的心思,倒有些矛盾。薛朗暗戳戳的想,继续担任咨议,便是跟公主殿下有联系,才方便往来。不然,如若没了这层关系,他一个大男人要怎么去寡居的公主府里拜访?难道自荐做面首么!

  真是够了!薛朗觉得他这思维偏的也是没谁了!也难为他会跑偏,实在是在古代想追求自己的心上人,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便是私相授受,搞不好会毁了两人。

  薛朗自己倒是没什么,但是,他是真心喜欢公主,自然不想因为他的冒失,伤害到公主的闺誉。在薛朗看来,如若真喜欢她,便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与情感,这其实是任何关系开展的基础。

  胡思乱想了一阵,几时睡着的都不知道,待睡醒,已然日上三竿。虽然因为品阶摆着,且是跟随平阳公主同行来长安的,沿途的驿站皆是捧出最好的条件招待,但驿站终归条件有限,自然比不得家中舒服。也难怪睡得沉,起得晚。

  待薛朗起来,腊梅、冬至在荷香的指点下,已然把从苇泽关带回来的东西安置好。薛朗起床后,立即快手快脚的来伺候他洗漱。

  洗漱好直接用的早饭,用完了,苏四娘在江临的陪同下,来找他说事。先是把薛朗不在府中这段时日的账目理给薛朗。

  薛朗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完道:“辛苦弟妹,我府中虽然人口简单,但是,所谓家事,历来繁杂。劳烦弟妹帮我照看府中许久,辛苦了!”

  苏四娘道:“大哥客气矣,只是小妹能力有限,尽力也只能做到如今这样。只盼大哥早日觅得良配,娶个嫂子进来,小妹才好脱身。”

  才回长安第一天就被催婚……这种感觉也是醉了!

  薛朗打个哈哈,赶紧转移话题:“弟妹,我那些部曲的家人,可安排好了?”

  苏四娘面色一肃,道:“小妹正要与兄长说此事。”

  薛朗也跟着正色道:“弟妹请讲。”

  苏四娘道:“大哥,部曲之家人,小妹已然听从兄长的安排,全部安排到永业田。这些人归拢的日子乃是秋冬时节,住房在安国平阳公主府的协助下,已然大致安排好,衣食也已紧急购入一批。但是,在明年粮食收获之前,这些新来之人皆无有收成可饱腹,府中需得提供衣食。另外,来年开春还需要提供粮种与农具,耕田的畜力等。这些乃是来年最大比的花销!加上府中的仆役,恕小妹直言,只靠大哥的俸禄,只怕难以支撑。当如何解决?还请大哥示下。”

第四卷_第282章 钱啊钱

  这倒是个问题!

  来时的路上,薛朗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一千部曲,并不代表郡公府增加的只是一千人的负担,大致算下来,应该是增加了千户人家。

  私人的部曲,自然只能私人自己负责。这些人投到薛朗名下,在长安城无有任何根基,第一年没有任何收成的时候,只能靠薛朗负责。

  等第二年有了收成,情况才能好些。到时候,田中的产出,薛朗可以按照比例,一部分分给部曲们,一部分收上来自家享用,这样才是良性循环的开始,不然,单只这一千部曲就能吃光薛朗所有的库存。

  大部分压力在第一年。归根结底,还是薛朗的根基太过薄弱,骤然多这一千户,才会导致他压力大增。

  薛朗刚才看账簿,为了安顿这些人,府中的钱和绢,已经花去大半,剩得不多了。这还是苏四娘计算着,钱和绢一起花用,如果只靠钱,只怕早就告急了。然而,要养部曲,这些都是必要的花销。

  田地最早有产出,起码也要到夏收。在夏收以前,薛朗需要负责这些人的衣食。还有来年春耕的种子,耕田的农具,耕牛也要准备。这么一通算下来,薛朗瞬间觉得好穷。

  苏四娘道:“大哥刚回来,尚未安顿休息好,本不该拿这些事来烦大哥,只是,作为一家之主,大哥当心中有数才是。”

  薛朗点头:“多谢弟妹。此事让我想一想。”

  “大哥心中有数才好。”

  把情况和问题都告诉薛朗知道后,江临两口子便相携离开,回自己屋里去,留下薛朗自己一个人扒着手指头在算进账——

  目前而言,薛朗最稳定的收入是食邑。用来支应府中的一切倒是绰绰有余,但是用来养部曲却稍显不足。

  而薛朗大笔的额外收入,起码也要等到夏天。等到夏天,贩冰的生意应该可以做一做,到时候应该会有一笔进账,其余的,屈指一算,竟然再没有任何收入。

  薛朗觉得蛋疼了!

  “荷香!”

  “奴婢在。”

  荷香连忙进来,薛朗吩咐道:“把总账本拿给我看看。”

  “喏。”

  荷香立即把账本拿来,薛朗翻看一下——

  固定资产蛮多的,但都是不能变现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实隔数月,赚钱的难题再次摆在薛朗的案头。

  眼睛在资产薄上来回的巡睃,待看到骊山温泉山庄,薛朗恍然,自从圣人赏赐给他,他还一次都没去过呢!距离过年还有些日子,等安顿好,倒是可以带上江临夫妇和苏寒一起去温泉山庄享受下。

  挣钱的事情急不来,府里目前还能支应,缺的是长期的、稳定的收入大项。这个薛朗须得好好地想一想。

  薛朗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第二日,刚起床,门房上的人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禀……禀大郎,宫……宫里有赏赐下来。”

  “赏赐?!什么赏赐?”

  薛朗条件反射的问了一句。门房恭敬地道:“小的不知,说是圣人和宫里的贵妃皆有赏赐予大郎。”

  贵妃……贵妃……唐高祖李渊的贵妃貌似只有一个,姓万,乃是在太原府做唐公时便跟着他的老人,短命的李智云的母亲万贵妃万氏。根据新旧唐书的记载,这个万贵妃性恭顺,为李渊看中,宫中事一一咨决。

  圣人赏赐,薛朗还能想得通,这万贵妃赏赐……薛朗就不明白了!然而,不明白归不明白,赏赐却是要去领的,不然就是他大不敬了。

  连忙换了衣裳,整理好衣冠,出去领赏——

  来的是李渊身边的大太监,薛朗进宫时候曾经见过。对方笑眯眯的对薛朗道:“薛郡公,杂家奉圣命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